<h3><font color="#010101"> 2019年7月21日是一个特殊而美好的日子。在这个收获满满的季节,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日子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相聚在余江区第四中学会议室,迎来了余江四中、余江三中5个名师工作室联合揭牌暨启动仪式。五个名师工作室分别是余江四中徐常福工作室、艾红庭工作室、陆清华工作室、陈梦帆工作室、余江三中吴丽萍工作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教育局黄金权委员、教研室吕晓冬和徐卫平副主任、教研员胡丽霞老师、余江四中李多发校长、余江三中宋卫国副校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揭牌仪式共设七个程序:1.余江四中李多发校长致欢迎词;2.区教体局委员黄金权致工作室动员令;3.区教研室吕晓冬副主任解读《名师工作室章程》;4.区教研室徐卫平副主任解读《名教师工作室学年度考核表》及《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学年度考核表》;5.工作室名师代表陆清华主任就工作室建设作汇报发言;6.工作室学员代表吴志华老师作表态发言;7.区局领导校领导为工作室揭牌(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李校长提出: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需树立三种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成果意识。提高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并祝愿每一个名师工作室都能茁壮成长,硕果累累。</p><p> 黄委员给青年教师讲了《青涩岁月里的蝴蝶胸针》教育故事,启迪年青教师要有爱心、耐心,要拥有智慧,鼓励年青教师多读书,积累并沉淀成长经验。</p></font></h3> <h3> 吕晓冬副主任解读《余江区名师工作室章程》时不时强调工作室是一个共同体,工作室全体成员要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共同进步。“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可以使我们踏上正确的路途,助力我们成功,徐卫平副主任为大家解读了《名教师工作室学年度考核表》及《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学年度考核表》。</h3><h3> 名师代表陆清华提出了"四个一"(带好一个团队、抓好一个专题、做好一次展示、拿出一批成果)作为工作室的目标,将领头羊的作用概括为三点行动(深入基层,送教下乡;集中研讨,学习交流;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并呼吁工作室全体成员要争做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教师。学员代表吴志华老师讲述了不久前备战江西省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艰辛过程,证明了名师工作室真正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加速器”。作为工作室的成员,唯有共同守望着这份教育情怀,把这份厚望与期待化为工作中的热情和动力。<br></h3> <h3><font color="#010101">局领导、校领导为工作室揭牌(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联合揭牌仪式之后,各组分别召开本组会议,数学组徐常福名师工作室在三楼行政会议室召开。</font></h3> <h3>徐常福副校长主要谈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h3><h3>1.研读新课标的必要性。</h3><h3> 课标为课程实施的依据,一个老师,必须心中有课标,上课才能有章法可依,才能把握住难易程度,把握住基础与拓展的点与度。 </h3><h3>2.读书的重要性,并要养成写随笔的习惯。</h3><h3> 读书能改善我们的专业结构,生成我们的专业智慧,构建我们的专业精神,读书让人有博爱之心而无邪恶之气,有深沉之思而无浮躁之为,读书给我们的人生以智慧的启迪,读书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专业价值。</h3><h3>3.写三年工作计划。</h3><div>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就等于明确了工作的方向和方法,就有了工作的标准的流程。徐老师谈到每位学员要写三年规划,争取每年都有新变化,都有大进步,三年后让其他老师对你的业务水平刮目相看。<br></div><h3>4.课题的申报 </h3><h3> 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所以参与课题、主持课题是老师成长的关键一步。徐校长谈了名师工作室课题的设想和具体做法。</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教研室吕晓冬副主任谈了工作室成立的意义,名师工作室是由名师带头,通过团队合作,学术交流实现团队中成员自身实力提高、教学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型教师群体。希望我们的老师能通过这个平台迅速成长,提高自己业务水平,要让自己迅速成长为学校乃至全区数一数二的老师。并就工作室学员吴志华老师参加第二届江西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获省一等奖的事例,谈了团队对教师的成长的重要性。最后,吕主任再次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谈到阅读要做到“看-想-写”结合。同时,局里也特别重视培养教师的阅读习惯,给每个名师工作室配送了一套阅读书籍,希望我们的成员带回去好好吸收,尽快成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徐常福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虽然工作室启动仪式是7月21日,但徐常福名师工作室的具体活动开展可以追溯到5月20日,该工作室成员吴志华老师有幸获得参加第二届鹰潭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名额,参赛时间是5月28日。为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周内徐常福名师多次聆听试讲并给予实质性的指导。</font></h3> <h3> 5月28日,吴志华老师有幸通过了鹰潭市的选拨,将于7月10日代表鹰潭市参加省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学竞赛。根据文件要求6月5日之前,需要上交10节精品课的教学设计、上课课件、说课课件,上交后不得修改。一周内,完成10节精品课任务,一个老师是不可能完成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徐常福,跟市教研员杨新明主任、贵溪市教研员陈达周主任、区教研员吕晓冬主任及时汇报、沟通。杨主任高度重视,及时联络三地教研员及鹰潭、贵溪、余江名师代表,在四中专门就课题定稿开了布置会议。会议不仅确定了课题内容,还提供了多个优质课课件同时还提供了上课、说课的模板,给参赛选手一个明确的指引方向。</h3> <h3><font color="#010101"> 定稿之后,在长达一个月的磨课训练中,吴志华老师坚持每天上午自己闭关试讲,下午工作室主持人徐常福老师聆听指导。期间,还多次邀请了余江数学教研员吕主任、晏小勇名师、吴小富名师、吴庆科名师、周凌鹤等优秀青年教师集中磨课指导,通过多次的磨课、评课,使吴志华老师迅速成长,为大赛的优异表现起到了关键作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7月10日,在鹰潭教育工会和教研室及名师团的帮助下,吴志华老师不辱使命获得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恰好说明了名师工作室成立的意义,希望我工作室所有成员能借助工作室平台在这三年内认真学习,按照局领导、名师们的布置完成任务,实现业务水平的迅速成长,不辜负区教体局成立工作室的期盼!</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