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地名文化故事——名副其实的石桥镇

龙抗病

<h3><br></h3><h3> 地名以实物命名的有,但名副其实的不多。永新县石桥镇的命名,可谓是名副其实。</h3><h3> 石桥镇位于永新县城东部,永里公路穿越腹地,距县城10公里,属城郊结合部,是一个融“红、绿、古”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富集镇。东临高桥楼镇,东南与坳南乡相连,南接曲白乡,西南与才丰乡接壤,西毗禾川镇,西北与埠前镇交界。全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官田、江背、一山、奇山、石桥、黄岭、梅荷、长溪、沿曲、樟枧、白鹭、合光、燎原、垅中、日光、北岭)和一个石桥街道居委会,123个自然村172个村小组,6737户26381人,21个党支部679名党员,耕地面积2.78万亩,山林面积7.6万亩。</h3><h3> 古时,石桥镇称环浒,后改称石桥。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早晨,云雾笼罩,一个老翁赶着3头乌猪去禾河马激滩挡水造海,不料,行至梅田村时,被一个拾早粪的农夫撞见,泄漏了天机,3头乌猪立马变成了一排形似鲤鱼型的石山——梅田山(梅田洞)。</h3><h3> 自有梅田石山起,村民就用此山石料烧制石灰,用于垒墙建房,铺路架桥,当地谚语说“梅田洞鲤鱼形,千年难打一块鳞”。梅田洞的石料质地很好,烧出来的石灰细化率高、粘性强,砌墙、架桥坚固持久,方圆百里把梅田石灰简称“梅灰”,并成为石桥梅田石灰的代名词,享誉庐陵一带,相当于现在的著名商标。</h3><h3> 因有了这著名的“梅灰”,境内建造了很多的石拱桥,尤其以明朝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曾经登岸游览梅田洞码头处的古日晖桥而著名。徐霞客在游记中曾记述:“余夙慕梅田之胜,亟索饭登崖,令舟子候于永新,余同静闻由还古(今石桥村,古称环浒、还古)南行……”这段文字刻于梅田洞的岩壁上。由此可见,之前石桥村称呼为“环浒”。</h3><h3> 古日晖桥位于现石桥镇石桥村老街处的禾河边,联拱3孔,砖石结构,桥长36米,宽3.3米,高4.5米,建造年代不详,重修于清同治壬申年(1872年)。</h3><h3> 由于古日晖桥位于石桥村老街的商贾码头,古时的梅田石灰全部在此桥下装船运往吉安等地,因此当地村民就慢慢地把它叫作了“石灰桥”。久而久之,石桥、石桥也就由此而得名。</h3><h3> 时至今日,石桥镇境内还有许多的石拱桥,诸如位于樟枧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重修于清朝道光年间的青龙桥,位于白鹭村建于同治十二年横架在鹭溪河上的鹭溪桥,等等,足以证明石桥镇境内当年建造石桥之鼎盛。</h3><h3>&nbsp;</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