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

瀟湘

<h3>在金鸡版图上,有那样一块地方:那里有群山巍峨,有湖泊众多。有茫茫戈壁和沙漠,也有茵茵草原和绿洲。金黄的油菜花海美得让人忘却了时间,草原上悠闲吃草的牛羊让人羡慕得心生嫉妒。那里有悠久的历史,那里有众多的民族……那里就是祖国的大西北!</h3> <h3>第一天早晨八点多从芦台坐火车到北京,因为火车晚点二十分钟,所以从北京再上火车去银川就特别赶,30多度的天气拉着大箱子一路狂奔再拎着过天桥,等到检票的时候,我那个汗😓啊……</h3> <h3>12点多终于登上了开往银川的火车,话说这是最慢的那种绿皮火车,乘车环境还算整洁,就是硬卧太憋屈了,勉强爬上去,中铺坐着都直不起腰……我发誓从此不会再乘硬卧了!</h3> <h3>中途停靠站,下车溜达溜达,到这儿就感到凉爽了。</h3> <h3>经过一夜的奔波,第二天早晨八点多到达银川。</h3> <h3>下了火车,登上大巴。</h3> <h3>我们的旅行,从银川开始啦!</h3> <h3>高速上看沙坡头景区</h3> <h3>远处的沙漠,近处的黄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就是此地。天气不好,未能应景。</h3> <h3>大巴车奔驰在祁连山下,路边不远处的土墙是最初的长城。正当我疑惑那些土墙是什么的时候,导游说这就是西北的长城,那一刻我真的很意外。因为我们主观意识里的长城不是这样的。</h3> <h3>至于长城为什么不用砖,而是夯土结构,导游说当初修建长城的时候,匈奴等少数民族对国内威胁不大,所以修建的并不用心。而主要威胁在山海关外,所以修建山海关八达岭处的长城才耗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对于这种说法我并不太认同,我历史学的并不好,我也没去翻历史书去求证,但是我发现当地农村的民居都是夯土结构的,我觉得长城这样的结构是源于就地取材方便,也适合当地的环境。这个等我有空去研究研究。</h3> <h3>我想,那些土堆儿应该是长城的城楼吧。</h3> <h3>大巴车一直奔驰在祁连山脚下,想着这就是当初的丝绸之路,也是玄奘取经的归途,脑子里曾经有过的那些历史片段仿佛隐隐清晰起来。</h3> <h3>到达此行第一个目的地——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已经是13个小时后了……迎着落日的余晖,初见丹霞的样子,心情还是挺激动的,入住酒店,然后出去吃饭。点了一个“鱼香肉丝”,这完全颠覆了对大芦台的鱼香肉丝的认知,除了该有的食材没有,其他的啥都有。尤其是里面竟然有很大成分的“大面条子”。我打趣地说是不是因为来的太晚了,就剩这些食材了,有啥放啥吧!后来的事实证明,西北地区啥菜都放大面条子,类似于东北拉皮的那种。</h3> <h3>第二天早晨五点多就出发了。要去丹霞山上看日出。紧赶慢赶的总算看到了,就是喘得厉害,后来才知道其实就是高原反应开始了。</h3> <h3>从初中学地理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愿望,能亲眼看看丹霞地貌的样子。今日终于如愿。</h3> <h3>丹霞山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一边走一边赞叹。各种拍照,还乘坐了热气球,小伙伴们都很开心。</h3> <h3>下午嘉峪关。非常晒。</h3> <h3>嘉峪关。对于像我这种对历史比较没兴趣的人来说真的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到了这里,让人切实有一种历史就在眼前的感觉,耳边仿佛响起马蹄阵阵,号角长鸣……曾经驻守边关的战士,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恶劣环境下戍守着我们的家园。内心里对他们真的是无比的崇敬。也更加崇敬现在戍守边关的战士!</h3> <h3>远处的雪山,直插云霄。</h3> <h3>倒换官文,出去外面就算关外了。</h3> <h3>当晚入住阿克塞县,哈萨克族自治区。天气凉爽舒适。到这里就显地广人稀了。大街上看不到什么人,车辆也很少。</h3> <h3>到达月牙泉景区。</h3> <h3>在沙漠中赶上百年不遇的大雨。沙丘静默,月牙泉也在不知所措的惊慌中是另一种风格。</h3> <h3>计划下午去敦煌,参观莫高窟的佛像和壁画。</h3> <h3>因为突降大雨,莫高窟关闭,也许这将成为永远的遗憾。莫高窟原来叫东千佛洞,我们抱着侥幸心理去了西千佛洞。据讲莫高窟研究院将东千佛洞进行包装和宣传改名莫高窟,其实西千佛洞的内容也是那些。但是依然关闭。看看这里的地质,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莫高窟受不了雨水的考验。沙土里裹挟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鹅卵石。水一泡就会坍塌。</h3> <h3>此刻不禁感慨大自然的神奇,看着茫茫戈壁滩上这些鹅卵石,猜想亿万年前的这里该是浩瀚无边的海洋吧。</h3> <h3>遗憾中自娱自乐一下。</h3> <h3>敦煌的母亲河。</h3> <h3>今天入住“瓜州”。沙漠里的小城。感觉到处都是土,台阶上厚厚的细沙。此瓜州非彼瓜州,这里没有京口,所以不是“泊船瓜洲”里的瓜州。瓜州是因为这里盛产蜜瓜而得名。晚上酒店赠送的蜜瓜确实很甜。晚饭吃的还不错,此地口味是“酸辣咸”。</h3> <h3>早晨天不亮就出发了,我不禁感慨,这哪是玩,这简直是玩命。</h3> <h3>“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当清晨的第一缕霞光洒向大地,当层层叠叠的白云化上彩妆,当顶着皑皑白雪的群山耸入云霄,当昨晚的明月迟迟不肯隐去,当旷野上显现彩云美丽厚重的影子,当你与“云垂平野阔”有了共鸣,当你有了“荡胸生层云”的豁达!对,我们正在穿过柴达木盆地,一切都是那么美!——旅途的劳累也忘了。</h3> <h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h3> <h3>此刻心情颇有些激动。此情此景,绝对刷新了心里的许多已有的认知。比如“辽阔”,你从未见过如此辽阔的土地。比如“静谧”,奔驰数百里没有人烟,也见不到车辆。仿佛到了天边,我看到了天地相接的地方。</h3> <h3>一路攀升,翻越了4000多米的高山。</h3> <h3>又奔驰了一天,傍晚到达茶卡盐湖。不幸的是天气又不好。登上景区小火车,来到盐湖腹地,没多久就下起了雨。瞬间冷得不行。</h3> <h3>如果时间不紧不建议乘坐小火车,50块钱车票也够贵的。到盐湖腹地都是人,还不如半路景色好,人还不多。</h3> <h3>本想拍张这样的。</h3> <h3>结果天是那样的。风格不同,仍然自我感觉很美。哈哈,感谢我的摄影师团队。在我记忆的长河里,留下惊鸿一瞥。</h3><h3>即将离开的时候,天晴了。风格突变,颇有些欣喜。</h3> <h3>晚上入住青海湖畔。一轮圆月挂在天边。</h3><h3>此时高原反应更严重一些,气喘,头痛,失眠。</h3> <h3>野旷天低树,湖清月近人。</h3> <h3>青海湖日出。毛衣套羽绒服仍然冷得要命。</h3> <h3>水天相接,是青海湖最美的风景。</h3> <h3>离开青海湖</h3> <h3>路遇油菜花。拍照藏民要收钱啊!</h3> <h3>又翻越4000多米的高山,忘了叫什么山了</h3> <h3>一天不敢喝水,吃了几块饼干。像我这种伪城里人,受不了不堪入目的厕所。</h3> <h3>在哪儿过的达坂山,忘了😓还有胭脂山在哪儿来着,也忘了 😂</h3> <h3>不知因何,我就有围巾情结。话说我有好多好多围巾。😄好喜欢这些照片。感谢给我拍照的小妹哟!为我的旅行增添了许多乐趣。</h3> <h3>大冬树山垭口,4120米。</h3><h3>翻山越岭,爬雪山过草地。</h3> <h3>传说中的瑞士风光。</h3> <h3>晚上入住祁连县城。夜里上吐下泻,高原反应折磨得无法入睡。</h3> <h3>翌日赶往门源。祁连山腹地一路皆是美景。藏民的小房子在朝阳里那么美。</h3> <h3>赶往门源。门源的美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美哭了”也许就是这么一种感觉吧。</h3> <h3>找找当金山上的积雪。</h3> <h3>散落在草原上的黑珍珠。</h3> <h3>天苍苍,野茫茫</h3> <h3>白云飘落</h3> <h3>因为时间太晚了,到了塔尔寺没有进去。湖边一游。</h3> <h3>入住西宁。这里的米饭没法吃,根本做不熟,羊肉根本嚼不动。他们好像什么都做不熟。除了到瓜州和西宁市区有可吃的东西,其他地方的什么都很难吃。如果你是一枚吃货,那么大西北绝对是你的连环杀,哈哈!</h3> <h3>西宁街头随拍。戴着围巾的穆斯林姑娘好漂亮。晚上离开凉爽的西宁,飞回美丽炎热的大天津。本来团里安排回去仍然是火车,但是归心似箭,多一分钟都不想留了。自己买了飞回的机票。</h3> <h3>此次出行,行程上万里。翻越了四座4000多米高的山峰。有的时候车行在峭壁之上的盘山公路上,望向窗外,会感觉心脏狂跳,手紧紧地抓住扶手,好像我抓紧了扶手车就能更稳当地抓牢地面……大西北的自然风光真的很美,仿佛用尽脑子里所有的词语都无法表达我的欣喜。我最喜欢祁连山腹地的平原,辽阔美丽,水草丰茂,牛羊像珍珠一样散落在绿毯上,那么悠闲自在的生活,令我好生羡慕。。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是一块让人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地方,也是一块让人来过却不想再来的地方。来过之后,我才深切体会到为什么会有“援甘、援疆、援藏……”别了,大西北,不想说再见的大西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