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直想去漠河,去寻找中国最北,也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北!</h3><h3> 2019年7月2日上午,我们一行6人从凯里上车,融入寻北队伍。</h3><h3> 这次东北游乘坐卧铺车厢组合的专列,以火车为家,一次出行跨越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五省,行程一万多公里,游客来自全省各地共480人,游客挂牌进出车站,一路绿色通道,成为铁路线上一道风景。<br></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 一路向北之河北篇</font></h3><h3> 启程第三天到达行程第一站<font color="#ff8a00">山海关</font>。山海关素称京津门户,想去漠河,北京 和哈尔滨 是必经之路。</h3> <h3> 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雄关高耸。</h3> <h3>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h3> <h3> 靖虏台屹立海水之中</h3> <h3> 浅水湾是北戴河最优美的浴场嬉戏海水沙滩。</h3> <h3> 被视为北戴河象征的鸽子窝公园</h3> <h3> 1954年夏,毛主席极目远眺,感慨万千,写下《浪淘沙·北戴河》不朽诗篇。</h3> <h3> 登鹰角亭,赏亿万年前的碣石风貌,感受“浪淘沙.北戴河”之意境。</h3> <h3><font color="#ff8a00"> 一路向北之黑龙江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第五天列车到达第二站</font><font color="#010101">—</font><font color="#ff8a00">黑龙江哈尔滨。</font></h3> <h3> 哈尔滨街道干净整洁,沥沥淅淅的小雨让这座城市满是诗情画意。</h3> <h3> 圣·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h3> <h3> 教堂四周建筑古朴典雅,充溢着迷人的色彩和浓郁的异国情调。</h3> <h3> 太阳岛是哈尔滨的一颗亮丽明珠,是哈尔滨人民的光荣和骄傲。</h3> <h3> 八十年代初,著名歌唱家郑绪兰一首《美丽的太阳岛上》,唱响大江南北,唱出了太阳岛的韵味,让多少游客对这个松花江畔的小岛心驰神往,趋之若鹜。</h3> <h3> 太阳湖中万木争荣,杨柳依依是美景最好的解读!</h3> <h3> 中国七大河之一的松花江。</h3> <h3> 导游玩行程缩水,行程上明明写“漫步松花江畔,游览沿江带状哈尔滨母亲河”,结果只是顺道停留六分钟,让大家留个影,表示孙悟空已到此一游。</h3> <h3> 江山是我们指点的吗!😊</h3> <h3> 第六天清晨火车停靠漠河站。漠河县是我国纬度最高、最靠北的县,也是我东北行的主要目标。</h3><h3> 走出火车站,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地广人稀,这里除了早已等候的旅游大巴和举牌接站的导游司机外,没见其他本地人。</h3> <h3> 漠河,我来了!</h3> <h3> 乡村中的洋气,这里散发着十足的欧美风格,漫步在这里你会感受到许多异域风情。</h3> <h3> 北极村到了,之前一直以为漠河就是中国最北端,到了漠河县的北极村才发现,这里的位置比漠河还要往北。</h3> <h3> 各路游侠接踵而来,自驾的,骑行的,跟团的,背包的,……。满大街好像找不到几个当地人,形形色色的游客,凑成了北极村的另类景观。</h3> <h3> 这是最突出的标识。</h3> <h3> 身处极北,一切事物都有着一种天然的、毫无矫揉造作的美。茫茫蓝天下,感觉景色都是那么开阔,永远望不到尽头。</h3> <h3> 北极星广场中间台阶两侧的山坡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用红黄相间花草塑造的“中国漠河”四个大字,分外醒目。</h3> <h3> 走进北极村,映入眼帘的是风格各异的家庭宾馆客栈,极尽温馨的迎接着熙熙攘攘的游人。</h3> <h3> 这个用不锈钢金属材料打造的巨大“北”字碑,是以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先生小篆体“北”字为原形建造的巨型雕塑,三面一体,可以从每个方位都能观赏到“北”的字形。<br></h3> <h3> 贵阳到北极点的直线距离3250km</h3> <h3><br></h3><h3> </h3><h3> </h3> <h3> 这就是中国北极点的标示,经纬度就确定了这样的一个点!这是看得见,摸的得着的北。如果你今生不到此地,是体会不到北的滋味。</h3><h3> 我终于找到北了!</h3> <h3> 漫步北字广场,“北”字多得发懵!这里的一切似乎都被包装上了北的标签,这里是北的世界。😊</h3> <h3> 北望亚口广场在北极村的北望沙州里,这里到处可见一块块写有“北”字的书法碑,可以说汇集了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名人手书的各种各样的“北”字,如毛泽东、鲁迅、唐太宗等人的手迹。</h3> <h3> 神州北极是北极村的一个象征性标记。</h3> <h3> 漠河县叫响北极党建先锋品牌</h3> <h3> 金鸡之冠因其位于中国版图雄鸡之冠顶而得名。金鸡之冠广场的主题雕塑以“玺”为创作元素,上端采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的造型。<br></h3> <h3> 中俄边境138号界碑</h3> <h3> 我们下榻的“北极驴友之家”旅馆。</h3> <h3> 旅馆门前种满各种各样蔬菜鲜花,大堂装潢布置有酒吧的味道。环境清静优雅,地道的北国边塞东北农家风情。</h3> <h3> 凌晨两点过就天亮了,村庄静溢清新,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br></h3><h3><br></h3><h3><br></h3> <h3> 整个村子没有任何的打扰,只有苍白的天际。</h3> <h3> 北极村得名源于一个简单的地理坐标,这个位于中国最北端小镇,为一切平凡的生活赋予了“最北”的意义。最北气象局、最北邮局、最北哨所、最北一家、……,仿佛所有的事物都变得独一无二。都成了打卡人们的不容错过。<br></h3> <h3> 中国最北哨所</h3> <h3> 尽职尽责的军犬来回巡逻在警界线上,不偏不倚。</h3> <h3> 中国最北邮局</h3> <h3> 最北一家是典型的木刻楞小木屋,坐北朝南。有8间房子,特别敞亮,门外的庭院面积很大,种着各种蔬菜瓜果,给小屋增添丝丝趣味。<br></h3> <h3> 最北一店</h3> <h3> 北极村的夏天很短,且只有中午稍热些,早晚大概十几摄氏度,凉爽宜人,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夏天里的春天,半夜里的太阳。</h3> <h3> 北极村与俄罗斯的伊格纳斯依诺村仅一河之隔,一江分两国,两岸不同天。界江似黑色蛟龙蜿蜒而过,赋予了这片土地美丽,两岸风光近在咫尺,美不胜收。</h3> <h3> 村边黑龙江环绕,对面能看到俄罗斯哨所和连绵不绝的山丘,与我们这边一样,都是人烟稀少。</h3> <h3> 两国游艇在界江水面上来回穿梭。</h3><h3><br></h3> <h3> 俄罗斯伊格纳斯伊诺村建筑屋全是木刻愣房,平静安逸。</h3> <h3> 晚饭安排在这小饭馆吃东北炖菜—鸡炖蘑菇粉条,这是东北特色菜。通常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味道挺不错。鉴于本人吃相有些放肆,就不上照片了。</h3> <h3>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展厅内以实物形式,直观地展现了鄂伦春民族在定居前的生活模式及狩猎文化。</h3> <h3> 老金沟又称胭脂沟,意为出产金子的沟渠。全长14公里,以盛产黄金而闻名于世。胭脂沟从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沙土已被筛淘过几十遍,但是,至今仍可以淘到黄金,可见这里黄金储量之丰富</h3> <h3> 1887年,由李鸿章推荐,李金镛从吉林被调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从此,他把毕生的心血全部献给了这片“北极之地”,后人称他为“黄金之路辟路人”。</h3> <h3> 金沟里的李金镛祠堂</h3> <h3> 采挖金矿后留下的坑</h3> <h3> 1987年5月6日,持续28天的大火使大兴安岭到处生灵涂炭,殃及漠河附近的县城。这个纪念馆纪念逝去的生灵,警示人们安全用火,保护生态环境。</h3> <h3> 历史记住这一天</h3> <h3> “5.6”山火松苑公园奇迹般的逃过火劫,人人称奇,又因漠河还有清真寺,茅厕,坟地等处未烧,人们总结为:松苑不烧,因吉祥之地,火魔不忍也;清真寺不烧,因真主威仪,火魔不敢也;茅厕不烧,因污秽之所,火魔不屑也;坟地不烧,因鬼魅同宗,火魔不犯也。公园内立有“松苑记”大理石碑记载此事。</h3> <h3> 进入白桦林,眼前成片的白桦树高大挺拔,有一种冲破天地的霸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