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之旅二:翻过唐古拉,穿越无人区,遇见大美青海

老文子

<h3>  在布达拉宫的历史长河里感受信仰的力量,在仓央嘉措的温柔情怀中感悟人性的光芒。世界屋脊明珠,日光之城拉萨会让你在一段时间里神情恍惚,如入梦境。</h3><h3> 来西藏为转山转水,为求参得内心安宁,走进拉萨,也就抵达了心灵的家园。放下内心的祈愿,我们将更加坚定的面向未来。怀着对心中圣地的留恋,我们踏上了更加遥远艰辛的返程之旅。</h3> <h3> 一</h3><h3> 在中国能与318国道齐名的应该是109国道了。这条从天安门到拉萨的公路,核心段就是拉萨到格尔木,我们的返程就是从这条神奇的天路开始。</h3><h3> 西出拉萨城,一开始便除了颠簸就是苍凉,我们的前路到底惊喜还是迷茫?怀着疑惑的心情,小心驾着车沿109国道向着念青唐古拉山缓慢爬升着,苍茫雪山将是我们未来两天的主要伙伴。</h3><h3> 驶过1个半小时车程,眼前出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羊八井”,书本上原本草茂羊肥的地热草原现被开发成了苍凉戈壁上的发电城,可惜了一片绿洲。</h3> <h3>羊八井找出的“绿洲”</h3> <h3> 念青唐古拉山横亘在距拉萨城170公里外,109国道顺着山脉东南麓当曲河一路向东北方向延伸,终年流淌的雪水孕育了当雄——藏语是“挑选的草场”。</h3><h3> 从县城往北翻过519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口就是著名的“纳木措”。记得进藏这么些天来,自离开波密的嘎玛客栈后,就一直没有遇上让所有人一见面就心动的自然景观了。在念青唐古拉山口一眼望到远处的纳木措,大家又兴奋了起来。</h3><h3> 纳木措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相传纳木措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这些对于无论是藏传佛教徒还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充满神秘感。她碧蓝的湖面犹如深邃而多情的眼睛,再苦再累的旅途奔波都会融化在她美丽的怀抱里。</h3> <h3>纳木措风景区售票处向游人索食的小牛</h3> <h3>念青唐古拉山口,翻过出口就能看见天边的纳木措</h3> <h3>在蓝天白云里向着纳木措行进</h3> <h3>醉人的蓝天白云</h3> <h3>嬉戏的海鸥</h3> <h3>蓝天,青草。纳木措的基本二色</h3> <h3>  刚到湖边,一群群俏皮的海鸥就在跟前飞来飞去,向着游人讨食。即便纳木措再美,这些小生灵也会让大伙兴奋,纷纷拿出车上的干粮同海鸥嬉戏一阵子。</h3><h3> 湖面和天空已成蔚蓝一色,湖边美丽的牧场碧草青青,要不是前面8公里外最佳纳木措观赏地扎西半岛的召唤,大家真不想挪动脚步了。扎西半岛就像一个东望的鹿头扎向湖面,鹿角处就是纳木措的观湖核心区。戏水的、拍照的、望云的、歇息的,大家顶着烈日也不急躁。</h3> <h3>好客的红嘴鸥</h3> <h3>心已飞翔</h3> <h3>那么不错</h3> <h3>  离开纳木措,我们沿着109国道继续北上。在平均4000米以上高原公路上,越往北走觉得越荒凉了,200公里外的那曲市是我们今晚的宿营地。</h3><h3> 在荒凉中顺着念青唐古拉山北行,一路的雪山总给人有不知尽头的感觉。在风雪中翻过5013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口,紧走到天黑,我们才进到那曲城。</h3><h3> 念青唐古拉山北麓的雪水汇聚形成的怒江源头那曲河和唐古拉山南坡雪水孕育的次曲河在两山之间的羌塘高原最东端造就了藏北腹地的最后一块高山草原,那曲市就坐落在这草原上。这里山地连续分布,湖泊星罗棋布,且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全年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大风日1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2.1℃,最冷时可达零下三、四十度。</h3> <h3>平坦的高原公路</h3> <h3>  来到这里,原先经过的世界高城理塘已经不再是最高了,海拔4514米的那曲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高城!为了大家的安全,也是为了明天整个青藏之行最艰难路程,我们一行选择了有氧房(宾馆里有加氧设施的房间)。</h3><h3> 去四川老乡那里匆匆吃了晚饭以便抓紧时间休息,细心的李祖辉老师率先发现了这那曲城竟然没有一棵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那曲连一棵树都不能生长呢?是海拔太高?还是气候太冷?回家后查了查资料,原来是地下的冻土层在作怪。别看这里的地面青草茵茵,无边无际,但在距离地面1.5米至3米以下的地方,全是一片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任何树木一栽下去,起初枝繁叶茂,然而当主根一深入到冰雪层,马上就被冻死,整棵树也就枯萎了。</h3><h3> 看来,在自然界中,人类还是蛮顽强的。</h3> <h3> 二</h3><h3> 那曲到格尔木,百度导航显示829公里,耗时约16小时59分!需要翻越唐古拉山和昆仑山,跨过三江源区,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大部分路段是凹凸不平的冻土路段!这段旅程,对于一般非专业驾驶员的我们,无不是一个个巨大的考验!</h3> <h3>  天还没亮,我们就集合队伍准备出发了。尽管带了干粮,出发前必须要吃饱早饭以防整天的饥饿和疲惫。在城边找到一家加油站,把油箱加满,由于气温很低,再给轮胎补了胎压,在寒冷的晨风里,我们义无反顾的离开了一木不长的那曲。</h3><h3> 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一辆接一辆的大型货车是绝对的主角,我们只能见缝插针似的在其中穿梭着。遥远的唐古拉山脉一上路就“横亘”在我们眼前,一直到4个半小时后我们才来到它的脚下。以前在地理课本上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唐古拉山就在我们眼前,好像触手可及。</h3> <h3>  翻过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我们就驶过了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唐古拉山北麓就是青海省了。唐古拉山与昆仑山间的400多公里109沿线,就是著名“三江源”保护区和“可可西里”保护区。</h3><h3> 走出唐古拉山来到雁石坪,就进入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境外叫湄公河)就发源于此。</h3><h3> 广袤的“三江源”也让我们的穿越之旅在无边的荒凉、戈壁、雪山外有了勃勃生机,青青的草原,潺潺的溪流(“三江”在这儿只能算溪流了),盈盈的湖泊,连绵的沼泽,把“三江源”装扮成美丽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藏羚羊、野牦牛、野毛驴是这片土地上的动人精灵。保护“三江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路旁,看见远道而来(鲁B来自青岛)的志愿者们在清理垃圾!中华水塔,民族命脉,值得我们好好珍惜。</h3><h3> 分别走过沱沱河,通天河,忽然想起这便是《西游记》里沙师弟的故乡了。想想这涓涓淌下去的河流就是万里长江,辽阔壮丽的三江源正像祖国母亲的乳汁养育着华夏大地。</h3> <h3>翻越唐古拉山口</h3> <h3>唐古拉山口</h3> <h3>翻过唐古拉就是青海了,西藏欢迎我们再来。</h3> <h3>青岛来的志愿者在三江源清理垃圾</h3> <h3>长江源头一一沱沱河</h3> <h3>沙师弟的故乡一一通天河</h3> <h3>“九曲”通天河</h3> <h3>  走过“三江源”就进入了可可西里无人区。109国道就南北向从无人区东部穿过。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h3> <h3>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远处的可可西里雪山。</h3> <h3>  我们有点机械式的一路往北走,无人区的草原几乎都是一个模样,由于气侯严寒,青草也不茂密,砂砾一片片裸露着。公里上南来北往的各式汽车倒是忙禄的奔跑着,所以我们在车上穿越无人区也就少了那种恐惧感。与109国道几乎一致平行的青藏铁路上,时不时驶来“一条条”火车,就像这无人区上“爬行”的大虫,难怪夫人称它们是“一条条”火车了。</h3><h3> 由于长年高寒,109国道尽管独一无二的在路旁设计了防冻土的换热桩,但受冻土影响,加之重载车辆的碾压,大部分路段都是凹凸不平的,给车辆行驶增加很大困难。前几天都因高反显得疲惫的夫人,不知怎的反倒兴奋得很,穿越无人区的大半路程都是她驾驶的。在无人区“超车”火车、连续超越14台大货车,都让她无比自豪。</h3> <h3>可可西里无人区。这里的野生动物通道主要是藏羚羊修建的。</h3> <h3>  如果你认为穿越无人区,就是除了荒凉的草原和延绵不断的雪山,还有一直在颠簸路面和让人压抑的大货车使得这样穿越显得艰难而已,那你就想得过于简单且冒险精神十足。当你想方便的时候,你才会体会到有一种遥远叫距下一个可以方便地之远。等好不容易挨到点时,当你推开车门迈开脚步的时候,呼吸困难和寒冷风雪才会让你领叫什么是高寒地带!当你为了赶在天黑前冲出无人区而又饥肠辘辘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妈妈做的饭菜的香味。我们在一路狂奔却又想寻找到藏羚羊的纠结中终于在五道梁中石油加油站加上汽油,心里总有了点“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感觉。从来不吃方便面的我也一同和大伙津津有味的吃了一碗方便面,就连面汤也觉得特别美味!好在我们的贪吃,这碗方便面足足支撑我们走出无人区,直到夜里十点以后。平时觉得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中石油加油站,此时倒给我们家的温暖。</h3> <h3>  穿越可可西里,能与那片草原精灵藏羚羊邂逅,才将会是不枉此行。我坐在副驾驶位,手里的手机一直处在拍摄状态,两眼直碌碌盯着公路的两方,期盼着能发现那可爱的精灵。问过五道梁的加油员,都说应该能看到藏羚羊,所以,我一直不曾放弃。终于,在路旁发现了一家子的藏野驴,也算是一种补偿吧。</h3><h3> 远处的昆仑山越来越近了,可可西里无人区也将走过。藏羚羊终将没有露出真容,只是在很远很远的铁塔旁隐约给我们打了个招乎。</h3> <h3>无人区里悠闲的野驴一家</h3> <h3>眼前一亮的发现</h3> <h3>向着昆仑山一路北上</h3> <h3>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是毛泽东著名诗词《昆仑》中的传世绝句。千百年来,莽莽昆仑编织出无数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世代相传的《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众多名著佳作都与昆仑山有关,因而,昆仑山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 昆仑山有着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h3><h3> 海拔4768米的昆仑山山口地处昆仑山脉中段,登临山口,巍巍昆仑的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的群群奔马,随着风起云涌,滚滚向前。翻过昆仑山山口,仿佛又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来自遥远的印度洋暖湿气流被一道道高山阻隔,到了巍巍昆仑山便是强弩之末,所以,昆仑山北麓满目都是砂烁,没有了草地植被,显得格外荒凉。山下昆仑河边的滩涂上陈列着上十里的现代“兵阵”,虽有伪装,但也大致能分出自行火炮,高山榴弹炮和地空导弹的身影,这里虽是“寸草不生”,倒也是大好的练兵场。</h3> <h3>翻越昆仑山</h3> <h3>昆仑山(北坡)雪山触手可及</h3> <h3>  纳赤台镇的昆仑圣泉是翻过昆仑山口后觉得第一个有灵魂的地方。相传文成公主进藏路经此地时,她的千辛万苦感动了佛祖释迦牟尼,于是就有了昆仑泉,至今泉水很旺,日夜不停地向外喷涌。更有格尔木市矿泉水开发公司推出的"昆仑牌"矿泉水畅销往中国各地及港、澳市场。由于我们忙于赶路,又加之天色渐晚,这么美丽的昆仑泉就与我们擦肩而过。</h3><h3> 错过了昆仑泉是我们的错,那么错过昆仑桥,则是我们的“无知”了!在过昆仑泉约20公里的地方,便是昆仑桥,又称“一步”天险桥。我们明明就从桥上经过了,却没能视得这世间大自然的奇迹,悔过,悔过了!桥位于格尔木南部的昆仑山下,距格尔木市约50公里,是格尔木到拉萨千里青藏线上的第一桥。该桥架于"一步天险"之上,全长只有四米!昆仑桥之壮观不在大桥本身,而在于桥下的巉岩绝壁和万丈深涧。昆仑山口北麓,有一段达数十公里的断裂型峡谷地带,由昆仑山的雪水和泉水汇合而成的格尔木河,从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岭奔流而下,河水凭借高达1100多米的巨大落差,携沙带石,将坚硬的岩浆岩下切成一条深达四十多米的石峡险谷。石峡河道长十多公里,宽只有几公尺,最狭窄处仅一步之距,深涧幽幽,行人可以跨步而越,故名"一步天险"。两岸地势平展,桥头建有一座小石屋,立有"昆仑桥"石碑。 昆仑桥飞架于"一步天险"之上,一步天险,又称昆仑天堑,昆仑桥两岸,绝壁相对,巉岩嶙峋,谷顶平坦,谷底幽深,形势极为险峻。人们站在桥上俯身鸟瞰,但见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险峻的幽谷中急湍喧泻,喷涌咆哮,不断地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发出阵阵犹如雷鸣般的轰鸣,真是令人望之目眩,闻之丧胆。因此许多过往行人,一般都要到桥头凭高俯瞰一番。这是"国山"昆仑献给远道而来的游客的"见面礼",也是青藏公路上的第一大险关隘道。</h3> <h3>因无知错过的昆仑桥,在网上下载一图以表深深歉意。</h3> <h3>  在格尔木河铁桥下,不知是什么原因109国道终于被堵死了!早我们一小时车程的头车也被困在了不远处,看来这一堵真不知道要多久。在不安和疲惫中,天渐渐黑了下来,就在即将崩溃之际,车队长龙可缓缓移动了。导航告诉我们,这里距格尔木市还有一百余公里!长龙车队在黑夜里慢慢爬行,好不容易走出好一段后,才把一大截货车甩在了身后。为了尽早结束今天的行程,我们在郊外一物流园区找了宾馆住下,今天的穿越终于在黑暗里历时近16个小时平安完成。这正是:川藏路后不再谓路途险恶,青藏路后不再谓路途坚难!</h3><h3> 楼下清蒸饭馆里的“手抓羊肉”不知是本就美味还是我们饥饿难耐,反正特别的香。</h3> <h3>汽车被堵在了格尔木河边,河上的格尔本河大桥显得格外雄伟。不毛之地也正是这昆仑山北麓的真实写照。</h3> <h3> 三</h3><h3>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虽然才七点,阳光已普照在格尔木头顶上。</h3><h3> 号称“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旅行目的地。之前在网上不知看到过多少的有关茶卡湖的照片,简直就是一个中国大妈的摄影网红地。同行的龚俊英,李祖辉等几位老师三年前来过,不知何故一直为没能拍到“天空之镜”的美境而不释怀,这次茶卡之行便是为弥补当年遗憾而来,所以内心比我们更多一份期待。</h3> <h3>  520公里,全程高速,一路的蓝天白云,一路的欢声笑语。在经过近6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茶卡。</h3> <h3>向茶卡盐湖进发</h3> <h3>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是柴达木盆地的天然结晶盐湖。“茶卡”在藏语中是盐池的意思,“达布逊淖尔”在蒙古语中也是盐湖的意思。茶卡盐湖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它的星空照片被刊登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并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h3><h3> 听人说,不是所有人都能拍出“天空之镜”的美景的,必须要有一个好相机,一个好天气(最好是早晚),一个好后期(制作),否则,多半会是“泥潭”效果。我们刚到景区,遇上了个好天气,虽是午后,却是朗朗晴空。当我们兴致勃勃去湖心岛时,天却突然翻脸了,乌云和狂风压来,茶卡盐湖就给我们“下马威”,气温也迅速下降而寒冷起来。本想坚持下来跟“天空之镜”来一个美丽约会,然而,我们却只能狼狈逃离。不管是“天空之镜”还是“泥潭存照”,只表“到此一游”吧。</h3> <h3>看起来的“好天气”已具备</h3> <h3>好天气,好心情。看来这次茶卡之行应有一个好结果。</h3> <h3>茶卡的天气说变就变。就在我们刚到湖心就乌云密布,看来一场大雨不可避免。于是眼里的茶卡就成了这样。说好的“天空之镜”呢?</h3> <h3>这样的场景表达了别样的情愫</h3> <h3>不管风雨欲来,也要摆拍才对得起我们千里迢迢赶来。</h3> <h3>“梦中”的天空之镜</h3> <h3>别人镜头里的“天空之镜”</h3> <h3>  从茶卡盐湖继续沿着109国道翻过橡皮山,20公里开外的青海湖就会印入眼帘,她就像镶嵌在草原上的一颗巨大无比的蓝宝石。记得自从过了新都桥,这些天就再没见过如此美丽的草原风光了:青青的草场,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满山遍野的牛羊……大美青海!大美青海湖!</h3><h3> 浩瀚的湖水波光粼粼,金黄的油菜花一片又一片。我们沿着环湖西路往北走,直到看到夕阳下一片牧场一直延申到湖中,岸边有户人家,便不加思索的把车开了进去。这是藏民巴多一家,刚好她家能提供食宿,住下,谁舍得这赛过神仙住的地方!</h3> <h3>橡皮山草场</h3> <h3>平坦的公路,青青的草场</h3> <h3>满山的绵羊</h3> <h3>布满鲜花的湖边草场</h3> <h3>马儿悠闲的吃草</h3> <h3>  多巴爸爸张罗晚饭,多巴爷爷牵来了家里最漂亮的骏马。夕阳下山,余辉里羊群在吃草,我们一群游人在骑马,在拍照。</h3><h3> 月光洒在草坪上,巨伞下支起桌櫈,一顿牛羊大餐让人心旷神怡。今天恰逢何跃根大哥生日,好一阵祝福的歌声和好一轮祝福的美酒。</h3><h3> 尽管昨夜因尽兴而休息很晚,但青海湖的日出还是唤醒了大伙。虽没目睹太阳刚出湖面的光彩夺目,但红彤彤的太阳披满霞光,把整个青海湖都装扮的格外妖娆。我们一群人对着日出一阵狂拍,开着车一直迎着朝霞追到湖心,真是醉了满地!</h3><h3> 吃过早饭,我们绕湖向东,一路的油菜花让我们仿佛回到三月的江南!即便沿路禁止停车拍照,但怎能辜负了这一片美景。沿途好多来自四川的养蜂人,他们像蜜蜂一样勤劳,在他们蜂场给家人买些质优价廉的蜂蜜,权当我把这青海湖美景带回了家。</h3> <h3>夕阳下的羊群</h3> <h3>欢快的骑行</h3> <h3>提上枪就是“横刀立马”大将军!</h3> <h3>我愿骑着它永远去放羊</h3> <h3>英雄归来</h3> <h3>蒲公英飞呀飞</h3> <h3>多巴多喜欢俩廖老师</h3> <h3>草原上撒欢</h3> <h3>廖斌老师与多巴已亲如一家</h3> <h3>花前月下</h3> <h3>任凭心情飞扬</h3> <h3>准备晚餐</h3> <h3>月儿升起来</h3> <h3>门栏关起来</h3> <h3>唱起生日歌,喝起青裸酒,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h3> <h3>霞光万丈</h3> <h3>太阳升起来了</h3> <h3>飞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