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之旅一:我要去西藏,我要到拉萨

老文子

<h3> “佛光穿过无边的苍凉,有一个声音幸福安详,清晨我挥动白云的翅膀,夜晚我匍匐在你的天堂。生灵顺从雅鲁藏布江流淌,时光在布达拉宫越拉越长,无边的草原放开怀抱,我是一只温顺的绵羊。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风光旖旎草色青青,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生死两茫茫,习惯了孤独黑夜漫长,雪莲花盛开在我的心房。佛光穿过无边的苍凉,有一个声音幸福安详,清晨我挥动白云的翅膀,夜晚我匍匐在你的天堂......”</h3><h3> 乌兰托娅的《我要去西藏》一直萦绕在内心深处,西藏,就神一样存在我的心房。去西藏,到拉萨,近些年来几近让我魂牵梦绕。</h3><h3> 有人说,时光老了许多地方,却独独绕过了西藏。它如一段在宿命里轮回的记忆,只是名字,便足以让我有毕一生也要去的决心。与其说它是世间最后一片净土,不如说它是灵魂的归宿,在季节的转角处,在雪域高原的天空下觅一处静好,将心停靠。 </h3> <h3>  在中国,有一条G318国道公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起点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终点为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尼友谊桥,全程5476公里,横跨中国东西,揽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观,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但在驴友们的心目中,318国道要过了雅安后的“川藏公路”才算是心中神圣的“天路”,沿途奇骏秀美的风光才配得上“去西藏”的向往。停靠心灵的拉萨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地,然而沿途风光才是我们这些没能遁入佛门的游人所向往。</h3> <h3> 一</h3><h3> 经318国道去西藏,是大多数人的愿望,然而沿途高海拔和泥石流是所有人都畏惧的“天险”。经过反复考虑后,夫人终于答应了我们的青藏之行,于是与早已决定要去西藏的朋友们邀约,择了一个7月6号作为出发日子,一行13人便向着梦想的地方进发了。这次的同行者还是以荣县的几位教师朋友为主,有已经熟知的,也有刚因此结识的,新朋友江爱中老师特意带上了去年我们云贵之行廖老师的同款同量的一酒壶,给我们似曾相识的感觉。好酒之人好朋友,大家一下就会亲近了几分,也希望着我们将会一路美酒一路欢歌。</h3> <h3>整顿好队伍,出发前来个大合照(从左至右:刘雨龙,倪红,廖斌,江爱中,曾四龙,廖志,李祖辉,晏天凯,宋徐荣,文光杰,余东群,何跃根,龚俊英)</h3> <h3>  试开通的雅康高速让我们的青藏之行开头格外顺利,一路有说有笑很快就越过了川南浅丘进入丛山峻岭的横断山脉,突然出现的“二郎山隧道”让我惊愕不已。几十年前的一曲《歌唱二郎山》便让二郎山在我心中一直“高呀嘛高万丈”的耸立着,如今却在隧道里穿越8600米匆匆5分钟而过,仅成为甘孜州藏区与雅安市分界而已,不得不感叹当今人们“改天换地”的勇气。</h3> <h3>新建的二郎山隧道</h3> <h3>  出了隧道就是泸定县了。在蜿蜒陡峭的山路旁,鲜花造就的一面国旗和一面党旗让人肃然起敬,纷纷停车留影纪念,滔滔大渡河一直咆哮奔腾着。</h3><h3> 来到泸定一定要看看的是泸定桥,这座康熙爷在310多年前御准修建的铁索桥本身就是一个建筑奇迹,更因84年前那场决定中国工农红军生死存亡和北上抗日命运的“飞夺泸定桥”而闻名天下。</h3><h3> 我们在大渡河东岸放好车后,特意绕行到西岸,从当年22勇士抢夺泸定桥的方向体验泸定桥的惊险。如今早已没有了战火的硝烟,却是游人如织的著名景点,我们走在铺满桥面的铁索桥上,由于桥身的晃动和滔滔河水的映衬,很是困难,难怪聂荣臻元帅在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撰写碑文时,发出了"奇绝惊险"的由衷地赞叹。</h3><h3> 过了泸定桥,见有党组织在桥头搞活动,我们一行的6位中共党员临时起意:在红军走过的泸定桥头重温《入党誓词》,向勇士致敬,向红军致敬,向革命先烈致敬!</h3> <h3>红色的革命圣地</h3> <h3>重走长征路</h3> <h3>重温入党誓词</h3> <h3>美丽的泸定县城</h3> <h3>如今的泸定桥游人如织</h3> <h3>  收拾心情,我们继续向西,在风景中穿梭,一个小时就到了情歌之城康定,一曲“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使康定城闻名世界,由于西行途远,按计划我们要夜宿雅江县城,所以就没有打扰那美妙旋律里的康定城。</h3><h3> 当遇上第一个山口——海拔4298米折多山山口的时候,从没上过高原的我们“高反”还没来得及反映,却突然有了莫名的兴奋,一种征服的感觉。</h3><h3> 翻过折多山口,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葱绿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风光美丽地绽放。这,就是"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天堂"的新都桥。她地处在公路318国道南、北线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h3> <h3>如今的大渡河大桥</h3> <h3>情歌故里一康定城</h3> <h3>新都桥一一水墨画中行</h3> <h3>雨后初晴的新都桥</h3> <h3>  还没进入新都桥,眼前的美景就令我们迈不开前进的步伐,童话般的景色让大伙临时一致决定夜宿新都桥(原计划夜宿雅江县城)。在百花盛开的草原边,小桥流水旁的农家住下,我们再去30公里外的塔公草原(“塔公”在藏语里是“菩萨喜欢的地方”),蓝天白云下的大片紫色薰衣草彻底征服了我们一行,就连菩萨喜欢的草原也没暇顾及了。</h3><h3> 可能是第一天行程就给我们惊喜连连,更或是高原反应(新都桥的海拔3300米),大家第一晚在新都桥都没有休息好,夫人和同行的廖斌老师反应好突出。看来临时改变夜宿新都桥是我们犯了一个“美丽的错”。</h3> <h3>塔公草原边的那片紫</h3> <h3> 二</h3><h3> 一大早起来我们继续西进,一路上丛山峻岭,蓝天白云,318国道在其中蜿蜒延伸着。道路越来越险峻,风光越来越优美,海拔也越来越高(迅速就会翻越好几个4500米左右的山口)。由于行前功课不足,我们经隧道穿过高尔寺山(海拔4412米,真正进藏的第一4000米以上高山),也错过了对蜀山之王贡嘎雪山的膜拜。</h3><h3> 过雅江县城后,国道更像是山路了,汽车奋力爬过18道几近360度的上坡弯道后,就翻越了剪子弯(海拔4659米),让我们平常在内地的一行人真正有了“天路”的体会。我们继续翻山越岭,继续翻越山口。</h3><h3> 熊宗卡山口(海拔4281米)过后,高原特征就会逐渐显现,时不时有点开阔的高山草甸,像一张张盛满鲜花的地毯披在大山上。翻上尼玛贡神山(海拔4668米),便是号称“进藏第一高原”的尼玛贡草原,这里是我们西行以来的最高处,草原地势开阔,绿草茵茵,牦牛在悠闲的散着步,朵朵帐篷正升起寥寥炊烟,这里的蓝天白云直让你怀疑你已逃离了地球,汇聚在这里的进藏驴友们以各种方式尽情享受着这里美。</h3><h3> 满目江山如画,扬起国旗,我们一群人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我爱你,中国》!</h3> <h3>一路向西</h3> <h3>“天路”</h3> <h3>天路18弯</h3> <h3>“天路18弯”</h3> <h3>走进尼玛贡草原</h3> <h3>吃草的牦牛一家</h3> <h3>“我爱你中国!”</h3> <h3>此景只应天上有</h3> <h3>  我们怀着还没平复的心情离开尼玛贡草原向着拉萨挺进。</h3><h3> 车行约半个小时便是卡子拉山口(海拔4429米),估计是先前在尼玛贡过于兴奋,好多人都出现了高原反应,夫人甚至吸起了氧(后来有经验的人告诉我们,上了高原不管景色多么美丽,为了身体都不要太过激动!),尽管一路美景,但大家都只能暂时处于“休眠”状态。</h3><h3> 理塘,世界高城(海拔4014米),在藏语里是“平坦像铜镜”的意思,由于海拔高,我们计划中的安排就是匆匆而过。然而,我们也就此错过了最美的爱情修行地!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他押解进京途中,临死前最后的一首诗中写到: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仓央嘉措一生从未来过理塘,但理塘是仓央嘉措情人桑洁卓玛的故乡。仓央嘉措和桑洁卓玛原本在山南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但还没来的及告别,就被迎接五世达赖转世灵童的人带走了, 从此天涯相隔,难以见面。他在临死的时候还想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回情人的故里,不愧是雪域“最美的情郎”,他的表白远胜于“海枯石烂”,更浪漫于“烧锅做饭”。</h3> <h3>毛娅草原风光</h3> <h3>毛娅草原</h3> <h3>盛满鲜花的毛娅草原</h3> <h3>  或许是因为仓央嘉措和桑洁卓玛的旷世爱情感天动地,过了理塘,318国道就迎来美的令你窒息,连绵几十公里的毛垭草原。开车行走在草原笔直的公路上,除了心旷神怡,就是无限的遐想。也或许是仓央嘉措把灵魂寄托在了理塘,从理塘开始,路上就开始有了用身体或脚步丈量内心与圣城拉萨距离的信徒,在这条神奇的318国道上,承载着多么强大的信仰的力量!</h3><h3> 走过毛垭草原的尽头,来到海子山(海拔4685米),就是青藏高原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帽遗迹--“稻城古冰”。这里没有树木、河流就连野草也只是偶尔丛生,“蛮荒”得像是火星表面。翻过海子山口,两处碧蓝澄澈的的高原湖泊紧紧相依,在一呼一吸之间,散发着让人沉醉的恬美,在荒凉山原上,如天堂宝石般镶嵌其中,亦如神之悲悯化作眼泪滴落凡间,纯净无暇,盈盈可亲,这就是海子山姊妹湖了。沿着海子山一路下行80公里,海拔也一路降低到2560米,便是我们计划中的第二歇息站——巴塘。</h3><h3> 进城刚找好酒店,狂风暴雨骤然而至,造成县城大面积停电,我们只好换到有发电设备的酒店,本想在低海拔好好休整的计划让嗡嗡的发电机给搅黄了。</h3> <h3>一路骑行进藏的队伍,用自行车轮丈量心与圣城的距离</h3> <h3>海子山姊妹湖</h3> <h3> 三</h3><h3> 巴塘,藏语是绵羊满地的地方。这里是四川的最后一站,过了金沙江就是西藏了。</h3><h3> 来不及领略“巴塘弦子”的优美,早上一大早就集合队伍赶路。按计划今天我们将穿越横断山脉,跨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到达450公里外的西藏八宿。</h3><h3> 出了巴塘,沿着金沙江南下,不一会就到了朱巴龙乡。在这里,我们将跨越金沙江进入西藏,同行的廖志是高中地理老师,每一个书本上的地理标志特别在意,他执意要下车走过金沙江桥,亲自体验一下“走进西藏”的感觉。</h3><h3> 进了西藏,318一下子就变了模样,满目疮痍。一直延绵约七八十公里的路程要么塌方修补,要么落石清理,要么临时改道,路面满是泥浆和坑洼。大货车一辆接一辆,小汽车只能在其间见缝插针的行驶,经常会在拐弯处一辆大货车自个通过都很困难。还好,虽然耽误了我们不少时间,但除了检查(进藏后经常检查,还有加油,每车必备行驶证、驾驶证,每人必备身份证等)堵车外,我们还算顺利,难怪廖志老师口头禅“我们人品贵胄”。</h3> <h3>不尽的绵羊</h3> <h3>  汽车一直在大山或峡谷中穿行,一路上是数不尽的一个连着一个的“U”型拐。在芒康县如美镇,跨过澜沧江,再翻越在地图上只能绘成一团乱麻的觉巴山,好像汽车和人们都在晕头晕脑的翻山口,过峡谷,在左贡县境内翻跃了我们进藏的第一个超5000米的东达山口(海拔5008米)。</h3><h3> 山口上正飘着雪花,气温冷的让人不敢久留,加之海拔高度,我们只好一别而过。我们艰难的在山路上行进,雨水和雪花也一路相伴,由于路险湿滑,加之高反,氛围变得很是压抑。好在不久汽车就驶进了邦达高原南部,又是一个美丽的高山草原,氛围也才慢慢舒展,人也轻松了些,3个小时的草原公路又让我们忘却了旅途的艰辛,耳旁似乎想起了史诗巨作《格萨尔王传》那或而优美,或而雄壮,或而激昂的旋律。</h3> <h3>邦达草原</h3> <h3>邦达草原</h3> <h3>  如果你见识了像“一团乱麻的觉巴山”,又见过了平坦美丽的邦达草原就觉得自己走过了川藏线,那是你就太小看了这条传奇的“天路”了。 </h3><h3> 318国道在邦达镇来了个90度的左转弯,迅速将我们从4120米的邦达镇带到了4658米的业拉山垭口,这也是横断山脉里的最后一个山口了。翻过山口便是著名的“怒江72拐”,又称“九十九道拐”(后来查资料说具有人专门统计这里一共有108或133等道拐!)。</h3><h3> 顺着一道道“发夹”般的拐向着山下的怒江谷底小心翼翼的开着车,全车人竟然被这魔鬼般的路给震撼住了而不敢作声,短短的12公里72拐山路,汽车足足开了1个小时左右,终于急降了近2000米的海拔“落”在了怒江边。看着奔流的江水,回望一排排“之字”,内心无不感到后怕: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着你!</h3><h3> 怒江72拐令人望而生畏,堪称中国公路上的奇迹!这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藏线更比蜀道难。十八弯,弯弯是陡坡,七十二拐,拐拐是悬崖!</h3> <h3>怒江72拐</h3> <h3>  下了72道拐,终于是平坦的怒江河谷。沿着河谷走过近10公里,就是闻名世界的怒江大桥。 </h3><h3> 怒江大桥由武警守卫,所有车辆不允许停车拍照,只能快速通过。狂躁的怒江被两岸的大山一同挤压,最窄处只有几十米。怒江桥就这里飞架而过,与对岸的山洞相接,真是险恶要冲啊,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抬头望去,对面山崖上有不少沟沟坎坎的痕迹,这些都是当年川藏官兵修路时攀崖修凿的。   现今的这座怒江桥是后来新建的,在新桥的旁边还残留了一个怒江旧桥的桥墩。现在旧桥的桥面和其他桥墩已经被拆除了,唯独剩下孤伶伶的一个桥墩。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一位修路战士!——石墩里的混凝土至今还包裹着这位战士的身体!&nbsp; </h3><h3>  半个世纪前,在这里,解放军18军官兵正在为打通怒江天险而英勇奋战,怒江桥在修筑的攻坚阶段,一天,一位战士想查看一下桥墩水泥浇铸的情况,不小心掉进了深深水泥槽,他越陷越深,战士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与桥墩凝固在一起了,只剩下一只手,直指天空!大家又含着热泪继续施工了!大桥竣工时,全排的战士全部牺牲了,只剩下排长一人!排长悲愤欲绝,纵身跳进了脚下的怒江,追寻战友们去了!据说,附近的某个崖壁上有一幅石刻画——“排长跳江图”,是当年的战士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排长创作的,50年多年过去了,一直保留至今。</h3><h3> 致敬!自此我不再怨怒江的路难行。</h3><h3><br></h3> <h3>匆忙中拍摄的怒江新桥</h3> <h3>  过了怒江桥,天色就慢慢暗了下来,在高山峡谷里夜间行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们也准备在一处自贡老乡经营的藏家乐歇下来,但一看条件心里没底,于是一行人还是加紧赶路。我们在黑暗的山路上行进了近1个小时,终于看见了城市的灯光,“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八宿县城就要到了,在进城的垭口上有一家“大酒店”,一打听,原来老板还是我们自贡的女婿,几经交涉,吃住优惠!</h3><h3> 尽管此处海拔仍有3260米,或许是拉萨在望,或许是到拉萨最艰难的路程在今天全部走完,晚饭时我也喝了出发以来的第一次美酒,整个心身似乎都轻松了许多。</h3> <h3> 四</h3><h3> 灿烂清澈的阳光一大早就披在了座座大山上,经过一夜的休整,人也清爽好好多。几天来夫人第一次主动提出驾车,我也难得清闲好好欣赏窗外的美景。上路不久,一块不大的河水冲击平坝三面临水,一块块青稞地到了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青稞地里,散落着一座不知名的藏寨,好一副“江南”景象。</h3> <h3>青稞染黄了藏寨</h3> <h3>  百里外的然乌湖是今天我们计划中的第一站。到了以后由于头车和尾车都阴差阳错的走错了路,我们干脆决定不进景区,沿318车览“然乌湖”。调转车头沿着318继续往前走,身边的“然乌湖”静静的躺在路边,一直陪伴我们走出10余公里。湖面飘着袅袅白雾。由于天气原因,我们无法瞩目到最有名的倒映在然乌湖雪山的白和天空映衬的蓝。(回家看了看地图,其实与然乌湖水体相连,我们车览的是安目措!)</h3><h3> 出“然乌湖”不远,就是号称中国最美冰川的“米堆冰川”。既然最美,那就让她“醉”一回。买了门票(记得好像是一路西行以来的第一次买门票)乘上景区专用的观光车直直来到米堆村。米堆村是一个典型的藏区小村寨,空气中还漂浮着牛屎马尿的味道,沿着村旁建起的小道进山就是米堆冰川了。</h3><h3> 小道两旁,有好多有人堆砌的祈福的“玛尼”,我和夫人也分别累了一个小小“玛尼”,向雪山祈福。</h3> <h3>袅袅升腾的白雾让安目错显得宁静神秘</h3> <h3>额公藏布在流淌</h3> <h3>米堆冰川山门</h3> <h3>这就是米堆冰川</h3> <h3>叠起小玛尼,向雪山祈福</h3> <h3>给车车在山间小溪里洗个澡</h3> <h3>江对岸令人向往</h3> <h3> 车一直沿着额公藏布河逆流而上。茂密森林,湍急的河水,还有缭绕在山间的白云(雾),活脱脱就是一幅幅丹青水墨画。到了德巴村,不知何故,身旁的额公藏布就该叫迫龙藏布了。</h3><h3> 过了波密,迫龙藏布河就开始变得平淌得多,河面也变得开阔了不少。宽阔河面对岸,时不时散落着一个个藏寨,组成一幅幅美妙的风景画,像极了人间仙境般。尽管我在开车,也经常禁不住提醒夫人拍照。正当感叹能过河看看该多美好的时候,河面出现了一座当且仅当能通过一辆车的简易桥,毫不犹豫拐了进去!</h3> <h3>仙境般的嘎玛客栈</h3> <h3>  这里有河流,有雪山,有森林,有草甸;有藏寨,有牛羊,有盛开的油菜花!有客栈,有风亭,有歌舞,我们的香格里拉!这里就是波密县古乡把卡村“林芝江边第一家嘎玛客栈”。今夜,我们将身体和灵魂都住在这里。 距天黑还有一些时间,藏族老板忙着准备晚饭,藏族小妹拿出很多藏族服装免费拍照,这可乐坏了我们同行的“四大美女”。穿着不同的衣裳,摆着不同的姿势,换着不同的角度,尽情于这只有书中才会出现的仙境里。男人们似乎更含蓄,有的坐在风亭下摆酷,有的站在景里发呆,有的围坐在一起侃山侃水侃世界。</h3><h3> 晚餐是老板精心准备的,但也既不是藏餐也不是川菜,反正还是可口,被我们一扫而光。</h3><h3> 夜色慢慢深沉起来,老板生起了篝火,几个藏族小伙和姑娘带着游客们围着篝火跳起了各式各样的舞蹈,随着藏族音乐的节拍,在雪山之下,释放自我。队伍里的四大美女顾不得高海拔,也沉醉其中。跳跃的篝火和宁静的雪山,还有忘我的游人,快乐、欢笑和幸福任凭脚下的迫龙藏布流淌。</h3> <h3>雪山下围着篝火跳起锅庄</h3> <h3> 五</h3><h3> 尽管如痴如醉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但再美的仙境也不能留住我们的步伐,因为我们要去西藏,我们要到拉萨!</h3><h3> 沿着迫龙藏布继续逆江而行,风景依旧美轮美奂。行出约60公里,在易贡藏布与迫龙藏布汇合处,就到了“臭名昭著”的“通麦天险了”。</h3><h3> 通麦大桥至排龙乡的14公里路段是原川藏公路因随时突发的泥石流、落石和塌方而最为危险,号称“通麦坟场”,汽车正常通行也要两个小时左右。据说,自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后,已经发生了数千起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为整治通麦天险这个"肠梗阻",各级政府于2012年底-2016年4月施行了以"五隧两桥"为主的方案,将原来14公里的路缩短为5公里多,通过时间由过去的2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一般情况下能保证过往车辆安全。现如今我们走过通麦天险时,眼里只有绝美的风景和通麦国家地质公园的壮阔,宏伟的通麦特大桥直直震撼我们的心灵!</h3> <h3>现在的通麦大桥使天堑变通途</h3> <h3>西行</h3> <h3>  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海拔3700米(我已经多久都没有再标注我们行程的海拔了,一是表明我们已经不再在意鲁朗的海拔,二是我们确实进入了西藏高原,海拔起伏不是特别大了),位于距林芝市政府所在地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是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的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5个藏寨错落散在色季拉山东麓草甸上,号称东方的“瑞士小镇”。</h3><h3> 这里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涌入的印度洋水气带,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壮观景象。鲁朗身处色季拉山的怀抱中,不仅可以领略鲁朗林海的浩瀚壮阔,在山顶上还可以遥望恬静的南迦巴瓦神秘女神的轮廓,是无数驴友为之沉醉的画面。</h3><h3> 我们细雨中漫步于鲁朗草甸上,尽情呼吸着这好似直冒着氧气的新鲜空气,远眺山脚的鲁朗藏寨,欣赏着草地上奇花异草,各色雨衣把我们装扮成了草原上盛开的朵朵“鲜花”。</h3><h3> 有名的墨脱皂石石锅在这里找到了它的灵魂伴侣——鲁朗藏香鸡。“鲁朗石锅鸡”一经《舌尖上的中国》公布,便成了川藏线上不可或缺的美食。</h3> <h3>前方就是鲁朗</h3> <h3>东方瑞士小镇一一鲁朗</h3> <h3>鲁朗草原</h3> <h3>在鲁朗</h3> <h3>  吃了石锅鸡,一个个都又铆足了劲,向又一个目的地——林芝进发!要进林芝,还得翻越最后一个山口(由于林拉公路通车后,不再翻越5013米的米拉山口)——色季拉山口!又是一阵“之”字阵,汽车带着我们来到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口,天空飘着雪花,稀薄的空气又让车内的氛围凝固起来,我们无暇顾及正迎风开放的满山杜鹃花,急匆匆翻过山口一路抵达林芝市。</h3><h3> 林芝是西藏的江南,来到这里,我们一行十分顺利,没有丝毫的不适。倪红的朋友,我们荣县的老乡,设宴热情款待了我们。好多天来的疲惫和不适都烟消云散,江老师珍藏了好几天的家乡美酒和林芝啤酒喝起来都特别爽口宜人,几乎所有队员都开怀畅饮。</h3> <h3> 六</h3><h3> 告别老乡,遗憾的错过了世界第一深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老乡和早餐老板都因为天气原因推荐我们去巴松措),我们向拉萨挺近,顺道参观西藏现在唯一5A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巴松措。</h3><h3> 新建成的林拉公路,基本就是一条高速公路了,通行条件十分的好。公路顺着尼洋河而上向拉萨延伸,在尼洋河与巴河的汇合处就到了巴河镇,再往里走40公里,就是这个唯一5星的巴松措。</h3><h3> 乘景区观光车向中心湖区驶去,在巴松措中部草甸上有座结巴村,结巴村是一个典型的原始工布风情藏寨(工布江达县的藏人被其他藏民区分为工布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居住地相对较低。公布人的建筑、服饰和风俗都与其他藏民有明显不同)。结巴村有80多户农家,算是当地比较大的村子了,据说村内至今还有少数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家庭。来巴松措,奢侈的景色是雪山、湖水和村寨。由于我们来的时候天气不好,雪山就与我们擦面而过。湖水到是清澈,“丁点大”的湖心岛扎西岛算是它的核心景区了。扎西岛上经幡飞扬,玲珑的措宗工巴寺(意为湖中城堡)属藏传佛教中宁玛派(红教)寺庙,供奉莲花生大师,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了,光是寺中的传说就数之不尽。</h3><h3> 沿顺时针方向转岛,还可以看到格萨尔王战马留下的蹄印、挥剑于石头上留下的剑痕、桃抱松、以前的水葬台、树叶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树”、莲花生洗脸的神泉……可谓步步有神奇。</h3><h3> 由于我们都不是真正的佛家信徒,在我们眼里,除了用糌粑在湖里逗逗贪吃的鱼儿,巴松措真不值得专门一游。</h3> <h3>工布人神秘的结巴村寨</h3> <h3>比巴松措多情的女子</h3> <h3>巴松措湖心岛</h3> <h3>  重返林拉公路,尼洋河一直陪伴我们流淌到了太昭村,沿途的草原、牛羊、河流和金黄的油菜花和青稞地,好一派“江南景色”。离开尼洋河后,山地慢慢多了起来,不久就会穿越米拉山隧道了。出了隧道不远,突然寥有车辆的公路上串出一只大公猴(说不定附近就有一个猴群呢)向过往车辆讨零食!我硬是将100码车速疾驶的汽车停了下来,不敢轻易惹了“大王”。</h3><h3> 到了墨竹工卡县的工卡镇,拉萨河早早就在这里迎接我们了,草原、牛羊、河流和金黄的油菜花和青稞地又出现自我们眼前。拉萨在望,我们的心情就像拉萨河,一路欢快的流淌着。当我们驶入达孜区的时候,在林拉公路上远远就能望见拉萨河平原上的拉萨城了!高耸在城北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是我们心中的圣地,虽然还很遥远,但也显得格外高大。拉萨到了!布达拉宫我们来了!</h3><h3> 入住事先托人预定的酒店,匆忙放下行李,大家迫不及待的要去目睹布达拉宫的真容!从酒店出发向东,1.5公里步行20分钟就是布达拉宫。药王山是拍摄布达拉宫的三个绝佳地之一,我们和满山的人们一样,怀着对布达拉宫的无限向往和虔诚,在药王山上眺望、神往这就在眼前的殿堂,当然也有绝不能落下的拍照。暮日西落,华灯初放,布达拉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期待着明天的“朝拜”。</h3> <h3>通往布达拉宫的林拉公路</h3> <h3>布达拉宫,我们来了</h3> <h3>打卡人民币景点</h3> <h3>在拉萨穿越时空的凝望</h3> <h3>转经的阿妈</h3> <h3> 七 </h3><h3> 布达拉宫早已不是一座单纯的宫殿,而是一种信仰的化身、精神的象征!相传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佛门的意识里,它的存在,有如菩萨亲临(藏语布达拉,意即观世音菩萨居所),朝拜布达拉宫,可以改变未来。&nbsp;</h3><h3> 感谢廖志和李祖辉、江爱中和廖斌四位老师在“饥寒交迫”中给我们赢来参观布达拉宫的机会,我们在排队和等待中临近中午终于走进了布达拉宫。</h3> <h3>走进布达拉宫</h3> <h3>  布达拉宫是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世界三大宫堡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和世界上唯一一座政教合一的宫殿,主要由白宫、红宫、山脚下的雪城、宫后的龙王潭公园等组成。其中,主体建筑是白宫和红宫,白宫共七层,第四层的白宫东大殿是白宫内的最大殿堂,面积达717平米,是历代达赖喇嘛举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红宫共十三层,由达赖喇嘛的灵塔、佛殿、经堂等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6000余平米,第五层的西面有寂圆满大殿为红宫内最大殿堂,占地1250多平米,历任达赖喇嘛继位坐床仪式便在此举行。 布达拉宫,雪域高原之明珠,藏传佛教之圣地,建筑艺术之瑰宝,浴火重生之传奇,这座庄严肃穆、富丽堂皇的高原圣殿,以其浑厚流长的藏地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信仰,感染着八方来客、四海宾朋,在其脚下顶礼膜拜、驻足喟叹。导游的讲解可谓详细完整,布达拉宫的故事跌宕起伏,可能因我不是佛教徒的缘故,满脑子想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布宫的无奈和思念,还有他唯美动情的诗句。</h3><h3> 请原谅我对布达拉宫无意的冒犯。耳旁总是充满降央卓玛《那一天》特有声音: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3><h3> 原本想去的大昭寺,八廓街……见与不见,你都在那里;看与不看我已到拉萨……</h3> <h3>神奇的布达拉宫</h3> <h3>饱含经义的布达拉宫城墙</h3> <h3>转经的美少女</h3> <h3>佛主心中留,时髦不错过。</h3> <h3>布达拉宫下的拉萨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