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味菜根香

自由灵魂

<h3>【学习笔记】</h3><h3> 《菜根谭》,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h3><h3> 起名《菜根谭》,一说是因为作者把菜味比作世味,只有厚培菜根才会有味;也有人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为”。</h3><h3> 《菜根谭》被誉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的旷古稀世宝训。</h3><h3> 在《快乐姐妹》群中曾有过学习《菜根谭》的一段日子,后来,自我又断断续续学了一些,有所心得,便笔记之,一得一见,有长有短,今集辑在这里。</h3> <h3>【学习笔记】</h3><h3> 君子心事天青日白,胸襟坦荡,君子才华玉蕴珠藏,虚怀若谷。</h3><h3> 心事宜明,才华须蕴,乃君子之道。</h3><h3> 但也有另一句话,“直木先伐,甘井先竭”。</h3><h3> “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实实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因而,人不可锋芒毕露,有才华更须低调做人。倘若恃才傲物,除只能显出自身浅薄,说不定还会后患无穷。</h3> <h3>【学习笔记】</h3><h3> 实质上,人心就像一个无底洞,很多人之所以不幸福,皆因内心深处想要索取的东西太多,欲望太多。人有欲望,但不能贪心,要有底线,一时寂寞又何妨!</h3><h3> 可惜的是,觉悟,从来不是容易的事。</h3> <h3>【学习笔记】</h3><h3> 读过一个道家小故事。<br></h3><h3> 有一少年问道长: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h3><h3> 道长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h3><h3> 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h3><h3> 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h3><h3> 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h3><h3> 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然。</h3><h3> 不知是否抵及此四境界就能“致祥”“多瑞”,乐己乐人?</h3><h3> 白居易有一首《对酒》诗:</h3><h3> 蜗牛角上争何事?</h3><h3> 石火光中寄此身。</h3><h3> 随富随贫且欢乐,</h3><h3> 不开口笑是痴人。</h3><h3> 惟愿做一个笑口常开的人。</h3><h3> 人生要义,在不快乐中寻出快乐。</h3> <h3>【学习笔记】</h3><h3> 想到圣严法师。他曾说过,“有德即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也讲自我修养,讲做人要有德、无嗔、心宽和量大。想来,人若能做得这几点,眼前的田地自然也就宽大了。</h3> <h3>【学习笔记】</h3><h3> 读到“素心”两字,就又想起那篇美文《素,一个人生命的底色》,还有文章中那段如水的文字:</h3><h3> “素,是本色的帛,是一个人干净的底色,也是日常,是大雅。</h3><h3> 素的物,有静美;素的人,有喜色;素的生活,有味道。</h3><h3> 所以我多想,给一枝花选个素瓶,清水能养出云影相绕;给一个黎明挑篇素诗,我走进草径的脚印能踩响满山的韵脚;给一段光阴穿上素棉,平平常常的生活也能有温暖的质地。”</h3><h3><br></h3> <h3>【学习笔记】</h3><h3> 有一个段子讲希拉里。</h3><h3> 希拉里出版自传后,一位脱口秀主持人辛辣评价:“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如果超过一百万本,我把鞋子吃下去。"</h3><h3> 上天往往喜欢捉弄把话说绝的人。希拉里的自传没过几个星期,就畅销了一百万本。</h3><h3> 主持人该品尝鞋子的味道了。没想到的是,希拉里真的亲自送了鞋子给主持人。</h3><h3> 不过,主持人最终吃下的是希拉里特意为他定做的鞋形蛋糕。希拉里在送给主持人的蛋糕里面特别添加了一种味料——得理让人,宽容大度。</h3><h3> 看来希拉里也深谙“处世让一步,待人宽一分”之理。</h3> <h3>【学习笔记】</h3><h3> 单说“矜”。</h3><h3> 古时候,矜是一种武器,形似矛,但无刃、不可杀伤,宫廷里用作仪仗使用,用于迎接国之贵宾。骄矜也即骄傲,是“矜”字的引申义。</h3><h3> 有一个打油诗故事:状元争锋。</h3><h3> 一条船上载着文武两状元和一孕妇。因为同是当朝状元,文武两状元谁也不服谁,交谈中两人吹嘘起来。文状元吟出一首打油诗:</h3><h3> 我的笔儿尖,我的砚儿圆。</h3><h3> 文章三篇好,中个文状元。</h3><h3> 武状元不甘示弱,也吟出一首:</h3><h3> 我的箭儿尖,我的弓儿圆。</h3><h3> 马上射三箭,中个武状元。</h3><h3> 两状元的态度可谓不可一世。这时一旁看热闹的孕妇突然开口吟道:</h3><h3> 我的脚儿尖,我的肚儿圆。</h3><h3> 一胎生两子,文武两状元。</h3><h3> 两状元听了,哑口无言。</h3><h3> 傲慢之所以排在七宗罪之首,是因为好色的人知道自己好色,贪婪的人明白自己贪婪,都还能自知,而傲慢的人却从不觉得自己傲慢。</h3><h3></h3> <h3>【学习笔记】  </h3><h3> 权利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如莲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濯清凉而不妖。</h3> <h3>【学习笔记】</h3><h3> 也喜欢明朝人憨山的一首诗:</h3><h3> 春日才看杨柳绿,</h3><h3> 秋风又见菊花黄。</h3><h3> 荣华终是三更梦,</h3><h3> 富贵还同九月霜。</h3><h3> 来来回回,去去留留,起起落落,走走停停,即是人生处境。</h3> <h3>【学习笔记】</h3><h3> 完名让人,归咎于己,如此谦和和少争,私以为不见得是单纯的明哲保身,而是“让三分风平浪静”的睿智;也不是那种与世无争的软弱,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豁达;更不是稀里糊涂的人生迷糊,而是一种“难得糊涂”的清醒。</h3><h3> 谦和,是一种人格之美,永远散发着馥郁之香。</h3> <h3>【学习笔记】</h3><h3> 此涉世极安乐法,蕴涵了人生的四大修行:涵容、谦退、安详、洒脱。涵容是处人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h3> <h3>【学习笔记】</h3><h3> 批评人不可太严厉,教人做善事也不能要求太高。言里言外讲要适度。</h3><h3> 王尔德却说,“适度是极其致命的事情。过度带来的成功是无可比拟的。”又说,“节制是不幸的,适量就像顿普通的饭菜那么糟糕,过度才像一席盛宴那么尽兴。”</h3><h3> 奥斯卡.王尔德是爱尔兰剧作家、诗人、作家。</h3> <h3>【学习笔记】</h3><h3> 过分生性好动,就像云中的闪电、风中的烛火;一味喜欢安静,好似熄灭的冷灰、枯干的树木,或动荡不安,或死气沉沉。</h3><h3> 动静得宜才合乎儒家之中庸,动静合宜才不失人生之节度。故安闲的云里有鸢鸟飞动,宁静的水中有鱼儿跃起,这才是有道之人应有的胸怀和气象。</h3><h3><br></h3> <h3>【学习笔记】</h3><h3> 笔记咏蝉咏萤诗各一首。</h3><h3> 蝉</h3><h3> 唐 虞世南</h3><h3>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h3><h3>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h3><h3> 咏萤</h3><h3> 南朝 萧绎 </h3><h3>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h3><h3> 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h3><h3> 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h3><h3>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h3> <h3>【学习笔记】</h3><h3> 读此段时,脑海中突然跳出一个人来。</h3><h3> 李白身为诗仙,一世狂放,却在诗中再三对一个人表达过发自内心的服膺:</h3><h3>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h3><h3>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h3><h3> 那个人就是——谢朓。<br></h3><h3> 谢朓居轩冕而能存山林气味,处林泉尚可怀廊庙经纶。他有着魏晋名士的诗酒风流,却也有传统士子的入世热情。他在朝堂与山水之间游走,“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他有一首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云:</h3><h3>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h3><h3>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h3><h3>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h3><h3>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h3><h3>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h3><h3>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h3><h3>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h3><h3> 旧时王谢,他的家族在两晋声名赫赫。</h3><h3></h3> <h3>【学习笔记】</h3><h3> 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处事待人的准则。做人当本真,不向他人邀功,不求他人感德。</h3><h3> 但作为我们自己,却一定要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如村上春树所说: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你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因为是这些温暖才使你成为善良的人。</h3><h3><br></h3> <h3>【学习笔记】</h3><h3> 功名富贵、道德仁义皆能全放于心下,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h3><h3> 能放下的人且不说是否超凡入圣,但必然心宽似海。他们应该有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豁达灵魂,有着“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潇洒睿智,有着“错过花,会收获雨;错过雨,会收获彩虹”的积极乐观。</h3><h3> 如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李白,“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h3> <h3>【学习笔记】</h3><h3> 聪明反被聪明误,此深意也。</h3><h3> 苏东坡有诗:</h3><h3> 人皆养子望聪明,</h3><h3> 我被聪明误一生。</h3><h3> 惟愿孩儿愚且鲁。</h3><h3> 无灾无难到公卿。</h3><h3> 庸人多厚福。</h3><h3>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明若晦,大清若浊,大伸若曲,这就是古代人的辩证思维。</h3> <h3>【学习笔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清人龚自珍诗云: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也是此理。</h3><h3> 身之主宰便是心,“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h3> <h3>【学习笔记】</h3><h3> 不是艳不好,也不是寂不好,艳有艳的好,寂有寂的好,有人好艳,有人喜寂,只是要讲个分寸。如《菜根谭》此言,艳不宜浓,寂不可枯。</h3><h3> 世间的人、事、物,大抵离不了这个规律——适宜方见其好。又如美食、美景,偶尔一尝一看,可得十分滋味,一旦做得过了,也就失去原有的魅力。做人需修炼的即是这个分寸,用心揣摩拿捏,方可不“流”不“陷”。</h3> <h3></h3><h3>【学习笔记】</h3><h3> 这段的译文:人宁可保持纯朴天真的本性,而摒除后天的机诈乖巧,保留一些刚正之气给天地;宁可抛弃世俗的荣华富贵,而甘于淡泊,清虚恬静,留得一个纯洁高尚的美名在乾坤。<br></h3><h3> 字里行间可见浩然之情。</h3><h3> 是啊,我们该有内心的道德坚守,该有仁爱之心,该有正气之节,纵然社会复杂,也要在自己心上植一朵清莲,留香弥久!</h3> <h3>《学习笔记》</h3><h3> 原来我心爱的这句“花看半开,酒饮微醉”,竟也出自《菜根谭》。梁实秋有本书,书名即《花看半开,酒饮微醺》。</h3><h3> 酕醄:máo táo大醉的样子。</h3> <h3>【学习笔记】</h3><h3> 心体澄彻,意气和平,自然活得简单通透,从容安然。人活得简单,世界便明朗而澄澈,心简单,生活则诗意而美好。</h3><h3> 简单是人生中最通透的禅意。</h3> <h3>《学习笔记》</h3><h3> 切心之论,独中肯綮。立身不高以尘里振衣、泥中灌足而喻,处世不退用飞蛾投足,羝羊触藩之比,真切明了,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h3> <h3>【学习笔记】</h3><h3> 真正的乐趣不在多,只要有一个小小池塘和几块奇岩怪石,山川景色就已经齐全;领悟大自然景色不必远求,只要在茅屋窗下静坐,让清风拂面、明月照人就足以享受。</h3><h3> 情不自禁忽思《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其中秋菊插瓶之法、盆中花石、刺虫以仿画、春日赏花烹茗及芸娘的生活艺术等,每读之爱不释手。</h3><h3> 心中有风景,遍地风景。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游子的风景在家乡,雄鹰的风景在云端,种子的风景在土里。风景随心。</h3><h3> 人生的风景,说到最后,是心灵的风景。优雅的人生,是平静的心、平和的心态、平淡的活法滋养出来的从容和恬淡。</h3> <h3>【学习笔记】</h3><h3> 会心妙语。思之,有齿颊留香之趣;悟之,有不尽言说之妙。</h3> <h3>【学习笔记】</h3><h3>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看万物万事,始觉安然。</h3><h3> 只求徜徉山林泉石,在碧潭深涧、长松茂林之侧,收草木清香之味,赏露水犹滴之翠竹;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然后,静心图画诗书,读一读陶五柳、看一看陆放翁,消俗气息尘心做一闲人。</h3><h3> 夷犹:一作犹豫迟疑不前解,一作从容不迫解。</h3> <h3>【学习笔记】</h3><h3> 有评论者评价《菜根谭》:“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h3><h3> 信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