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

商山哉夫

<h3>  1983年3月,我调到32室声相组做编辑。不曾想,这一干就是17年,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留给了603所的科技声像和有线电视事业。</h3><h3> 所谓科技声像,就是用胶片、磁带和光盘等介质记录科研活动的影像和声音,作为历史资料保存和使用。80年代初期,科技声像的记录手段也在发生一些革命性的变化,常规的电影摄影开始向电视录像过度。电影胶片可以长期保存,但不能即拍即看,胶片本身的成本和洗印成本都很高,而录像技术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科技信息中心的周济民主任是一位很有眼光很有魄力的领导,他敏锐地看到了录像技术的发展前景,在当时所里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集经费,购买设备,同时从室内外调配人员,组建工作团队,使录像和摄影一起为飞豹飞机的研制发挥作用。</h3><h3> 有幸的是,我和韩勇、弓奎生等同事从开始就参与了这项工作,参加了重点型号研制工作所有重大节点、重大事件的摄录,我们一起努力,把603所的科技声像专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与时俱进,开创发展了603所的有线电视事业。1997年,声相和照相分离,分别进入机关和蓝天。2000年前后,韩勇、弓奎生和我又先后调离了声相组(有线电视台),但我们问心无悔,因为我们的青春、汗水、智慧和梦想都留给了603所的科技声相和有线电视事业。</h3><h3> 退休之后,常常想起那段激情澎湃奋勇进取的岁月,想找些照片和视频。但非常遗憾,当年,我们的镜头始终对着别人,自己却没有留下太多的镜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老照片,我把它们编在一起,希望给我们的青春足迹留下些许的记忆。</h3> <h3>  1983年5月31日至6月6日,轰七飞机总设计师系统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八大处的北空招待所召开。这是飞机研制工作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飞机研制史上的第一个总师系统,表明总师系统有了技术问题的决策权。声相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务工作。 </h3> <h3>  陈一坚总师、周济民主任、胡淑琴总师助理和会务组部分人员合影留念。<br></h3> <h3> </h3> <h3>  照相专业刚刚引进彩色照相,由于彩色胶卷比较贵,会务组只照了几张合影。</h3> <h3>  由于国民经济的调整,飞豹飞机的研制工作在80年代一波三折,多次处于下马或者量力而行的困境。但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个憧憬理想的年代,在困难面前,603所人不气馁,不放弃,想方设法,奋力拼搏,以不懈的努力,不断地推动研制工作往前走。技术人员用对数计算尺、手摇计算机一遍一遍地核算数据,许多试验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甚至在露天下完成。我们的摄影机、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了许多这样的场景,今天看到这些影像,仍然使人热血沸腾,情不自己。</h3><h3> 韩勇(右)和任晓冰(右,后调西安电视台)。</h3> <h3>  科技声像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用影像手段记录一些特殊试验的过程以便分析研究试验结果,例如外挂物投放的风洞试验,全机静力试验的破坏过程等。</h3> <h3>  弓奎生和杨松宁在四川安县拍摄起落架风洞试验。</h3> <h3>  在河南兰考进行的火箭滑车弹射试验。</h3><h3> 飞豹飞机的弹射救生系统比较先进,在低、中、高速各种情况下均可实现飞行员的弹射救生。但这个过程很复杂,前后舱的舱盖、飞行员和座椅在相隔零点几秒的情况下先后弹射出来,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会不会发生干涉情况,飞行员和座椅能否顺利分离,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这些都涉及到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必须通过试验验证,而且需要影像记录试验。</h3> <h3> 这个试验进行了很多次,测试在0高度、低中高速情况下各种弹射救生方案的可靠性,录像、照像和电影是重要的测试手段,因为可以直观地观测舱盖、座椅和模拟人的弹射、空中运动和人椅的分离。</h3> <h3>  这项试验之所以选在兰考进行,是因为兰考有一段平时闲置汛期往黄河滩运送抢险物资的铁路非常平直,可以达到试验要求的速度。但兰考以气候恶劣而闻名,尤其冬季,黄河滩上,滴水成冰,寒风刺骨,条件非常艰苦。韩勇、尚承光、杨松宁、李银祥、弓奎生等同志几年中多次奔赴试验现场,不惧严寒,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了试验影像的记录。</h3> <p class="ql-block">  1987年5月,上海大场,轰五鹰试机首飞结束后合影。</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第一次拍摄飞机的起飞降落。由于飞豹飞机的导弹火控系统比较复杂,需要试验验证的项目很多,如果上天后再试飞这些项目,可能延长飞豹的试飞周期。经总师系统和海军领导机关协商,用海军航空兵现役的轰五飞机改装成飞豹飞机导弹火控试验机,进行系统的精度摸底试飞。首飞当天,我们把机器架设在离塔台数百米远的跑道旁,静静地等待飞机的起飞。5月的上海,天气已经热起来,水泥跑道经过太阳的照射,温度更高。一人高的草丛中飞舞着各种小虫,不断的往人身上扑来。那时候的通讯设施还比较落后,我们与塔台之间没有信号联络,只能等待信号弹的升起。等到拍摄完毕,我们在跑道边已经日晒虫咬了几个小时,但好在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而且为以后的拍摄起飞降落积累了经验。</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大场镇很偏僻,我们当时住的海6师招待所,周围都是稻田。20多年后,我已经在4所工作,又去一趟大场,旧地重游,沧海桑田,变化太大,过去的影子一点都没了。</p> <h3>  歼轰七飞机总设计师系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西安白云饭店召开。徐嘉善副所长和会务人员合影留念。</h3> <h3>  1988年6月,协助陕西电视台录制专题节目《开拓前进的六O三所》,高占民所长在节目中第一次提出把阎良建成中国的西雅图。</h3><h3> 该专题1988年8月18日在陕西电视台播出,影响很大。</h3> <h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歼轰七飞机的研制,对阎良的发展给予的高度重视和关怀。1988年到1990年,两任总书记和中央常委的大多数都来过所里。</h3><h3> 乔石委员长1989年3月4日在所参观。</h3> <h3> 1999年9月12日,李岚清副总理在所参观。</h3> <h3>  1986年3月30日,国防科工委政委伍绍祖在所闪参观后题词。</h3> <h3>  </h3> <h3>  飞豹飞机首飞前,所领导决定拍摄一部彩色电影纪录片反映飞豹飞机的研制历史,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弓奎生和赵志安一块完成。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设计和试验场面,又选择了一些黑白影片资料,精心编辑了《xxx从这里起飞》,成为当时接待上级领导和客人的主要宣传资料。</h3><h3> 大概是88年的8、9月份,我和弓奎生在西影做这部影片的后期,从住的地方到吃饭的地方相隔几十米,中间有一棵大树。一天中午,我们准备吃饭,刚走到门口,只见外面突然狂风骤起,暴雨倾盆,我们稍一犹豫,只听“咔嚓”一声,一个碗口粗细的树枝被风刮断,掉在我们面前。好险!只差几秒钟,我们就被树枝砸中,说不定就看不到飞豹的首飞了。</h3> <h3>  这好像是首飞签字仪式时拍的,地点是西飞宾舘。</h3> <h3>  1988年12月14日,歼轰七首飞仪式在阎良机场举行,海军副司令员兼海航司令员李景中将主持首飞仪式。</h3><h3> 下午三时零九分,001架机在试飞英雄黄炳新和一级试飞员邢彦才驾驶下,飞行18分钟,胜利完成首飞任务。</h3><h3> 领导和机组人员合影。</h3> <h3>  周济民主任和参加首飞仪式的摄录人员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  1995年10月,飞豹飞机即将定型,这是飞豹研制中的一件大事,一个里程碑。按照国军标的要求,武器装备定型时需提供一部20分钟的录像片。但录像片应包括哪些内容,国军标没有详细说明,也没有资料可供参考。我和韩勇接受制作任务后,认真研究定型技术文件,广泛征求技术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撰写出了解说词初稿,以后又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终于拿出了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解说词,并以此为基础编辑成录像片《xxx研制》。这部录像片全面介绍了飞豹飞机和飞豹飞机的研制历程,提炼出了设计技术的诸多亮点,内容丰富,给航定委的专家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领导们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可以不夸张地说,此片不但是飞豹飞机的完善总结,也给其它型号的定型录像片探索出了新路。</p><p class="ql-block"> 本片获得了所级科技成果一等奖。顺便说一句,1995年是我所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发工资都成了问题。我们编辑制作这部录像片时,除了请陕西电视台著名播音员赵冬安吃了一顿饭外,没有花费一分钱。我们离开后,所里形势好转,动辄就是几十万拍片,我们真是无语。</p> <h3> 1995年10月在西安止园饭店召开定型工作会议。会务组人员合影留念。</h3> <h3>  1992年, 厂所结合期间,为西飞公司拍摄了反映空中加油机研制工作的彩色影片《长空新鹰》。</h3> <h3> 在四川安县拍摄加油机风洞试验时,利用星期天到窦圌山游玩。</h3> <h3>  除了轰六加油机外,受油机和试飞也分别拍摄影片,最后组合为一部《空中加油工程》。这部影片由试飞院、沈飞和我们共同完成,获部级成果三等奖。</h3> <h3>  90年代后期,所里又承担了一项国防“撒手锏”工程一一空警2000的研制任务。因为是用苏制伊尔76改装,吃透原机结构是改装的首要工作。</h3><h3> 韩勇和候鲁威在当阳某军用机场协助设计人员录拍原机资料。</h3> <h3> 1998年11月,“中国飞豹”以FBC-1之名参加了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撩开了蒙在她身上的神秘面纱。开幕式上进行的精彩飞行表演,使“飞豹”飞机初现英姿就一鸣惊人。</h3><h3> 韩勇、尚承光、姜楠等在航展现场。</h3> <h3>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阎良的文化生活很单调,电视还未普及到每一个家庭,能接收到的频道很有限,信号也不好,屏幕上经常出现“多瑙河之波”,而且每家还要在楼房顶上架设接收天线,影响家属区的美观。1984年,所里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在行政区最高的19号楼顶架设了公用接收天线(以后又增加了一部专门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通过闭路线把信号送到家属区的每个家庭,以提高收视质量。在往下送信号时,留了一个频道作为自办节目,利用声像组的设备和人员试办所内新闻,没有想到效果非常好。能在电视上看到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在当时还很新鲜,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社会星期三和星期四),大家都把频道换到所内自办节目,等着看所内新闻。</h3> <h3>  那时候办新闻节目条件很差。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台单管摄像机,两台1/2录像机,两台电视机。没有编辑器,就是两台录像机连在一块,一个放一个录;没有字幕机,就用广告色写在玻璃板上,再拿摄像机录下来。后来所里的条件慢慢好起来,才陆续增添了准专业的3/4摄像机、录像机、编辑器和字幕机,为了节省经费,韩勇、弓奎生、赵志安等同志从物资处领来角材、纤维板等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台架和工作台。就是这样的工作条件,我们在完成科技声像任务的同时,录制了每周一期的所内新闻(以后增加到每周三期)和数十部专题节目,多次获得陕西省和航空工业有线电视学会的优秀节目奖。<br></h3> <h3>  当时所里主管宣传的所领导是党委副书记孙嘉树,一位很好的领导。他非常支持闭路电视的工作,经常出谋划策,甚至亲自筹划节目。忘了是哪一年的春节前,他找到我们,让我们做一期反映社区文化和后勤服务的节目。我和杨松宁接受了任务,又找到牛艳华做主持人(忘了她当时是在宣传部还是在团委,反正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把镜头对准了五好家庭中的主妇,对准了幼儿园中的小朋友,我们拍摄了离休老书记的养鸡场,拍摄了外派老师的课堂,还拍摄了离退休活动室,拍摄了职工子弟中围棋神童和少年书法家……并用这些素材制作了一部超长的纪录片《欢乐大家庭》,在春节期间反复播放,收视率非常的高!</h3> <h3>  </h3> <h3>  通过自办节目,及时把所领导的决策和需要职工知道的大事,迅速传达到群众中。</h3> <h3>  还经常搞一些电视直播。</h3> <h3>  由于所内新闻的影响越来越大,声像组又加了一块闭路(有线)电视台的牌子,工作任务变为科技声像和电视宣传并重。</h3><h3> 自办节目,除了所内新闻,还开设了《科研春秋》、《青春年华》、《身边共产党员》、《职工论坛》、《请您欣赏》等十几个栏目,不定期播放,收视率很高。</h3> <h3>  1990年11月,广电部发布2号令,充许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开办有线电视台,我们通过了陕西广电厅的审查,成为第一批获得广电部批准的企事业单位有线电视台。</h3> <h3></h3><h3>  据韩勇回忆,我们接到广电部通知比较晚,把材料送到广电厅时,已经过了申请时间。韩勇和卢敬给广电厅主管人员做工作,讲我们所在军民机研制中的地位,讲我们电视宣传工作的作用,广电厅特派社会管理处一位专员来所考察。</h3> <h3>  考察顺利通过。</h3> <h3> 广电部1993年出版的《中国电视台综览》(第一卷)中有六0三所有线电视台介绍。</h3> <h3>  从1988年开始,我们经常把所里适宜对外宣传的消息送到省台和西安电视台播出,提高了603所的知名度。</h3> <h3>  刚办节目的时候没有专职的播音员,都是职工自己。第一个上镜头的是计量中心的江霞同志,人劳处的敬荣、宣传部的周玮、还有团委的牛艳华书记都做过我们的播音员或主持人。1985年底,中文专业毕业的卢敬调来做编辑,理所当然地兼起播音工作。卢敬是一个看起来很柔弱实际非常刚强的一个人,她从小多病,很小时就做过心脏手术,一直遭受病魔的折磨,但她非常乐观坚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做了很多好节目。1991年,她在病情很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出差南京、青岛、凤翔等地,和韩勇一起拍摄录制我所的历史足迹,编辑了所史专题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为所庆30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1992年国庆节的那一天,卢敬住进了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未能挽救她如花的生命,她走了,只有29岁。</h3> <h3>  韩勇和卢敬在风翔拍资料。</h3> <h3></h3><h3> 90年代中期,所内民品刚刚起步,我们积极参与了民品的宣传工作。</h3><h3> 前排左二是所里最早主管民品的负责人任景丰。</h3> <h3>  1997年,参加在西安举办的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h3> <h3>  1995年12月6日在大荔县朝邑镇拍摄小鹰500,回来后作了个专题片《黄河岸边小鹰飞》。</h3> <h3>  1991年10月至11月初,我和杨松宁、刘瑞出差桂林,为航空工业工会研讨会作会务,同时为阳朔玉桂园饭店(所工会入股)拍摄制作专题片《风景这边独好》。</h3> <h3>  90年代初,47军轮战到老山前线。在北塬团部留守的通讯团政治部周主任,希望我们能帮他们拍一部录像片,给前线官兵鼓舞斗志。我们辗转渭北各地,摄录参战官兵家属的日常生活,以慰他们的思念之情。录像送到前线后,受到热烈欢迎。</h3> <h3>  我们还积极参与了中国航空学会科技声像协会的各项活动,一直担任协会的理事。</h3> <h3> 选送节目经常得奖。</h3> <h3>  中航工业总公司政治部的奖牌。</h3> <h3>  这是参观航空博物馆后留影。</h3> <h3>  业余生活。</h3> <h3>  32室有一句经典名言:李宪彬同志教导我们,便宜东西往往贵。中间就是李宪彬同志。</h3> <h3>  1996年7月6日,朱雀森林公园。</h3> <h3>  1996年7月13日,摄于太白山。</h3> <h3>  2018年4月1日,老同事们又相聚在一起,并按当年在太白山上的合影顺序重新合影。岁月易逝,友情常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