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研学导师培训的第二天,又是满满的干货。尤其是下午听了宜昌市教育局翟副局长的案例介绍让我深深明白原来研学旅行还是很有操作性的。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今年的六年级思品毕业检测,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居然不知道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武汉,有同学填恩施,有同学填北京,有同学干脆空着不敢填。他们说:“我猜可能是武汉,但我没敢填。”说实话,面对这种常识错误,作为一个老师,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反思,同学们不知道湖北的省会是武汉就像中国人不知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一样。面对这种错误,我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其实这充分说明了孩子们的见识之短,其实他们的见识之短岂止表现在这个常识错误上。作为山区的孩子,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是无比惶恐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作为老师,目前我只能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阅历,除了书本,我想不出其他的办法。我也经常鼓励他们放假不要窝在家里,要多出门走一走,见一见世面。可是,这恐怕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期待罢了。孩子们的父母要么没在身边,一个留守儿童能保障自己在家的平稳生活都算不错了;要么家长根本没时间带他们出门;要么家长自己都没怎么出门,说起带孩子出门,不是有心无力吗?</h3><h3>幸好,研学旅行来了。可是通过培训,我知道研学旅行其实来了几年了。只不过自己第一次听说,第一次接触而已。湖北省做得很出色的就有宜昌市。宜昌市通过“1+4”的模式把研学旅行做得很有借鉴性。“1+4”管理模式就是协调小组+学校+家委会+营地基地+旅行社的管理模式。这里的协调小组就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和旅游部门等相关部门。看来这是从上而下的推动实施的,有了顶层设计和领导主导,研学旅行才有真正的推行空间。因为研学旅行的全员性决定了它不是夏令营,而是惠及所有学生的实践教育。这种关乎所有家长的教育问题,当然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提纲挈领。单纯依靠学校或者旅行社是无法实施的。</h3><h3> 于是,教育局要求学校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整个实施过程由家委会全程参与,包括旅行社的遴选,研学旅行方案的审定,路线的确定,价格的商谈,费用的收取和支付,以及家长志愿者的随行。家委会的全程参与最大的保护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也减轻了学校和老师的各种压力,有效地保护了学校和老师。最终使得研学旅行能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良性发展。同时,家委会和学生对研学基地营地以及旅行社的评价机制也能促使相关机构的自我完善。</h3><h3> 对旅行社和营地基地的要求也是宜昌在两年来只接收一起研学旅行投诉的原因。协调小组要求基地营地研发经典课程,要求旅行社打造精品线路,建立学生和服务机构的双向评价机制,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建立安全廉政管控机制。于是,在层层保障之下,宜昌市的研学旅行成效显著。</h3><h3> 研学旅行要行有所获,最关键的莫过于研学导师了。研学导师是课程方案的设计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是学生表现的评价者,他兼具了教育和导游的双重属性,是教师和导游的综合体。是啊,做教师就很难了,做研学导师当然更有挑战性。针对这个问题,他们也从顶层进行了设计,比如建立研学导师的培养机制,全面开展研学导师的培训,强化对研学导师的管理考核,包括在高校开设研学导师这一专业……眼界与实干造就了宜昌市研学旅行实践的成功。</h3><h3> 正如翟局长所说: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担当精神要强一点;是孩子们的迫切期待,动作要再快一点;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课程要更丰富一点;是家长社会的关注焦点,管理要再规范一点!</h3><h3>作为山区老师,我也迫切期待着研学旅行能在我们山区早日行动起来。好让孩子们研有所学、学有所获、旅有所思、行有所得!</h3> <h3>翟局长的介绍干货满满!</h3> <h3>成功在别人那里,相信有一天也会在我的家乡!</h3> <h3>认真聆听专家的介绍!虽然看不清您的脸,但您的声音也如此美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