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第一件作品</h3> <h3><br></h3><h3>恭祝兿木堂四岁生日</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葫芦的制作全程</h3></font></h3> <h3>老同学做客兿木堂</h3> <h3><br></h3><h3>2015年是我从事根艺这个行业的第三个年头。可能是我性格和思维和别人不一样的原因吧。别人都是拜师学艺,而我纯粹是随心所欲的瞎搞。觉得怎么好看就怎么去做不受任何规则的约束。所以我的一些作品在无知无畏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诞生了。</h3><h3><br></h3> <h3>可能每个人喜欢或从事根雕艺术的人都对艺术有着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是简洁大方、耐看且有实用性。最好能让人有一见钟情。说的简单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啊,所以你自己得想办法,自己寻找出路。</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书画院董院长是我2015年春天闻名登门拜访的一位文化圈德艺双馨的前辈。和他在一起说话让我觉得无拘无束。</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2015年7月25号如同今年一样闷热,显然不大适合干活。</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于是那天下午我毫不犹豫的骑着车来到了书画创作室。那天我一进门院长就说:“小孙,你做根艺有没有什么斋号“?这一下给我问蒙了。我说:“我的微信名字叫~伟伟制作”其它没有什么了。他说:“你觉得艺木堂这个名字怎么样”?记得当时院长还用碳素笔在纸上写了一遍。我说挺好的。其实我当时真没搞明白。于是那天“兿木堂”这个不错的名字在文登书画院光荣诞生了。</span></h3><h3>当时我用手机把那一瞬间记录了下来,应该也就从那天我慢慢的喜欢了拍照和用文字记录一些事情。尽管照片拍的很不专业文字也仅仅能让人看懂而已。</h3><h3> </h3> <h3>能让院长主动帮我起斋号且亲手题写,我感到很荣幸!也让我意识到院长这应该是把我当朋友了………</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也就是说我们之前的大半年的接触可能没有让他失望。那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一个道理</span></h3><h3>“要真心想把对方当做朋友,我们首先应该考虑我们能帮对方做点什么,而不是一味的向对方索取什么”。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真心喜欢跟一个自私的人做朋友。</h3><h3>也就是从那天起我的微信朋友圈又多了一些关于文登文化的信息,QQ相册又多了一些老师们的照片。</h3><h3><br></h3><h3><br></h3> <h3>我们都知道人到了中年以后很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性格。</h3><h3>除非你遇到了一位真正让你敬佩的人,</h3><h3>你真心想活成他那样的人,</h3><h3>或许你才会心甘情愿的为此而改变自己。那时候你所承受的一些委屈都将成为一种荣耀。</h3><h3>我愿意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帮助那些我认为还不错、有上进心的人。</h3><h3>就像前不久与一位前辈聊天他说的那句话:“我希望我接触的人都好”。</h3><h3><br></h3> <h3>2016年之后的吊坠、把件系列作品</h3> <h3>半成品</h3> <h3><br></h3><h3>这些年我身边不知么时候又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朋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h3><h3>也让我看到了更多的笑脸、</h3><h3>不经意间也遇到了不少喜欢我作品的朋友。</h3><h3>曾经我认为我只是个做木头的,后来我发现我还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与木头毫无关系。但是这些事情可以成就别人快乐自己。</h3> <h3>董志强书法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