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2008年6月,经文化部评定、国务院批准,安徽省巢湖市掇英轩“纸笺加工技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1><br><h1>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纸笺加工技艺是造纸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纸笺是指经过加工得到的外表精美的纸张,以及经过改善使用性能等再次加工工艺而被赋予内在美的纸张。</h1> <h1> 真金手绘粉蜡笺,做为御用纸名品,曾被荣宝斋评价为: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其制作技艺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可代表中国传统手工制纸之最高技艺!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已失传近百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巢湖人刘锡宏、刘靖父子两代,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与试验,终于成功地复制成功。</h1> <h1> 之后,他们锲而不舍,又相继复制出“造金银印花笺” 、“洒金笺”、“泥金笺”、“木版水印笺”、“手绘描金粉蜡笺”、“草木染色笺”和“透光笺”、“流沙笺” “羊脑笺”等多个品种,使我国古老的纸笺加工技艺得以延续发展,为“徽文化”增添了光彩,为我省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h1> <h1> 2018年,刘靖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笺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h1> <h1> 真金手绘粉蜡笺工艺相当考究,以宣纸为底,经过配料、备梏、拖染、提挂、涂布、砑光、托裱等多道工序制作出粉蜡笺后,再以纯金粉在粉蜡笺上手工勾绘出各种传统吉祥纹饰。真金手绘粉蜡笺精美华贵,除了很好的实用功能以外,其本身也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草木染色笺】</b></h1> <h1>1.草木染色笺配料:板栗壳、黄檗、大血藤、紫草、艾草</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备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3.拖染</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4.提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5.检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6.草木染色笺成品纸</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真金金栗粉蜡笺】</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挑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涂布</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3.洒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4.压实</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5.真金金栗粉蜡笺成品纸</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泥金笺】</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配料</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备纸</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3.涂布</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4.提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5.泥金笺成品纸</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木版水印笺】</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雕版</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上色</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3.覆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4.木版水印笺成品纸</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手绘描金粉蜡笺】</b></h1> <h1> “纸笺加工技艺” 、“木版水印技艺”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北京的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安徽掇英轩为国家级纸笺加工类保护单位。</h1> <h1> 年近八十岁的刘锡宏老先生亲手绘制真金粉蜡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绘描金粉蜡笺成品纸</h1> <h1> 刘靖先生仿制最具代表性粉蜡笺:真金手绘缠枝正龙纹瓷青粉蜡笺(以瓷青色粉蜡笺为底,用纯金粉、白银、朱砂绘制,整幅画面在富贵华丽中彰显皇家的威严)。</h1> <h1> 刘靖先生撰写的《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 第三辑• 纸笺》被评为2018年度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三等奖。</h1> <h1> 刘靖先生的第二部关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纸笺加工技艺》手稿已编写完成,即将出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靖先生在传授技艺</h1> <h1> 为了传承技艺,自2007年始,刘靖应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邀请,赴京为中央美术学院“手工艺体验”的选修课传授纸笺加工技艺,之后的7年间,他向300多名学生传授了相关工艺,其中,既有中国的学子,也不乏来自韩、日的留学生,他们共同体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与博大精深。2009年,带着纸笺加工的相关知识,他又走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的研究生课堂,并先后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等处讲学传艺。他在纸笺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成绩,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的关注,央视等媒体相继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h1> <h1>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雪在木版水印笺上题字</h1> <h1> 择一行,爱一事,终一生。在刘靖身上,有着传统匠人内心的宁静,有着新时代青年的追求与担当,更有着中华炎黄子孙对于祖国传统文化血脉的坚守与传承。他将纸笺的制作工艺,由传统作坊的口传心授,带入了高校的讲坛,走向了系统化科学化的传艺之路,走向了公众,更走向了世界。</h1> <h3></h3><h3> <font color="#9b9b9b">后记:这组相片的拍摄,历时六个多月,我曾十几次往返于巢湖黄麓镇和合肥之间。奔波的途中,我常常想:在遥远的年代里,我们的祖先结绳记事。而今,借助相机,我们得以留下影像――关于纸笺,关于那些制作纸笺的人。我想,我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了解最美的纸笺是怎样生产和制作出来的。那些时光里,我一边用相机记录,一边翻阅刘靖先生的著述。时值他的厂房搬迁,从租用的零散作坊,迁到新建的工厂里。不仅仅是操作环境的更新,还意味着纸笺成品陈列馆的建成。此时,比起拍摄本身,我更希望的是:在喧闹的世界里,有更多的人愿意静下来,在“美篇”中与美好的事物相逢,体味生活最本真的状态。<br> 本着对“非遗”文化的尊重,所有相片和文字都经过刘靖先生本人的亲自审定。在此,对他在拍摄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一并表示感谢。</font><br></h3> <h1 style="text-align: right">图文:曾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