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话说犍为,游客首先想到的是犍为小火车;</h3><h3>话说白酒,酒客想到的又是什么酒呢?</h3><h3>今天,我用图片为你说道说道犍为“泡子酒”。</h3> <h3>彭大龙——“泡子酒”的传承人,1958年6月出生在犍为县孝姑镇,1975年初中毕业后下乡,1978年入伍远赴新疆,1980年退伍回乡在孝姑镇供销合作社工作,1986年担任生资门市部副经理,1997年担任孝姑镇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分管供销社酒厂,2002年供销合作社改制离开了合作社,同时收购了供销社酒厂任厂长,2013年更名为犍为县彭大龙酒厂。</h3> <h3>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岷江中下游有一个山清水秀、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水系发达的小镇,百年前酿酒业繁荣昌盛,一个小镇酒坊最多时曾达到32家。历经百年沧桑,数代酿酒师不断探索专研,传承传统手工工艺纯粮酿造的“泡子酒”最为独特,绵延百年,闻名省内外。</h3><h3>这个小镇就是乐山市犍为县紧邻岷江的孝姑镇。</h3> <h3>孝姑源自于一个古老传说,一个美丽的姑娘“幺姑”为了爱情的忠贞拒绝被侮辱投江而亡,这个地方逐渐被称为“幺姑场”,一直延续千年,上个世纪30年代才更名为“孝姑场”,距今不到百年!</h3> <h3>自古以来,孝姑场陆路交通封闭不发达,而水运却非常旺盛,特别是上个世纪30——90年代,岷江流经的城市乐山、宜宾、泸州、重庆的沿江封闭地区主要依靠岷江水域,来来往往的客轮和货运船舶日夜川流不息,还有国家森工单位的木筏也是沿江漂流。</h3> <h3>孝姑场水码头一天到晚都有船舶停靠,上岸歇脚喝茶的、住宿吃饭喝酒的、买卖百货商品和农副产品的人流攒动、热闹非凡,给孝姑场的经济带来了繁荣,也给孝姑场的酿酒业带来了兴旺。</h3> <h3>解放前,孝姑的酒坊最多的时候有32家,占了那个时候犍为县76家酒坊的近一半,而且属孝姑的酒最为出名。随着陆路交通的改善和岷江通航能力的下降,孝姑码头只有少量船只过河摆渡,孝姑场也失去了以往的喧嚣和繁华, 32家孝姑酒坊逐渐只剩下一个。</h3> <h3>这个酒坊由杜、钟两家于1907年开办经营,酒坊设在距今140余年前的一个砖木结构的瓦房里,这处宅院是当地一杨姓大户人家使用金丝楠木修建,至今房屋保持原状,保护良好;1958年酒坊公私合营,取名为犍为县国营酒厂,后交供销社管理又改名为供销社酒厂。</h3> <h3>酒坊一隅</h3> <h3>酒坊车间</h3> <h3>史料记载,北宋末年公元1126年邵伯温举家迁移犍为翠屏山,精研易经之余,研制开发出具有易经智慧的“泡子酒”。他选用64味中药材,对应易经八八六十四卦,加入大米中制成药曲,选用优质高粱,经过清蒸清烧,单独配菌固态发酵,秘制工艺酿造,分层接酒、切头去尾,并将大花泡子酒、细花泡子酒分别存于土烧坛,埋入地下长期储存,经长年自然老熟后达到窖香与药香入口绵甜、回味悠长的境地。</h3> <h3>邵夫子取其名为“邵子酒”,后因该酒在出酒时和摇晃中会泛起层层鱼尾泡子,加之犍为地方口音,老百姓慢慢把“邵子酒”叫成了“泡子酒”。</h3> <h3>百年酒窖</h3> <h3>彭大龙对“泡子酒”的生产工序都要亲自把关</h3> <h3>“泡子酒”的基本生产程序:精选优质粮品(高粱、小麦、玉米);经过浸泡、洗粮、煮、蒸;然后晾、晒,保温(一定温度);加入酒曲,翻箱、中和、装窑;在酒窖中,发酵、蒸馏、冷却,最后流出香醇甘甜的“泡子酒”。</h3> <h3>酒窖蒸馏</h3> <h3>“泡子酒”在出酒过程中有头泡、二泡、三泡之分;头泡有70多度,二泡55—57度,三泡55度以下。</h3> <h3>过滤布上泛起一圈一圈的酒泡子。</h3> <h3>当时的“泡子酒”流通于乐山、宜宾、泸州、成都以及贵州遵义、云南昭通等地。</h3><h3> 后经代代相传,不断传承发扬,制酒工艺日臻完善,“泡子酒”沿岷江流通到各地,畅销省内外。1963年荣获“国家银质奖章”,还获得过“四川省优质白酒”、“四川省十大名酒”称号。</h3><h3> </h3> <h3>截止目前,只有犍为孝姑彭大龙酒厂将“泡子酒”酿造技艺完整传承下来,经不断改良和创新,已成为犍为县展现民俗及酒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列为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具风格的“泡子酒”已成为酒中上品。</h3> <h3>孝姑的“酒仙”、“酒圣”、“酒鬼”、“酒痴”</h3><h3>彭大龙,身高不过1.65米,十分的精干,接触以后其质朴豪爽、固执善良、热情好客的性格给你留下深深的印象。</h3> <h3>“酒仙”, 自己酿酒自己喝,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由于每天都从事体力活,彭大龙中午2两,下午4-5两,虽然一天累的不成,喝完酒却快活的如同神仙;</h3><h3> </h3><h3>“酒圣”,在孝姑场还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与其较量拼酒;</h3> <h3>“酒鬼”,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每天喝酒的彭大龙有时候也会“阴沟翻船”,成了“酒鬼”,这个称号,没有少被老婆骂。<br></h3><h3> </h3><h3>“酒痴”,坊间传说,彭大龙当年接手“供销社酒厂”,主要原因就是想自己酿酒自己天天有酒喝。</h3> <h3>正在出酒糟</h3> <h3>晾晒</h3> <h3>有一次,有人拿了三杯酒让他品鉴,他没有喝,只是拿在手中晃了几晃,然后放在鼻子下闻了一闻,便准确的说出第一杯是高粱酒;第二杯是没有经过自然发酵,使用工业化学元素膨化的酒;第三杯是曲香型酒。虽然好酒,但彭大龙只喝自己酿造的酒。</h3> <h3>可能是命运的安排,也可能是机缘巧合,年轻时可以喝2斤白酒的彭大龙下乡当兵工作一圈后与酿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97年开始22年来,彭大龙就和“泡子酒”卯上了劲,潜心研究邵夫子的64味中药材并发展延伸至83味中药材,以及应用的诀窍和关键的细节。不仅如此,对传承“泡子酒”制作技艺的喜爱已远远超过了喝酒、挣钱的境界,长期以来为了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研究、感悟、升华传统犍为“泡子酒”的酿造工艺,基本不看电视不看手机,正是他的这一股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使他在继承原有“泡子酒”酿造工艺基础上更加日臻完善,无论是在传承传统酿造技艺、传统酿酒工艺、传统发酵基窑、传统“泡子酒”历史文化和保护百年老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h3> <h3>抛洒谷壳</h3> <h3>酿酒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特别是传统手工酿造工艺,酿酒师们每天凌晨4、5点就要起床,开始干活,重复着浸泡、洗粮、煮、蒸、凉、晒、入曲、翻箱、中和、装窑、发酵、冷却的酿酒工序,日复一日,循环往复。</h3> <h3>而今年已过61岁的彭大龙,依然几十年不变,每天都亲力亲为带领几个工人一起干。</h3> <h3>有人问彭大龙什么时候退休到乐山去享清福?</h3><h3>他回答:不知道,没有想过。</h3><h3>有人问,你现在的“泡子酒”那么好卖,为什么不扩大生产规模,每年只产50吨。</h3><h3>他回答:我做酒不是为了数量,而是想把“泡子酒”的传统酿造技艺传承下去,让老百姓能喝到正真的粮食酒。</h3><h3>有人问,你不看电视不看手机怎么知道天下事。</h3><h3>他回答:我除了酿酒,最喜欢的就是看书看报。</h3> <h3>彭大龙身边的年轻人是他的侄儿,也是彭大龙的左膀右臂。</h3> <h3>彭大龙与他的工友们</h3><h3>工友们其实都是乡里乡亲,一般4、5人,多则6、7人。一年生产10个月,产酒50吨左右。</h3> <h3><h3>这里的古老木质结构瓦房,房顶都有透明玻璃瓦,当酿酒的粮食热气腾腾地铺在地面时,太阳光拉出来的光柱异常漂亮</h3></h3> <h3>彭大龙对传统人工酿酒文化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少有人比的。对摄影师和游客光临大龙酒厂时都非常的欢迎并配合。</h3><h3>当然,摄影师跑一趟是远远不够的,阳光不是每天都有的。</h3> <h3>除非你的运气非常好,阳光和酿酒生产完美结合</h3> <h3>在临街的门市里各种包装的“泡子酒”应有尽有</h3> <h3>酒,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传承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无数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布衣天子无不用酒会客、用酒交友。</h3><h3>酒,可以让男人豪气冲天、多情善感、激情澎湃。</h3><h3>酒,可以成为男人心灵的港湾,无论成功与失败、悲伤与失意、柔情与铁骨都在一杯酒里。</h3><h3>喝酒,喝的是文化,酿酒,酿的是历史</h3> <h3>在这最后收笔之时,我耳边仿佛响起了《红高粱》的电影插曲:</h3><h3>“九月九 酿新酒</h3><h3>好酒出在咱的手</h3><h3>喝了咱的酒 上下通气不咳嗽</h3><h3>喝了咱的酒 滋阴壮阳嘴不臭</h3><h3>喝了咱的酒 一人敢走青刹口</h3><h3>喝了咱的酒 见了皇帝不磕头</h3><h3>一四七 三六九</h3><h3>九九归一跟我走</h3><h3>好酒 好酒 好酒......”</h3><h3><br></h3><h3>二零一九年七月二十二日于成都</h3> <h3>作者简介</h3> <h3>荣庆军 1982年至1993年以新闻摄影为主,立足四川凉山、攀枝花地区,反映当地钢铁工业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500余幅(次)摄影作品刊登于《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新观察》等报刊杂志。2011年10月至今,以纪实摄影为主,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走向世界,创作了大量反映各地各民族人文纪实、山水风光等摄影作品,有多幅摄影作品刊登在《中国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报》、《四川画报》、《成都商报》等杂志报刊,有200余幅(次)摄影作品在中国及阿联酋、卡塔尔、土耳其、希腊、奥地利、科威特、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国际摄影比赛中入选获奖。其中,《居屋》荣获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摄影比赛金奖和科威特国际摄影比赛第四名,第三届“最美中国大地”一等奖,受邀免费赴阿联酋和科威特参加颁奖仪式、摄影创作及领取奖金奖杯。</h3><h3> 系四川省、市、区、县及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图库签约摄影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