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不如乐读

晨曦

<h3><br></h3><h3> </h3><h3>常常会有孩子抱怨学习太累,太辛苦,大多数父母都会劝诫说:“孩子,你今天忍受学习的苦,是为了未来的甜。”或者说:“不吃苦中苦,难做人上人”,爱说这种话的父母,不但秉承着学习一定是苦的观点,而且把逼迫孩子学习,逼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视为是一种为了替孩子的未来着想,他们还喜欢用某某某没读大学现在多惨,某某读了名牌大学,现在多么风光等例子来激励孩子好好读书。</h3><h3>这样的说法有没有效果呢?有的,但是效果很短暂。遇到一些小困难的时候,心中想着未来的甜,也许孩子可能咬咬牙就克服过去了,遇到困难比较大,比较多的时候,这种画饼充饥式的鼓励就大打折扣了,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喊喊口号并不能将孩子的学习兴趣真的调动起来。孩子可能会想,我干嘛要用现在的苦换未来的甜?现在我就可以放弃读书的苦,享受游戏生活的快乐,未来还远着呢!或者是学了一两个小时以后,就觉得自己太辛苦了,需要玩玩游戏,看看电视放松一下。</h3><h3>问题就在于,很多家长的观点是错的,学习不应该被认为是苦的,最多只是复杂的、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而辛勤的工作不宜看成是苦, 应看成充实的,什么才是苦呢?无趣的,没有希望的,没有地位的,没有进步的,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学习才是快乐的,不学习可能会陷入茫然不知方向,愚昧无知,能力不足,遇事慌乱的苦海之中。是的学习并不简单,不容易,但是,学习不苦!</h3><h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h3><h3>曾跟随思想家王阳明学习的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倡“乐学”,反对“苦学”,并作有一首《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h3><h3>再厚的书都是一张张薄薄的纸叠加在一起组成的,任何学习上的困难都是由简单的概念、原理组合而成的,只要投入足够的精力,掌握必要的知识,熟悉各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总是可以逐渐克服的,而当你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时候,获得的快乐比打游戏中的老怪并不少多少,困难越多,挑战越有趣,收获的快乐越多。不要以为那些埋头读书的孩子都是傻子,人家虽然很忙,但人家也许比你不学习、无所事事快乐得多。你能看到的“苦读”,但不一定能看见他其实是甘之如饴,乐此不彼。</h3><h3>学习不光是为了考试,不仅仅是为了考上好大学,也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只是学习的一个结果,我们要热爱学习,是因为学习能开阔你的视野,增强你的能力,陶冶你的情操,让你的生活丰满而深刻,你的未来有方向也有广阔的天地,学习能给你信心,能使你有涵养,有气质,有胆量;学习本身就是不断获得,就是不断征服和探索,充满了无穷的快乐。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背诵一篇课文,还可以了解古今文化,学习语言的魅力;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计算,还可以开拓思维,了解逻辑;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背单词,还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当孩子更多了解学习的意义,也能激发学习的快乐感。</h3><h3>要强调学习的快乐,淡化学习的苦,把学习的勤和苦区别开来。引导孩子学习的正面情绪,比鼓励孩子咬牙吃苦更有长远意义。</h3> <h3>读书一个理想状态是先人一步,深人一步,这样学起来从容, 有趣,学习的味道都是甜的</h3><h3>如果不能领先优于他人,至少要做更好的自己,克服每个困难都是一种提升。</h3><h3>任何时候都要自己激发出正能量,快乐和烦恼都是自找的,快乐的心态学习,效果更佳。</h3><h3>关键是要找到学习的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