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名校的亲密接触——博实乐美西全真课程体验营Day 3

Amy

<h3>第三天,前往波士顿途中,今天的目的地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麻省州府。导游Jason和孩子们继续互动,聊着关于两所大学的历史、趣闻等。比如哈佛大学的三个谎言。</h3> <h3>给孩子们回顾反思两天的行程。</h3> <h3>随拍休息站,到处是绿地。</h3> <h3>到了波士顿,我们在等待自助餐餐位,冲锋队的熠堃鬼鬼的笑着说:"Amy老师,请你吃一颗糖吧!"我尝了一颗,味道确实怪怪的,一看包装,原来每一种颜色有两个,一颗是美好的常态的味道,一颗是搞怪的味道,这就得看你的运气啦,哈哈,我尝到的是死鱼味道的棕红色的啫喱豆。</h3> <h3>走进哈佛大学,孩子们摸摸John Harvard铜像的脚,据说会变得非常聪慧。哈佛大学共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产生了158位诺贝尔奖得主、18位菲尔兹奖得主,14位图灵奖得主,全世界学子的向往之地啊。</h3> <h3>哈佛图书馆</h3> <h3>这个建筑的拱形门很有趣,你在一边非常小声说话,站在另一边的人都能听得非常清楚。有趣的物理</h3> <h3>  哈佛校园里矗立着一座圆明园赑屃(bi xi,也被称之为霸下,龙之六子)驼碑,此石碑在战乱中幸免于难。赑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龙之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在上古时代的中国传说中,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所以现在国内见到的很多文物石碑都由赑屃背起。</h3><h3> 这座赑屃是1936年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送给母校哈佛大学300年校庆时的礼物,当时大名鼎鼎的胡适先生受邀参加了校庆,并被授予了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赠送赑屃的献礼致辞由南京哈佛同学会会长刘恒博士和上海银行家施祖贤所作。</h3><h3> 这座赑屃最早放在圆明园里,1820年,嘉庆皇帝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了时任两江总督松筠。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被烧毁,这座赑屃就不见了踪影。1936年,哈佛大学中国校友会辗转购得此碑。</h3><h3>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有5个哈佛校友会。据悉,超过35名俱乐部成员参与了石碑的捐赠。</h3><h3> 源自于清代皇家园林的石碑,早期碑文是什么,至今已不得而知。1936年,哈佛大学中国校友会购得此碑后,抹去了旧碑文,重刻新文。正面碑文由中文书写,现已有些模糊,内容如下:</h3><h3>文化为国家之命脉。国家之所以兴也系于文化,而文化之所以盛也实系于学。深识远见之士,知立国之本必亟以兴学为先。创始也艰,自是光大而扩充之,而其文化之宏,往往收效于数百年间而勿替;是说也,征之于美国哈佛大学,兹益信之矣!哈佛·约翰先生于三百年前,由英至美,讲学于波斯顿市,嗣在剑桥设大学,即以哈佛名之。规制崇闳,学科美备,因而人才辈出,为世界有名之学府,与美国之国运争荣。哈佛先生之深识远见,其有造于国家之文化大矣!我国为东方文化古国,然世运推移,日新月异,志学之士复负笈海外,以求深造。近三十年来,就学于哈佛,学成归国服务国家社会者,先后几达千人,可云极盛。今届母校成立三百年纪念之期,同人等感念沾溉启迪之功,不能无所表献,自兹以往,当见两国文化愈益沟通,必更光大扩充之,使国家之兴盛得随学问之进境以增隆。斯则同人等之所馨香以祝,而永永纪念不忘者尔!</h3><h3>西历一九三六年九月哈佛中国留学生全体同学敬立</h3><h3> 这段碑文半文半白,既表达了强国兴邦的留学使命,也是两国文化交流的象征。这块中国龙碑,可以说是承载着一代留学生的家国情怀。当年哈佛同学会的校友中,不乏民国大儒,其中包括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竺可桢、梁实秋、梁思成等,他们回国后,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h3> <h3>接着参观麻省理工学院,MIT位于波士顿查尔斯湖畔,人类历史上仅有的四位登月宇航员全部是MIT校友,共产生了93位诺贝尔奖,8位菲尔兹奖,26位图灵奖,5位普利策奖得主;2枚奥运金牌,是全世界理科生向往的天堂。同学们与世界名校展开亲密接触,希望为其种下求知求真的种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