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丽江五日游

龙哥

<h3>  一直以来,我们全家很想去大理和丽江走走看看,如今各项条件终于具备,得以成行了。</h3><h3> 7月17日早乘汽车从寻甸赶往昆明,12:14坐上昆明开往大理的高铁,开启了大理之行。</h3> <h3>  下午14:20抵达大理火车站。</h3> <h3>  坐上8路公交车开往大理古城,在“风花雪月大酒店”下车,找了一家名为“一夕”的民俗精品客栈落脚。</h3> <h3>  在客栈稍事休息,兴致勃勃步行前往大理古城,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动人风采。</h3> <h3>  进得城来,商铺林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h3> <h3>  走在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街上,两旁古色古香的商铺,店里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h3> <h3> 相比于感受古城的热闹和商市的繁华,我更钟情于她的古老建筑和历史文化积淀。避过人声的喧哗,我们走上稍显僻静的街道,去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古城的沧桑巨变。</h3> <h3>  走在历史的天空下,眼前的景物和书中对古城历史的记载在脑海中不停交织,一时之间有些分不清历史和现实。</h3> <h3>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晚的古城更加热闹,也更加美丽了。</h3> <h3>  逛街逛累了,肚子也开始抗议,街边找了家情调不错的小店祭祭五脏庙。在等待酒菜上桌的间隙里回顾一下在古城的见闻感受,抒怀赋诗一首:</h3><h3>【七律】大理古城游</h3><h3>襟怀舒展乐优游,古市繁华喜入眸。</h3><h3>往日城墙成霸业,今朝景点创丰收。</h3><h3>门前涧水家家柳,店里纯银饰饰畴。</h3><h3>热土一方荣万户,和谐社会写春秋。</h3> <h3>  夜已深沉,虽然街道上热闹依旧,但为了明天行程,我们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夜市,回客栈休息了。</h3> <h3> 7月18日早,退房后走出客栈,准备去洱海上坐轮船欣赏洱海迷人风光。</h3><h3> 在等车的时候,来了一位拉客的大嫂,请我们加入她们的散客旅行团。经过交谈,该团也要去洱海,但先要去天龙洞,每位游客120元,旅途一切全包。一家三口商量后,觉得可行,就决定参加该团,踏上了今天的旅程。</h3><h3> 导游是一位金花,名叫阿丽,我们称她“阿丽金花”。阿丽金花很是健谈,口才超棒,一路上滔滔不绝地给大家介绍大理地方的风俗民情,物产典故,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印象较深的是大理的“风花雪月”: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h3> <h3> 一路上说说笑笑,轻松惬意,不知不觉就到了今天旅程的第一站:天龙洞。</h3> <h3> 乘缆车直上云弄峰天龙洞。清风袭来,凉爽舒适,蓝天白云,触手可及,青山碧水,尽收眼底。缆车缓缓上升,颇有点儿腾云驾雾的神仙范。</h3> <h3> 天龙洞是近些年才开发的新景点。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段誉邂逅神仙姐姐,练就凌波微步的神秘山洞据说就是这里 ,当然这是杜撰,目的不过是吸引游客罢了,离这不远还有个“天龙八部城”。</h3> <h3>  进得洞来,感觉就像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洞里曲径通幽,各种各样的石钟乳造型应有尽有,被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神仙妖魔、奇禽异兽、仙芝瑶草和珠宫贝阙的名称。</h3> <h3>  天龙洞里有神仙姐姐的塑像,甚至还有根据石钟乳的天然造型命名的“天龙八部”,不得不佩服旅游公司吸引游客的手段。</h3> <h3>  走在幽长的小道上,眼里看着奇形怪状的钟乳石,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天龙八部》里的场景,恍惚之间我成了段誉……</h3><h3>好想回到时光隧道</h3><h3>和你共习天山折梅手</h3><h3>同采北国</h3><h3>无风自舞的飘雪</h3><h3>&nbsp;同踏凌波微步</h3><h3>&nbsp;去追逐</h3><h3>&nbsp;唐诗宋词中描述的</h3><h3>&nbsp;南朝小雨</h3> <h3> 在山洞里走了好久好久,终于看见天光,离洞口不远了。出得洞来,眼前豁然开朗,深吸一口新鲜空气,舒服极了!站在山道上,清凉的山风吹来,衣袂翻飞,几欲乘风飞去。极目远眺,一片苍茫水域印入眼底,那就是洱海,宛如一块巨大的水晶平铺在苍穹之下,美不胜收。</h3> <h3>  下得山来,在候车场稍作小憩,乘车前往预定餐厅就餐。</h3> <h3>  早餐是很平常的农家饭菜,菜品不多,但很可口。饭后阿丽金花带大家参观银器厂,希望游客们能在欣赏之余购买些银器带回家做个纪念,也帮她创造点价值,多得点业务提成。</h3> <h3>  </h3> <h3>  银器很精美,但大多价值不菲,我囊中羞涩,只好辜负阿丽金花的美意了。其他同车游客还在继续欣赏银器,考虑着购买,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先去观看白族民俗表演。</h3> <h3>  白族民俗和歌舞表演非常精彩,很是吸引人,博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我们还品尝到了白族有名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h3> <h3>  出得场来,稍等了一会儿,全车游客到齐,乘车前往洱海边上码头,准备乘坐游轮畅游洱海。</h3> <h3>  洱海不愧高原明珠之称,苍苍茫茫,烟波浩渺,蓝天白云之下,水环苍山山抱水,琼田玉鉴向天开,真是美极了!船行其间,感觉很是渺小,更加敬畏造物主的伟大和神秘难测。</h3> <h3>  走上船头,凌风而立,颇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江山如此多娇,忍不住激扬文字:</h3><h3>【七律】洱海美</h3><h3>水绕苍山山抱水,琼田玉鉴向天开。</h3><h3>坐观鱼浪烟光漫,醉赏兰舟云影回。</h3><h3>钟秀人灵南诏国,天荒地老月瑶台。</h3><h3>不辞辛苦乘车至,只为香云入梦来。</h3> <h3>  船行靠岸,旅游大巴已早早等候,下一站:赏白族民居,品白族四季茶。</h3> <h3>  白族民居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局,很有特色。白族崇尚白色,以白为贵为尊,穿的白,住的也白。四季茶很特别,入口回味绵长,韵味非凡,需要小口慢品,方能得其真意。我很喜欢四季茶,花100元买了一盒,共四小盒:春、夏、秋、冬。</h3> <h3>  按照事前约定,今天的旅程就是这些,大巴载游客们返回大理古城就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一家还想去崇圣寺三塔看看,返程恰好要经过该处,到三塔附近我们下了车,前往目的地。</h3> <h3>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籍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以上介绍源于网络)</h3> <h3> 崇圣寺是一座皇家寺院,历史悠久,占地极广。建筑庄严、朴美、大气,在夕阳映照下散发神秘的佛都净土气息,令人肃然起敬。</h3><h3> </h3> <h3>  因了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和同名电视剧的缘故,世人对大理国和崇圣寺三塔有了相当的了解,我在此也就不过多啰嗦,只是写下自己参观后的感受:</h3><h3>【七律】崇圣寺三塔</h3><h3>崇圣禅林逢世昌,巍巍三塔沐春光。</h3><h3>滔滔洱海升红日,莽莽苍山落夕阳。</h3><h3>南诏文明留胜迹,西天贝叶散幽香。</h3><h3>佛都雄美展新貌,建极钟声传八方。</h3> <h3>  参观完崇圣寺三塔,时间已然不早,花20元钱打车回到大理古城。吃了晚饭后,订了房间又到古城里好好游玩一番,一直到了深夜才兴犹未尽地回酒店休息。</h3> <h3> 7月19日一大清早,坐8路公交车到大理火车站,乘火车前往丽江。经过两个多小时抵达丽江。</h3> <h3>  出得站来,三人共花6元钱乘18路公交车前往丽江古城。半个多小时抵达,在忠义市场下车,就地寻家小馆子吃早饭。</h3><h3> 饭后通过“携程”寻找合适的客栈,几经筛选,确定了一家名为“花悦庭”的客栈落脚。</h3><h3> 打开高德地图导航,步行顺利找到花悦庭。一看环境真心不错:古风雅致,性价比高,出则繁华,入则静谧。</h3> <h3>  稍事休息,我们步行前往慕名已久的木府。</h3> <h3>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 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br></h3><h3> 纳西族人原来没有汉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h3><h3>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 丽江旅游有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h3> <h3>【满庭芳】游木府</h3><h3>天雨流芳,灵心惠性,纳西木府书香。</h3><h3>东巴经典,琼室苑楼藏。</h3><h3>万卷阁楼宏伟,葱林绕、花卉浓妆。</h3><h3>诗词画,翰林荟萃,集至宝华堂。</h3><h3><br></h3><h3>土司修御殿,巍然耸立,金碧辉煌。<br></h3><h3>玉水绵,清流遍布滇乡。</h3><h3>迎旭朝东护法,议家事、理政安邦。</h3><h3>铭传世,王宫富丽,气势振黔苍。</h3><h3>(“天雨流芳”,纳西语“读书去吧”谐音。)</h3> <h3> 从木府出来,我们顺着水流的方向进入四方街。“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h3> <h3>【七绝】丽江古城</h3><h3>水车转处问端倪,廊庑参差瓦脊齐。</h3><h3>漫步方街青石路,纳西净地不沾泥。</h3> <h3>  7月20日早,通过客栈老板的联系,我们一家交了480元钱,坐车前往拉市海参加“茶马古道一日游”。</h3> <h3> 到达马场,司机小何替我们领来胸牌和票据,告诉我们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就离开了。临走时告诉我们骑完马,在指定餐厅吃了早饭后打电话给他,会开车来接我们。</h3><h3> 马场马匹很多,分属不同的马主。一位质朴的纳西族妇女,年纪稍比我大一点儿,牵了四匹马过来向我们兜揽生意。</h3><h3> 第一次骑马,说不紧张是假的。纳西大姐看我们既兴奋又紧张的样子就安慰我们,说是不要紧的,她家的马在这条道上往来几百遍了,安全上完全没有问题。</h3><h3> 在纳西大姐的指导下我们踏镫上马,开始了茶马古道的骑行之旅。</h3><h3><br></h3> <h3> 茶马古道蜿蜒崎岖,路面狭窄,加之刚下过雨不久,十分难行。骑在马上,我是双手紧紧抓住马鞍上的扶手,一刻不敢放松,连拍照都忘得一干二净。</h3><h3> 一路上遇到了好几伙游客,男女老少都有,个个样子和我们差不多,大呼小叫的,都是兴奋中透露出紧张。</h3><h3> 我骑的是一匹白马,我戏称它白龙马。小白真是了不起,一路行来,爬山涉水如履平地。慢慢地我也就放下心来,甚至松开一只手四处指指点点,和纳西大姐聊起天来。</h3><h3> </h3><h3> </h3> <h3>【七绝】茶马古道</h3><h3>茶马崎岖古代煌,今朝变为骑行场。</h3><h3>老头弱妇牵牲走,少女强男笑欲狂。</h3> <h3>  到达山顶一个平场,我们下马休息。有当地老妇人拿了马料来兜售,10块钱一份,我买了三份,犒赏马儿,感谢它们辛苦驮我们上山。</h3> <h3> 休息了一阵子,我们骑上马下山了。到了山下的茶马驿站,有位年轻漂亮的纳西姑娘早早准备了茶水给大家喝。</h3><h3> 这姑娘不但人长得漂亮,口才也是相当了得。通过她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好多关于茶马古道和纳西族的民情风俗知识。</h3><h3> 喝茶过程中姑娘推销起当地的牦牛干巴和雪山藤茶来。虽然明知是套路,还是买了两份,花了200元钱。</h3> <h3> 有车来驿站接我们前往餐厅用早餐,饭菜很有当地特色,色香味都不错,放开肚皮大吃了一顿。</h3><h3> 饭后打电话给司机小何来接我们 ,很快他就到了,服务态度相当好。</h3><h3> 车上小何给我们讲,由于近来接连下大雨,拉市海涨潮,景区关闭,建议我们不要去湖上划船了,接下来会送我们去拉市海旁的休闲会所耍。到了地方,小何还要去拉别的游客,让我们玩够了打电话通知他来接。</h3> <h3>  虽然没能去拉市海上荡舟赏湖景,但休闲会所还真是不错,在里面休息了好一阵子。</h3> <h3>  下午17:30,我们打电话给司机小何,他来接我们返回古城。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三口再次进入四方街游玩,一直到深夜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当晚还是住在花悦庭客栈。</h3><h3> </h3> <h3> 7月21日早,退房离开花悦庭,老板欢迎再来。在古城边吃了在丽江的最后一次早餐,乘公交车前往丽江火车站,准备返回昆明。由于我们订的是下午15:05的高铁票,预计18:30左右才能回到昆明,所以在丽江站呆了好几个小时才坐上车。</h3><h3> 经过三个多小时,顺利抵达昆明。家住昆明的赵大姐接到我们路上打来的电话,热情地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宿,还盛情款待我们晚餐,真是感激不尽呀!</h3> <h3>  7月22日早乘车返回寻甸,旅程圆满结束。</h3><h3> 这次旅游,我收获很大。在时间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和家人出去走走是一件相当美好的事情。既加深了亲情,又开阔了眼界,还增长了见闻,何乐而不为呢?</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