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曹俊,著名艺术家,首位在世就被美国学界列为研究对象的华人艺术大家。
1966年生于中国江苏省泰州姜堰,现居美国纽约,曾在新西兰生活十年。[3]进入中央美院后的系统学习,继而美术史博士学位的攻读,曹俊有了弃理从艺的特殊经历;多语种的交流能力,在东、西方文化间的生活方式,使其有了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治学个性。书法和文学修养使他在画坛有所成就。
目前,曹俊作品已被列入美国顶级大学教材,研究曹俊的专著也将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而学术领域具备相当影响力的的波士顿学院博物馆也将免费为曹俊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届时,博物馆将组织由哲学家、艺术批评家、艺术家,研究矿物材料的专家,在各自领域内研究曹俊的作品;还将组织网络、电视、纸质媒体向公众推出研究曹俊作品的成果。曹俊的作品被洛克菲勒家族多次收藏,华人艺术家曹俊正在影响美国艺术界。曹俊,被联合国官员称为“影响世界的华人艺术大家”。
“艺术家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关于这种想象力需得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曹俊<br></h3> <h3>曹俊的绘画《如诗之水》灵感则来自于他在南极旅行时对大海的想象。这是一个纯粹的幻象,因为他独自一人站在船尾,除了水什么也看不见。然后他开始看到海洋的生命,表现在它早期的旋转中,颜色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加深,它的颜色在蓝色的阴影中移动,几乎变成白色,但从未完全失去它的深蓝色。这些就是在绘画的视觉中呈现出来的特征,但又以一种明显可见的方式加以强调。<br></h3> <h3>山水画描绘的东西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场景。按照宋代的传统,它们是山水的场景(山水的字面意思,被翻译为“风景”)。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座山是前置的,而其他山则退到远处;水以山脉和湖泊或河流的形式出现在主要山脉的基部周围。中国山水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表现了山的轮廓和形态,而且还表现了使山水画具有一定不透明程度的朦胧元素。<br></h3> <h3>正如郭熙所说:“没有雾和云的山脉就像没有花草的春天。”在曹俊的山水画中,大山的模糊形态是通过泼墨进行的。虽然由此产生的遮住部分山体表面的黑色区域并不是雾和云的复制品,而雾和云实际上会使山体变得模糊,但它们以现代的方式在视觉上表达了对山体的限制。<br></h3> <h3>在其他画作中,宇宙的想象力正在发挥作用。《在穿越时空的星河》中显示了宇宙的景象。它是对一个巨大的空间、时间的想象,在这个空间中,宇宙的形成和毁灭力量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塑造事物,只有想象才能理解这个事件。在极其冗长的(680cm)绘画《寻梦空间》中,这景象完全是梦幻般的。<br></h3> <h3>工作就像一场梦,要像梦一样去体验。一个图像从一个图像漂移到另一个图像,而不形成任何序列或模式。第一形象出现溶解,另一个,甚至几乎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影子,另一个同样神秘。图像从一个到另一个地方,一个人的视力在缓慢移动的长度绘画,像是在梦中。<br></h3> <h3>来源:国际艺术大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