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第六天——杭州<br></h3><h3><br></h3><h3> 第一站——西溪湿地</h3><h3> 早上八点,我们从杭州度豪丽呈酒店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抵达西溪。</h3><h3> 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肾”,并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h3><h3> 当游船在弯弯曲曲的水道内缓缓行进时,迷人的自然风光带着厚重的历史质感,便慢慢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h3><h3> 这里,环境清幽,水道纵横。岸边,极具江南格调的粉墙黛瓦的古老别墅和散落在绿树丛中的简朴的民居四合院,以及横陈在水道上方的一座座透露着历史沧桑感的石桥,很容易让人生发出一种岁月漫漫、时光悠悠之感。西溪湿地像一位极具古典韵味的江南美女。</h3><h3> 西溪的美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一条条河流在这里纵横交错,为湿地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西溪才如此清澈鲜活,以“一曲溪流一曲烟,满堤柳色半江春”的曼妙风姿把我们深深吸引。在这样的水道内穿行,让我们在这骄阳似火的炎炎夏日真切感受到了那份湿地内独有的清凉与惬意。</h3> 西溪的美更在于她的历史与文化。早在宋元时期,这里就有了西溪镇;相传战国时,荀子曾耕读于西溪;到了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本想在此建皇城,未建成,于是把皇城址选在此。当时有大臣上奏,西溪如何定夺,宋高宗思忖良久说“西溪且留下”;清代康熙和乾隆二帝也曾游历西溪并留下御诗数篇;文人墨客或游览或赏景,或雅集或隐居,不计其数,如苏轼、徐志摩等诸多名人雅士,都为西溪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诗文、书画;施耐庵更以西溪为背景写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漫长的自然变迁,孕育了西溪端庄、沉静、温婉的美。<h3> 听导游妹妹介绍,在西溪,秋风中可观柿听芦,冬日里可探访梅花,初春时可踏青漫步,夏日里可采菱赏荷。天气酷热,或水上泛舟,或步于林荫,享受这份清寂、凉爽、高雅的乐趣,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种难得的恩赐。</h3> <h3> 第二站——西湖</h3><h3>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方,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h3><h3> 杭州西湖作为世界上少见的持续千年经久不衰的盛景,与其说是大自然的恩赐,不如说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从公元822年白居易兴修白堤开始,到1074年苏东坡全城募捐筑苏堤,再到1503年杨孟瑛疏浚建杨公堤,西湖历经了无数前人的尽心呵护。</h3><h3> 西湖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是一个湖泊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有十景(南宋):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h3><h3>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我第一次听到西湖缘于学习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多年以来,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的西湖便成了我心底一个柔软的梦,西湖本就是个温婉可人的女子吧。</h3><h3> 这次终于成行,迫不及待想揭开西湖迷人的面纱,一睹她娇羞的面容。</h3><h3> 穿过林荫小道,看过池中锦鲤,赏过绿茵草坪,来到西湖湖畔,便见沿岸停泊着一艘艘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游船。岸边回廊上准备游湖赏景的人们排成了一条弯曲的长龙,极为壮观。眺望远方,西湖中间,游船穿来穿去;一座座不算太高的峰峦包围着波光粼粼的西湖。</h3><h3> 本想上船游览,不料早上起床不争气的肚子一直疼痛,随上游轮的人流穿行了几条回廊,最后也只能恋恋不舍地放弃。看着在机轮发出的轰鸣声中,游轮驶离岸边,心里万般沮丧,这该是我此次旅行最大的遗憾吧!</h3><h3> 一个人百无聊奈地在湖边徘徊,只能请旁边拍照的年轻夫妇拍照留影。三十多分钟后,友人们游湖归来,也只能一起走走苏堤,观观荷花,想想美篇在此处留下天大的空白,却总觉毫无生趣了。</h3> <h3> 笫三站——乌镇</h3><h3>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乌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2014年11月19日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h3><h3> 说到乌镇便会忆起周庄那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般的水声,那纵横交错的河道,那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穿梭往来的乌篷船,还有那清韵悠悠的小桥……想象中同是江南水乡的乌镇应该就是这副模样吧!</h3><h3> 人们都说来浙江不赏乌镇西栅的夜景,便失去了一半的乐趣。正值暑假,夜晚的乌镇,除了人还是人,与想象中的静谧安闲与悠远古朴相去甚远。随着人流缓缓前行,感觉喧嚣而躁热,无心去观赏夜晚的乌镇是什么模样。到了分岔的巷道,走在经过年久的磨合而显得光亮平滑的青石板路上,顿觉凉爽,不禁欢欣雀跃起来。两边古旧的门楣残雕和斑驳的漆痕昭示出时光的魅力,店铺里各具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散发着古朴与现代交融的气息。</h3><h3> 穿过商业街,走上石桥,习习微风轻拂,感觉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欢悦起来。轻抚桥栏,久久伫立,深情凝望这千百回梦中萦绕的地方——</h3><h3> 夜色中的乌镇,好一幅精致的水墨画!长街短巷,小桥河道,穿巷而过的乌篷船……一色笼罩在昏黄而温暖的灯光下,在古朴与繁华的气氛中处之泰然,怡然自得。</h3><h3> 此时行走在喧闹的古镇上,心里涌动起一阵怜惜,多想这梦中水乡能远离城市的尘嚣与浮躁;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在这静谧的梦中水乡或任阳光在肌肤上静然流淌,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或在绵绵细雨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h3><h3> </h3><h3> </h3> <h3> 第七天——苏州</h3><h3> 8点半,我们一行从乌镇景区冠峰度假酒店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抵达苏州。</h3><h3> </h3> <h3> 笫一站——寒山寺</h3><h3> 寒山寺因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出名。以前,读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座高大峻峭白云缭绕的寒山来。</h3><h3> 幽幽古韵还在脑海飘浮,车已到了目的地。</h3><h3> 寒山寺门前,熙熙攘攘。我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寒山寺面前,古刹沉默,我却心潮澎湃:寒山寺,寒山寺,你可知道,我早就知道你,却不知道你在哪里?我们从未见面,而我早把你的名字刻在了心里,却一直不知道你原来在这里。</h3><h3> 寒山寺门前正对着一座石拱桥,石面洁白似雪,伏卧枫河碧波之上,桥下有小船往来。一打听,才知那叫江桥,右边还有枫桥和它相对而立,我轻轻问自己,这,这可是张继千年以前坐船停泊的枫桥吗? </h3><h3> 转过身来,只见几米高的寺墙上,书写着“寒山寺”三个遒劲的大字,听导游妹妹介绍,“寒山”二字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所写,“寺”字是清末书法家陶濬宣所题,一个为利,一个为名,合起来便为名利双收。</h3><h3> 走进寒山寺,丝毫没有让人感到肃穆森严。相对其它闻名遐迩的庙宇,它面积不大,布局随意,建筑色彩单调,不太像寺庙,倒像苏州城里一处古色古香的园林,如小家碧玉般长伴在古运河旁。</h3><h3> 进入大雄宝殿,在佛像之外竟供有寒山与拾得两位僧人的石像。导游妹妹介绍两人本是尘世俗子,因爱上同一位姑娘,不忍为自己而伤害对方,遂先后出家。悟道多年后,两人相见,合掌相笑,大彻大悟。这段传奇被民间广为传颂,二人也被称作和合二仙,在人们心中千遍万遍地膜拜。</h3><h3> 据说,寒山去世多年后,寒山寺迎来了唐代大诗人张继。从《枫桥夜泊》看,张继可能是一位从未踏进寒山寺的诗人,他是在古运河上夜泊枫桥时,夜半听到寒山寺钟声隐隐传到深秋的江面上,就像满天的白霜在诗人心头弥漫,他把心头的愁思化作诗雨,挥洒在这静静的江面上,挥洒在我们的心里。</h3><h3> </h3><h3> </h3> <h3> 寒山寺最吸引我的便是这一池锦鲤了。火辣的阳光下,水面粼光闪闪,鱼儿雀跃。鱼池边的一些花木,时不时的香气飘荡,悠清静雅,真有神仙般的感觉。</h3><h3><br></h3> <h3> 笫二站——拙政园</h3><h3>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而拙政园便是苏州园林的一个典型代表。</h3><h3>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我国四大古典名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居,取古人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曾无数次带着孩子们欣赏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究美的图画”“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说实话,走进拙政园大门,我便拿着手机,企盼着搜寻叶老笔下苏州园林的身影。</h3><h3> 听着导游妹妹的解说,一路前行,我便深刻地感受到了园林设计者的独具匠心,那些亭台楼馆、曲径斜廊,那黑色的瓦、苍古的树、摇翠的竹,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去看,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如同青苔上长出的一阕宋词,优美着风华绝代的苏州。”</h3><h3></h3><h3> 拙政园,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啊!</h3><h3> </h3> <h3>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h3> <h3> </h3><h3> 后记:此时,我们已踏上归途,愿这一路的美景、刻骨的感怀永远这样清晰可见,愿这人间的天堂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传奇!</h3><h3> 再见,我的苏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