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仲夏,一个晴朗舒爽的星期天。</h1> <h1> 窗外的楼宇、林木以及盆花都在阳光下闪耀,明亮而美丽。一早起来,就跟着妻子忙她心爱的花花草草。游弋在玻缸里的小红鱼开始人来疯,见我亲近,就昂起头来,“吧嗒吧嗒”翕张着小嘴,我知道它这是跟我要早餐的节奏。喂鱼的当儿,我随口问一声妻子,中午吃啥?她没有马上应我,而是“呼呲呼呲”拉了两下手里的喷壶:“等会儿给你一个任务……割韭菜。”窗外的韭菜,确乎又长到一抓多长了。挂着晶莹的水珠子,正在微微晨风里摇来晃去,神气活现。好像它也知道,如今的人们丰衣足食,天天鸡鸭鱼肉,其实内心里,还是挺稀罕它这一类粗纤维的呢。</h1><p><br></p> <h1> 长年累月生活在水泥钢筋的围城里,谁能不向往一曲田园牧歌。这些年,妻子开始迷恋花草,心心念念要将田园风光搬进自家门户,企图在喧嚣的市井气息里巧取一方宁静的景致。于是,就有了一波“种、种、种”的神操作。起初还只是小花小草,小打小闹。渐渐开始跨界,种起了紫苏、米迭香。后来发展到芫荽、香葱、小青菜……走上一条亦花亦菜的“多种经营”之路。直到种得家里所有的阳台都丰满了,窗台烂漫了,还没有要歇歇手的意思。</h1> <h1> 这批待割韭菜进门的时候,还只是一小把种子。黑黑的,有点像碳化了的麦片。正当春初,妻子兴致勃勃将它请回来,撒进泡沫箱盒的腐叶土里,接着就开始天天陪伴它,望着它发芽生长。千里万里,每天都在牵挂;风里雨里,也每天收获惊喜。除了正常的通风、光照和田间管理,隔三差五,她还用鱼缸换下来的“肥水”,犒劳这些葱葱郁郁的青丝玉枝,唯恐它们受一丁点儿委屈。</h1><p><br></p> <h1> 一畦春韮,绿油油。就着烂漫的窗台,看似苟且,实则有趣。星期天能在家割割韮菜、干干农活,着实叫人开心不过。我郑重其事,围上厨裙,仪式感很强地操起剪刀来,“咔嚓、咔嚓”。谁知刚一出手,就被妻子叫停。她说韭菜这是第二发了,不能贴着泥土齐根剪,而要留一点底根。否则,下一茬就不容易长好。我自然不明就里,只是听她这口气,的确有点像老菜农的经验之谈,只好遵命。将“地”里的百十来根韭菜一一拿下,用手轻轻抄起,刚好一把。摆上厨案,我们如数家珍,两个人坐下来,安安静静地打理这把宝贝韮菜,近乎在用绣花的工夫酝酿无形的滋味,让慢悠悠的时光勾兑小日子的醇美。</h1><p><br></p> <h1> 韭菜、鸡蛋,阴阳调和,营养互补,堪称绝配。而“韭菜涨蛋”,恰恰是妻子的娘家菜。下到厨房,她驾轻就熟。将韭菜洗净,控干水分后切成米粒大小,装进法碗里。又从冰箱里取来3枚鸡蛋,打入碗中,加上几滴料酒、一捻食盐,搅打均匀。姜末炝锅,倒入韭菜蛋浆,中火伺候,在蛋液尚未完全凝结时,转至小火。锅铲轻轻翻压,待蛋浆两面呈现浅油油的金黄色,韭菜也已断生,立马划块,装盘。</h1><p><br></p> <h1> 清爽,瑰丽。一道传统而经典的家常菜,活色生香,实在不输星级酒店的美食专享。真是喜欢这样,简简单单的一蔬一饭,亦并喜欢以这样的方式记忆生活。一把韭菜,一份渺小的充实,逍遥而自在。</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