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纪念牛田洋7.28抗风抢险50周年</h3><div><br></div><h3> 2009年年7月5日,广东佛山的战友黄硕威来电,邀我去佛山同他带领的乐团一起参加7月28日牛田洋抗风抢险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并让我写一首有关内容的歌词。不巧,我次日入院手术,南行之事成悬念。<br> 牛田洋是汕头市西侧的一处海湾,间于韩榕二江出口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广州部队41军在此围海造田,一条15公里长的大堤凌波而起,将堤内3万亩海滩地改造为良田,产出了丰产的双季稻,这是我军军垦事业的一页新篇,在国家困难时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1968年,我所在的55军219师移防牛田洋接受生产任务,当时,全国24个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总共2183人按毛主席“五、七”指示。来牛田洋接受解放军“再教育”。<br> 1969年7月28日。一场百年不遇的台风袭击牛田洋,部队官兵和大学生奉命上大堤抗风抢险。大堤多处溃口,生产基地遭毁灭性破坏。副团长段文波等553人(其中大学生83人)在这场空前的大災难中牺牲。 <br></h3><h3><br></h3><h3><br></h3><h3></h3> <h3> (当年溃口的大堤)</h3><h3>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对这场特大災难并未作客观报道和科学分析。有的亲历者和知情人对那时下达“人在大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 的命令,持否定意见和批判态度。现在看,以人的力量抗一场18级以上的超级台风肯定是以卵击石,当时,台风、海啸和韩榕二江大潮三位一体夹击牛田洋,狂风巨浪大雨如万马千军狂卷,浪轰堤坝,巨石由空中砸下,堤内,猪牛无奔命之机,鼠蛇无逃生之隙,树倒屋倾,车仰机翻,人如草芥,那情景只有在好萊坞灾难大片中看到。但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谁认为是决策错误? <br><br><br></h3><h3><br></h3> <h3>(浪涛中的五号水闸)<br><br> </h3><h3> 当时的55军军长杨绍良在师抗风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有针对性地说:“请问,人民解放军遇到当时的险请,有哪位能人会下达撤退的命令?”他的话虽引起不满,特别是大学中非议甚多。但没人敢在公开场合表白。<br> 师团指挥员是久经战火考验的,但并无抗台风的经验。师长白忠耀,这位曾与日寇拼刺刀的威武军人,一向治军严谨,享有很高的威信。在传达抗风抢险命令之时,他未必想到台风有如此之大。但28日上午他与西牛田洋657团团长王甲雨最后一次通话时说:“守不住要立即撤回,撤不了的要力争向高处转移。”后电话中断。台风过后,他率部当年复建牛田洋,恢复生产。十年后,他已在军任职,率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2009年7.28牛田洋抗风抢险40周年,在病床上的他,关切地静听了自发参加纪念活动的牛田洋老兵的讲术。<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h3> <h3>(师领导在第一线)</h3><h3> 657团团长王甲雨是1947年由内蒙入伍的马背一族,北战南征、剿匪、戍边、备战训练、施工生产都干上了。在布置抗风抢险任务时,该团大学生女子连一再要求上大堤,他就是不批准,最后拍了桌子。幸好他没同意。当第一道堤缺口,女子连的同学就惊叫起来,转移迫在眉睫,王甲雨身边只有文体干事刘大业和宣传干事吴宏忠,情急中找来了几十米长的拔河绳,数名战士帮助女大学生一个个拽着绳子,在与风浪艰难拼搏中死里求生,两小时后终于走出险境,女子连一百余人,全部生还。是全团唯一无伤亡的连队。<br><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h3> (前为当年的657团长王甲雨)<br> 西牛田洋堤段最险,伤亡也最多,达400余人,其中大学生60人。当年外交部徐以新副部长率团来慰问大学生时,随团时任某机部处长的吴仪就质问王团长:“你团长怎么当的?死了这么多人?”王一时语塞,但顶了:“你当过兵吗,你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吗?”我们不必去评判这场争论,他们的话各有其因。吴仪是武汉人,退休前在国务院任职。王甲雨50年代在武汉高级步校学习,从最基层任职至团长,对越自卫反击战任副师長,退休前任广西钦州军分区司令,退休后在武汉干休所,他多次还想去牛田洋看看,因心脏搭桥没能成行,今年已届九旬高龄,依然心系牛田洋。50年前的那场争论,两位老人一定难以忘怀,如有机缘重逢,想他们会理性去分析那场灾难。<br> <h3>(1979年3月,王甲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场上。)</h3><h3><br></h3><h3> 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号盛行的时代,干部战士危急关头想到的是董存瑞举炸药包、黄继光堵枪眼。他们豪不犹豫跳进大堤的溃口与风浪拼搏,有一个班的七个战士就是手臂相连在风浪中结成一体,災后连尸体也掰不开。</h3><h3> 然而,在生死关头,集体的力量也会化为神奇。一段两米长的残堤,在657团四连连长的组织下,83人臂腕相依,内层的人被坚石磨得皮开骨现血肉飞溅也毫不动摇,直到潮落浪退无人倒下。他们创造了生命奇迹,是活着的英雄集体.</h3> (83人英雄集体拥围的两米石坝)<br> 现在回到前面。术后一周的我,伤口恢复不快,恐难赶上28日前出行,立刻拨了电话,南行之事得到一拨牛田洋老战友的热烈响应,来医院共商了出发时间。其后有纪念活动取消的消息。但大家去意已决,26日登上了赴汕头的火车。<br> 汕头迎宾馆热情接待了他们,刚出版的《牛田洋灾难亲历记》一书的作者陈树仁将自己呕心沥血写出的作品送到他们手中。自发从深圳、广州、阳江、梅州、五华、佛山、成都、北京、湖南等地的赶来的战友和牛友(牛田洋大学生对自己的称谓)不约而同聚集到牛田洋烈士纪念塔前,40年后相见,当年的小青年如今都双鬓染霜,问到各自的团营连排,禁不住扑面相拥泣声一片,排排花圈,坛坛米酒寄托缅怀者的哀思,行行青松、缭缭青烟召唤553名英魂,一纸祭文撼人肺腑,声声传向大海蓝天。<br> <p> 诵祭文的牛友是武汉大学牛友熊良銋,当年的帅小伙头发也花白了,然而一篇精心修炼的728字的祭文诵的情激声悲,牛友们无不动容,泪盈眼眶。</p><p> 一位穿着当年的军装在人群中十分显眼的的牛友来了,年在古稀,另一位牛友认出他了,两人唤着名字,紧紧相抱。<br>来自南北各地的两百余牛友和家属自发的祭奠场面令苍天动容大地咽泣,也感动牛田洋基地的主人,陈正山上校来了,他亲自带队引导牛友门上大堤观光.<br> 一路上,当大家知道从武汉来的陈立坤是在大堤最险段团结战斗的83人之一时,全场呼喊:英雄!英雄!他当年由657团机关下二连代排长职,是英雄集体的组织者之一,大家纷纷与他在那段闪烁生命火花的两米长的堤坝上合影。 </p><p> </p> (陈立坤当年在灾后现场现身说法)<br> 一位叫王晓利的中年男子拉着武汉牛友的手,自称是当年牺牲在牛田洋的师防化科长王秋萍的长子。深清地说:“拜托你们回去后能找到抢救了我两个弟弟生命的恩人雷重阳!”提起他的父亲王秋萍,大家就忆起一位满脸堆笑,十分幽默的北方汉子,都熟悉他啊。7。28抗台风时,他带师工作组来到655团一连,组织连队撤离时发现水闸旁一间屋子里还有女大学生,当时已十分危险,他大声呼喊要她们立即转移,并组织人员将她们一个个从陡滑的堤坝拉上来,次日,生还的女大学生再见到他时,他已僵卧在遗体中间。他与656团副团长段文波是牺牲在牛田洋年龄最长的老兵。<br> 雷重阳是防化连的排长,江城长大的他,身高体键,水性特好,风浪中,见人即救,也记不清自己救了多少人,当时,王秋萍下部队,妻子与两个分别只有13岁和11岁的儿子在风浪中失散,雷重阳在孩子们危急时刻奋身将他们救出。台风后却没机会见面,一别就是40载。获救的两兄弟十年前就年过半百,还铭记着这位早已转业回武汉的恩人。<br> 在武汉市政府信息中心工作的李明,当时是师后勤助理员,7。28与王秋萍同一工作组并任副组长,在危机关头李明组织战士自救,最后用背包带将自己捆在`一根木头上,在风浪里飘流十多个小时,浪打风摧和飘流物的撞击,昏迷中醒来,醒来又昏迷,最后在揭阳岸边得救,追忆那时的情景,他感慨地说,牛田洋是劫难再生之地,人生难忘。<br> 由武汉金鹿集团领导岗位退休的吴宏忠,7。28与团长王甲雨鞍前马后。王团长念着一线的部队,不离开指挥岗位,甚至想上一线大堤,但巨浪已经冲来,险象环生,不容分说吴宏忠与刘大业连拉带拽要他后撤,巨浪冲开他们刚刚离开的堤坝在他们身后穷追不舍,直到爬上莲塘小山,他们才发现衣物鞋早不附体,面面相覰,浑身累累伤痕。巧的是40年后王甲雨和吴宏忠两位生死相依的战友,如今同居汉阳知音村。<br> <br> <br> <br><h3><br></h3> <h3>(右王甲雨 左吳宏忠 </h3><h3>知音村的话题谈不完牛田洋 摄于2019.7.24 )</h3><h3> </h3><h3> 重返牛田洋的武汉战友一行中,姚成信和钱荣胜当年都是连队的司务长,风浪中,他们将全连的账本牢牢封好紧系身上,人脱险账本亦完好无损,受到通报嘉奖。</h3><h3> 7.28之夜是不眠之夜,我当时在师宣传队和大学生宣传队兼职,我们腾出房子安顿从风浪中脱险的老乡和部队及大学生的零散人员,政治部传来我失踪的消息。原来,干部科的钟凤能下部队后遇难,我与他同姓,造成误会。那时,只要身边的人不在,就以为可能牺牲。</h3><h3> 腾出的屋子挤满了脱险的军民和大学生,只要是生还,都令人兴奋啊。次日阿拉伯语系的大学生庞春梅拉着我说:“你的老乡来了!”我看见一张好熟的面孔,啊,岂止是老乡,还是我就读的武汉博学中学(武汉四中)的校友呢,我叫起来:“孙必干!”他的手握过来:“接受你的再教育啊`!”惭愧,我上高一时,他在高三毕业班,两班教室毗邻,他长得墩实,常见球场,是又红又专的典型,毕业后将留学前苏联的少数几位同学之一,全校赫赫有名。我说:“你才是我的楷模啊!”这位从牛田洋风浪走出的学友,30多年后,成了穿梭于中东的中国特使,受命危难之中的外交风云人物。</h3><h3> 从牛田洋走出了以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为代表的百位外交人物,这是牛友们的骄傲。仅在大学生宣传队,就有解传广(阿拉伯语专业,曾在埃及和中东国家大使馆工作,阿拉伯文译著甚丰),高元祥(法语专业,后入伍,转业至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王成家(大学生宣传队队长,拉丁语专业,后曾任驻古巴大使)、许昌才(拉丁语专业,分配在外交部,1976年带一批哥伦比亚外宾与我在故宫邂逅)、王海(捷克语,中联部,曾与我同室创作)、张志峰(河北人、曾送我英语读本)、刘永碧(法语专业,后任职香港文汇报社)等等。</h3><h3> 7.28之后,从宣传队唱出了一首流行歌曲,歌名是《红彤彤的牛田洋》(东斗词曲)这首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歌曲以迅猛之势传播到整个牛田洋。多年后牛友们见面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特别是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和北京等地,凡有牛友聚会的地方这首心中的旋律就会荡漾,一群战友唱到了中央音乐学院,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播出了。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沧海造田》、中央新闻制片厂制作的《风雨牛田洋》以及后来牛田洋人各自制制作的大量视频背景音乐,无不使用1969年录制的由陈纤领唱的《红彤彤的牛田洋》</h3><h3> 陈纤,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来到牛田洋锻炼的大学生,她甜美动情的歌声,扬名牛田洋和她的家乡汕头市。最初分配到汕头市文工团,后多年在市文化局和市委宣传部任职,对潮州音乐传承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她说:“牛田洋的风雨历程对她的艺术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h3><h3> 辜玲英也是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生,在演出中无论是合唱伴唱或领唱表演唱中都是不可少的角色,大家送她雅号“铁嗓子”。上世纪80年代她随广州轻音乐团来汉演出,一曲《万水千山总是情》震撼全场。后回母校任教,声乐教授。</h3><h3> 当年与她们词曲合作颇多,其中《牛田洋组歌》在军区会演和下部队演出都获強烈反响。</h3><h3> 有幸50年后我们又愉快合作,由我作词,陈纤作曲,辜玲英和战友刘锦华演唱的的歌曲《我拥抱你,牛田洋》圆满完成,是今年7.28晚会的亮点。</h3> <h3>(左起辜玲英、陈纤、刘锦华)</h3> <h3>(7.28后大学生宣传队赴广州军区汇报演出时合影.)<br>前排左起:彭栋荣、胡国城、肖兵、高元祥、许昌才、王书亮、王海;<br>中排左起陈可胜、庞春梅、郑学张、黄国乐、王成家、余建源、解传广、张志峰;后排左起古宝成、敖定仪、李瓈、刘玉环、李宗长、钟国杰、胡志祥、林红云、许增辉、陈纤、周增铭</h3><h3>不在合影中的队员有:陈作宏、洪寿祥、刘智忠、谢子康、冯纪英、辜玲英、冯艾仙、刘永碧<br> 本文写到此该结束了,但键盘上的手指还在跳动,7。28栩栩栩如生的画面还不断扑面而来:<br> 龙负琳连长指挥83人战斗集体的群雕在风浪中屹立。<br> 段文波副团长魁梧的身躯在波涛中隐去。<br> 舰艇上的解放军向伏在草垛上飘流的三名女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br> 492团八连班长张杨妹九舍生忘死一连奋勇救出五名战友。<br> 最后定格的画面是:我抬起一位面目浮肿但仍显清秀的女大学生的尸体,她手臂皮层在我手中滑脱,腕上手表的秒针还在一格格走动......</h3><h3><br> 将当年发给佛山乐团黄硕威的歌词《重聚牛田洋》稍作修改附后,以寄托对牛田洋553名烈士的哀思:<br>阔别五十载,<br>重聚牛田洋,<br>青春离别白发相见,<br>只有爱心不变真情激荡,<br>我们缅怀逝去的英灵,<br>我们感怀生命的力量,<br>战友啊牛友,<br>牛友啊战友,<br>巍巍大堤是你亲切的臂膀,<br>行行青松是你挺拔的脊梁。<br>忆沧海桑田,血汗育出稻花香;<br>看碧水波光,渔歌伴着忠魂唱。<br>啊,万千气象是今朝,<br>让我们共拥火红朝阳。<br> 为纪念7.28抗风抢险50周年,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牛友刘智忠将歌词谱曲,成为原55军宣传队女声合唱节目。<br> 补记<br> 战友们参加了牛田洋7.28抗风抢险40周年回汉,收获多多,感慨多多,最多的是战友爱、牛友情,一个月后:经陈立坤牛转运等不厌烦琐地走、访、查,并通过武汉晚报《寻找》栏目,终于在武昌紫阳湖找到了7。28救出王氏兄弟的恩人雷重阳,这位当年大名鼎鼎的喷火连排长已是古稀之人,但身体尚健,对7。28记忆犹新,却淡漠自己的功劳。与汕头王氏兄弟通话时,双方激动之情似江海相汇......<br> 战友们约定,牛田洋抗风抢险50周年是再聚首之日。</h3><h3><br> 2019.7.25,悼念战友,不忘初衷,一支九人的队伍再赴牛田洋,从武汉登上南下的火车……</h3><h3><br></h3> (后排左起本文作者夫妇,李光荣,陈洪新,吴宏忠夫妇,前排左起牛转运,雷重阳,陈立坤,许传智,李明.2009年10月摄)<br>2009.10成稿<br>2019.7.20修改<br><h3>注:本篇原名《牛田洋,终生难忘的地方》,所有人名以本篇为准。</h3> 附纪念牛田洋7.28抗风抢险50周年活动记要: 《纪念牛田洋7.28抗风抢险50周年出行手册》前言<div><br>再聚首<br>战友,当你登上大巴展望旅途的时刻,是否想到还有许多战友也从祖国各地、从异国他乡出发了?<br>他们有的从西向东,有的由北而南,乘高铁跨过长河大江,驾银燕穿过蓝天白云,将要与你会合;<br>他们中有的在欧洲旅途匆匆返航;<br>有的从美国的西亚图向着祖国南疆飞回;<br>还有的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直飞目的地,<br> 不约而同, 7.28就是约定。<br>无论千里万里,殊途同归,归心似箭,奔向我们50年魂牵梦萦的那片蓝色的海——牛田洋。<br>期待这一天,望穿半个世纪,当年一身绿军装的男兵女兵,转眼就是爷爷奶奶,眼角聚了纹,两鬓染了霜,<br>问问自己,你老了吗?真的老了吗?<br>不,我们还是60后,70后,按已经流行的说法,还没有走出青年时代,有的也只是刚刚迈入中年,看看我们的舞姿,听听我们的歌喉,我们还有花季风范英俊人表,哪一个老态龙钟?!<br>“牛田洋啊牛田洋,革命的大课。“这首歌我们唱了半个世纪,唱不厌,是我们的青春焕发;唱不衰,是我们不能忘怀那片天那片地和曾经并肩拉犁拉耙的战友。<br>风浪中逝去的身影,还在眼前,那时候,他们和我们一样年轻。<br>巍巍丰碑立在心中,今天,与他们拥抱,我们依然是那颗火热的心、年轻的心!<br>海风,大堤,滩涂;<br>插秧,耘田,禾海。<br>每一位牛田洋人都有一段用血和汗书写的史话。<br>笔者记忆中,在牛田洋的日子虽也奔走于潮汕之间,从未茶品老妈宫,也没履历湘子桥,甚至没有去逛一次街市。当年采访得知,有的战士,在家务农,入伍军垦,双脚和视野没有离开过牛田洋就在7.28献出了年轻的生命。<br>让手中的键盘跳开悲哀的字行……<br>看看窗外吧,蓝天多么辽阔,它包罗了人间万象,荫含着所有的悲苦,此刻是这样明丽开朗!<br>把美丽的潮汕蓝图为逝去的战友展开!<br>将祖国的巨变向英灵们尽情地叙述吧!<br><br>七月烁金,八月流火。<br>我们再聚首,火热的战友情湮灭小暑大暑;<br>九天飘乐,十里浩歌。<br>我们再聚首,深深的战友情相媲地久天长。<br>我们还会聚首,5年,10年,20年。。。。。。,<br>下一个50年,还是牛田洋!<br>战友,你要来,坚定信念会驾驭岁月的车轮。<br>战友,愿这份心意化作你生命中壮美的憧憬。<br><br> 国杰 2019.7.8武汉<br><br></div> 《牛田洋,我心中那片海》 (朗诵诗 ) <br> 国杰<br><br>走千里,<br>行万里,<br>你总在我的梦境里;<br>三十年,<br>五十载,<br>你就在我的岁月里。<br>日在想 ,夜还念,<br>是骨肉相连难舍难分离?<br>望山高,看路远,<br>是把亲爱的人儿心头系?<br>不,不不,<br>胜似骨肉亲,<br>厚过爱人情,<br>是我的血和汗凝铸在那片深情的土地,<br>是我的魂魄与553名英灵牵萦在一起。<br><br>牛田洋,<br>牛田洋,<br>我心中那片海,<br>宽无涯,广无际,<br>我的忧思、我的情涛、我的浩歌,<br>全在你的怀抱里。<br>你曾是一片亘古不变的海滩,<br>像一本无字书任潮起潮落翻来复去,<br>卷走代代的梦幻,<br>留下岁岁的沉寂。<br>那一年,来了一批赤脚淌泥的解放军,<br>他们挥手断流筑起一条海上大堤,<br>他们绘出满畈黄金靠的是耙和犁。<br>献宝的海滩,<br>飘香的稻米,<br>这支战火中走出的铁流,<br>同祖国各地来锻炼的大学生,<br>共同创造了军史的奇迹,<br>歌声笑语,<br>焕发了牛田洋的青春活力;<br>诗情画意,<br>蕴含着牛田洋的妩魅神奇。<br><br>然而,天有不测风云,<br>一场超强的飓风伴着海啸江潮来袭,<br>一场人天之战拉开了序幕鬼神皆泣。<br>1969年7月28日,夜,<br>大堤溃口、树倒车翻、浪倾山移。。。。。。<br>人或为草芥,谁能出没?<br>坚守大堤的官兵就在风浪里,<br>两米长的石基上,<br>竟然有一个83人的战斗集体,<br>利石磨开了骨头,他们血肉相连;<br>巨浪击昏了头颅,他们生死相依。<br>一个班的战士,在风浪中博斗,<br>直到牺牲也不能掰开他们紧挽的手臂。<br>南下老兵王秋平紧急关头呼救大学生,<br>把生还让給别人,将死亡留给了自己。<br>一条拔河绳救出了一个女大学生连,<br>送上这条生命线的是两位老兵和团长王甲雨。<div><br>往事历历,风雨依稀,<br>龙负林、杨妹九、梁春兰、叶植昆、梁全云。。。。。。<br>一个个英雄形像还浮现在眼前,<br>直到今天他们并没有远去。<br>当年冲毁、当年复建、当年收获,<br>牛田洋人演绎了一幕幕悲喜传奇。</div><div>诚然,人能抗风抢险,<br>却没有抵御超级自然灾害的能力,<br>我们赞美的是当兵的人为国为民赴汤蹈火的精神!<br>我们缅怀的是风浪中不怕苦不拍死英勇献身的战士!<br><br>牛田洋,<br>牛田洋,<br>我心中那片海,<br>宽无涯,广无际。<br>走千里,<br>行万里,<br>你总在我的梦境里;<br>三十年,<br>五十载,<br>你就在我的生命里。<br><br> 2018.7.1为广东阳江市纪念牛田洋抗风抢险49周年而作</div> 《放下遗憾 全是风景》<div><br>牛田洋 7.28五十周年集体祭奠活动(汕头市)因故取消,战友们也许有些失落,然则,回首从活动筹划以来的点点滴滴,心头就泛起涟漪……<br>忘不了被我称作“小伙子”的总策划黄硕威,年过七旬,心揣至诚,囊括巨细,始终奉时、奉力、奉公。<br>辜玲英教授为献上新歌《拥抱你,牛田洋》,倾声、倾情、倾囊。<br><br></div> <div>琴瑟和鸣《步步高》,精益求精,如闻軍旅之声,似见队列之形。<br>萨克斯独奏《浏阳河》,清新动人,传出軍二代对父辈的深情。<br></div>战友金万滨为了成行,专程体检,备“干粮”,购机票,让妻子陪护准备代表在京战友赴会。<br>大俠碧生,宁误弟子学时,决意跨洋回国。拳拳游子心,铮铮战友情,朱仔,还会召唤你。<br><br> <div>右三为朱碧生</div><div><br></div>摄影家黄健强调焦试镜,满怀创作激情,邀上好友打算义务摄录全程。<br>笛痴蔡利民“扬鞭催马”湘粤,早己作好“运粮忙”的准备。<br>“沙太”芦红临时更新角色,从“留伤员”到《战友,我来看你》。<br>一条旅途似一道变幻的彩虹,草图上不断异动着站点和路径。<br>横幅、队旗、花篮、挽联,字斟句酌;<br> 大小、宽窄、字体、色调,不厌其详。好个细心“小姑娘”郭琳瑛。<br><div><br></div><div>最要提的是那幅会标,五易其稿了,最后又提出用天蓝衬大堤替代彤红旗面,连夜改图异色,最终得众战友佳评。<br></div> 感心动情的人和事多多,恕不一一。<br>看这群老兵们,南北东西,无令而动,这是一场真正的演习!<br>用诗与画来描绘,决不过分。<br>不仅是美感,还有兵味与豪情。<br>记住那句名言:天空虽无痕迹,而我们已经飞过。<br>不用记功载史,“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br>风与浪铸成的凝聚力,铁与血结成的战友情,天涯海角,我们携手不弃。<br>战友,放下那一丝遗憾,放眼都是风景!<br>(注:纪念活动改在佛山市举行)<br> 2019.7.16 于武汉 《纪念牛田洋7.28五十周年晚会节目串词》<div><div>(演出时间地点:7月28日晚7时 佛山市禅城区御海湾大酒店)</div><div> <div>亲爱的战友们 亲爱的牛友们 你们好! 我是主持人黄丹 我称呼你们是战友和牛友,我就融入你们之中,就融进了进了牛田洋! 50年前,你们在牛田洋抗风抢险,那场特大灾难夺走了553名英灵,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祝他们天魂长安! 战友们,牛友们,牛田洋是我们的的一片精神家园,让我们共度50年后的7.28之夜。 </div><div>纪念牛田洋7.28五十周年晚会现在开始: 合唱《红彤彤的牛田洋》东斗词曲、指挥 黄硕威 </div><div>《红彤彤的牛田洋》是我们唱不厌的歌,广东音乐是我们听不厌的曲, 请欣赏名曲;一。平湖秋月 二。步步高 演奏 黄硕威、蔡利民、黄灼雄等。</div><div> 广东音乐有诗的意境,诗是心声,连着远方,现在我们吟诵一首由湖北武汉的老战友钟国杰发自内心的、思念牛田洋逝去战友的诗作《我来看你,战友》,朗诵者 牛友辜玲英、冯纪英,战友刘锦华 </div><div>诗情画意蕴育在万水千山。有一对发小,她们用歌声凝成的友谊跨过半个世纪,女声二重唱《万水千山总是情》演唱者辜玲英 她不仅是著名歌手,也是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这首歌是她与冯纪英老师合作的典范。有请辜玲英冯纪英老师。</div><div> 牛田洋自从有了女子连,就增添了又新又美的风景,他们就是牛田洋的女战士。请欣赏扬琴与竹笛《快乐的女战士》演奏 黄硕威 招雪枝等 </div><div>闪闪纪念章,浓浓战友情,在7.28 抗风抢险50周年时刻,牛友们一片真情向佛山战友赠送7.28五十周年纪念章 纪念章是风和浪铸成,文字和书是血泪写成,牛友李硕俦将自己的著作《牛田洋记忆》电影剧本完稿,我们向他表示衷心祝贺。谢谢他的盛情(赠书)</div><div> 下面请作者李硕俦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 《牛田洋,红彤彤的牛田洋》 牛田洋激起我们的万千思绪,牛田洋有我们的草屋犁耙、思绪与浪漫,它就像梦的港湾,召唤你归航。请欣赏女声独唱《军港之夜》演唱 牛友黄彦</div><div> 今天,从祖国各地到牛田洋去的战友一群群一批批,让我们与他们怀着一腔深情呼唤牛田洋、拥抱牛田洋。男女声二重唱《我拥抱你,牛田洋》作词 钟国杰 作曲 陈纤 演唱 辜玲英 刘锦华 </div><div>当兵爱琴,转业爱琴,多年来琴像他的生命,从自己传给下一代,可说是桃李满园,春漫人间,这位古稀人就是大家熟知的战友黄硕威,现在请欣赏他和张翠瑜老师和他的佛山市民乐团少儿乐团黄键鑫、霍泳成等同学的扬琴齐奏:一。绣金匾 二。旱天雷 </div><div>兵者尚武,武功尚德,牛友陈仁清习武修德人称颂,请欣赏他的太极拳表演。有请陈仁清。</div><div> 南拳生粤地,武功传北美,战友朱碧生多年在美国西亚图弘扬中华武功,获中外人士佳评,七月专程回国,盼聚今天。请朱碧生大侠闪亮登场。 </div><div>谢谢二位老师的精彩表演,无论太极南拳都能激起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下面请欣赏萨克斯四重奏:今年最流行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和脍炙人口的革命浪漫曲《游击队之歌》演奏者 李秉坚 李霖生 余浩标 苏敏刚 </div><div>先驱的奋斗,有了我们的今天,祖国的前进,有了我们的幸福,老人欢笑,孩子活泼。让我们奏一支《喜洋洋》共享美好时光。指挥 黄硕威 </div><div>最难忘穿绿军装的岁月,最难忘军旅的历程,我们穿着军装是兵,不穿军装还是兵。让我们共同高唱:《我是一个兵》</div><div> 战友们、牛友们,晚会到此结束,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再见。 ( 2019.7.24 国杰撰稿)<br></div></div></div> 主持人 男女声二重唱《我拥抱你,牛田洋》 牛田洋抗风抢险50周年纪念章授章仪式 民乐合奏 旅美战友武术表演 诗朗诵《我来看你,战友》 晚会结束告别辞 与会战友合影 <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