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知—老年人便秘

神经外科

<h3>  1、大便一次拉不出来就是便秘?</h3><h3>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指在不使用通便剂的情况下,每周排便少于3次,至少有25%的时间(或者每四次大便中至少有1次)存在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不畅、不爽的主观不适感,排出的大便干燥、坚硬,且这种情况至少持续2周以上。或者在正常生活状态下,每周排便少于2次,即使没有任何其他症状,也可以诊断为便秘。</h3> <h3>  2、有老年人问,便秘要不要紧?不去医院看行吗?</h3><h3> (1)过度用力排便可致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老年人发生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h3><h3> (2)合并前列腺肥大者,可因粪便滞留压迫而加重排尿困难和尿潴留。</h3><h3> (3)长时间便秘可影响食欲及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使体内有毒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延长,而被大量吸收,引起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口苦、精神萎靡、头晕乏力、全身酸痛,部分人有贫血、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导致谵妄、尿失禁等。</h3><h3> (4)导致痔疮和肛裂,或使老年人发生各类疝的可能性增加或使疝加重。</h3><h3> (5)老年便秘者,排便时间较长,由蹲位站起时,可因直立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跌倒。</h3><h3> (6)长期应用泻药,可导致结肠黑变病。长期便秘者还易发生结肠癌。</h3><h3> (7)干燥的粪块堵塞直肠不能排出,引起严重的大便嵌塞症状。肠道加强收缩导致腹痛、会阴部痛、肛门坠胀;强力用力排便导致肛裂、出血;直肠黏膜损伤导致溃疡、穿孔;肛管括约肌松弛导致粪水从硬便旁流出,从而出现大便失禁;时间长会导致巨结肠、低位肠梗阻、尿潴留、尿失禁等严重后果。</h3> <h3> 3、便秘怎么分类?</h3><h3> (1)按病程或起病方式可分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超过半年的便秘称为慢性便秘。</h3><h3> (2)按病因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便秘,如直肠病变、肠梗阻、糖尿病等;功能性便秘多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h3><h3> (3)按粪便块积留部位可分为结肠型便秘和直肠型便秘,</h3><h3> (4)根据肠动力异常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混合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是指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通过缓慢所引起的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是指粪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的排便困难。</h3> <h3> 4、什么是功能性便秘?</h3><h3> 功能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指原发性持续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之一,表现为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后,粪便排出困难、排便次数少(2~3天以上排便一次),且粪便坚硬、便量减少、便后无舒畅感。功能性便秘一般由于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饮食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例如,外出旅行的人,由于生活规律、周围环境的改变,以及劳累等因素的影响,多会出现便秘,这种便秘则属于功能性便秘。</h3> <h3> 5、如何诊断功能性便秘?</h3><h3> (1)应包括以下两个或以上症状(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h3><h3> ①排便费力。</h3><h3> ②有排便不尽感。</h3><h3> ③粪便为块状或硬便。</h3><h3> ④有肛门直肠梗阻和阻塞感。</h3><h3> ⑤需要用手操作(如手指辅助排便、盆地支撑排便)以促进排便。</h3><h3> ⑥排便少于每周3次。</h3><h3> (2)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大便,不符合肠易激惹综合征的诊断标准。</h3><h3> (3)诊断前至少6个月出现症状,最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h3> <h3> 食疗方1:百合蜂蜜汤</h3><h3> 【材料】百合50~60克(鲜者80~100克),蜂蜜20克。</h3><h3> 【做法】将干百合浸泡4小时(鲜者无需浸泡),加水3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煮至百合烂熟后倒入蜂蜜和匀。</h3><h3> 【用法】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15日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第二天即开始排便,并无泻药所致腹痛、腹泻等症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