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想式父亲――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夏雨

<h3>  前两天家人一起《银河补习班》,我多次泪奔,被邓超和俞白眉饰演的一对父子的温情故事感动。<br></h3><h3> 爸爸马皓文因为替单位背黑锅入狱,老婆离婚,儿子马小文,木纳老实,在同龄人中备受奚落。爸爸在出狱后一直给他加油打气,告诉儿子:只要你的脑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地球上所有的事情。儿子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航天员,故事充满了欢乐、温暖、泪水与奇观。</h3> <h3>马皓文通过“反传统”的教育,亲自上阵,充当儿子“银河补习班”的总教练,体验式教学,不刷题,一个学期内使儿子成绩从倒数进入年级前十名。</h3><h3> 爸爸是对的,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式到底是什么是需要深思的。</h3><h3> 但它对现实的操作性需要打一个大问号,按照马皓文的方式,马飞会成为一个有各种能力但是学习成绩不一定拔尖的人,但电影最后他成为学校唯一有可能冲击状元的学生,这想必也是电影剧情的需要。</h3><h3> 无疑马皓文一个完美的爸爸,一个可以扭转儿子命运的父亲,他的执着与笃定打动着每一个观众,也触发了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对完美父亲的渴求。</h3> <h3>我在看影片中,也浮想联翩,如果我是马飞,我的童年里有马皓飞,有爸爸无条件的支持,有爸爸对物理化等的精通及辅导,更有陪着我一起上天入地,尽情地玩,那么现在的我是如何的优秀呢(有点难以想象😄️)?(这又是在潜意识里对父亲多大的攻击呢?😜️)</h3> <h3>抛开马皓文教育理念的欠操作性和影片中部分情节的戏剧性不谈,马皓文爸爸对自己和对孩子的笃定,信任和坚定的支持值得每位家长学习。</h3> <h3>  坚定地告诉孩子,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即使最后证明我不是最聪明的孩子,但在成长过程中是以爸爸妈妈的信任为背景的话,会越活越有底气,最终会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h3><h3> 为什么有些人很难去信任孩子、爱人或父母呢?对他人的不信任是把对自己的不信任投射到了他人身上。</h3> <h3>  “爸爸,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h3><h3> 生活中很多人,工作换了又换,婚姻散了再聚,聚了再散,或许是因为在生活中得到像马浩文对儿子这样的支持太少了!</h3><h3> </h3> <h3>其中的几句台词很发人深省,我超级喜欢。</h3><h3><br></h3><h3>🌞️每个人都有一座桥,把自己的桥修好,是这世界上最大的事情。</h3><h3><br></h3><h3>🌞️我爸爸总说,只要脑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h3><h3><br></h3><h3>☂️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h3><h3><br></h3><h3>☂️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是会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能开出XYZ的脑洞。</h3><h3><br></h3><h3>🌟️我希望他学的不仅是知识,他必须知道人活着为什么。</h3><h3><br></h3><h3>🌟️爸爸,我像你一样,永远也不会认输!</h3><h3><br></h3><h3>🔥️“你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干什么”</h3><h3>“清华北大啊,妈妈说的”</h3><h3>“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h3><h3><br></h3><h3>🔥️“如果你身处黑暗,还想要照亮别人,那你算是长大了。” ​</h3> <h3>影片《银河补习班》值得一看,尽管影片中爸爸的做法距离现实太遥远,但对待儿子的态度和信念值得我们学习,向爸爸致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