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现绿洲-苏大校友的沙漠传奇

山水情怀

巍巍阴山下,滔滔黄河边,内蒙巴彦淖尔市的乌拉特前旗,是一片矿产资源丰富的土地。但是她广袤的大地上,分布着一望无垠的沙漠。秋冬季节,大风起兮沙飞扬,苍茫大地寸草不生,全然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浪漫。 2014年8月,苏州医学院73-3班同学们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聚会,聚会地点既不是繁华的大都市,住宿的地方也不是豪华的宾馆,而是安排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凝聚了他们心血付出的大漠深处。只不过这片昔日的黄沙,经过他们的十年努力,如今已经变为了沙漠绿洲。<br> 2006年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流沙,没有一棵树,流动沙丘每年的移动速度达到了7米。 如今,沙海中出现了万亩生机盎然的绿洲:500万株植物郁郁葱葱,柠条、杨柴、梭梭、沙柳、沙棘、沙米、沙葱、沙蓬、沙蒿……等沙生植被已经牢牢扎根在这片沙地;几百头牛羊悠闲地在红柳从中觅食;不时有昆虫、小蜥蜴、田鼠、野兔等生物出没……<br> 创造这一奇迹的不是职业沙漠专家,而是一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领军人物是苏州医学院77届校友郭试瑜教授和蒙古族同学色登巴拉吉尔(乌拉特前旗医院的骨科主任、主治医师)。 右一为郭教授。左面是山东省外国专家局局长郭翠霞夫妇。 郭试瑜毕业于苏州医学院,曾是苏州的神经生理研究专家,后旅居日本,受聘于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部副教授。2000年前后,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保护母亲河的活动,郭试瑜开始关注国内的沙漠绿化。2004年初,身为中国留日同学总会会长的他与苏州医学院同班同学、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医院外科主任医师色登巴拉吉尔取得联系,一番深谈沟通后,双方一拍即合,开始自费从事沙漠治理工作。 十几年来,郭试瑜和他的蒙古族同学已经在这片荒漠上投入了400多万元人民币,郭老师不是企业家,上课和讲学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他把收入基本上都投入到荒漠治理中了。<br> 郭试瑜1999年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不要愧对祖国》一文:“在祖国快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如果我们没有出一份力,流一滴汗,若干年后,面对强大的现代化祖国,我们将羞愧不已。莘莘学子,中华男儿,应为祖国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足迹--沙漠拓荒人 有感于校友郭试瑜和色登的公益行为,苏州大学教育发展会推出“苏州大学绿色行动”特色捐赠项目,号召海内外校友、在校师生为祖国的绿色事业贡献力量。2013年,苏大在郭试瑜和色登的治沙当地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实践基地,组织了首批医学生奔赴内蒙古,进行植树、修建树木等沙漠绿化活动,至今每年都未间断过。 大学生实践基地 “活着就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做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现在我们退休了,年纪也大了,但只要有一天精力,我们就不会放弃。”郭试瑜说。 当年的同学曾经风华正茂,几十年的医疗生涯都已功成名就。如今相聚在这片初具规模的绿洲,大家一起抄起工具,挥汗劳作。今天播下一片种子,明年还我一丛灌木,来日拓出一方绿地! 带着下一代来体验,希望寄托在后辈。 劳作之余,男女同学在蒙古包里擀皮包水饺,沙葱作馅,别有一番情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郭教授的山东朋友。 <p>结语:根据山东省外专局<font color="#ed2308">郭翠霞</font>大姐指示,在那次聚会五周年之际,我把当时随拍的部分图片略作整理,制作了这个帖子。籍此表达对苏州医学院73-3班同学们的深深敬意,对你们投身祖国公益事业的精神深深感动。同时,感谢你们当年的聚会,邀请我们山东的八位参加。</p><p>&nbsp; &nbsp; &nbsp; <font color="#ed2308">乌拉特前旗的土地因你们而永远美丽。</font></p><p><font color="#ed2308">&nbsp; &nbsp; &nbsp; 祝福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