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拾贝一一下钨人(1)

吴元龙

<h3><b>  开篇的话:很久以来,我一直想为您们写首歌。新中国初期,您们来自天南地北,安身偏僻的赣南下垄钨矿。从保钨创汇报国,到兴钨崛起强国,奉献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今天,在喜迎建国70周年,下垄建矿65周年的日子里,我生于斯,逾花甲的“矿二代”,美篇《忆海拾贝.下钨人》。我走进您们的时候,也走进了自己,感悟初心使命!</b></h3> 进京劳模:吴以明 <h3>  <b>吴以明(1923一1988),湖南湘潭人。</b>本家吴春梅同学的父亲,也是我同住下垄老矿部“向阳”大院门挨门20多年的老邻居。</h3><h3><br></h3><h3> 解放前,他曾先后在湖南湘潭盐矿及广东南岭煤矿务工。1951年10月,在湘西钨矿参加工作。1953年10月,调入广东始兴石人嶂钨矿。1954年7月,在赣南大吉山钨矿,中国第一座日处理125吨钨机选厂学习跳汰机,同年10月学习期满,由中南有色分局分配扬眉寺钨矿(下垄钨矿前身)一一刚竣工的第一座日处理矿石50吨的下垄坑口机选厂。</h3><h3><br></h3><h3> 那时,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实施“一五”计划,一场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赣南、湖南及广东等地钨矿,由民窿收回国营,并按照苏联专家设计,兴建机械化选厂。我们有些同志在“学习苏联”中,乐于教条式的生搬硬套,对流程设计、操作规范,不论正确与否,都视为神圣不可侵犯,都不能越雷池半步。</h3><h3><br></h3><h3> 1955年,新近入党的跳汰机工吴以明,根据原矿铜含量高,凭平日刻苦钻研掌握的技术本领,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从实际出发,大胆革新,勇于实践。“<b>在太岁头上动土”</b>,把跳汰机常规冲次345转/分,降低到312转/分。经生产检验,每日三班多回收钨精矿160公斤,铜精矿1500公斤;月累计可多回收钨精矿4吨,铜精矿近40吨。按当时市场价值计算,折合人民币达30万元。</h3><h3><br></h3><h3><b> 为表彰他为此作出的贡献,1955年,被评为建矿以来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重工业部第一届先进生产者。1956年3月28日,他进京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57年,他被评为江西省第一个五年计划劳动模范。</b></h3><h3><br></h3><h3> 1955年9月至12月,他在江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学习后,历任下垄坑口选矿车间副主任、选矿副坑长、下垄铜矿平案脑坑口坑长。1961年9月至12月,在赣南地委党校学习,1962年起,历任下垄钨矿红桃岭坑口坑长、大坪坑口坑长、党总支书记。1971年3月至1977年2月,任下垄钨矿革委会副主任,主抓生产。1977年3月起,任下垄钨矿工会主席。1981年提前退休,由小儿子吴光泉顶替招工进矿。</h3><h3><br></h3><h3><b> 1988年9月,吴以明因病在下垄逝世,享年65岁。</b></h3><h3> </h3><h3> </h3> 钳工之骄:施三才 <h3>  <b>施三才(1923一1995),上海崇明人。</b>发小施伍囡同学的父亲,也是1971年,我在下垄“五七”战校读初中,去矿修造厂学工的跟班师傅。</h3><h3><br></h3><h3> 1954年5月,拥有一技之长,三十而立的施三才,怀着报效祖国的志愿,舍弃繁华都市的安逸生活,自愿加入上海市支援内地工业建设的技术人员行列,统一分配到赣南的扬眉寺钨矿下垄坑口任钳工。</h3><h3><br></h3><h3> 那时,收回民窿刚建矿,从大余的新城镇进下垄,只修通了到石门的简易盘山公路,车行一路尘土飞扬一路。从石门徒步登山爬上下垄,竹筋泥墙杉皮屋顶的工房,散落建在山沟或山坡上;柴油机发电保生产需要,生活照明用煤油盏灯;吃水靠肩挑,洗澡用桶浇;娱乐活动除每周看一至二次电影,别无去处。上海同道来的部分同事,思想受到波动,甚至个别人闹情绪,打退堂鼓不愿干。</h3><h3><br></h3><h3> 施三才,面对艰苦环境,没有退却与消沉,而是岗位坚守与积极进取。当年扬眉寺钨矿(1962年改称下垄钨矿)中稍、平案脑、大坪、樟斗和下垄等坑口,分设上犹、南康、祟义和大余四县,矿区纵横百里。设备陈旧简陋故障多,维修力量又比较薄弱。施师傅是全矿工龄较长,经验较多,技术较好的维修钳工。每次接到抢修机械设备的紧急任务,领导往往都交给他去完成。</h3><h3><br></h3><h3> 他都愉快地接受,从不讲价钱,不分昼夜条件,不分单位大小,不分路程远近,那里需要就到那里。并认为这是领导对自已的信任,也是为国家出力的好机会,早一分钟抢修好,早一分钟恢复生产,早一分钟完成国家生产计划。1954年5月,他出任下垄坑口钳工组长,1956年任矿设备室大修组长,1957年矿成立机械修造厂任钳工组长……直至退休,施三才都是矿里顶尖“七级”钳工。</h3><h3><br></h3><h3> 他忠于党,热爱社会主义矿山。1955年夏天,他进矿刚满一年,在领导和同志们的鼓励支持下,只身返回上海,决然举家搬迁下垄钨矿。当时进矿公路未修通,车开到石门山脚下,请人挑东西上山。因矿家属住房建筑未完工,借住下垄老街邮电所旁边的民居。真是一片赤心为祖国,扎根矿山建设矢志不渝!</h3><h3><br></h3><h3> 这里必须着重提到的是,1958年,下垄钨矿第一次防尘会战,需要1500个喷雾器,而当时扫遍仓库也只有极少几个苏制的“马克尼”型。7月上旬,施三才临危受命,担任5人攻关小组组长,弘扬潜心精细的工匠精神,运用旋流离心造雾原理,仅仅用了两块铜片和一只小锣帽,制成螺旋式喷雾器,喷雾张角90至100度,射程1.5米,覆盖面1.2平方米,耗水量每分钟4至6升,其功效超过“马克尼”的喷雾器,而且比“马克尼”重量轻十八倍,价格低五十倍。</h3><h3><br></h3><h3> 试制成功后,矿机修厂突击四天,攻下了第一个“桥头堡”,用自制的喷雾器(<b>人称“施三才”下垄型喷雾器</b>)装备了全矿所有产矽尘点。8月上旬,下垄坑口在井下测得粉尘浓度每立方米1.72毫克数据,全矿其它坑口均降低2毫克以下,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现了下垄钨矿防尘史上的重大转折<b>。1958年,施三才评为江西省工业先进分子,并赴南昌出席省表彰大会。1959年,当选江西省第二届政协委员,同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5月,提前退休,小女儿施伍囡顶替招工进矿。</b></h3><h3><br></h3><h3><b> 1995年7月,施三才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2年。</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