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之旅(三)匈牙利 斯洛伐克

越明

<h3>东欧一直以来是不同文明冲突交流的竞技场,丰富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东欧连接着亚洲和欧洲,在地理上,它是枢纽,在文化上,它也是桥梁,如今我们知道的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家,虽然在政治上是小国,但是却盛产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巨人,音乐家肖邦、居里夫人,数学奇才约翰·冯·诺依曼,他被誉为是“计算机之父”;妇产科学教授塞迈维斯·伊格纳茨被称为是“母亲的救护神”,还有圆珠笔的发明者比罗·拉斯冯诺依曼洛·约瑟夫,小说家米兰昆德拉,音乐家德沃夏克,这片土地的历史值得你去了解,我们只有穿越时空了解这些国家的前世今生,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欧洲的文明与发展。</h3><h3><br></h3> <h3>匈牙利国家的形成起源于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尔游牧部落,公元九世纪时,他们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徒,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来,公元1000年,圣伊斯特万建立封建国家,成为匈牙利第一位国王,15世纪下半叶马加什国王统治时期是匈牙利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1526年,土耳其入侵,封建国家解体,1699年开始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h3><h3>以后成立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在近代到现代的一段历史时期,几经风雨,于1989年确立了匈牙利共和国。</h3> <h3>布达佩斯是匈牙利首都,也是欧洲著名古城,坐落在多瑙河中游两岸,早先是遥遥相对的两座城市,后来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建,在1873年位于两岸的布达和佩斯合并而成,称为布达佩斯。</h3><h3>布达佩斯有东欧巴黎和多瑙河明珠的美誉,布达佩斯最重要的名胜都位于多瑙河畔。布达佩斯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浓厚。</h3><h3>城市的主要建筑都是在奥匈帝国那历史时期修建的,也是匈牙利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随着一战奥匈帝国的战败,其中,原属奥匈帝国各个民族都纷纷要求独立,于是世界上就独立出了很多国家,除了匈牙利,还有南斯拉夫,捷克和斯洛伐克等。<br></h3><h3>匈牙利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其独立自由的理想在匈牙利最终实现。</h3><h3><br></h3> <h3>这是圣伊斯特万大教堂,圣伊斯特万是匈牙利第一任国王,它确立了天主教的地位,被教皇册封。这座教堂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主要是纪念他对匈牙利的巨大贡献。现在,这位国王的木乃伊化的右手还藏于教堂内的圣物盒内。圣伊斯特万大教堂是匈牙利最重要的教堂,它始建于18世纪中期,历经54年,最终于1905年建成完工。</h3><h3>这是一座古罗马长方形基督教堂。大教堂整体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宽55米,长87.4米,圆穹顶高96米,与位于本市的匈牙利国会大厦一起并列为布达佩斯最高的建筑物。这两栋建筑物同高96米,象征着世俗和精神思想的一致性。而且,教堂在穹顶大厅两翼各建有一座钟塔,其中南部钟塔上的挂钟重达九吨,是匈牙利国内最大的钟。圣伊斯特万大教堂建筑宏伟,装饰华丽,是匈牙利最著名的景点之一。</h3> 圣伊斯特万大教堂远景 <h3>坐落在多瑙畔的匈牙利国会大厦</h3><h3>匈牙利国会大厦是欧洲最大的国会大厦,是匈牙利最宏伟最庄严的建筑之一,也是布达佩斯著名的标志,具有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风格,白体红顶,保持多垂直细长的元素与线条,融入到了整个建筑中,内部装饰非常精致而富丽堂皇。</h3> <h3>布达佩斯由多瑙河上原来独立的两座城市,西岸的山城布达和东岸的平原城市佩斯组合而成后,1849年建成了跨越多瑙河的铁索斜拉桥,也称为塞切尼链桥,将两个城市连成了一体。之后,布达佩斯又在多瑙河上修建了八座大桥和两个隧道,将两岸的城市连为一体,在这九座桥中,除了铁索斜拉桥之外,最有名的就是以茜茜公主名字命名的伊丽莎白桥,而茜茜公主生前在布达佩斯呆的时间比在维也纳还长。布达佩斯人对这位匈牙利公主有着深厚的情怀。<br></h3> <h3>我们来到布达一侧的城堡山上,城堡山地势险要,在濒临多瑙河岸的一座海拔167 米的山冈上,选择这样的地方修建城堡,显然是当年出于战争防御的需要。城堡山是布达佩斯最早的旧城,建于13世纪,1541 年土耳其人侵入匈牙利,首都布达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在外族人铁蹄之下达145 年。在此期间,城堡山年久失修并屡遭火灾、地震和战乱之患。匈牙利独立后,于18~19 世纪重新修复了城堡山。</h3><h3>城堡山有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临多瑙河一座城堡横卧高处,这就是渔人堡,城堡为两层的白色建筑群,融合了新哥特、新罗马式以及匈牙利特色的建筑风格,周围的几座圆塔一起代表匈牙利的祖先部落,塔与塔之间用回廊连接,构成了渔人堡独特的建筑风格。渔人堡是为纪念昔日守卫多瑙河的渔夫而命名的城堡要塞,渔人堡回廊里有绝佳的观景角度,可以俯瞰多瑙河,眺望佩斯壮丽的景致。</h3> <h3><br></h3> <h3>每个城堡塔都有窗柱、形成环状窗体,由内向外眺望,都有很好的视线,想当年,这个城堡也是具有瞭望塔功能的吧!</h3> <div>在广场上还坐落了马加什大教堂,已有700 年的历史。马加什是文艺复兴时期带领匈牙利走向繁荣的国王,他大量引进了意大利等国的先进艺术,教堂是新哥特式的建筑,顶部是石造尖塔、顶部是马赛克彩色瓷砖拼贴,外观色彩靓丽,蕴含了匈牙利民俗,新艺术风格和土耳其风格等多种元素,是一座绝伦美奂的教堂。<br></div><div>在几个世纪当中,这个教堂内举行过各种隆重的庆典,包括为国王加冕,国王举行婚礼和王室庆贺、军队出征凯旋等。土耳其人占领时期,它曾被改为清真寺,布达光复后又被恢复为天主教堂。它现在的外观是在1874~1896 年修缮后固定下来的。</div> <h3>广场中央的这座铜雕塑是匈牙利第一位天主教国王伊斯特万一世(圣斯蒂芬一世),也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国王,匈牙利国王的骑马铜像建于1906年,位于马加什教堂和渔人堡间,基座浮雕表现了国王生平故事。</h3> <h3>在教堂旁的圣三一广场,竖立着18世纪人民为了纪念战胜黑死病而设的黑死病纪念柱。在这座纪念柱的上方是圣灵三位一体雕塑,并配有九天使雕像。碑文则在提示世人,勿忘上帝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惩罚。我们游览的很多城市都立有黑死病纪念柱。</h3><div>黑死病就是鼠疫,从发病到死亡,最多也就3-5天,人死之后迅速变黑,所以俗称黑死病。黑死病在中世席卷了欧洲,导致欧洲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因此欧洲的大小城市都有不同的黑死病纪念柱。</div><div>&nbsp;<br></div> <h3>在城堡上眺望多瑙河两岸的布达佩斯</h3> 沿着多瑙河堤岸行走,可近距离观看沿岸的雄伟建筑,壮观恢弘的国会大厦无法完整收入相机镜头,但是建筑的外部装饰却异样绚丽。 在布达佩斯链子桥和马格丽特桥之间、国会大厦以南约200米的多瑙河堤岸上,一双双各式各样的铁鞋散放着,绵延20多米长,其间有许多蜡烛瓶、鲜花、已经干枯的花枝。这是“大屠杀纪念雕塑”。 <p>1944年10月15日,匈牙利法西斯主义将大批犹太人掳掠到布达佩斯多瑙河岸边枪杀,尸体被抛进河中,只留下鞋子。因为当时物资匮乏,鞋是奇货可居的黑市商品,刽子手们在行刑时通常会脱下犹太人的鞋,拿去交易。可悲可叹,在那样的时代,生命居然抵不过一双鞋。</p><p>涛涛流淌的多瑙河水流,冲刷不了历史的记忆,眼前一双双的铁鞋,记录着法西斯暴行的罪孽。人们在此缅怀死难者,祈祷世界永久和平与安宁。</p> 游览完布达佩斯的名胜景点,我们登上了MS Danubia多瑙河河轮,在河轮上观看我们所走过的景点,向多瑙河的上游而行,告别了这座充满传奇的城市。 <h1><b><font color="#167efb">斯洛伐克</font></b></h1> 河轮逆流而上,经过一夜的的行程,第二天上午到达了斯洛伐克的首都。 <h3>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布拉迪斯拉法对岸就是奥地利,离维也纳只有60公里。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的首都,也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市,人口4 2.6万,(2016年)</h3><h3>到达布拉迪斯拉发,绵绵阴雨,显得这座城市格外的清净,没有旅游城市的拥挤喧闹。</h3><h3>这是布拉迪斯拉发的老城区,这个老城区名胜古迹众多,这是老城区广场。广场不大,在雨水冲刷后更显得恬静悠然,周围的建筑古朴无华,没有更多的修饰。</h3><h3><br></h3> <h3>这是欧盟的驻地和其他国家的大使馆大楼。修缮的围栏挡住了前面的视线,没看到门前的标志性旗帜时,还不知道这座大楼驻有的重要机构呢。</h3><h3>老市政厅也坐落在广场上</h3> <h3>守望者</h3><h3>这是一个井下工作的普通工人雕塑,他的名字叫守望者。他们工作在地下的管道,保证管道的清理通畅,他们长时间的在下边工作,只能在井口上探出半个身体利用一点点的空隙透个气,再继续劳作。然后就觉得非常放松和愉悦,这就是他们的工作状态。守望者是布拉迪斯拉发城市的形象代言人。</h3> <h3>不远处是圣马丁大教堂,布拉迪斯拉发最大、最好的教堂之一,修建于13世纪,特哥特式教堂。这座建筑高大的教堂,曾经是匈牙利加冕教堂,在16世纪,布拉迪斯拉发成为匈牙利首都,教堂被用来作为加冕的地方。1563年到1830年间,有11位匈牙利国王及八位王后在此加冕。</h3> <h3>这是布拉迪斯拉发的另一个大教堂。</h3> <h3>通往教堂的这条大道叫加冕大道,是国王加冕时所经过的道路,道路上都有加冕的皇冠的标志。</h3> <h3>这一位笑容可掬的人叫银先生,生于1897年,以前是个学者,后来可能压力过大,精神崩溃,就一直穿戴西装,带着礼帽,在街上向行人打招呼,给美女献花唱歌,于是他的模样也被永远留了下来,作为这座市区热情好客的一个标志。他的身后是有着罗兰喷泉的主广场。</h3> 布拉迪斯拉发的建筑,乍看之下几乎给人简朴的印象。然而倘若在城里稍微多转一会儿,这些以古典主义风格建造、缀以巴洛克风格装饰的房子所规划成的街道,就会令人心生欢喜。而看起来简简单单、不多修饰的小广场,却也往往别有一种质朴可爱的情趣。 <h3>一个不起眼的建筑上有个小小的金属铭牌,这个建筑和谁有关呢?走近一看,是钢琴家李斯特。这里曾经是他居住过的地方唉!</h3> <h3>又看到一个居所,是莫扎特住过的地方哦。两位名人出现在这里,可见多年这座城市在音乐家心中的地位。</h3> <h3>这个城市的黑死病纪念柱,再现了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历史。</h3> <h3>这是四角城堡是属于布拉迪斯拉发城堡,这里原来是古罗马人建造的要塞,是中式纪风格特色的展现,土耳其人占领布达佩斯期间,这里便是匈牙利的避难所城堡,曾经在1811年的火灾中被焚毁,在20世纪50年代又重建。现在城堡内有历史博物馆和音乐博物馆。在城堡上,可以俯瞰这座城市和多瑙河。</h3> 在城堡上俯视布拉迪斯拉发城市 <h3>远眺新城区,横跨多瑙河的铁索大桥飞架南北。</h3> <h3>旧城市面积虽然不大,但独具风格的城堡、教堂、广场……饱尽历史沧桑的遗迹,在向人们无声的讲述着它们昨天与今天的故事。两位音乐大师也曾经在这里逗留过,可见这个小城具有的魅力。</h3> 夜灯下的城堡更显得壮丽。 <h3>夜幕即将降临,我们告别布拉迪斯拉发,登上河轮游游向下一个城市。</h3> <h3>背景音乐</h3><h3>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