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区“村风民风家风”采风活动】——走进龙泉镇马家都村

正是

<h1>  清晨,驱车来到马家都村。这个村共有178户,375人,村庄位于烟台市牟平区东南部,昆嵛山横贯南部,支脉向东西延伸构成山丘地带,中部平坦,属内泊区,北部有龙泉汤温泉,汉河、广河、枣园河纵横交错,北注于黄海,主要山峰有昆嵛山脉的烟霞山、岳姑顶等。</h1><h3></h3> <h1>  马家都村以创建花园型、果林型、旅游型生态文明乡村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和“生态宜居、休闲宜游”两方面的精心打造,力求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效果。</h1><h3></h3> <h1>  村庄的大礼堂建于七十年代。现在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中心。</h1><h3></h3> <h1>  退休的老同志悠闲地在石阶上清凉。</h1><h3></h3> <h1>  我沿着村子转了转,感受着这个小乡村的安静与祥和。</h1> <h1>  在走访中,我了解到:马家都村先后在村庄主干道、街心花园、进村路边种植了银杏、冬青球、月季等花木3800多株,小龙柏200平方米,购置发放户用垃圾桶170个,建地埋式垃圾箱1个;硬化广场1100平方米,新上健身器材10件;浆砌排水沟、边沟400米;修缮办公场所18间300平米;硬化村内主要街道6条;打造文化墙“幸福马家都”1处;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套,满足了办公活动场所的用电需求。</h1><h3></h3> <h1>  马家都村豆腐专业户曲立文(现已去世)经过苦心钻研,创造五巧工艺(即:巧用水、巧撒石、巧使盐、巧点卤、巧加压),做成了“马尾提豆腐”,又名五巧豆腐,远近闻名。主要以小葱拌豆腐闻名。五巧豆腐白鲜嫩,味纯正,耐煮,不但嫩滑爽口,而且均匀凝重,能用一根细细的马尾穿着提起来,因而叫马尾豆腐,现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1> <h1>  这个小石磨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h1> <h1>  经了解,马家都村积极培育绿色生态文化,修缮了大礼堂,建设道德大讲堂,为村集体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活动场所,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建设了“新24孝”文化墙,发展“孝”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全村大力宣传20位“孝德之星”,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组建农家书屋,购买科普、教育、文史、农业、医药卫生等图书2000余册,报纸20多种、期刊30多种,不断增强村民热爱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新建电子阅览室,购置计算机,方便村民上网学习、娱乐,满足村民对信息的需求,定期举办计算机培训班,传授村民信息化网络技术,不断将文化和信息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带动农民增收创收。</h1> <h1>  马家都村三面环山,于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海拔100-300米,土壤质地粘沙适中,有机质含量丰富,能满足药材生长的需要。清朝时期,马家都村的一户猎户上山打猎时,发现类似人参的的根须,深以为奇,带回家中蒸煮食用,一段时间后,其妻子发觉自食用此类根须后,手脚冰凉、脾胃虚寒的症状有所缓解,身体强健许多,于是将此功效告知街坊四邻。久而久之,沙参名气渐大,后经村里的郎中查阅古籍,鉴定为沙参。此后,村民们对山上的中药材都十分重视,陆续的村南山和东山上发现了灵芝、黄芷、人参、天麻等多种名贵野生中药材,马家都村也因多种野生中药材的发现而被当地村民成为“药都”。 村民们对山上的中药材都十分重视,陆续的村南山和东山上发现了灵芝、黄芷、人参、天麻等多种名贵野生中药材,马家都村也因多种野生中药材的发现而被当地村民成为“药都”。</h1><h3></h3> <h1>  马家都村两委积极响应龙泉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围绕深厚的村庄“家文化”,面向全体村民,通过家训的传承、家风的培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争做“讲道德、重家教、守规矩”的模范,实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助力全国文明镇建设,乡村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h1><h3></h3> <h1>  </h1> <h1>  我面前的这位孔大妈,今年八十多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步履矫健。我碰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喂鸭鹅,看到她矍铄的神态和头上的黑发,很难想象她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大妈的老伴和女儿已经去世了,他现在和儿子一起住在村里。问起起长寿的秘诀,她说:“我的命不好,但是凡是得往开里想。现在党的政策好,老百姓衣食无忧,儿子又孝顺,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呢,知足常乐啊。”</h1><h3></h3> <h1>  在村民苗大爷家,跟他聊了很多。提起村党支部书记苗均强,他直竖大拇指。他说当年苗书记带大家一起修路,他自己家新买的一台手扶拖拉机,免费拿出来用,路修好了,拖拉机也报废了,苗书记没说半个不字;铺路的时间,苗书记一个人扛着6米长的钢轨,肩膀都磨破了都不叫一声苦;干书记这么多年,苗书记没和任何一个村民红过一次脸。正是因为党员干部带头带得好,所以村民都拥护,村风正、民风正,干群关系相当融洽。苗大爷说,在马家都村,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当年村里有来卖大米的,三轮车路过隔离带,大米颠掉到路上,村民捡起来,追着送上去。施工队来施工,工具放在现场,因为下雨三天后回来,一样都不丢,施工队的人连连称赞。值得一提的是,苗大爷本人也教子有方,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面工作,都是各自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h1> <h1>  一个优秀的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个优秀的当家人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干群和谐,山水相依,正气充盈。相信马家都村在新时代乡村建设中一定会迸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一定会绽放出更加亮丽的光彩。</h1> <h1>  福来运转,马到成功。祝福马家都!</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