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武汉廖振华:</h3> <h3><br></h3><h3> 关于廖氏源流。据本人的收集归纳,廖氏来源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h3><h3>一、以名为氏。春秋战国时人名叫廖,其子孙可能以王父字称廖氏的有这几位。</h3><h3>1、召(shào)伯廖。本名姬廖,召公奭之后,周惠王时王室卿士。《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前667年)载:“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h3><h3> 2、辛廖。本名姒廖,商、周太史辛甲之后,周惠王时晋献公大夫。《左传·闵公元年》(前661年)载:“辛廖占之,曰吉。” </h3><h3>3、内史廖。不知姓氏及来历,周襄王时秦穆公大夫。《史记·秦本纪》(前624年)载:内史廖献计秦穆公谋西戎。</h3><h3>4、王子伯廖。本名姬伯廖,周顷王儿子,周定王时郑襄公大夫。《左传·宣公六年》(前603年)载:“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现今廖氏谱系中所称的周文王后裔(说是周文王儿子并不准确的)姬姓廖氏祖就是这个伯廖。</h3><h3>5、邓廖。本名曼廖,周灵王时楚共王大将。《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年)载:“……邓廖,亦楚之良也。”</h3><h3>6、王子廖。本名姬廖,周简王儿子,周灵王时王室成员。《左传·襄公三十年》(前543年)载:“……杀佞夫,括、瑕、廖奔晋。”</h3><h3>7、王廖。本名赢摎,秦〔〕王弟,战国时秦昭襄王大将。《史记·秦本纪》(前254年起)载:将军摎攻韩、攻赵、攻西周、伐魏。《吕氏春秋·不二篇》载:“王廖贵先,倪良贵后。”</h3><h3>二、以国为氏。历史上曾先后存在过四个飂或蓼国,它们国灭后,其国人有一部分改称廖氏。</h3><h3>1、己姓飂国。五帝时叔安参与禹领导的大规模治水,被帝尧封于飂地,即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该飂国历经五帝、夏、商三朝,至西周初期(约前2080~约前1050年)被周王朝灭国。其国人大多融入随后的姬姓蓼国,少部分外逃称飂氏。</h3><h3> 2、姬姓蓼国。有周宗室成员被周武王封为蓼伯,其地仍在唐河县湖阳镇。该蓼国经西周、至春秋时(约前1050~前639年)被楚灭国。其国人一般称蓼氏,部分改称廖氏。</h3><h3>3、偃姓蓼国。皋陶后裔所建蓼国,其地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该蓼国不知起于何时,至春秋时(?~前622年)被楚灭国。其国人一般称蓼氏,部分改称廖氏。</h3><h3>4、偃姓舒蓼国。皋陶后裔建有群舒小国,其中有舒蓼,其地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该舒蓼国不知起于何时,至春秋时(?~前601年)被楚灭国。其国人一般称舒氏或蓼氏,后可能也有少部分改称廖氏。</h3><h3>三、借姓、赐姓、改姓与合姓。</h3><h3>1、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有的原本有名无姓,有的虽有本民族姓而无汉字姓,由于交往的需要而借称汉族姓氏。也有的是原本为汉族廖氏,因迁入少数民族区域而改为非汉族。其中改廖姓的有以下几种。</h3><h3>(1)壮族。唐、宋时期广西壮族已有“廖、宁、侬、黄、韦、周”等大姓。</h3><h3>(2)毛南族。《毛难族简史》载:“宋时抚水州民有区(ōu)、廖、潘、吴四姓”,地在今广西环江县、贵州荔波县一带。</h3><h3>(3)瑶族。瑶族起源于宋、元时道州千家垌,今湖南西南的道县、江华县和广西东北的灌阳县、富川县一带的平地瑶中有廖、黄、李、陈、邓等大姓。</h3><h3>(4)苗族。明万历年间,湘西地区苗族就有了“吴、龙、石、麻、廖”五姓。</h3><h3>(5)高山族。清乾隆年间,朝廷赐台湾高山族“卫、金、钱、廖、王、潘、黎”七姓。</h3><h3>(6)仫佬族。《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称贵州仫佬族中有廖姓。 </h3><h3>此外,姓氏统计中发现布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水族中亦有廖姓。</h3><h3>2、合姓的有一支:</h3><h3>张廖双姓。元末明初,福建诏安县一户廖氏有入赘女婿张愿仔,为继承两姓宗祧,规定其后裔子孙,生为廖氏死作张氏。后来形成一支特殊的张廖姓氏。</h3><h3>但另外有一支传言为缪、颜改廖?据传商末缪、颜二氏祖先为避商纣王迫害,逃官改称廖氏。但经史料考察,缪氏起源于春秋时秦缪公,颜氏起源于春秋时邾子颜父,时间上都晚于商纣王几百年,说被纣王迫害改姓氏肯定是虚构编造的!也许历史上某一时期缪、颜、廖三氏相处较好,他们见三字中均有“彡”形,故约定结成更密切的亲缘关系。商纣王名声本就不好,故借来栽赃污损他一下,也让后人说起来好听些。</h3><h3>现在各地流传下来的廖氏族谱中,对于源流的起始人记载,要么是伯廖,要么是叔安,只见这两个。除此之外,前面所述其它各个来源均无踪影,也许是在历史长河中自然消亡,也许是人为归并到为伯廖或叔安后裔了。但廖氏真正有谱载、有明确的世系传承,只是从西晋廖子璋才开始,所以,所谓从远古就有不间断的世系是不存在的。</h3><h3>叔安被封于飂地,其后裔本是飂氏,据传有的谱上记载为,春秋时有飂伯高改飂为廖才称廖氏,虽无法查证,仍不失为一种来源。所以,飂伯高才是这一支廖氏的始祖,而不是叔安。</h3><h3>伯廖是春秋时的周王子,其子孙以名为氏称廖氏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合情合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