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绘本神秘的面纱

知音

<h3>凌河小学 林青</h3> <h3>  绘本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的痛。为什么这样说呢?</h3><h3> 一年多来,我的确已经读了一些绘本,像《花婆婆》、《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母鸡萝丝去散步》、《大脚丫跳芭蕾》、《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大概有上百本。(本来想写“读了很多绘本”,但听今天演讲的胡永财老师说,他儿子已经读了200多本绘本,我实在惭愧,赶快把“很多”改成了“一些”。) 我还经常在阅读课上和孩子们共读绘本。更是在女神源读书会里主持过绘本《团圆》和《野兽国》的聊书活动。</h3><h3> 但其实,我对绘本的了解并不多,即使是所了解的那一点点也是支离破碎的,不成系统。我渴望着一个能让我清晰地了解绘本的机会。</h3><h3> </h3> <h3>  &nbsp; 而今天,在厦门,我终于如愿以偿了。知性、美丽、智慧集于一身的林美琴老师帮我揭开了绘本神秘的面纱,让我窥见了她的真容。</h3><h3> 林美琴,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所硕士,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现专注于阅读及写作教学研究,带领国内外阅读、写作、书会、说故事等培训课程及工作坊。著作包括《绘本有什么了不起?》《绘本游艺场》《上作文课了》《手制绘本快乐玩》《儿童阅读新识力》等十余种,译有绘本《图书馆老鼠》等。<br></h3> <h3>  林老师(很荣幸,竟然和心中的女神同姓)的讲座《绘本读写力-从绘本学读写、爱读写、会读写》让我知道了绘本(或译作图画书)是以图像或图像搭配文字,藉由连贯的页面来表现或故事或传递知识、意念的书种。分为有图无字、图多字少、图文并茂、图少字多四类。各种年龄段的孩子都有适合的绘本,绘本是0-99岁的读物。</h3><h3> 我懂得了绘本的图像语言。</h3> <h3>  绘本阅读的层次。</h3> <h3>  绘本共读的策略。</h3> <h3>  &nbsp;林老师以《隔壁的狸猫》、《不会飞的猪》等绘本为例,具体传授了怎样解读绘本。</h3><h3> 我最喜欢的环节是绘本创作。大嘴书、一页书、四页书、口袋书……连我们这些老师都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呢?</h3> <h3>  最后,林老师以《糟糕的一天》为例,让我们明确了从阅读到写作的操作流程。</h3> <h3>  一天的学习很紧张,但这么多关于绘本的知识注入我的大脑,我真的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可能这就是累并快乐着的感觉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