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英法自由行(四)——伦敦

摩摩

<p>7月10日行程,从巴斯火车站(Bath Spa)乘坐GWR火车到伦敦帕丁顿火车站(Paddington Station)。然后转乘Bakerloo地铁抵达象堡站(Elephant & Castle)。</p><p>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总长超过400千米。1856年开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br>开通于150多年来,伦敦地铁有12条线路纵横交错,总长超过400公里。伦敦也因此被称为“建在地铁上的都市”。<br>到伦敦自由行,买张牡蛎卡的周票很划算,也很便利。在市区出行,公交地铁随意换乘,效率高很多。<br>相比国内地铁,伦敦地铁噪音比较大,没空调,电子显示屏也没有。但考虑到它的建设历史,感觉还是很了不起。而且,在伦敦市民的工作出行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 <p>我们入住中央地铁海兹215号公寓,公寓楼下是象堡酒吧,道路对面是一个购物市场。</p><p>选择住在象堡的好处是,这里是南岸地区的交通枢纽,乘坐公共交通便捷。在3公里的范围内,拥有众多的伦敦热门地标景点。</p> 这是一座商住楼里面的公寓。大楼内人不多,还比较清静。<br>但由于处在世界杯决赛期间,楼下酒吧每天晚上都挤满了看客,非常吵杂。路面上警车不分白夜频繁鸣笛穿行,加上炎热的天气,对睡眠造成了一些影响。 <p>7月11日行程,乘坐Bakerloo地铁至特拉法加广场并游览,沿白厅路参观皇家骑兵卫队总部、唐宁街、国会广场花园、威斯敏斯特教堂、圣詹姆斯公园、白金汉宮、威灵顿拱门、海德公园、大理石拱门、牛津街、摄政街。</p><p>特拉法加广场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是如雷贯耳,对这个广场能有如此的了解,得益于中学时期政治课里面多次提到它。<br>记得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到过这个广场,马克思还曾经在此附近居住过。<br></p> 特拉法加广场是为纪念1805年英军在西班牙特拉法加海战中战胜法、西联合舰队而建的。英国海军的辉煌胜利,使拿破仑称霸海上的企图化为泡影。指挥这场海战的名将纳尔逊中弹阵亡。人们为他在广场上建造了塑像,使他成为全伦敦站得最高的英雄。<br>广场南端是政府办公区白厅,通向国会大厦,西南是水师提督门,背后是通往白金汉宫的仪仗道林荫路。广场北面是国家美术馆。<br>两百多年来,英国人民都爱在此广场欢渡除夕夜、圣诞节,或政治示威。<br>特拉法加广场是当地交通的中心枢纽,查令十字车站即位于其附近,有巴士及5线地铁经此。<br>不管从哪方面讲,这个广场都可以称为伦敦的中心。 在英国的政治心脏地﹐白厅大街的中央﹐有一块常作为演兵之用的场地﹐叫做兵马场。<br> 兵马场大门的塔楼下﹐有两个岗庭﹐白天总有蓝色皇室军或英女皇御林军的骑兵在这站岗。<br> <p>每天的上午十一点和下午的四点﹐两支分别属于蓝色皇室军和女皇御林军的马队﹐会在这举行换岗的交接仪式。这成了所有到访伦敦的游客必看的旅游景点之一。</p><p>我们去兵马场的当天,恰逢在此举行的航空展正撤展。穿漂亮制服的卫兵和古老的飞机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大英帝国的一幅历史画面。</p> 唐宁街10号(10 Downing Street),是一所乔治风格建筑物。传统上是第一财政大臣的官邸,但自从此职由英国首相兼领后,就成为英国首相官邸。<br>唐宁街10号除了是首相的官邸和首相的办公室外,首相的秘书、助理和顾问都在首相官邸内工作。不过游客一般不能走到10号门口,只能在唐宁街两旁隔着铁栏杆参观。 国会广场(Parliament Square)为大型开放式绿地。这里有著名的政治家雕像,如温斯顿丘吉尔,纳尔逊曼德拉等,是集会和抗议地点,也是一个旅游目的地。<br>在广场周围,东侧为立法机构国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北面是行政机构白厅(Whitehall),西面是司法机构英国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Kingdom),南面是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以及圣玛格丽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 & St Margaret Church)。 威斯敏斯特教堂因位于伦敦城的西部而得名,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br>从公元七世纪开始,这里便有了第一座教堂。和一般的教堂不同,这是一座王室专属的教堂。长久以来,王室都将威斯敏斯特教堂作为“教区本堂”来举办婚丧仪式和加冕典礼。<br> 这座教堂又像是一座级别最高的国家公墓,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国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认为死后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是至高无上的光荣。牛顿、达尔文、法拉第、雪莱、拜伦,以及丘吉尔、张伯伦等等,耳熟能详,不一而足。<br>亨利七世的礼拜堂是最为珍贵的历史遗迹,里面并排陈放着悲剧性的女王玛丽。<br>进教堂参观前,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这是没有办法躲过的事情。 从威斯敏斯特教堂西门出发,沿托希尔街直行,到安妮女王之门右转后直行后就走进了圣詹姆斯公园。<br>圣詹姆斯公园是伦敦市中心最美丽的公园,是市民与游客最佳小憩休闲之地,处处可见晒太阳、散步、野餐客。<br> <p>圣詹姆斯公园又有鸭园之称,公园中央长形水池聚集了各种大小颜色鸭类。</p><p>詹姆斯公园最佳绝妙美景,就是从桥上隔着湖水眺望白金汉宫,特别是晚上白金汉宫点灯夜景更为迷人。</p> 我们一行人中午时分到达公园,看到一条狗在桥上聚精会神地眺望湖景。 <p>我们在公园用了自带的午餐,并在公园略做休息后,前往白金汉宫。</p><p>白金汉宫,位于圣詹姆士宫与维多利亚火车站之间。早期,这里是伦敦郊区的一片沼泽地,主要用于狩猎。<br></p> 1702年,白金汉公爵买下此处并着手兴建第一座房屋,故称此为“白金汉宫”。<br>60年后此处被卖给乔治三世,成为王室成员住所。<br>1761年乔治三世加以扩建。由白金汉屋转变为白金汉宫的工作由乔治四世和他所器重的建筑师约翰·纳什(John Nash)完成。<br> 这是19世纪前期的豪华式建筑风格,庞大的规模甚至比华丽的外表更加引人注目。其中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若皇宫正上方飘扬着英国皇帝旗帜时,则表示女王仍在宫中。 参观完白金汉宫,从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出发,沿宪法山路西行,远远就能看见惠灵顿拱门的英姿。<br>拱门被安置在一片环岛状的广场上。在这座广场的草坪之中。同时安置着几座战争纪念碑:新西兰战争纪念碑,澳大利亚战争纪念碑以及皇家炮兵团纪念碑。<br>这些纪念碑和惠灵顿拱门一起,集中展现了大英帝国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br> 威灵顿拱门,也称宪法拱门或绿园拱门。是英国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惠灵顿凯旋门建于1826年,是为纪念惠灵顿公爵取胜滑铁卢战役而修建的。<br>拱门上面原先安装了一座惠灵顿的骑马铜像,所用材料来自滑铁卢战役中所缴获的大炮。在惠灵顿去世后,雕像被移走。换成了由和平天使牵引四匹战马的胜利女神战车。作为折中方案,设计了一个较小的但非常漂亮的惠灵顿公爵骑马青铜雕像放在了拱门边的草坪上。 海德公园历史悠久, 1066 年以前是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个大庄园.16世纪上半叶,亨利八世将这里作为狩猎场的一部分。18 世纪末, 这里同市区连成一片,被辟为公园。19 世纪以来,随着伦敦市区的扩展,原处于伦敦西郊的海德公园逐渐成为市中心区域, 成为游人喜爱的一个地方。<br>我们由惠灵顿拱门经地下通道从公园的东南角进入公园,沿Broad walk向北一路前行。道路两边主要由绿地和大树组成,没看见特别惊艳的景色。<br>公园的东北角就是著名的演说者之角,花了这么多时间来到海德公园,主要就是想到这里体验一下。<br>说实在的,现场令人感觉到一些失望。只见到草地上有一小片树林,旁边有一两个市民坐在长椅上看书,一切与普通公园无二致。<br>所谓睹景思人,在此刻,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回味那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场景了。 大理石拱门位于海德公园东北角的牛津街另一边,也就是著名的海德公园“演说者之角”的对面。<br>拱门迄今已经有180年的历史了,是约翰·纳什在1827年仿照罗马康斯坦丁拱门设计建造的。当时,它是作为白金汉宫的主要入口。但是人们后来发现,这个门太窄了,不适合白金汉宫所举行的各种仪式和活动。于是在1851年,它被移到了现在的位置——海德公园东北入口处。<br>大理石拱门(Marble Arch)由于其所处的位置,现已成了伦敦最繁华的街道交叉点。因此,传说它有可能又会被转移到更能适合它的地方去。 有报道说可能会被移到海德公园“演讲者之角”西南方向100码(合91.44米)远的地方。<br>我们不是刻意来参观拱门,只是路过此地。我们从拱门附近的地铁口搭乘地铁去了牛津街、摄政街。 牛津街/摄政街是伦敦主要商业区,有众多大众品牌时装、电子产品及咖啡店云集于此,可谓真正的一站式购物之最佳选择。 <p>7月12日行程,从象堡乘坐188路公交车到罗素广场,再步行约2分钟抵达大英博物馆并参观游览。午餐后前往牛津街/摄政街游玩。</p><p>连续两年共花了三个大半天的时间参观大英博物馆,基本上全部走马观花看了至少一遍。<br>虽然提前做了攻略,但由于内涵太过于丰富,所以,大多只达到了现场感受一下的效果。</p> 中国文物被大英博物馆视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中国馆的文物从驰名中外的元青花到精美雅致的手卷,从栩栩如生的唐三彩到兼容并蓄的当代艺术品, 种类丰富的藏品, 包括书画、印刷品、玉器、青铜器、 漆器、纺织品以及陶瓷,讲述中国公元前五千年至今的悠久历史。 <p>大维德爵士收藏的明永乐和宣德年间的一对青花瓷瓶。</p><p>大维德基金会收藏了1671件中国陶瓷以及少量的其他文物,其陶瓷藏品主要为宋代至清代各地传统名窑的产品,涵盖了近千年的历史,另有少量早期及近代陶瓷。</p><p>很多藏品属于故宫散失文物,不乏举世公认的珍品。加之大维德本人对中国了解很深,借助真正的行家搜集藏品,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大维德藏品是欧洲唯一一家按照中国人的价值判断建立的陶瓷收藏。同时也被很多华人学者认为是世界最佳私人陶瓷收藏。</p> <p>这尊青铜双羊尊铸造于公元前13世纪到12世纪,为商代晚期的盛酒器,来自中国湖南,属于南方青铜器风格。</p><p>双羊尊通高45厘米,筒形口。腹为双羊前躯相背状,双羊神情安闲,显出一副静穆庄重的神态。羊角大弯曲,尊口下饰弦纹和龙面饕餮纹。羊颌下及腹下饰扉棱,象征须和腹部垂毛。通体饰鳞纹。<br>以羊作器是商人祈福心理的反映,“羊”字就是“祥”字,“吉羊”也就是“吉祥”。因此把羊作为吉祥之物予以崇尚。</p> <p>中国陈列室(中国馆)就占了好几个大厅。中国文物总数多达23000余件,珍品如山。</p><p>明陶塑地狱判官,青脸、紫袍、黑帽。为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之际被英军抢走。</p> <p>《天津北仓义和团民大破洋兵图》,是清代纪实性绘画的代表性作品。绘画不但记录了清朝的重大战事,还为我们今天研究清代历史留下了生动的形象资料。</p> <p>中国馆设在《东方艺术文物馆》内。和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一同展出。</p><p>南亚展厅在年代顺序的基础上,融入地区多样性,展出精品包括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神秘印章,南印度技艺精湛的湿婆铜像,斯里兰卡精美绝伦的鎏金青铜多罗菩萨像,莫卧儿帝国的宫廷珍宝和绘画,以及二十世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的画作。 </p> <p>公元7世纪早期,萨顿胡船棺葬中出土兜鍪,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这顶兜鍪由铁制的顶部、护颈、护颊以及覆面所组成。这种形制源自罗马帝国晚期的骑兵胄。</p><p>萨顿胡船棺葬的这顶兜鍪是一件罕见的出土物。它已成为了早期中世纪文化的一个象征。</p> 最为漂亮精美的展室当属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藏品专室。 <p>这个专室呈现英国收藏家巴伦-费纳德-罗斯柴尔德(Baron Ferdinand Rothschild)1898年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近300件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展品包括金银器、水晶、琥珀、珐琅、陶瓷和雕塑等。</p><p>从博物馆出来后,已经是午后时分。在附近博物馆街上看到一家 Fish Plaice餐馆,收银员长了一副中国人的面孔,服务态度还不错,但一句中文不会讲。<br>炸鱼薯条的鱼很新鲜,炸制的肉嫩皮酥,挺好吃。薯条也不错。</p> 午餐后直接去了考文特花园。考文特花园,在12世纪时为教堂财产。中世纪(13~15世纪)为修道院花园。<br><p>从16世纪起,Bedford接手后开始复兴。考文特花园第一座商店在全新的Piazza广场正式开业,最终,这里形成了一个露天果蔬市场。<br>1732年,第一座剧场皇家剧院座落在考文特花园。这里逐渐成为伦敦的娱乐中心。<br>随着酒馆、咖啡厅、肉店,以及裁缝、金店和家具制造商纷纷在此开店,现代意义的考文特花园初见雏形。<br>1830年,一座覆盖玻璃穹顶的新古典主义市场——考文特花园市场,取代露天市场正式建成开放。并保持原样至今。<br>由于考文特花园的悠久历史,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频繁出现而一举成名。</p> <p>参观完考文特花园,又来到摄政街。<br></p><p>Liberty被称为利宝百货,或自由百货,坐落于繁华的摄政街上一栋非常具有历史感的建筑内,本身这栋百年历史的都铎建筑就很值得来参观。</p> <p>这是一家非常老牌的百货商场,从外观到里面商品的陈设都能感受到Liberty的格调和高贵的气质。在楼梯间看见一个纯铜制消防水龙,很精致。</p><p>整个一圈转下来,总体感觉是:内部建筑装修像寺庙,商品陈列像大卖场,价格像奢侈品。合心意可下手买的东西并不多。但作为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商场,转转看看还是不错滴。</p> <p>7月13日行程,从象堡站乘坐148路公交车到St Thomas' Hospital County Hall,然后步行2分钟。步行穿过威斯敏斯特桥,在国会广场看游行集会。然后再前往大英博物馆参观。之后漫步伦敦街头。</p><p>在威斯敏斯特桥上看过去,议会大楼和大本钟尽收眼底。</p><p>这几天恰逢特朗普访问英国,国会广场上有集会和游行,很是热闹。<br></p> <p>阿梅诺菲斯三世是埃及第十八朝的第九个国王,在位38年(公元前1391—1353年),第十八王朝在他统治时期达到全盛。这尊雕像由巨型红花岗岩加工而成,距今已经有3400年之久。</p><p>戴着王冠的头像有近3米高,是底比斯一座神庙两个巨大的全身雕像中的一个头像。而在这个巨大头像旁边摆放的是这尊全身像的一只胳膊,从这只胳膊就能想象出全身像有多么巨大。</p> <p>著名的帕特农神庙修建于公元前447年至438年间,坐落于雅典卫城核心建筑群的中心,用于奉祭城市的守护神雅典娜。中央大厅是雅典娜的雕像,建筑物四面柱子的顶端,环绕着92个系列方形石雕,被称为排挡间饰,</p><p>神庙装饰有大量精美的大理石雕像,雕像取材古希腊神话,包括了著名的月亮神塞勒涅的马头雕像,伊利索斯河神像以及半人马和拉皮斯之战高浮雕。</p> 在古埃及,地位高的人死后,需要清洁身体,取出内脏,待尸体用泡碱盐干燥之后,在原来器官的位置填上木屑。接着在皮肤上涂上松脂,再从头到脚用亚麻布条包裹起来放在棺木之中迎接通往来世的漫长旅程。 思想者雕塑,正如罗丹自己说的那样:“他不仅用大脑、张大的鼻翼和紧闭的嘴唇思考,他还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紧的拳头和紧张的脚趾思考。” <p>从博物馆结束参观后,在伦敦街头随便走走,体验一下伦敦街头的氛围。</p><p>这是沙夫茨伯里大街的景色,绿树成荫。</p> <p>路过蒙茅斯街(Monmouth Street),看到这家咖啡店人气挺旺,好奇心驱使进去扫上一眼。</p><p>正巧一位上海女同胞提了一袋咖啡豆走出来,一打听,方知这是一家网红店。不由得心动,也想买上一些尝尝鲜。<br>看到柜台内有六七种咖啡豆,一时不知如何选择。服务员建议先尝一下。<br>于是先点了一杯30镑/kg的咖啡豆磨成的咖啡,感觉有比较突出的酸味,品不出多少香味;服务员又倒了两种28镑/kg的咖啡,酸味没那么浓,但同样品不出多少香味来。所以,最终还是没买。</p> <p>在亨格福德桥和金禧桥上欣赏泰晤士河和城市的风景和伦敦眼。</p><p>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虽然不算长,但它流经之处,都是英国文化精华所在,或许可以反过来说,泰晤士河哺育了灿烂的英格兰文明。</p><p>伦敦眼(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或又称为千禧之轮(Millennium Wheel)是世界上首座、也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观景摩天轮,仅次于南昌之星与新加坡观景轮。</p> <p>7月14日行程:伦敦国家美术馆、国家肖像画廊、莱斯特广场、</p><p>唐人街、摄政街。</p><p>乘坐地铁Bakerloo到查令十字站,出站后即到达国家美术馆。</p>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万人空巷去排队争暏那七八幅欧洲名画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br> 来到伦敦国家美术馆参观,徜徉在迷宫似的展厅里。 从达·芬奇、拉斐尔,到威尼斯画派、英国山水画派、法国写实派、前期印象派,直到塞尚、梵·高。 一幅幅名画让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br> 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坐落在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正北方向。 作品分为东南西北四个侧翼按照年代顺序展出,时间集中在1260年-1900年。<br> 1.人物肖像画<br>古希腊神话题材、宗教题材、皇室和贵族的肖像、自画像等;<br> 2.记事画,指那些记录大事件的绘画作品。比如说威尼斯画家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的《亚历山大前的大流士家庭》(The Family of Darius before Alexander)。<br> 3.风景画,其中最主要的一幅画就是凡·高(Vincent van Gogh)的《向日葵》(Sunflowers)。<br> 这座美术馆绝对是不应错过的参观地,谁不来谁后悔。 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位于国家美术馆东北侧。在逛完国家美术馆后,一定不要忽视与美术馆主体建筑相连的国家肖像画廊。<br> 特别是喜好文学的人可以留意,今天我们熟悉的那些英国文学泰斗的形象,往往最初来源于画廊里的油画原作。<br> 英国国家肖像画廊于1856年对外开放,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肖像艺术博物馆,收集了历史上重要的和著名的英国名人画像。博物馆更为看重作品中人物的地位以及影响,而非它本身的艺术品价值。<br> 逛完整个画廊,维多利亚女王、亨利八世、莎士比亚、南丁格尔、丘吉尔、甲壳虫乐队、戴安娜王妃、哈里·波特和贝克汉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纷纷安居在属于各自时代的展厅内。犹如一段段熟悉的历史从你身边擦身而过。<br> 而你所要做的,则是把这些清晰或是模糊的名字串联在同一个历史时空中,宛然组合出一部私享的英国史。 参观完国家美术馆,出馆后穿过后边的莱斯特广场,沿Wardour St直行,便来到了唐人街牌坊下边。<br>二战之后,随着中国餐饮逐渐受欢迎以及香港移民的大批涌入,爵禄街一带开始出现众多中国餐馆,一些从船厂区搬来的业主不断向当地其他族裔顶让商铺,后来华人势力逐渐占据了爵禄街一带,开始被视作“唐人街”。<br>唐人街里游客比较多,道路两边餐馆林立。这里其实就是个城中村,所以,餐厅规模都不太大。看见有很多西方人在里面用餐。<br>这条街很快就走到头了,我们再没有进村细转的打算。左转拐去摄政街了。 在摄政街上。见到有一群素食主义者在街面上走过。 在伦敦,这种游行集会很容易看见。 <p>7月15日行程:科学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肯辛顿公园和肯辛顿宫。</p><p>一早从象堡站乘坐360路公交车,约50分钟直达肯辛顿南站,然后步行5分钟就到了会展中心区。只见三家博物馆扎堆排在一起。</p><p>刚到时,博物馆尚未开门,走到旁边的伦敦帝国学院,看见一座高高伫立着的女王塔。</p><p>女王塔是校园里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它曾经是帝国研究院(Imperial Institute)的一部分,也是它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br>在顶部的圆顶下面,设有一个观景台。女王塔是伦敦市西南部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因此每个方向都享有毫无障碍的景观。</p> 伦敦科学博物馆建于1909年,是西欧规模最大、世界建立最早的大型科技博物馆。<br> 伦敦科学博物馆是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农业、工业和医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广博性在世界范围内独占鳌头。 其展出的物品说明了人类生活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从塑胶袋、电话到海外钻油设备和飞机。 这些展品向我们揭示出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辉煌的科学成就。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为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原为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的一部分。 1881年由总馆分出,1963年正式独立。 博物馆为维多利亚式建筑,形似中世纪大教堂。<br> 全馆有20间大陈列厅,内容包括古生物、矿物、植物、动物、生态和人类等六个方面。<br> 一层右翼各陈列厅展示古生物化石标本。 它展出有鱼龙,蛇颈龙,5米高的霸王龙,体态极小的新颌龙,尾翼达17米的翼龙以及完整的始祖鸟骨骼等;<br> 自然历史博物馆建筑极具特色、展品非常丰富,是非常值得前往参观游览的地方。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博物馆。 博物馆以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人公爵命名。 专门收藏美术品和工艺品,包括珠宝、家具等等。<br> 在英国,V&A博物馆是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第二大国立博物馆。 它在伦敦诸多博物馆中拥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其藏品美轮美奂所致。<br>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陈列的展品超过了四层楼,分别展示在长达11公里的长廊中。 它们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家具、时装、珠宝、陶瓷、玻璃、制品、银器以及建筑。 展览品以欧洲展品居多,但也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伊斯兰艺术和设计的展品展示。<br>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460万藏品,绝大多数都世界各国的老百姓和君主“过日子”的物品。 展品包括服装衣物,家居桌椅,地毯壁画,锅碗瓢盆,金银首饰,宗教物品等等,几乎涉及每个国家的每一个历史时期。 总之,这是一座非常有看头的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不同,这里的展品不需要了解太多的背景资料,展品的美一眼就可以欣赏得到。 阿尔伯特纪念碑(Albert Memorial),是维多利亚女王为了纪念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而建造的哥特复兴式建筑(Gothic Revival )。<br>从会展中心前往肯辛顿宫,走在青草绿树之间,此时看见左手边远处有一座漂亮的纪念碑。碑亭中的金色阿尔伯特坐像面朝南面的阿尔伯特音乐厅以及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br>纪念碑于1872年由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设计,维多利亚女王1876年亲自为它揭幕。纪念碑上的阿尔伯特亲王坐在宝座上,手捧1851年国际博览会的目录,以纪念艾伯特对世博会做出的重大贡献。 肯辛顿公园从前是王家园林,现在与海德公园相连向公众开放。<br>公园有著名的小说人物彼得·潘(Peter Pan)的塑像,他面朝湖水,两腿叉开,一手翘起短笛,一手召唤更多的孩子同来玩耍。西边的肯辛顿宫(Kensington Palace),曾经的黛安娜王妃寝宫所在,至今王宫门前仍有民众不时献上花束凭吊。<br>对于更多人来说,这座公园及宫殿的知名度的大增。还得归于戴安娜王妃常住此宫所带来的影响力。<br>对于我们来说,戴安娜已然成为过去。现在更吸引人和让人兴奋的是嫣然游荡在湖水中的天鹅和加拿大黑雁的曼妙身姿。 肯辛顿宫位于伦敦市中心海德公园西侧,是一座皇家宫殿,曾经是维多利亚女王和戴安娜王妃的居所,2013年成为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新居。<br>自17世纪起肯辛顿宫成为英国皇室居住地。这座宫殿在1661年由赫内基·芬奇爵士、诺丁汉公爵改建詹姆斯一世时期风格的建筑。而威廉夫妇则在1689年将它买下并进行改造。王室家族于第二年圣诞节入住,之后的7年间仍然在继续施工。 <p>肯辛顿宫部分对外开放,宫殿展示区包括了维多利亚女王受洗的房间和1760年迄今的皇室宫廷服饰展览。<br>宫殿周围花园的草木修剪完美,在过去的300多年,它见证了英国王室的高层政治和私密的生活。</p> 大家出去跑了一天,晚上回来自己做点可口的饭菜,其乐也融融。 7月16日行程,上午搭乘344路公交车到The Hop Exchange站,游览博罗市场,然后沿Tooley St大街前往并游览泰晤士河。下午前往维多利亚车站附近游览购物。晚前往希思罗机场并于当晚搭乘国航CA938航班返回北京。 <p>一行人到达博罗市场时,时间尚早。因此,决定先去泰晤士河边走走 。</p><p>在博罗市场旁边,就是这座萨瑟克座堂。英国圣公会萨瑟克教区的主教座堂。</p><p>萨瑟克座堂为伦敦最古老的主教座堂,同时也是伦敦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不仅仅是一个教堂,更是众多王子、乞丐、高级教士、诗人、剧作家、囚犯、病人的庇护场所。这个庄严的大教堂是伦敦南岸大学一年一度荣誉学位授予仪式的场地,是摄政学院毕业典礼举办地,同时也是伦敦国王学院医学学位授予仪式的举办场地,此外,也是伦敦航海学校一年一度圣诞节颂歌歌唱节目的表演地。</p> 这座雕塑位于帝国战争纪念馆边上的大厦内,不知是否有实际用途? <br> 建在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上的帝国战争纪念馆,位于泰晤士河上,舰身后就是著名的伦敦塔桥。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爱丁堡级轻巡洋舰的2号舰。<br>该舰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役参战,战果辉煌,四处征战,参加了包括击沉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的战斗、北极船队护航、攻击提尔皮茨号的“钨”行动以及诺曼底登陆场的炮火支援行动。<br>在欧洲战事的最后阶段,该舰在北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艘德国XXI级潜艇发现,幸运的是潜艇艇长因为战争即将结束而没有发起攻击。 <p>在伦敦桥车站的背面,是全欧洲第二高的大厦,仅次于莫斯科水星城的伦敦碎片大厦。 </p><p>伦敦碎片大厦外观就像一座玻璃金字塔,底座宽大,逐渐向上收窄,顶部锯齿状尖塔更是独具特色,成为伦敦新地标。<br>它之所以取名“碎片大厦”,是因为外墙由向内倾斜并依次向上延伸的玻璃片覆盖着,自下而上由粗变细,最终形成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塔尖的玻璃板互不接触,形成一个“让大厦在天空呼吸”的开放空间。<br>碎片大厦的整体形态是下宽上窄,最后顶部的塔尖渐渐消失在空中,就像16世纪的小尖塔或高桅横帆船的桅杆。建筑的形式以伦敦具有历史性的尖顶和桅杆为基础而设计。</p> <p>从河边转回来,看到博罗市场已经有商铺在营业了,这天是星期一。不知是否因为是一大早的原因,市场里面消费者不多,很多店铺也没开门。</p><p>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跟大本钟、伦敦眼、大英博物馆一样,都是伦敦的名片。<br></p> 入选CNN评选的全球十大市场的博罗市场是伦敦最负盛名的食品市场,被称作"食品迪士尼乐园"。<br> 走到市场的西南角,看到了Monmouth Coffee (博罗市场店)。进去点了杯拿铁,味道很不错。咖啡和奶香味都非常足。<br> 喝完咖啡买了些咖啡豆带回国喝,但不知何原因,再也喝不出店里的味道了。 <p>下午乘坐地铁Bakerloo,然后转乘Circle抵达维多利亚车站。</p><p> 维多利亚车站位于伦敦西敏市,是伦敦市区最繁忙,知名度最高的火车站,被誉为伦敦最具代表性的火车站,是伦敦重要的交通枢纽。</p><p>火车站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白金汉宫,伦敦各大知名的景点、商场都集中在附近。</p> 7月18日,一行人经北京转机,返回咸阳国际机场。圆满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浪漫法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