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第一次到宁陕是2011年,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一次赛教活动。初见,就被她的宁静所吸引。三年前,孩子爸爸工作调动来到宁陕,从此,寒暑假,我和孩子们又多了一个去处。这不,我又带着孩子来绿都避暑了。</h3> <h3> 来的那天已近黄昏,晚饭后和孩子们一起在廊桥附近转了一圈。</h3> <h3> 一早起来,步行街口的浆巴饼牵引着我的脚步。电饼铛整齐地排成一排,里面冒出的香气让人垂涎,卖饼的大姐揭开盖子,熟练地取出一块油亮金黄的饼(锅里有个圆圆的金属圈儿,怪不得每块饼都那么圆),再往锅里刷点油,舀一勺浆巴往里一倒,“呲溜”,又一个浆巴饼就快出锅了!</h3> <h3> 这是我家俩宝的最爱。这里的熟玉米都是连壳儿蒸的,还没剥开就闻到一股清香味儿。撕开外壳,每一颗玉米粒都那么晶莹剔透,迫不及待啃上一口,软糯可口,齿颊留香。</h3> <h3> 要下雨了,连乌云都那么可爱,你瞧,那上面两朵像不像两颗爱心,下面还有一只正在喷水的小鲸鱼呢!</h3> <h3> 又下了一夜的雨,清晨出门,感觉到一阵阵凉意。明媚的阳光洒满山头,飘渺的云雾缓缓升起,亦真亦幻,如同仙境。</h3> <h3> 雨过天晴,河水涨了,变得混浊不堪,天空却更加清明,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陕蓝吧?</h3> <h3> 这里的人们爱花。公路边,庭院里,阳台上,随处可见各种明媚的小花儿。</h3> <h3> 这是开在别人家窗台上的两盆花,像不像一个个穿着裙子的小姑娘?</h3> <h3> 我始终相信,爱花的人一定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h3> <h3> 滨河公园里,艳丽的三角梅,洁白的的栀子花,多彩的玫瑰花,姹紫嫣红。当然,我家小宝对这些花儿可不太感兴趣,最让她念念不忘的是公园里的两处秋千,那是公园里最热闹的地方。</h3> <h3> 那天下楼,偶遇一只正在河边觅食的朱鹮。她身形美丽,神态悠闲,走走停停。坝区放水,那些搁浅在小水潭里的鱼儿成了她的晚餐。见到这些一级保护动物,不要讶异,也无需欢喜,因为她们是这里的“常客”——陕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就在这里。</h3> <h3> 晚上,滨河公园慢慢安静下来。人们陆陆续续回家去了,只有秋千还在轻轻摇晃。草丛中,几只不知疲倦的蛐蛐儿“瞿瞿——”地叫着……</h3> <h3> 晚上,哗哗的河水声格外清晰。几次梦中醒来,都以为下雨了,于是凝神倾听。早上起来推开窗户,才发现自己是听了一场假雨。</h3> <h3> 新修好的廊桥还没来得及安灯,却还是倍受青睐。无论晴天雨天,都有很多人带孩子在这里玩耍,有时候会看到几位老人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聊天或是打牌,还有精明的果农把李子挑到这里来卖呢。晚上,桥上更多的是年轻人,三三两两,窃窃私语。这样的时候,我总是快步走过,生怕惊扰了他们。</h3> <h3> 散步归来,回头望望,漆黑的夜空中升起一团乳白色的浓雾。是又要下雨了吗?</h3> <h3> 这次来绿都,好似恰逢雨季,让我不仅领略了“晴方好”,也感受到了“雨亦奇”。雨后的宁陕更加静谧,空气里没有一粒尘埃。几场大雨过后,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蘑菇争相钻出土来,山间的草丛中这儿一朵,那儿一簇的,大宝忙着拿出手机拍照,小宝总是欣喜地想去采摘。</h3> <h3> 河边的石头上,我们还邂逅了它——一只叫不上名字的小昆虫,它穿着华丽,形色匆匆,也许是去赴一场重要的约会吧。</h3> <h3>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一个人。也不尽然吧,爱上一个地方,何须理由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