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宝宝一起成长》

果糖

<h1> </h1><h1> 在生命成长所能体验到的独特感受中,上天对我们的馈赠,它让我们能更清晰的看待生命,对待成长! </h1><h1> ———题记</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这个假期,最幸福的事儿莫过于陪伴孙子,共享美好生活,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告诉他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孩子的成长是立体的,对孩子的培养应是全方位的,相陪(培)相长。</h1><h1> 最近真的发现宝宝在悄然长大,一天一个样,总是不经意间给我们很多惊喜,同时,也促进我们的成长!</h1><h1> 今天,早教班的大堂课结束后,花花老师奖励给宝宝一个卡通贴纸,贴在宝宝的手背上,宝宝爱不释手,反反复复地瞅啊瞅,看得出来他很喜欢!奶奶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图案?爷爷说是佩奇,奶奶扫了一眼,哦,是佩奇!可宝宝却说是“爸爸” ,当时奶奶以为宝宝不懂啥只是瞎说而已,也没再理会这事儿。</h1> <h1>  到家后,宝宝把喜欢的贴纸粘在书柜上,又不断的反复地喊着“爸爸”,并从书柜上取出小猪佩奇双语故事《我爸爸》给奶奶看,这时奶奶才注意到,这个卡通图片上的“人物”是戴着眼镜的,正是佩奇的“爸爸”,一瞬间既欣喜又惭愧,欣喜的是周岁宝宝能有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惭愧的是爷爷奶奶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一个咦咦学语的婴孩儿,真是out啦!</h1><h3></h3> <h1>  此时宝宝兴趣盎然,于是,奶奶趁机给予肯定和赞赏,宝宝有了成就感就乐此不彼,于是把“学习”当作乐趣,而不是负担,在和奶奶愉快的“交流”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一会儿把佩奇的“妈妈”递给奶奶,一会儿再把佩奇的“爷爷奶奶”递过来,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使得宝宝学会了“人物”的区别,不自觉地促进多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他在激励中不断地成长。</h1><h3></h3> <h1>  简简单单的一件小事儿,便引起我的思考🤔 看来“童言稚语”或是思维的“异想天开”、可以是幼儿的作品、也可以是幼儿的“肺腑之言”。<br> 所以,个体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赏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赏识会激发孩子心理的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激励孩子不断地成长。但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夸”盲目的表扬,要从尊重孩子的角度出发,维护孩子的自尊为前提,承认不足,欣赏长处。赏识教育是一种真爱教育,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能量,她传达着一种形式———你,很重要!你,真棒!你,能行!生命中因充满爱而美好,从而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br> 事实证明成就感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一种积极感受,它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自我评价。因此,成就感是构建儿童自信心的基础。当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时,孩子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努力。<br>  宝宝虽然很小,才16个多月,还不能完全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但已经具备了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和认知等能力,能用肢体语言或行为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了表现欲,由此看来,婴幼儿早期教育不容忽视!<br>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孩子的成长只有记忆力,单一背诵是不够的,还要有主动并独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多种能力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学过生物学的人都应该知道,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著名的心理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约83%来自视觉,可见,观察能力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所以要重视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h1><h1> 因为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儿童认知世界的眼睛。记得俄国教育家冈察洛夫说:“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观察力与注意力互为因果相辅相成。通过视觉的灵敏度,锻炼视觉和大脑在瞬间强烈的注意力。所以观察力的训练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h1><h1> 同时我也悟出一个道理,陪伴就是幸福的体验,有效地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陪伴要“用心”,而不是“用力”。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发展都需要活动的空间,需要交往的环境,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需要正确引导和搭建平台,为孩子的表现创造一个机会,为孩子的进步传递一份赞许,这样,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就能够伴随着飘逸的歌声一起自由地飞扬。</h1><h3><br></h3><h3> 2019.07.20</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