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于佳平

<h3>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h3><h3>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盘龙?</h3><h3> ——————题记</h3><h3><br></h3> <h3>  有一个地方,下了雪,就变成了金陵;有一个地方,曾被诸葛亮称赞:“<span style="font-size: 1em;">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这个地方叫南京,这个地方叫钟山。</span></h3> <h3>  初入大门,雪松矗立在石阶的两边,他们就好像是中山陵的长者,与嫩绿的灌木不相类似,透露着沉稳与庄重,几十年过去,它们的身姿不再那么挺拔,即使只能倚着木架,它们还是默默地守着这片地陵,与主人静看云卷云舒,静听风声鸟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正是这里最美,最闲适的表现。</h3> <h3> 392块石阶,象征着那时三亿九千两百万人民,抬起,落地,不断频繁的重复着这个机械的动作,呼吸渐渐变得沉重,却不敢大喘粗气,生怕惊动了在这里长眠的伟人</h3> <h3>  不消五分钟,我们就到达了山峰。南京黄梅天阴沉沉的,好像一层并不轻盈的云锦。中山陵坐落于群山之间,四面绿树环合,就好像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境突然发现了这个地方。</h3><h3> 在登上中山陵前,我一直不明白孙先生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修建地陵?现在我明白了,这里不仅仅有朱元璋,孙权作近邻,更能看见他曾经打下的一片南京城。</h3><h3> 我想孙先生是不甘的,他不甘的是解放战争的失败,现在应该也释然了,因为他亲眼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看见了中国的强盛。</h3><h3> 我们不拘泥于历史,我相信两党会在历史的警示中,走向新的转折。</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