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之一

活,该快乐

<h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正是我们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再如,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女子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h3> <h3>我们做家长的其实一直都处于被动状态,孩子们只有做错事后,我们家长才会“出击”,不然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安好”的状态,却从来没有在孩子相安无事的情况下去关心孩子,去了解孩子,去同孩子们交流谈心。之前我也是处于“被动家长”,总是发现孩子的败病后才会教育她,从而让孩子嫌我啰嗦,并且说的大道理她也没有听,反而背道而驰,现在才明白原来自己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懂孩子,做主动出击的好父母!</h3> <h3>这个问题说实话,问的好。但是我从没有问过自己,看到此问题后,心里默默地问了问自己,还是无法回答。看了这书的第一章,我明白了,我们身为父母,就是为了陪孩子成长,明白生命是如此美丽动人。回想过去,欣悦从呱呱坠地的小婴儿到如今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这十年,她依赖我,信任我,我同她一起成长,在我们彼此的生命里留下难忘的记忆,我感谢她来到我的世界,让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h3> <h3>养儿育女让我们身上的优缺点暴露无遗,我们可以表现得至善至美,也可以摇身一变化成凶神恶煞,这就是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眼里的“天使与魔鬼”。</h3><h3>欣悦生病住院的第一晚,高烧反复,平日一觉到天明的我那一夜竟然彻夜未眠,时刻关注着她的情况,直到第二天恢复正常才敢松懈!欣悦总是说妈妈是最好的妈妈。哈哈,这时我是天使。当我没有耐心听她解释疑问时;当她在我这里受到委屈时;当她跟我说着同小伙伴闹矛盾而我不站在她这边时,她会生气的对我说着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就是一个臭妈妈,坏妈妈!嘻嘻,我又成了“魔鬼”。但不管是哪样,妈妈依然爱你,最爱的孩子!</h3><h3><br></h3><h3><br></h3> <h3>我们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我们要改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的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和成熟。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h3><h3>身边很多人都说我是一个性格好的人,其实不然,养我的老爸说我这脾气太任性了,生我的老妈说我就只有在欣悦这里是忍了再忍!是呀,在孩子的跟前,我真的是忍了再忍,不想把自己“魔鬼”的一面展现于她,在她的生命力,我不仅是妈妈,我还是姐妹,更是朋友,所以我要同她一起成长,为她而改变,只有她看到了我的改变,她才会更努力!</h3> <h3>在《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陪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等书中都有看到“家庭目标清单”这词,它是能让我们成为主动型家长的简便方法。接下来,我会同欣悦列一份“清单”或者“时间—活动评估法”一起用这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加油吧,小伙伴!</h3> <h3>总之,孩子需要家长的谨慎、用心;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承担起责任,希望我们心思缜密,深谋远虑,对我们自己及他们有充分的认识,也希望我们理解他们,小心呵护他们。总之,我们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深思熟虑!《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第二章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