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h1><h3> 习近平主席在《之江新语》中写道,“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h3><h3> 实践反复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也出干部,甚至出好的心情和身体。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统一战线,实际上就是搞大联合、大团结,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种大运用。</h3><h1> 为什么要讲团结?</h1><h3> 不少人有道德洁癖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交往洁癖,总喜欢和自己相同或者类似的人在一起。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一个人想做稍微大一点的事情,管理稍微大一点的团队,或者说作为领导者,就要非常警惕和克服这种倾向,努力扩大自己的容忍半径、交往半径、团结半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领导的本质是让人服从你、信赖你、追随你。搞艺术、搞创作等可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甚至“唯我独尊”,但是搞管理、带团队、干事业,必须学会团结,学会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h3><h1> 为什么说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h1><h3> 因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伟大的事业需要千百万人为之奋斗,需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如果不最大限度地团结人,一些人就可能不仅不发挥正面作用,反而发挥负面作用。人的一生,不仅要努力寻找和培养志同道合的同志、战友,更要有胸怀、有能力与不同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品行、不同性情、不同利益的人建立不同层面、不同量级的信任与合作,寻找和培养朋友、盟友,尽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否则就很容易陷入寂寞、苦闷、压抑等情绪之中,孤芳自赏乃至愤世嫉俗。</h3><h1> 团结谁?</h1><h3> 应团结大多数,甚至尽可能地团结最大多数,也就是看似平庸的乃至有缺点的大多数。有的人也讲团结,但实际上只团结和自己相同或者高度相似的人。要知道,我们说的团结,首要的往往不是团结和你意见一致的人,喜欢你、认可你的人,你喜欢、你认可的人,而恰恰在于团结和你意见不一致的人,不那么喜欢你、认可你的人,你不那么喜欢、不那么认可的人,乃至对你有意见、讨厌你、反对你的人。往大了说,重点往往在于团结不那么先进、不那么优秀、不那么革命的人乃至落后分子,在非常情况下甚至要团结反动分子,譬如抗日战争时期。简单地说,重点往往是团结和你不一样或者不太一样的人,特别是中间分子。问题是,太多的所谓君子只愿意团结君子,甚至是纯而又纯的君子,因而曲高和寡,难以成势,也难以成事。</h3><h1> 怎么团结?</h1><h3>一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求同是前提,否则就谈不上团结,团结的本意就是要取得公约数;存异是应有之义,不可刻意去消灭异,否则就是一体了,就失去团结的必要了。这就要求大同、存小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二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于外部团结对象,万不可以同志的标准去要求,也不可以战友的标准去期待,更不能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管宁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品行自是高洁,但如果作为一位领导者,他对朋友的要求就未免过于苛刻,动辄绝交的态度也实不可取。三是积极引导、努力争取。既然是团结人,就要去做工作,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身感人,使人得到提高,进而和自己靠得更拢。统一战线上常说广交、深交,就是这个道理。四是进行必要的斗争。毛主席常说,“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因为,没有斗争,则团结的基准会越降越低,其结果不是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而是我们逐渐失去了自我。</h3><h3> 努力争取团结,争取更大更紧密的团结,这是一个不断突破人性局限、不断消除人性消极面的过程,是一个破茧成蝶、化敌为友、化友成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美艳自己的过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