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以来,全国化工行业先后发生了江苏响水“3·21”、山东济南“4·15”、河南三门峡“7·19”三起重特大事故,伤亡惨重、影响恶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河南三门峡“7·19”事故暴露出事发企业安全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风险辨识能力差,装置泄漏后处置不及时、带病运行,设备、生产等专业过程管理存在重大安全漏洞,事故还暴露出工厂设计布局不合理,对空气分离等配套装置安全生产重视不够等突出问题。</h3> <h3>事故发生之前,义马气化厂的安全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成效是有目共睹的。</h3><h3>该企业曾连续安全运行3400天,有70多名注册安全工程师;</h3><h3>拥有自己的安全文化和管理体系,包括互联网数据平台、SIS系统、HAZOP分析等,企业可以在过程管理中执行各项要求;</h3><h3>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验收;获评河南省2019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省级标杆企业(单位)。</h3><h3>更早些时候,义马气化厂还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科技型最具竞争力企业、河南省节能减排示范企业,河南煤气集团也曾被评为河南省2009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h3> <h3>遗憾的是,虽然过去安全业绩可圈可点,但事故还是发生了。</h3><h3>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该事故的通报指出,经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空气分离装置冷箱泄漏未及时处理,发生“砂爆”,进而引发冷箱倒塌,导致附近500m3液氧贮槽破裂,大量液氧迅速外泄,周围可燃物在液氧或富氧条件下发生爆炸、燃烧,造成周边人员大量伤亡。</h3><h3>通报还强调,义马气化厂净化分厂2019年6月26日就已发现C套空气分离装置冷箱保温层内氧含量上升,判断存在少量氧泄漏,但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认为监护运行即可。7月12日,冷箱外表面出现裂缝,泄漏量进一步增大,由于备用空分系统设备不完好等原因,企业仍坚持“带病”生产,未及时采取停产检修措施,直至7月19日发生爆炸事故。</h3><h3>或许是10年优良的安全业绩,麻痹了各层级对安全的警惕神经,让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做了选择、打了折扣,最终酿成惨剧。笔者想提醒各企业,事故的发生从不会顾忌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顶着多少光环,一旦客观条件达到,瞬间就会发生。</h3> <h3>当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进行深刻反思,不仅反思我们“怎么了”,更要反思该“怎么办”。</h3><h3>像义马气化厂这样一套已经久经考验的空分装置,在技术上已没有太多认识方面的缺陷,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直接而低级的,就是将人的意识特性强加到了客观的安全生产,是人的“做选择、打折扣”干扰了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作用。我们如何做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呢?除持续强化现有管控措施以外,还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h3><h3>一是充分利用当前自动化、智能化科技成果,从设计开始打造智能化装置,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消减人为因素干扰。</h3><h3>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应运,不仅可以规避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及监控失误,同时可以有效规避决策人员的投机心理对系统运行的致命伤害。笔者注意到,目前有些中小型空分项目已经可以实现远程管控,所有现场运行都可通过智能化体系来实现。如果采用了远程管控手段,当出现类似义马气化厂空分装置这样的设备异常状况时,就能够避免人工干预,按照既定程序停车。当然,单独对一个孤立的空分系统做这样的考量意义不大,还得结合上下游关系,从整体性的角度考虑智能化、自动化的布局与设计。另外,从智能化换人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数量的角度来说,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h3><h3>二是优化工艺布局,确保安全距离。</h3><h3>从义马事故通报和监控视频可知,硕大的空分冷箱倒塌落地后,周边出现三联爆,冷箱倒塌导致附近500m3液氧贮槽破裂,大量液氧迅速外泄,周围可燃物在液氧或富氧条件下发生爆炸、燃烧,造成周边人员大量伤亡。能不能通过合理的工艺布局与适当的安全距离来规避爆炸与燃烧呢?笔者近期走访了几家空分单位,液氮储罐、液氧储罐与冷箱之间的距离都是紧凑的,这种距离是否合理、是否有优化空间等,值得我们深思。</h3><h3>三是预估硬件设施的生命周期,开展预防性设备维护。</h3><h3>工业化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对设备所用材料、加工制作工艺等之于设备寿命的影响进行统计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材质分析及数据模拟等技术,对在役设备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数据库,进而预估设备寿命周期,对市场上通用的设备进行生命周期认证,对重复使用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再评估,藉此开展预防性维护,做到超前管控。</h3><h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应将事故教训作为安全发展的有力推手,客观对待安全生产,并采取客观措施进行事故预防。</h3> <h3>事故爆炸概况:</h3><h3>(1)爆炸时间:7月19日17时45分左右</h3><h3>(2)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气化厂</h3><h3>(3)爆炸源:该厂C套空分装置</h3><h3>(4)爆炸范围:以该厂为源头,周围3公里范围内均有受到冲击波破坏</h3><h3>(5)伤亡情况:三门峡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截止20日17时,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5人重伤。</h3><h3>(6)灭火救援:消防部门等大量救援人员集结,在现场搜救人员和灭火。</h3><h3>(7)多方关注:王勇批示,应急部、国家卫健委、河南省……相关领导和工作组到场。</h3><h3>(8)目前,救灾和事故调查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h3> <h3>当地消防救援队伍已调集46辆消防车、209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全力控制火势、搜救被困人员。</h3> <h3>网传视频信息显示,义马气化厂发生爆炸,现场腾起蘑菇云,并伴有巨大的爆炸声。爆炸产生强大冲击波,附近居民小区多户窗户被震碎、大门震裂,空气中漂浮尘土。</h3><h3><br></h3> <h3>事发时声音巨大,气化厂办公楼的玻璃都被震碎了,“在外面买东西的顾客,都被碎玻。</h3> <h3>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官网发布的豫安委【2019】7号文显示,河南省煤气集团公司义马气化厂名列河南省“2019年首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省级标杆企业”,是河南省内72家企业(单位)之一。文件发布日期为今年7月9日。</h3> <h3>受关注的7个问题</h3><h3>(1)什么发生了爆炸?媒体报道出现过两种说法,一是政府说的C套空分装置,一是当地消防说的锅炉房。具体的爆炸区域和爆炸物还有待进一步调查。</h3><h3>(2)爆炸的原因是什么?爆炸威力巨大,同时产生了白色的蘑菇云,那么:空分装置产生氧气和氮气,在此生产工艺环节中,涉及到深冷、压缩、热交换等系列操作,温度和压力均会较高,是设备问题、热交换问题、操作问题……还是其他问题,物理爆炸还是化学爆炸?</h3><h3>(3)有多少人死伤?目前披露的数据是20日3时的,伤亡人数会不会随时间而增多?</h3><h3>(4)爆炸不涉及重大危险源罐区。义马市政府消息:爆炸不涉及重大危险源罐区,生产装置均已停车。</h3><h3>(5)安全生产双标杆企业。新京报消息,7月9日,涉事工厂获评河南省2019年首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省级标杆企业(单位)”。义马气化厂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们将以荣誉为契机,继续深入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关要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等创建成果进行深度融合,与“星级分厂”、“安全之星”、“安全标兵”、“身边的榜样”、“隐患排查四最工作法”、“有感领导”等日常安全活动载体有机结合,持续优化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全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h3><h3>(6)该厂曾被中央环保督察。2016年8月5日,三门峡市人民政府收到《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来电举报资料交办单》——根据群众举报,义马气化厂经常将工业废渣倾倒在附近的沟边和路边,运输沿途灰尘滚滚,从废渣中渗出来的污水,到处乱流。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恶化。群众多次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未处理。</h3><h3>(7)事发前当地政府和多部门在该厂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据义马党政网报道,7月2日,即事故发生仅半个月前,当地还举行过“模拟义马气化厂液氨罐区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h3><h3>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因为,会一失万无。</h3><h3>在安全工作中,必须谨小慎微,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形式主义和官样文章。义马此次大灾,应该引起更多反思和行动。</h3> <h3>投资200万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报警系统</h3> <h3>引入2套SIS系统,自动记录</h3> <h3>故障报警</h3> <h3>HAZOP专家驻厂两个月</h3> <h3>百万工时事故率逐年下降,接近美国化工石油协会统计0.6</h3> <h3>义马气化厂作业安全管理</h3><h3>时间:2017.03.29</h3><h3>现将义马气化厂作业安全管理方面部分做法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h3><h3> 做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必须加强设备开停车及检维修作业过程管理,义马气化厂严格按照《化学工业建设项目试车规范》(HG 2023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3018-2008)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制定厂部相关作业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作业管理体系。</h3><h3> 一、装置开停车作业,实行“两单一表”管理</h3><h3> 对于化工生产企业,装置开停车过程存在压力、物料、温度等变化,相比正常运行而言属于异常状态,往往是事故高发期。为规范装置开停车工作,保证化工装置顺利开停车和安全、稳定运行,义马气化厂对装置开停车实行:“开车确认会签单、开(停)车确认单、开(停)车执行表”的“两单一表”管理, 达到开车确认程序化和开车过程流程化。</h3><h3> 开车确认会签单,由设备、电仪、工艺、安全、生产组织等部门分别对机械完好性、电仪设备完好性、系统联锁、装置气密、水压试验、盲板位置、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确认,共同签署意见,并经值班调度长审核同意后下达装置开车指令并组织开车工作。</h3><h3> 开(停)车确认单,由装置所在单位组织进行风险分析,操作人员、工艺技术人员共同确认开停车过程所有风险已制定防范措施,处于安全可控状态。</h3><h3> 开(停)车执行表,各单位根据装置设计流程,操作程序等编制各装置的“开(停)车执行表”,并根据各执行步骤的安全重要性、操作难易程度划分为A、B、C三级,分别由工艺副厂长、工艺工程师和班组长进行对应确认,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改进。</h3><h3> 二、特殊危险作业,实行“程序化”管理</h3><h3> 义马气化厂制定下发《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八大特殊作业票证管理程序》、《危险化学品罐区作业管理规定》等制度,从票证办理到现场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均制定规范的管理程序,严格动火、登高、进入受限空间等 八大特殊作业现场管理,加强作业过程管控。</h3><h3> 一是严格落实作业许可管理,明确规定动火、登高、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危险作业票证的管理程序,明确相关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化验分析人员、消防应急人员、作业审批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作业。</h3><h3> 二是严格落实作业前员工培训,作业前由装置所在单位技术人员对参与检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作业危害辨识、安全防范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保证检修人员严格遵守作业规程。</h3><h3> 三是严格违反“程序”的责任追究,对违反《八大特殊作业票证管理程序》的人员,视为碰触“红线”,一律进行停职培训。</h3><h3> 三、“高难险”作业项目,实行“一评三案”管理</h3><h3> 为加强作业过程管理,严防作业过程隐患,保证安全检修,义马气化厂对“高难险”作业项目实行“一评三案”管理。</h3><h3> 一评:即针对作业过程存在的风险因素开展“风险评估”,找出“危险源”,制订防范措施;风险评估内容涵盖检维修作业的过程和步骤、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作业环境特点和作业人员情况等。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在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员工培训和个体防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作业风险。</h3><h3> 三案:即制定工艺处置和检修方案、安全方案和应急预案。工艺处置和检修方案,主要包括检修前的安全交接内容和检修组织机构,检修进度控制,检修质量控制等技术方面内容。安全方案,主要包括检修前、检修中、检修后的安全控制内容。应急预案主要针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找出可能对其它设备及人员造成影响的事故类型,编写具体现场处置方案。</h3><h3>作业过程中,各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过程控制,各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对具体检修项目进行安全包保,提前消除作业隐患,保证检修作业安全进行。</h3><h3> 四、规范人员安全行为,实行“红线”管理</h3><h3> 为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防范事故发生。义马气化厂制订下发《安全生产禁令管理规定》(八条禁令),成立“安监小分队”,开展随机抽查,对违反禁令人员一律进行停工教育,严控现场“三违”,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强化作业过程安全管控。</h3><h3> 五、加强作业监护管理,实行“黄马甲”管理</h3><h3> 为强化作业现场监护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作业监护人员履责到位,保证作业过程安全。义马气化厂推行作业监护人员穿着“黄马甲”管理。凡进行“八大特殊作业”及高压停送电等电气作业必须设置专职监护人员并将“黄马甲”穿戴整齐后方可上岗进行作业监护。“黄马甲”制度的推行,不仅推进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精细化,而且提升了监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h3><h3> 以上是义马气化厂在作业安全管理方面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有效避免了作业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但和许多优秀企业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真诚的希望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使义马气化厂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h3> <h3>搞安全生产者要常态夹起尾巴做人,保存严谨低调,因为安全预防谁也做不到100%,务必慎之又慎,居安思危,不骄不躁,更不要老想着出风头。记住:名利与你无关,责任你要承担。干了,就实实在在做好安全管理才是硬道理</h3> <h3>安全生产规律就是:安全—事故—汲取教训—落实防范—放松警惕—发生事故,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好的安全管理也只能是延长安全到事故的周期,杜绝事故、绝对安全,永远安全,安全万岁,只能是一种愿景,神仙也做不到,就不要说人了。但我们安全人还是要为最大限度延长这一周期不懈努力!</h3> <h3>事故的发生表明企业安全管理上一定是有漏洞的。但不能因一场事故而质疑企业所有的安全管理做法都是错误的。</h3><h3>处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加上事故目前还处在应急救援阶段,离事故调查报告还有较长的时间,大家的关注点更容易放在企业过去所获得的荣誉上,这是难免的,所以有安全人感叹:一出事故毁所有,之前所有的付出与努力全被否定!</h3> <h3>“3.21”响水工业园化工厂爆炸事故硝烟刚刚消散,轰轰烈烈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刚刚结束,河南义马的爆炸事故重又刺激了我们敏感的神经!事故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伤亡更是我们希望能避免的,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世界最毒的鸡汤,便是“心想事成”一词!尤其是当我们的精力都在形式主义上,我们的心思都在面子工程上,我们的决心都在口头上,我们的努力都在文件里的时候!</h3> <h3>安全事故调查分析讲究的是“四不放过”。当今时期一旦国内发生事故,社会、政府、安监和企业好像只讲“一不放过”即:责任人没有责任追究不放过。责任人员依法追究了。大家都认为可以了,热议事不过七。事故的损失人员的死伤都算过了。过段时间,东边不亮西边亮,事故重演,在遵循“一不放过”原则。循环往复,而不是把最最重要的“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作为重点,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这样事故哪能停下来?真的该好好反省一下了!</h3> <h3>这么多年做了很多的安全体系、安全法规、安全工具、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等工作,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重大事故的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引人深思:</h3><h3>我们到底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安全管理缺陷?</h3><h3>我们应该如何克服瓶颈、推动持续的改进?</h3> <h3>基层安全实话多</h3><h3>怎奈闭口不惹祸</h3><h3>双重管风在刮着</h3><h3>只是牌子叠成摞</h3><h3>扣问各位谁看过</h3><h3>日常检查磨脚板</h3><h3>隐患发现何其多</h3><h3>而今弱弱问一句</h3><h3>省市专家都查过</h3><h3>标准双重验收过</h3><h3>问题已经都通过</h3><h3>自欺欺人在见多</h3><h3>恳请莫要一再错</h3><h3>体谅百姓多不易</h3><h3>种下恶因必受果</h3><h3>不想说啊不想说</h3><h3>真心几句瞎啰嗦</h3><h3>提醒求真做工作</h3><h3>安全真的无小事</h3><h3>从上至下细琢磨</h3><h3>人命关天别轻视</h3><h3>管理要履职尽责</h3> <h3>2019年4月15日15时37分,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冻干车间地下室,在管道改造过程中,因电焊火花引燃低温传热介质产生烟雾,致使现场作业的10名工作人员中8人当场窒息死亡,其余2名工作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死亡。另有12名救援人员受呛伤,无生命危险。</h3><h3>涉事公司曾在两年间发生三次事故</h3><h3>2016年10月10日20时50分左右,位于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的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废水回收车间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h3><h3>实际上,这已经是齐鲁制药厂两年内发生的第三起安全生产事故。</h3><h3>2016年8月16日,齐鲁制药厂的一个厂房顶部突发大火,消防部门出动了18辆消防车百余名消防员才将大火扑灭。</h3><h3>2015年4月30日,该厂一座四层高的车间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所幸未造成大的损失。</h3> <h3>工艺安全管理是任何企业工厂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工具。当工艺安全管理没有得到充分实施和监管时,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h3> <h3>不断出新理念新名词新标准新办法新考评,无非是新领导追求新业绩。而安全恰好是一步一步,习惯的养成,久磨成针的活。安全人都天天疲于应对形式了,无非让一切都如驴粪蛋,满足某些外行领导的脸面而已。没有基层基础的压实,任何形式的光鲜最终都会显形。</h3> <h3>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大小会讲。</h3><h3>安全责任越来越明晰,官兵有责。</h3><h3>安全检查越来越频繁,互相演戏。</h3><h3>安全惩处越来越严厉,罚款消灾。</h3><h3>安全总结越来越完美,层层吹牛。</h3> <h3>安全曹曾经接触过许多在企业里推行双体系的安全朋友,曹老师通过同他们的交流与现场走访过一些做双体系的企业,发现有些企业在推行双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转载与大家分享:</h3><h3>一、只关注静态的风险,忽视了动态的作业风险。</h3><h3>在做危险源辨识时,许多企业辨识的都是设备或岗位的静态危险,对动态的作业风险(尤其是非常规作业)关注较少,甚至没有去做辨识。</h3><h3>例如:2019年4月15日下午15时37分,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冻干车地下室,在管道改造过程中,因电焊火花引燃低温传热介质,产生烟雾,致使现场作业的10名工作人员中窒息死亡。</h3><h3>二、关注职业安全方面的风险,忽视或辨识不出工艺安全的风险。</h3><h3>多数企业都比较关注人身伤害方面的风险,而对工艺危害、工艺过程、系统功能方面关注不足,有些企业也会关注,但缺少工艺安全风险辨识的工具和方法,企业里掌握和运用预先危险分析法–故障假设/检查表(WhatIf / Checklists)–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的这些工艺安全风险分析的人员较少或没有。</h3><h3>这也是许多过了安全标准化、过了政府双体系验收的企业依然会出大事故(火灾、爆炸)很重要的一个因素。</h3><h3>三、过多依赖安全中介机构,自身参与不足。</h3><h3>大多数的企业推行双体系都是花钱请了安全中介机构(原本应称第三方机构或顾问机构,但太多这样的机构当不得顾问的称呼),而这些中介机构真正的懂体系的专家较少,会编资料的一抓一大把,但是编的东西又不适用企业,不考虑落地执行,只管套路应付政府。</h3><h3>企业自身对双体系的作用认识也不足,心里想的是花钱少惹麻烦,自然参与性也不够,最后是资料一大堆,现场运营还是以前一套的做法。</h3><h3>四、部分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急于未成,做双体系是为了快速完成上级任务。</h3><h3>没有科学地计划,没有认真地实践,短短几个月内就想搞出一批标杆企业来,但实际上可能标杆企业还未完成双体系的建设或者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而有些监管部门没有尊重科学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想快速完成上级部门或领导的任务,这会使得有些踏实想做事的企业被迫应付,草草收尾。</h3><h3>五、企业只有风险管控机制,没有安全文化机制、没有领导力做驱动力。</h3><h3>风险管控的有效运行是需要卓越的安全文化来推动的,是需要管理层的领导力、影响力和企业的安全价值观来驱动员工参与双体系工作、参与生产安全的。而大多数的企业一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二没有领导力来引导员工参与。所以,即使建立了双体系,最后双体系也发挥不了作用,只能变成一堆没人看的文件和表格。</h3><h3>六、把双体系搞得太复杂了,没有群众基础。</h3><h3>对于一线员工而言,唯有简单才可以持续。</h3><h3>对于现场和班组而言,唯有有效才会持续。</h3><h3>有些企业对员工培训和引导不足,把风险辨识和管控搞得太复杂,甚至复杂到连安全人员都不能自圆其说,大家都在稀里糊涂地做,搞了一堆资料,最后应付完验收就拉倒。</h3><h3>下面再谈谈双体系推行工作的几个建议。</h3><h3>第一、企业在推行双体系初,先不要全面推行,可以先选几个安全基础较好的部门做试点,等试点单位成功了,再邀请其他部门人员去参观、去听取成功的经验做法。</h3><h3>第二、风险辨识工作要自下而上,通过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和现场的辅导,鼓励他们来完成风险辨识清单和表格,不能由安全部门代替完成,否则就失去了意义。</h3><h3>第三、高层领导也需要重视参与双体系工作,尤其是对一级风险点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每月的推行进度会议。</h3><h3>第四、加强对工艺安全风险和高风险作业活动的辨识与管控、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第三方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辅导。</h3><h3>第五、把双体系建设内容与企业其他安全管理体系或标准进行有效融合、避免多重体系运营。另外相关表格要设计简单,要兼顾员工的角度去设计。</h3><h3>第六、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激发员工参与的意愿、鼓励各级部门和员在双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持续改进。</h3> <h3>火神手下留情吧,你已经带走了年轻的生命,为什么还要带走古老的文明。</h3> <h3>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会永远存在下去的,努力活好当下,珍惜现在所有的一切。</h3> <h3>山东省双体系建设标杆企业——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h3><h3>2017年6月5日凌晨1时左右,临沂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储运部装卸区的一辆液化石油气运输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泄漏,引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68万元。</h3><h3>金誉石化不是一个“敞、乱、污”的小企业,而是一个固定资产高达5亿元的知名企业;金誉石化也不是一家普通企业,而是2016年6月被山东省列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两个体系建设省级标杆企业,是山东省283家标杆企业之一。在2016年12月,金誉石化还获得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危险化学品单位称号。</h3><h3>然而,一夜之间,“标杆企业”金誉石化沦落为事故企业,暴露出重大安全问题,成为了活生生的反面教材。</h3> <h3>缘何一些安全生产标杆企业被“打脸”?</h3><h3>政府为了树立安全生产标杆和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推荐上报,微信平台等评选,专家打分、现场考察等方式,筛选出各种全国、省、市、区县甚至是镇标杆创建对象企业,以此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h3><h3>常见的企业安全生产标杆称号有:</h3><h3>1、安全生产示范标杆企业</h3><h3>2、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标杆企业</h3><h3>3、安全文化建设标杆企业</h3><h3>4、安全发展标杆企业</h3><h3>5、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h3><h3>6、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企业</h3><h3>可以说,获得各种安全生产标杆荣誉称号的企业,在安全生产各个方面做的比绝大多数同类企业都要出色的很多。也就是说,这些荣誉不是吹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真干实干获得的。</h3><h3>然而,一些获得安全生产标杆称号的企业,止步于纸上荣誉,获得称号后,立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再也没有安全管理的大力推进力度,再也没有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动力,表现为风险辨识不准确、管控措施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不力、安全管理水平倒退、安全生产走形式主义等等。</h3><h3>为了鞭策这些标杆企业的停滞不前和退步,在2017年12月,青岛市就撤销了青岛迪生城市客运汽车有限公司等14家交通运输企业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市级标杆企业称号。</h3><h3>安全生产标杆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背后,一定隐藏了很多深层次的企业安全生产本质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安全生产标杆企业的评审就能发现、就能解决的,况且很多评审也就是你懂的那么回事!仔细翻阅和深思上述上海赛科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和金誉石化的事故调查报告,你就会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如此!不过如此!直呼不应该!</h3><h3>如果安全生产标杆企业,被荣誉冲昏头脑,或简单为了评优争先,为了头顶上耀眼的光环,或就是来个“葛优躺”,躺在功劳簿上,不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风险意识差,风险管控缺失;不着力做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再多的称号,再牛逼的全国性一级或特级标杆荣誉,都没有用,都迟早会出事,甚至反而沦落为反面教材而贻笑大方。因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h3> <h3>安全生产应远在路上!安全生产标杆企业要自我加压,再抬标杆,严守安全防线</h3><h3>安全风险无处不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安全生产标杆企业必须风险辨识持续到位,隐患排查治理彻底,不断地排查隐患、不断地整治隐患,抓重点、找差距、补短板、固底板。针对可能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多手段、多措施切断“风险——隐患——事故”链条,切实提高和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h3><h3>安全工作乃企业立身之本,必须严守安全防线。安全生产标杆企业应持续钩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链,安全职责引领到位。健全完善企业内部责任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善和落实作业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作业程序,加强危险作业票证管理,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尤其是事故初期应急处置能力。</h3><h3>安全措施保障必须到位,保证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安全生产标杆企业应下沉工作重心,规范现场管理,做好作业现场监护工作,纠正违章作业,切实杜绝“三违”现象。进一步加强对承包商的管理,承包商管理清晰,严格规范承包商资质、人员资格、作业程序管理,杜绝“只包不管”“以包代管”,将检维修作业和其他危险作业安全管控到位。</h3><h3>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安全的核心在人,核心在企业主要负责任人等少数关键。安全生产标杆企业只有不断地、多方面、特别是持之以恒、长期的、实打实的反复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实现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多层次、经常性和常态化,才能实现全体员工应知尽知,而不是一问三不知,才能真正让所有人形成良好安全习惯和安全素质,安全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h3><h3> </h3><h3>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安全生产只有进行时。安全生产标杆企业必须自我加压,再抬标杆,不能沉浸于过去的成就之中,必须警钟长鸣,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承担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严守安全防线,拧紧安全阀,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h3> <h3> 321的响水?不是,是719的义马!灾后现代似乎有点象。<br></h3><h3> 事故之后,焦土死灰,一片狼藉。一切不利的后果,都在接踵而至。</h3><h3> 所有的企业家,都应该看看。长年超负荷运行,追逐超纪录的运行时间,节约那些本不该节约的成本?后果很严重!</h3><h3> 机器超负荷久了,金属会疲劳,人更会疲惫!</h3><h3> 慢一点,停一停,弦绷太紧了会断。</h3><h3> 歇一歇,想一想,少一份浮躁,少一点虚华,让极致追逐效益的脚步张驰,让你的身体,等一等你的灵魂。</h3> <h3>安全管理,形式主义种种</h3><h3> 企业</h3><h3> 1、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缺乏内生动力</h3><h3>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管理不善,总体上对履行法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识不足,侥幸心理强,主动安全意识差,导致安全生产投入能省就省、能拖就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过程管理和应急能力都较弱,安全系数普遍不高,六成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在中小企业。</h3><h3> 2、企业疲于应付政府及其管理部门的各种安全生产管控工具</h3><h3>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控体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安全事故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等等,共有十余个管控工具,每一个都非常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则疲于应付,能用人情搞定就不用钱,能用钱摆平就不同时麻烦自己;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不厌其烦,不得要领,无所适从。</h3><h3> 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做表面文章应付政府及其各个权力部门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h3><h3> 逢年过节,重大事故之后,政府及其行业管理部门就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检查。但大多是看汇报材料——企业突击编撰、查台账——企业及时补齐、看档案——企业通宵达旦编造,不一而足,各得其所,劳民伤财,大家心照不宣,对安全生产没有任何实际意义。</h3><h3>政府及其行业监管</h3><h3> 4、用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政策,用形式化的培训完成任务</h3><h3> 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业管理部门,只是机械地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事情,但不知道做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如何判断怎么做是合格和优良的就更不清楚了;所以,就大量地出现用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政策、用形式化的培训完成任务等形式主义的状况。</h3><h3> 5、考核评价机制导向错位</h3><h3> 安全生产,每年都会做考核评价,但鉴于手段有限,定位问题,导致考核的大多是表面现象和工作事项,要么就是不可挽回的实际结果;而真正对可以起实际作用的预防管控关注很少。</h3><h3> 第三方服务</h3><h3> 6、初心仅仅只是为了赚钱而无实际价值</h3><h3> 如果只是美好的愿望就能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事情就非常简单了;</h3><h3> 如果花钱就能够消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轮又一轮,企业花钱,第三方收钱,事故就不发生,恐怕现在就没有那么多事故了。</h3><h3> 7、滥竽充数和生搬硬套</h3><h3> 以“唬人”的单位和“专家”名义,发表一些哗众取宠的观点,误导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所以,我们不得不出来说话:提醒善良的人们,必须脚踏实地做好我们自己,才能最终解决问题;</h3><h3> 为了商业目的,未经深入研究,未在适当地方认真试点、更大范围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实践检验,将国外的所谓经验和标准生搬硬套,所以,我们还不得不再次站出来说话:擦亮你的双眼,辨别真伪,找到正确的路径,才不会迷失。</h3><h3>通过达标并不等于一劳永逸</h3><h3>面对“标准化一级企业”、“安全文化标杆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标杆企业”、“双重预防体系示范企业”等这个荣誉等身、光环笼罩的企业,我们在仰视之余,是否也应该深究一下其背后的管理和现状呢?</h3><h3>其实我们清醒的知道,标准化一级企业并非就不会发生事故,但如果只有貌似完美的制度和文件体系,而没有与其匹配的现场执行,是否可以达到一级标准化的标准?</h3><h3>我们也清醒的知道,双重预防体系(暂且用其“体系”一词)示范企业并非就可以完全遏制的了事故,但如果只关注制度和程序的建设,是否就算是落实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要求?</h3><h3>我们还清醒的知道,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也不能保证没有违章的发生,但如果只是制定了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没有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是否就认为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安全文化?</h3><h3>其实,我们都很清醒,事故的发生并不能也不应该全盘否定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努力和付出,但事故却给了我们一个安全管理可能存在问题和漏洞的警示,给了我们一个应该冷静反思和客观评估我们安全管理程度的机会!</h3> <h3>风险一直存在,容不得我们丝毫大意;</h3><h3>事故并不遥远,我们当时时事事警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