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该怎样研究课堂中的“学” ——有感于王文蓉教授《基于课堂质量保障体系的诊断与指导》专题讲座

黄朝霞

<h3>  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接近20年的今天,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课还是原来那个课,学生的“学”还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学,课堂上教多学少、师强生弱现象比比皆是。今天的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课堂、研究课堂与改变课堂?七年后再次聆听王文蓉教授的《基于课堂质量保障体系的诊断与指导》专题报告仍被深深震撼,教授对目前一线基础教育课堂独到的研究、剖析,对学情的精准拿捏,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观察、分析、改进策略等等都让我们有如醍醐灌顶、耳目一新之感。<br></h3><h3> 教授的报告通过先后三次头脑风暴,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的问题。</h3><h3> “你认为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学员围绕此问题开始第一次头脑风暴,每人只许说一个重要观点,人人参与,老师运用思维导图现场记录、呈现、归类整理。学员带着疑惑、带着新的思考与问题进入“研究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寻找“为什么”要研究课堂的问题证据。</h3> <h3>  回答“为什么”的问题</h3><h3> “张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让我瞠目结舌……除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外,我更惊叹于张老师炉火纯青的教学功底和因势利导的睿智机敏。”这是一名老师评课语言的一部分,显然,我们的老师眼里只有执教人,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观课者一般坐教室后面看执教老师表演,看学生后脑勺。应该承认,新的学习方式在现在广大中小学的课堂里非常普遍了,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活动的成分也已经大大地增加了,但总感觉到还有很顽强的一股力量在制约着课改最后临门一脚踢出去。</h3><h3> 我们的教师还是习惯于为学生设计好一切——即使让学生参与到探究讨论中,也不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是通过启发把学生对问题思考引向教师设计好的标准框架,最后指向标准化。</h3> <h3>  启发的方向出现问题,这源自于我们对课堂的过渡的设计和掌控,形成了习惯性的力量。就像我们习惯了捆绑学生,牵着学生走。究其原因也许与过去我们的师范教育相关,我们的师范教育,包括现在的教师培训都比较注重指导学生(师范生、教师)怎么教,教的技能,长此以往形成了“学”弱“教”强的局面。在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认知、合作、创新、职业技能等关键能力背景下,现在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如何指导学生“学”上了,通过以学为中心的观摩指导,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学过程被学生的学习过程所替代,老师的教可以是一个点拨、引导、提升、点评的过程,是不教之教的过程。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当教师真正不再捆绑学生的思维,我们课堂就有希望了。</h3> <h3>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h3><h3> 王文蓉教授首先播放了一初中教师教学《反比例函授》的一段视频,让学员观看,然后抛出一个问题:“学生的课时目标达成了吗”,引出第二次头脑风暴。那么,什么样的课是以学为中心的课呢?教授对以学为中心的课适时提出以下维度: </h3><h3> 一是参与性,即“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全班集体教学时间不超过60%,以学生自主、主动学习为主的时间不低于40%”。(以下简称“教师时间60%,学生时间40%”。) </h3><h3> 二是有效性,学生能达成学习目标,在课堂中能合作解决问题,能完成学习任务、活动和作业等学生学习事项,教师通过支持使其效益得以提升。 </h3><h3> 三是公平性,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均等的机会,每个人在其原来的基础上,潜能都得到发挥,每个学生的权利都能 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同样的尊重。</h3> <h3>  王教授趁热打铁,运用大量的典型案例支撑上述观点,如在讨论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时举了这样的案例。不同老师执教《月光曲》时分别提出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哪类问题能支持学生进行探究、主动学习。 </h3><h3>简单问题:文中写了什么人、他是哪里人? </h3><h3>中级问题:贝多芬是怎样写出月光曲的? </h3><h3>高级问题:贝多芬不是听不见了吗,他怎么成为音乐家了呢? </h3><h3> 在充分讨论碰撞中,王教授建议一节课中可以中级问题为主,高级问题次之,尽量减少浅层次的提问。要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一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均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和使用的工具,其目的是产生学生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让师生的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对话、互动,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过程;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在教中学、做中学的基础上践行“发现、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创中学,让小组成为自组织,让学生人人成为创客,让课堂成为学习生长的共同体。</h3> <h3>  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h3><h3> 怎样达成学习目标,各组学员围绕《反比例函授》教学设计研讨,帮助执教者修改教案,第三次头脑风暴发生。在学员进入“愤悱”状态时,王教授顺势引出“客观诊断——有效观察——指导改进”“怎么做”主线。诊断的关键是走心、积累与思考,学习证据宜多样化;课堂观察时要改变思维定势,观察分析引导教师证明达标人数是否达的90%以上......这是在对怎么做的路径解读。举例说明:公开课,老师追问:都会了吗?全班齐答——会了。下课后,观察者采访老师,执教者不能确认学生是否都会了;采访学生,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学生斩钉截铁回答:不知道。另一教师说他验证学生是否会了的办法,就是让最优秀学生靠右坐、学困生靠左边坐,中间坐中等生。一节课下来,若左边的学生都会了,那就表示90%以上能达标了。</h3> <h3>  王教授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告诉我们,一堂课,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应该有质量标准,这个标准是可观察、可检测的。怎样才算90%以上的学生都会了,我们可运用科学的观课、检测、反馈,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将观察到的情况分析后,拿出一个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再听同类型的课,帮助改进,若如此循环往复,那么一名不合格的教师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合格的教师就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一名优秀教师就有可能成为卓越的教师。</h3> <h3>  值得说明的是,对教师来说,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头脑中的表象都是相互碰撞、呼应起来的“交响乐”,若达此境界,那将是教学的最大妙趣之所在。通过“交响乐团”式的教学,每个学生之间富有内涵的相互学习是否能够开展起来,还与教师是否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洞察其差异之间相互学习的可能性是分不开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