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美篇

高山流水

<h1><b><font color="#167efb"><i>期待是最漫长的绝望——古代诗词中闺怨三部曲</i></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i> 秦云根</i></font></b></h3> <h1>  古人写思夫的诗词很多,可真正能把这种思念之情写得淋漓尽致,入骨三分的我认为可以三首诗以蔽之,我把它分为“愁、恨、思”三部曲。</h1><h1> 一是“愁”。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不知愁”是为了反衬最后的“悔”字,一个“悔”字又反衬出她思夫盼夫之苦之愁。春光无限好,谁与我共赏,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啊,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二是“恨”。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首词思夫的感情又更深了一层,早起目标很专一,不再“不知愁,上翠楼”了,而是梳洗打扮得漂漂亮亮,急急忙忙登上了看得最远的望江楼,她满怀期待,远眺水天相接处飘来的一叶叶帆影,望眼欲穿的将它们从天边迎来又失望的将它们一只只目送天边。期待是最漫长的绝望,“皆不是”看出来妇人的绝望,“斜晖”说明她从早上等到日落,她痴痴的看着那夕阳西下,江水东流,脉脉无语,她已绝望至极,肠已寸断,“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她思念绝望之苦痛、熬煎,跃然纸上。真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啊。三是“思”。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数次的等待无数次的失望,希望在慢慢的消逝,她已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她已不再早起登楼望夫归了,“懒,迟”二字点睛传神,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她应是思夫一夜未眠,才无精打采的懒起,梳洗迟了。妇人由“悔教夫婿觅封侯”之忧愁悔恨,到期盼夫归而不归的绝望,真的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啊。女为悦己者容,若无人欣赏,爱怜,梳妆又给谁看呢,这时候她亦不再“凝妆”了,尽管她发了一万遍誓言,绝不再去想他了,可总是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尽管无限忧愁,伤心、悔恨、失望,思念,可她并没有蓬头垢面,放弃自己,“双双金鹧鸪”又寄托了她美好的希望和期待。</h1><h1> 其实远方的丈夫何尝不是也在深深的思念自己的妻子呢,可他也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啊,最后只有“写不成书,只寄给相思一点。”</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