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初心你我同行 用心课堂尽情教研 一起思考共同成长——2019年海口市暑期培训总结——

晓晶

&nbsp; &nbsp; &nbsp; 2019年7月14日-7月16日,我们在这热情似火的暑期再次相聚相遇,相熟相知。也可以说是幸运,我们一起研修,一起倾听,一起思考,共同分享,共同积累,共同成长,我们用心去交流,用爱去教育,向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目标,去点亮这个夏天绚烂的星空。&nbsp;此次研修围绕着“国际视野中的学科课程建设与育人方式创新”主题,主要包括“东坡文化、学校文化课程建设、心理情绪管理、新课堂学习研究和现场教学设计撰写”等几个板块。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开班仪式</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div>献歌祖国-全场大合唱</div><div>陈院长提出本次研修目标<br>理解新政策,把握新课程,关注理解儿童。<br>落实新课程,创新新课堂,构建家园共建。<br>创新研修模式,探讨优秀范式,完成现场考核。<br>嘉宾致开幕词<br>1. 孙然老师(中国教师研修网海南服务中心副主任)致辞:<br>介绍了本次骨干教师培训的研修主题,目标,寄语参训老师,珍惜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理论提升,望引起更多的思考。孙老师强调优秀教师要以理论武装,引领自己的专业发展;凝集出自己的教学教育主张;理解自己的教育内涵,提升自我理论。<br>2. 韩伟老师致辞:<br>(1) 对送教下乡骨干老师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对本次市级骨干教师提出了高期待,鼓励更多骨干教师们在多变的社会环境,教学环境中,发现自我更多的内需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敬业修德。<br>(2) 韩伟老师再次介绍了六级塔式结构的工作坊构建特色,展示工作坊未来的发展前景,即推出六个以上的优秀骨干工作坊,对外推广优秀的工作坊案例,明确师带徒的工作细则,鼓励骨干教师起到骨干带头作用。<br>(3) 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细节,结合研修主题,目标,要求,望老师们珍惜3天的研修机会,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宗旨,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以最好的自己,去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收获最好的幸福。<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聆听专家报告</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育人先育己 育才先育心</font></b><b><font color="#ff8a00"><br></font></b></p><p><b><font color="#167efb">1、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滨教授的《雪泥·晴雨·人长久——苏东坡的人格魅力》</font></b><br>&nbsp; &nbsp; &nbsp; &nbsp; 海教授通个礼貌、礼仪、细腻、随缘豁达的实例引出苏老的主要人格魅力,接着深入浅出的从苏老的人生际遇的不确定性、祸福得失的相对性和以人为本的决定性三个方面介绍苏东坡的一生,第一次深入的体会了东坡文化。<br>&nbsp; &nbsp; &nbsp;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育人先育己,作为教师教师育人是天职,在育人之前应先从学识德行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育才先育心,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和接受学生,在海教授讲苏老人格魅力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态度,释怀了育人过程的困惑,用爱心,用尽心,用诚心和虚心,带着积极的温度和热度参与我的教育和培训。<br>&nbsp; &nbsp; &nbsp; 要懂得爱自己的工作,爱学生,抓住每次可以展现提高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尽心去成为一位好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愉快得体得做好每一份工作;诚心对待同事;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向学生学习,和学生交流,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悟,学有所获。</p><p><br></p> <font color="#167efb">2、海口市教育培训院副院长陈素梅院长专题讲座:《骨干教师成长结构化模式探索海口实践》</font><br>参训老师齐读少年中国说,感受年轻人的力量,社会需要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来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努力实现。你身上的潜能是无限的,你肩扛着未来家庭的希望,国家希望,世界变革的希望,你奋力拼搏,你砥砺前行,你能做到的比你想到的远远要好。陈院长本次讲座结合骨干教师工作坊建设与发展,鼓励市级骨干教师勇敢承担起更多压力和任务,激发出个人更多的潜能,彼此互助,智慧碰撞,自强不息,奋力勇前行。 <font color="#167efb">3、广东肇庆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肖晓玛教授的讲座《缔造阳光心态,提升幸福的指数》</font><br>讲座分为三部分:对幸福的理解,教师幸福的来源,教师如何在工作中提升幸福指数。其中肖博士介绍了在工作中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如何玩转情商,让快乐成为教师的人生底线。其中一点,让我们把学生当作成一份礼物,而不是一种负担,我们会更快乐。这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肖教授一问接一问,语速缓慢,亲切和蔼,朴实无华,犹如亲友,促膝谈心,娓娓道来。一段朴实续曲,令人放松惬意!我也希望争取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上能够做一名快乐幸福的老师。<br>&nbs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b><font color="#ff8a00">尊重文化、分享文化、传播文化</font></b></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4、广东肇庆教师教育学院院长肖起清讲座《校园文化的回顾与建设思路》</font></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讲座中肖教授围绕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组织文化四个方面展开了饱含哲理的讲座。并鼓励大家要用心、用情、用智建设好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培养一个人的格局,一个好教师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孕育生命的潜力。铸人以魂,育人以心,肖教授的整个讲座深入浅出的分析,主旨明确逻辑清晰,内容生动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与借鉴作用,整个讲座风趣幽默,妙趣横生的语言、也让现场笑声不断,掌声连连。肖教授的讲座让人有幸福感。<br>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它的内涵与意义。教育让每一个活生生的、有灵性的年轻人有追求、有追问、有理性、有道德、有责任、有使命、有作为,这才是教育的初衷,更是教师在教育事业上前行的动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尽心课堂尽情教研 虚心求教诚心变革</b></font></h3><p><font color="#167efb">5、海口市教培院生物教研员张永炳:专题讲座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变革》</font><br>&nbsp; &nbsp; &nbsp;张教研员开篇引用了两个新闻社会实例导入:留美博士上错车拉紧急制动阀逼停高铁和河南商丹高新学校某班主任被开除——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高分数排名扭曲了老师的价值观。发入深思从而引出本轮改革聚焦的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两个问题。中国学生应该发展怎样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两方面一个是必备品格“自制”“公德”“责任”,另一个方面是“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关键能力。<br>接着张教研员提出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又细致的分别探讨了核心素养引导下课堂教学该如何变革,核心素养变革下课堂的教研情况,既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入,又有具体鲜活的课堂实例以及实践活动下的具体措施,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分析让我们受益匪浅。<br>&nbsp; &nbsp; &nbsp;从教育基本理论和现实课堂存在的问题出发,回归课堂教学的本质,重构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作为骨干老师,我们的教学课堂也应该随着时代而变革,敢做变革的先驱者,勇做时代的最强鹰。<br></p> 6、海口市教培院数学教研员孙元勋:专题讲座《应用学习科学对教学设计的启示》<br>&nbsp; &nbsp; 孙教研员通过理论结合《应用学习科学》这本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针对一线教师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需求——教学的设计切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如何开展学习;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开展评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孙教研员讲座过程,活脱脱展现了书的力量,主要用到九本书的理论来与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教学效果更佳。<br>&nbsp; &nbsp; 像孙老师一样,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育和教育果冻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起点。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认真专研,就一定在研究这条路上取得好成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现场撰写教学设计</font></b></h1><div>&nbsp; &nbsp; &nbsp;第一天下午的现场考核作业:现场撰写教学设计<br>&nbsp; &nbsp; &nbsp; 本次现场考核的目的是考察学员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理论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帮助学员们与时俱进,合作探究,提高学员的学科核心素养。<br>&nbsp; &nbsp; &nbsp;现场考核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形式很新颖,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调挑战,紧张的两个小时就写下来累,但收获满满,实践出真知,与时俱进。<b><br></b></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经典诵读</font></b></h1><div>&nbsp; &nbsp; &nbsp; 张弛有度的学习,恰到好处。每天各小组学员带给我们不同的经典诵读,让我们在紧张的研修学习间隙心灵得到滋养和精神得以升华。<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第一组成员为我们带来了诗朗诵——《诗意中国》,一首悠扬的《我爱你中国》震撼了全场。 第二组:《相信未来》的诵读声音唯美,引人入胜,研修的教师听得入迷。 第三组:配乐诗诵读——《师颂》<br>&nbsp; &nbsp; “春天的花开了,老师我想你”随着王莹莹老师的歌声开始了——《老师我想你》,我们的恩泽如绵绵细雨滋润学生的心底,我们的教诲似凉爽的风轻拂学生的耳际,走过循环往复的四季,学生是我们美好的记忆,培训的我们也在不断的完善提升自己,让我们自己更加完美。<br>因为没有人像您一样——<br>一声歌唱,便能引来群山廻响;<br>因为没有人像你一样——<br>一课开讲,便能化作甘霖骤降;<br>更因为没有人像您一样——<br>埋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栋梁。<br>我们也许不够成熟也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的热情足够饱满,我们的意志足够坚定,我们都是值得被歌颂的最可爱的人。 第四组:中英文经典诵读——《致孩子》<br>&nbsp; &nbsp; &nbsp; &nbsp;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纪伯伦这首散文诗中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不仅适用于父母孩子之间,也适用于师生之间。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立的思想,教师为弓,学生为箭,时间为拉弓射箭者,老师们与时间这个“大家长”一起,助力学生的成功,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br>学生是教师的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孩子学生时代教导他们,同时也应主动像学生学习,坚持不被时代的变迁而淘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轻松活泼的课间操</b></font></h1><div>&nbsp;伸伸手,扭扭脖子,转转头,耸耸肩膀,拍拍手,疲劳瞬间都溜走…<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 最后陈院长《骨干教师工作坊主题教研研训模式实践探索目标与要求》<br>&nbsp; &nbsp; &nbsp; 陈院长对我们在座的300多名骨干教师提出具体的考核任务和殷切的期望。 历经3天、18小时、1080分钟的刻苦学习,我们思考着、收获着、积累着、成长着,一颗初心你我同行, 尽心课堂尽情教研,虚心求教诚心变革,感谢一起引领扬帆的专家们!感谢一起成长的刘湘蓉工作坊的组员们!感谢一起辛勤学习的优秀骨干教师们!感谢一起中国研修网的老师们!&nbsp;缘聚缘不散!下次再会,与你同行,在路上!

教师

教育

骨干教师

学生

教学

研修

老师

课堂

育人

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