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六月下旬在贵卅旅游,恰逢党的98周年生日。一种强烈的冲动,使我们驱车百多公里去瞻仰红色遵义城,追寻革命先輩的足迹,追思那段惊心动魄和毛泽东力挽狂揽,拯救党和中央红軍的艰难岁月。</h3> <h3>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危害,博古,李德在軍事上的瞎指揮,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敗,中央红軍及后方总部机关8.6万人被迫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悲壮前途未卜的长征。</h3> <h3>长征初期,″向何处去?"一直是党内争论的焦点。蒋介石在红軍突破一.二.三道封鎖线后,已察觉红軍向湘西突围的意图。早就在湘江边布下重兵,构筑第四道封鎖线,张网以待。潇水和湘江之间百多里的狹长地带是毛泽东等人眼中最危险地带,也是蒋介石意图歼灭红軍的理想之地。1934年11月25日,中革軍委在潇水河边道县禾塘村就从广西突破湘江的问题发生了激列争论。毛泽东等人力陈西渡湘江的危险性,然而中革軍委最终还是决定:左!右两翼分别从永明县和道县进入广西,分四路纵队从兴安,全卅一带抢渡湘江。毛泽东一直坚决反对博古,李德这个错误决定。从进入湘南,从汝城,彬卅一带一直就在争论,但是毛泽东所有的提议都遭到否决,被束之高阁。</h3><h3><br></h3><h3><br></h3> <h3>湘江战役是中央红軍长征以来最惨烈的一仗,撕开了敌人设防的第四道封鎖线,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央红軍和軍委两个纵队,由出发时的8.6万人,銳减3万人。血染湘江之后党內,红軍中在苦苦思索:红軍的出路在那里?残酷的现实:没有惨烈的牺牲,不付出巨大的代价,难以取得共识。毛泽东说不能过湘江,硬要过,8万多红軍的惨烈教训谁来负这个责。大家开始深刻反思,毛泽东的正确軍事主张逐步得到党内支持。在后来通道,黎平会议上,否决了博古,李德继续向湘西北与2,6軍团会合方案,支持按毛泽东想法转兵入黔,进軍敌軍相对薄弱的贵卅,奏响了遵义会议的先声。</h3> <h3>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在红軍总部驻地召开,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張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秦帮宪,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凱丰),红軍总部和各軍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李德及翻译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会上首先是博古,周恩来,张闻天作红軍第五次反″围剿"失敗检查总结,紧接着毛泽东作了重要发言,他说:″当前首先要解决軍事问题。要纠正"左倾冒险主义"的消极防御方针和它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如防御时的保守主义,进攻时的冒险主义和转移时的逃跑主义"。他还尖锐的批评博古,李德的错误軍事指揮,只知道纸上谈兵,不结合战争的实际情况,才导致红軍第五次反″围剿"的失敗,造成长征中的重大牺牲。毛泽东的发言反映大家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大多数同志支持。接着王傢祥发言,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严历批判李德和博古在軍事上的错误,拥护由毛泽东来指揮红軍。朱德,周恩来也表示了明确态:只有改变错误的领导,红軍才有希望,革命才能成功。全力推举毛泽东参加中央核心领导。这些发言和倡议反映了到会绝大多数人的心声。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軍事和组织向题,改组了党和軍队的领导,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解除了博古的总书记职务和李德軍事顾问职务,选出张闻天为总书记。全党信服毛泽东,把当时有决定意义的,关系到我党我軍生死存亡的軍事指揮权托付他,从而开始确立毛泽东在红軍和党内的领导地位,这是遵义会议的最大成就!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h3> <h3>毛泽东不負全党的重托,遵义会议之后的四渡赤水战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就是最好证明。红軍攻占遵义后,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兵力及广西軍队一部,共约一百五十个团,妄图从四面八方向遵义进逼包围,企图一举围歼红軍。四渡赤水就是毛泽东,周恩来,王傢祥,朱德等指揮红軍,历时三个月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发揮高度灵活和机动战略战术,转战川黔滇三省,巧妙穿插于国民党重兵包围圈,不断的創造战机,在运动中不断的调动和歼灭敌人,牢牢的掌握战战的主动权,創造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輝战例。共歼灭敌人4个師,2个旅,俘敌3660人,彻底的粉碎蒋介石企图围歼红軍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使中央红軍跳出敌人重兵包围圈。从此中国革命开創新局面。</h3> <h3>四渡赤水是兩軍统帅毛泽东,蔣介石在軍事能力上的一次最直接的较量,其战略思维的优劣直接体现对战争全局的把握上。毛泽东曾回忆这场战役时说:四渡赤水是他得意之笔。肖华将軍写的《长征组歌》中: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当年的真实写照。长征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无伦与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