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非常幸运的能到南京这座古老且美丽的城市参加高骨干教师的培训,三天的学习虽然显得短暂与匆忙,但却让我受益良多,硕果累累,培训中听到各位专家对教学居高临下的见解与阐述让我的内心无数次的受到启发与震撼。</h3> <h3>简短的开班动员会振奋人心</h3> <h3> 谭顶良教授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主要任教教育心理学,在他的讲座里不仅让我们能准确区分和判断孩子认知方式划分所属类别:场依存和场独立类型,因材施教,还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综合能力,让自身更有魅力,威信等……</h3><h3> 谭教授在教学策略的优化方法中提到“声情茂”各占7%,38%,55%,教师可从情感,肢体语言等入手让教学更有效</h3> <h3> 王九红校长从案例入手,提出“问题出在哪”,继而围绕“教学智慧的三个层次”、“学科教学智慧的内涵”、“教学智慧的表现形式”和“教学智慧的自我发展”四大方面,结合具体的案例,诠释了学科教学智慧的内涵、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王校长认为,学科教学要深入了解学生;更新教学信念,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现场的“会接话”、“善启发发”、“妙应变”的阐述,让老师们深受启发。</h3> <h3> 成尚荣所长虽然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眼里闪着智慧的光芒,一场沙龙让我体会到普通教师成长为真正的“名师”,是一种突破和超越,它需要各种力量的引领和支撑。成所长强调,成为名师的“第一动力”,即是“内部动力”,只有自我愿意成长才有可能成为名师。</h3> <h3> 高建军是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校长,她让我们对教科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想我们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要像苏霍林斯基、陶行知那样</h3><h3>像他们一样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常常去反思和总结。通过培训,我树立和增强了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不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h3><h3><br></h3> <h3> 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此次学习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