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二O一九年六月二十日,北京富色绘摄影俱乐部一行十四人圆满结束了缅甸曼德勒和蒲甘地区的旅游摄影行程,平安返回北京。</h3> <h3> 缅甸是我们的友好邻邦,缅甸人民贫穷落后,生活和交通方面条件很差,但他们把国内好的资源集中起来,热情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一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次舒心愜意、平安愉悦、修心养性、收获丰满的游摄之旅。</h3> <h3> </h3><h3> 一、缅甸的古迹</h3><h3> </h3><h3> 缅甸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尽管内乱外患不断,国家兴兴衰衰,但在这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是留下了很多名胜古迹。</h3><h3> </h3> <h3> 这是缅甸三个最著名的佛塔之一瑞喜宫佛塔。</h3> <h3> 瑞喜宫是蒲甘塔林2700多座佛塔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用石头建造的。</h3> <h3> 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庄重威严,真不知该怎么形容这座佛教建筑的伟大杰作。</h3> <h3> 佛塔四周的建筑和院落很多,搭配很是讲究,多姿多彩。</h3> <h3> 站在瑞喜宮佛塔西侧拍摄晚霞。</h3> <h3> 金殿内部一偶。</h3> <h3> 蒲甘是缅甸中部一个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都。</h3> <h3> 从公元850年蒲甘王朝兴起,到后来几百年的时间里,在这仅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了大大小小、型态各异的寺庙和佛塔叁万余座。</h3> <h3> 几经战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以及岁月的摧殘,现在仍保留着2700多座。</h3> <h3> 日出时分,远处的一座金塔釆用了照明设施,更显得金光灿灿。</h3> <h3> 正在维修中的金砖佛塔。</h3><h3> 缅甸政府已意识到这些文物的珍贵,近期加强保护和维修的进度,尽管影响了我们拍照,有点遗憾,但更感到是一种欣慰。</h3> <h3> 在中大型寺庙和佛塔里面,一般都有一些佛像或雕刻以及壁画。</h3> <h3> 如此精美的雕刻,在缅甸随处可见。</h3> <h3> 坐上小马车行驶在乡间曲折的土路上,一座座的佛塔从身边闪过,你会无视垂直而下的暴烈日光,你会感觉不到40多摄氏度的高温,你甚至看不见马车扬起的尘土朝你扑面而来,因为这时的你已心无杂念,平静如水,你的灵魂开始净化,在不知不觉中升华。</h3><h3> 蒲甘一行,如立七级浮屠。</h3> <h3> 金色宫殿僧院是一座极具佛教色彩的古代建筑。</h3> <h3> 不过几经改朝换代,风风雨雨,金色已被岁月剥落 ,尽显古老与沧桑。</h3> <h3>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人民的母亲河,贯穿南北。</h3> <h3> 在伊洛瓦底江游船上拍到的金顶大佛塔。</h3> <h3> 曼德勒皇宮。</h3><h3> 缅甸王朝最后的皇宫。</h3> <h3> 皇宫瞭望塔,可在塔顶鸟瞰整座皇宮,还可以瞭望曼德勒市美丽的风光。</h3> <h3> 皇宫里的宝塔和土炮</h3> <h3> 皇宫全部采用木质结构,内部装饰也极为精致。</h3> <h3> 皇家角落。</h3> <h3> 因瓦古城位于曼德勒市远郊,曾作为缅甸的首都长达400年。</h3> <h3> 只可惜因瓦王朝时期所建的美丽建筑在二战中惨遭损毀,仅留下一些残垣断壁、破瓦废墟散落在草丛,森林和田野之中。</h3> <h3> 因瓦古城尽头的柚木寺,据说是因瓦王朝完整保存下来们唯一建筑。</h3> <h3> 每一处模糊的古迹中都有一部模糊的历史。</h3> <h3> 柚木寺一侧新建的佛塔。</h3> <h3> 固都陶佛塔于1857年建成。这个名字翻译过来应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功德佛塔”。</h3> <h3> 身临其境,你也会感到这里有世界佛教界绝无仅有的排场和景观,叹为观止。</h3> <h3> 这个超大佛塔群的中心是一座近30米高的金色佛塔(由于正在维修没能拍照),而东西南北四个塔群共720座白塔簇拥在金塔四周。</h3> <h3> 而白塔群的外面又有高大挺拔、綠叶红花的凤凰树映衬,更为美丽和壮观。</h3> <h3> 最让人惊叹不己的是:建成当年由缅甸和东南亚2400多名高僧集结的三藏经(当年唐僧就是取的這部经),分段刻在每一座塔的方云台石碑上,这又是佛教界的旷世创举。</h3> <h3> 如果想阅读这些经文,你可以挨着每座塔每座塔的去阅读,按每天8小时计算,也要阅读450天。</h3> <h3> 缅甸翡翠塔。</h3><h3> 缅甸盛产翡翠,缅甸人又信佛,于是成就了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价值连城的翡翠佛塔。</h3> <h3> 塔高25米,每当夜幕降临,塔身上每一块大大小小的翡翠宝石都在烁烁发光。</h3> <h3> 建造此塔用翡翠1500多吨,全部由信徒布施,没花国家一分钱,其中许多是 稀世珍品、无价之宝。</h3> <h3> 用上等翡翠雕刻的观音像。</h3><h3> 在宝塔内部这样的翡翠作品比比皆是。</h3> <h3> 乌本桥全长1200米,高约5~8米,于1851年建成,全部使用阿瓦王宫拆迁下来的珍贵柚木,所以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柚木桥。</h3> <h3> 乌本桥下涉水的马车。</h3><h3> 为了彰显佛教的"六和"精神,乌本桥的桥头、桥中和桥尾共建造了六个凉亭,既美观又实用且有佛教意义。</h3> <h3> 在缅甸,乌本桥也称爱情桥。</h3><h3>谈恋爱的年轻人都会不计路程赶来登桥,祈求一种和睦互敬、永保爱情的精神。</h3> <h3> 乌本桥头的一处建筑。</h3> <h3> 二、缅甸的风光</h3><h3> 缅甸地处我国云南之南,属热带季风气候。缅甸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草地、森林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没有任何的过度开发。所以在缅甸到处可以欣赏到自然淳朴原汁原味的热带风光。</h3> <h3> 凤凰花和柚子树</h3> <h3> 古树与蓝天。</h3> <h3> 白塔与小舟。</h3> <h3> 近处的枯木和远处的乌本桥。</h3> <h3> 乌本桥景区日落时的晚霞。</h3> <h3> 遥望金塔入云霄。</h3> <h3> 东塔曼湖上的黄昏。</h3> <h3> 酒店小景。</h3> <h3> 蒲甘塔林旅游区风光。</h3> <h3> 伊洛瓦底江畔的田园风光。</h3> <h3> 曼德勒皇宫门前的古树。</h3> <h3> 顺便拍了几朵缅甸的花。</h3><h3> 这种咱们叫三叶梅的花在缅甸很多很多,没有人专门栽培,但长得紅红火火,十分茂盛。</h3> <h3> 鸡蛋花花瓣鲜艳,而且还有毛绒绒的质感。</h3> <h3> 外边白的像蛋白,里面黄的像蛋黄,所以才叫鸡蛋花吧。</h3> <h3> 洋金凤花,颜色鲜艳美丽,形态潇洒飘逸。</h3> <h3> 凤凰木。</h3><h3> 这是缅甸到处都能看到的一种树,尤其是公路两侧,矮的几米,高的几十米,红花綠叶,美丽鲜艳,绝对可以担当缅甸的国花。</h3> <h3> 三、缅甸的佛教</h3><h3> 缅甸有5300万人口,93%以上信奉佛教。</h3><h3> 缅甸有67万平公里的国土,有一半以上是世界闻名的佛教遗址或佛教圣地。佛祖释迦摩尼曾亲赴缅甸讲经。</h3><h3> 所以说缅甸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大国,佛教王国。</h3> <h3> 缅甸人民对佛教的热爱、信仰和奉献程度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h3> <h3> 缅甸人有了钱,首先想到的是盖寺庙建佛塔,而绝不是修别墅买豪车。</h3> <h3> 就连那些温饱问题都不能保证的贫苦人,也会把自已的一点点积蓄买成金箔,贴到佛塔上。</h3> <h3>而他们沿河沿路,或在田间地头埋几根柱子,搭上些茅草或柚树叶就是一个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清贫生活。</h3> <h3> 一个小女孩在给佛像沐浴。</h3><h3> 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慈悲为怀、友爱善良。</h3> <h3> 清晨,一个小沙弥在曼德勒街头的早点摊化缘。</h3><h3> 具说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把最好的食品布施给他们。</h3> <h3> 施主正在给化缘的僧人装食物。</h3> <h3> 马哈伽纳扬僧院是缅甸最大最著名的僧院。</h3><h3><br></h3> <h3> 每天上午十点约二千名僧人排队就歺,这是他们当日的最后一餐,过午不食,直到次日五六点钟有一顿早餐<br></h3><h3> 每天吸引成百上千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场面十分壮观。</h3> <h3> 约2000名僧人的饭菜(不忌魚、肉)全部由社会信众或自愿者提供,天天如此,这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h3> <h3> 拜佛是缅甸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h3> <h3> 缅甸人拜佛,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有的诵经念佛,有的坐在佛像前沉思,好象按照佛规佛训对比思过。而不象国内一些人一分钟磕仨头,许个愿了事。</h3> <h3> 缅甸人拜佛绝没有许愿这一说,在佛面前他们无私无念无欲无求,着实让人佩服和感动。不像国内一些人,想升官拜佛去了,想发财拜佛去了,想让子女上个好大学拜佛去了。</h3> <h3> 缅甸的寺庙和佛塔必须脱鞋脱袜赤脚进入,以示对佛的敬重和信仰。上至国家元首,下至黎民百姓,任何人不得例外。</h3><h3> 据说有史以来仅有一次破例,即1980年中国政协主席访问缅甸,因80多岁高龄身体不适而破例。</h3><h3> </h3> <h3> 随着旅游的兴起,一些外国游客到缅甸拜佛的也多了起来。並有快速发展的趋势。</h3> <h3> 四、缅甸的交通。</h3><h3> 发几张交通方面的照片,以便从一个侧面了解缅甸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水平。</h3> <h3> 这是我们团全程乘坐的金龙旅游大巴,表面很光鲜。司机和马哥(搬运行李和照顾大家上下车的人)也十分敬业,里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空调也挺好。然而,导游却是提心吊胆,生怕半路扒窝,原来这是一辆不知开了多少年的二手车,买来喷漆翻新后接待旅游团。一般的旅游公司或运输公司都无力购买新车。</h3> <h3> 既便这样的二手车,作为缅甸第二大城市的普通百姓也是享受不到的。曼德勒市的公交车基本上都是货车、卡车改装的。</h3> <h3> 正从火车站前驶过的公交车,站在车后踏板上的白衣男士是售票员。</h3><h3> 市内基本不设站点,可随时随地上车下车。</h3> <h3> 曼德勒市内交通。</h3><h3> 汽车不多,自行车极少,相对骑摩托车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上下班高峰。</h3><h3> 注意上面的遮阳网,很是人性化。</h3><h3><br></h3> <h3> 曼德勒至蒲甘途中的一座汽车站,当地百姓等一辆车是很不容易的。</h3><h3> 180公里的距离,我们的旅游大巴开了四个多小时,时速仅40公里,这可是缅甸两个大城市、两个旅游圣地之间。</h3><h3> 如果嫌汽车慢,那就去看看火车吧。</h3> <h3>曼德勒市火车站外观比较高大,顶楼特像一座寺庙。</h3> <h3> 火车站随便进入,进门既是站台,没有候车厅,站台上、火车上都可以候车。</h3> <h3>整个火车站没看见一块电子屏,工作人员在门口一块黑板上填写列车时刻表。</h3> <h3> 待了一两个小时,才有一辆列车启动,缓缓驶出车站。而一些年轻人喜欢列车开起来之后上上下下,寻求玩闹。</h3> <h3> 曼德勒通往蒲甘的铁道,几乎所有道口均无人值守。</h3><h3> 每天只有一趟列车到蒲甘,然后原路返回曼德勒。</h3> <h3> 中途的一座火车站,附近百姓可以在这里上下火车。</h3> <h3>我们在中途追上了这趟车,並很快超越。</h3><h3> 它到蒲甘侧需要6个小时,平圴时速才30公里。</h3> <h3> 题外话:</h3><h3> 英国殖民统治缅甸六十多年,疯狂掠夺缅甸的资源和财富,奴役缅甸人民。1948年缅甸独立后,美国又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勾结在一起,打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的招牌,对缅甸实施各种不道德无人性的制裁,以至缅甸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至今仍是世界十大最贫穷国家之一。让这么善良、淳朴、平和、安份的缅甸人民过着如此贫穷落后原始的生活,天理何在,公道何在。</h3> <h3> 五、缅甸的人。</h3><h3> 如果有人问我此行最难忘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缅甸的人。</h3><h3> 难忘他们每一个自然的微笑,</h3><h3> 难忘他们每一种温暖的善良;</h3><h3> 难忘他们每一次宽宏的谅解,</h3><h3> 难忘他们每一束至诚的目光。</h3> <h3> 路边吃早歺的父女。</h3> <h3> 站台上卖水果的姑娘。</h3><h3>为了让我们拍好照片,做了近半个小时的义务模特。</h3> <h3> 曼德勒火车站正在候车的长者。</h3> <h3> 卖画的小姑娘:</h3><h3> "这是我自已画的”。</h3><h3> </h3> <h3> 曼德勒火车站候车的母子。</h3> <h3> 勤劳能干的缅甸妇女。</h3> <h3> 全行程見到的唯一一名军人,还应邀和我们一起合影。</h3> <h3> 路边摆摊卖早点的妇女。</h3> <h3> 火车站台上的候车人。</h3> <h3> 有点严肃的火车司机,但不失善良和随和。</h3> <h3>天已注定,今生今世我不可能再见到他们,</h3><h3>天还注定,今生今世我不可能会忘记他们。</h3><h3> 二0一九年七月于北京。</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