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家训故事</h3> <h3> 家训一:谋定而动,不拖不延 </h3><h3> “我在春日里吃桂花糖,冬日里吃冰淇淋,我是想到什么就马上去做的人,我不等,我自在得很。”女儿向我念诵着新抄的句子,一脸向往:“妈妈,我希望我可以这样利落恣意地过完一生。”我微微笑:“以后如何尚不可知,可在你已有的二十多年里,你不正是这样吗?坚持做原来的你就可以了。”“谋定而动,不拖不延”是我给女儿的家训之一,我坚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执行力是第二生产力。只说不动,最终只会沦为阿Q式的精神胜利者,只能躺在榻上一边捉着虱子一边懒洋洋地说:“啊,当年我曾有过许多好主意……”。不逞匹夫之勇,为人有节,做事有计,谋定而后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谋定即刻而动,不让拖延症吞噬自己的大好年华,把分分秒秒永不回头的时光转化成真真实实的成果和战绩。所以她小的时候磨蹭着不愿意去练琴,我绝不纵容;她拖延着不肯做作业,我亦不姑息。我力求让她明白,对必然要做的事,早鼓起劲儿来做完,就早日解放一分,想到什么马上就去做,行动力会给予你最深远的自由。我认为不论是于家于国,纸上谈兵都只会导致失败,唯有积极实践、勇于实践,自身才能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民族才能成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国家方能成为强盛繁荣的国家。</h3> <h3> 家训二:量入为出,不攀不妒 </h3><h3> 我经常在课上对学生说“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并非只因课程要求,而是我确实觉得,这是一条值得现代人需要铭记且遵循的真理。我将“量入为出,不攀不妒”列为家训,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一颗清醒明智的头脑,不为物欲和名利所支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和追求是什么,并在意识到之后,立刻采取行动去克服或努力。她小学时曾很想参加一个两万元的夏令营,可以游览北京圆明园、故宫等景点,会玩很多游戏,但那时候家里拮据...... 她少有地发了脾气,开始哭闹:“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 ,我就不可以?”那个下午我和她父亲和她谈了很久的话,告诉她家里的钱,一一要用在何处,要分得清轻重缓急;告诉她想做一件事,要看能获得什么,看自己是否需要,看需要程度如何,看能否有其他更性价比高的选择,看做了之后对别人影响如何,但唯独不能看“别人有我就要有”。人与人是不同的,一味地攀比和嫉妒只会让人迷失方向。也给周围人带来负担,让自己越来越偏激和自私,“量入为出”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女儿很懂事,同意放弃夏令营的机会,改换成购买各类图书增加见闻,在后来的十几年里,也再未见过她在物质上与别人攀比,对年轻人热衷的流行、名牌,她喜欢却不狂热,每见目前频发的女大学生沉迷购物,被网贷甚至裸贷逼至跳楼的新闻,我在惋惜痛心之余,也为恪守“量入为出,不攀不妒”家训的女儿而欣慰。</h3> <h3> 家训三:自食其力 </h3><h3>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是我母亲早年间常说的话,如今,我又将它浓缩为“自食其力”教育着我的女儿。“自食其力”并不是要她在年幼时就日进斗金,而是包括以下两重含义。第一,是要求她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你在家庭中所享受的一切不是理所应当的,你当对有相应的付出。”你享受了家庭给予你各项物质及精神上的庇护,你就要担负起家庭成员的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期这个家庭的存续和发展,能为持续养育你提供条件。譬如,你可以在父母为琐事争吵时劝架,在家庭做出重要决定时发表自己的意见等 。 我知道,虽然你幼稚的言语没有价值,但这培养了你对家庭的责任感,你终究会长大,总有一天你的意见会中肯且重要。你从小就参与到了“家庭”这个社会组织的稳定、发展工作中,为它付出了诸多心血和感情,最终得到了被养育的回馈,这就算自食其力了。第二,要动脑赚取有价值的东西,包括钱,也包括荣誉。女儿在初高中时在《遵义晚报》上频频投稿,一篇七八百字的稿子,等上一两个月,就会有一张几十块钱的稿费支票寄过来。这一点点钱其实还不够她买零嘴,可她每次去邮局兑支票时都格外骄傲——“这是我的稿费!”重要的不是钱,而是钱的性质,这是她“自食其力”的初步证明,她坚信那轻飘飘的一两张纸币会随着她的年龄而渐长,最终转换成她供养自己乃至于回馈原生家庭的力量。钱的来源可能会变,但“自食其力”这件事,她一直在做,从未中断,只是力量在逐渐增强而已。除此之外,她一年级获得的小红花、三年级前三名奖励的文具盒、贯穿整个学生时代的各类三好学生和奖学金的证书,也都是“自食其力”的证明。毕竟,这是她“自食其力”质量提升的直观表现。虽说仅有一个好成绩,死读书是不足以在社会上立足,但优异的成绩至少能证明她的勤奋刻苦、聪颖向上。这些荣誉会一直鼓励她、暗示她自己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并且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h3><h3> 纵观现在社会,泛滥的“啃老族”中不乏985、211毕业的高校学生,他们在毕业后或懒于求职奔波,或在职场稍受打击就辞职回家放松,终日沉溺游戏玩乐啃噬父母的精力与金钱,究其原因,还在于父母。父母未能在他们小时候及时引导,他们长大后便更不接受管束。父母在孩子少年时过分溺爱,让孩子将家庭供养视为天经地义之事,从无独立之念,从精神到物质都依赖家庭支持的巨婴,又怎会因一份工作就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自食其力”从来不是原生家庭和孩子“一刀两断”式分离而形成的,它需要的,是十数年的习惯——从小就“自食其力”的习惯。</h3> <h3> 这些是我家训里的几个小片段,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将这些价值观念由家而始,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和家庭,让我们的孩子能接受更多正能量的教育,让我们的家长都能意识到家庭教育乃是孩子成长的根基,让我们优秀的家规家训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风向标,成为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法宝,让我们为社会,为国家营造风清气正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共建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br></h3><h3> 陈兴艺写于2019年7月17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