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走咧——走咧——,一行53人坐摄影大巴,跟上时光团长,七月十五日这天,向青海出发咧。行摄计划为期九天, 行摄路线——门源油菜花——卓尔山——祁连山——大冬树山垭口——原子能基地——金银滩——青海湖沙岛——黑马河——鱼雷基地——青海湖——塔尔寺——坎布拉水库。 一路急行,晚宿青石嘴。16号中午十一点到了第一个拍摄景点——门源油菜花。 </h1> <h1><b>一 门源油菜花</b></h1> <h1><p></p><p></p><p></p></h1><h1> <b> </b> 每到油菜花盛开季节,中心观景台的周边一房难求。我们四个人被分配在一个土炕上,房阔炕大,厕所在外,住宿费每人20元。由于旅途的劳累,晚上我倒头就呼呼,第二天早,惊奇的发现房东两口,就在我们房间打了地铺休息。门源油菜花每年旅游旺季也就二十天左右,景区居民要抓紧一切机会多点收入——理解万岁。<br></h1><h1> 门源油菜花我先后拍过四次。但这次拍的最婵合了。16号下午拍摄时遇到了晚霞。17号全天乘摄影大巴,去几个油菜花景点拍摄。18号早我们五点就起床,牙一刷,脸一抹,天还麻麻亮的时候就到了中心景区。卖票的没人,把门的不见,正正胆子——进。整个景区就我们十来个摄友拍摄,遇到了平流雾,看见了耶稣光。手里的家伙就哒哒个不停。八点我们出景区时,工作人员已经到位,吓的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只怕工作人员让补票。倒不是怕出钱,因为排队补票的话,就耽误了八点半的集合时间。好在工作人员无视我们,顺顺当当出景区后,赶紧挡了两辆面包车,十来分钟就到了集合地。三下五除二,解决了秋晨政委给我们预留的早餐。按时准点跟着大家,八点半向卓尔山进发了。<br> 坐上车后想起拍摄过程中的云朵,晚霞,平流雾,耶稣光。偷偷的乐个不停,嘴么呡住:<br> 油菜花油菜花 油菜花油菜花<br> 达板山上的雪吆 玉隆滩里的水吆<br> 是谁哼着那心里的歌 喜欢你油菜花<br> </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h1> <h1><b> 二 卓尔山</b></h1> <h3></h3><h1> 卓尔山景区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座落在八宝河北岸,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环绕在县城周边。<br> 从门源到卓尔山150公里路程,不到两点就到达景区。时光团长交待:“大家根据天象自己把握。能拍落日八点半收队,不能拍落日六点回宾馆休息”。刚进景区,天气还马马虎虎能拍,可没多久老天爷就变脸咧。灰白脸色立马沉下来,被郁闷的灰黑取代。风也凑热闹来了,嗖儿嗖儿刮的人后背发冷。摄友们不到四点就出了景区。我不,我找了个避风的观景台,头枕相机包,怀抱三脚架,身裹风雨衣,躺在地板上做着:风刮乌云散,虹带晚霞来的美梦。五点多了,整个景区没有几个人了,沉闷的天色不开一丝丝缝隙,我只好闷闷不乐的出了景区。可我刚出景区不到几分钟,风停了,云散了,晚霞就他妈的光芒万丈咧。<br> 你说这气人不,我那后悔劲,提兜提不成咧。是谁说的:“坚持就是胜利”。我咋就没记牢呢?</h1><p><b></b></p> <h1><b>三 祁连山——大冬树山垭口</b></h1> <h1> 我对祁连山的初步认知,是从长篇小说西路军开始的。1936年冬,在中国西北河西走廊。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一支工农红军向这条走廊挺进,军阀马步芳和马步青倾巢出动,一场血战在此展开。 仅仅五个月经历80多次战斗,这支两万多人的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堪称惨烈。其中不少中华优秀儿女魂断祁连山。西路军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在红军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笔。我辈需牢记,现在的生活再别胡弹嫌了。路过祁连山时,虽思绪多多,,可光影云彩不错。也遇到了冰雹,看见了彩虹,这就是气象万千的祁连山。</h1> <h1><b> 四 金银滩 沙岛</b></h1> <h1> 十九号这天,不到八点就来到了金银滩原子能基地。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我们同去的摄友有七个人进基地参观了。我没有进去,原子能太神秘了,我去了也看不明白,就在外面瞎晃荡了。</h1><h1> 下午我们到了青海湖的沙岛,沙岛不大,看不到美妙的沙脊线,沙梁梁既不见光影的生动,也没有驼铃的声声,还热的不要不要。拍了几张人像后就早早收工了。</h1><div><br></div> <h1><b>五 黑马河</b></h1> <h1><b></b> 从沙岛到黑马河140公里路程,沿途也没有什么风景可拍,不用急着赶路。出门六天来,大家第一次舒舒服服睡了个懒觉。十点出发,路上时光团长反复强调,黑马河住在藏民家,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条件艰苦,节约用水;天气很冷,注意保暖。由于中途吃饭和买土特产品的耽误,3点多才到了黑马河。安排好住宿后稍作休息,就提个相机黑马河边转悠了。</h1><h1> 天阴沉沉的,水面没有一点光影。我就想B门拍几张河水镜面人像,可呼呼的冷风吹的摄友根本站不稳,衣服也刮的走了形,拍了几张都失败了。眼看天色已晚,冷风吹的人上下牙跟机打关枪一样,哒哒哒个不停。狠心的晚霞还是不招势我们。回!</h1><h1> 看来这里的条件还的确艰苦了。没有洗澡水,没有洗脚水,四五个人合用一盆洗脸水。听说房东藏民朋友的生活用水,要从几十里外用马一桶桶给回驮,大家也很是同情,尽量的节约用水。房间里没有卫生间,厕所在百米以外。每去一次都会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冷屁股的滋味。嗨嗨,尽管如此,没有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藏民房东两口热情大方,汉民摄友个个礼貌得体。</h1><h1> 第二天一早,天还黑乎乎的,摄友们就河边等日出了。太阳爷肯定知道了我们的辛苦,早早的就把自己,打扮的光光显显,笑容满满的迎接我们了。</h1><div> </div> <h1><b></b></h1> <h1><b>六 鱼雷基地 青海湖</b></h1> <h1> 青海鱼雷实验发射基地位于青海湖二郎剑处,是湖边的一个细长半岛,湖中留有鱼雷发射台,是我国第一个鱼雷发射基地,因距离西宁151公里,又被称为151 基地。基地建于1965年,1985年退役。我觉得没有什么可拍的,高高兴兴地看了一场演出,凑凑合合地拍了一张片片。</h1><h1> 青海湖周边的景色不错,能拍时摄影大巴随机停靠路边。聊的很了,边走边拍。离开青海湖,晚宿塔尔寺。</h1> <h1></h1> <h1><b>七 塔尔寺 坎布拉水库</b></h1> <h1> 塔尔寺位于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h1><h1> 今天是22号,明天就要回西安了。本想卖把力气。好好拍摄。可天不作美,太阳不温不火,云彩不明不白,然嘛咕咚的交合在一起。极大的打击了我的积极性。在寺外勉勉强强拍几张。八点半集合向坎布拉水库出发了。</h1><h1> 坎布拉水库也叫李家峡水库。位于中国青海省尖扎县西北,是以发电为主,兼具灌溉、防洪等功能的大型水库。我们到这里时正是中午,光线不很理想,可以说是坐着景区的中巴车,围绕库区,浪荡了一圈,看清楚了水库的模样。</h1><div> </div> <h1> 23号路急行军,大家都平平安安回到西安,圆满的结束了这次行摄活动。 按理说美篇到此就该结束了,我想说的是,本文图片拍摄于2015年7月,当时我不会制作美篇,也没有写QQ日记,虽然行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历历在目,可行摄路线,具体那天到底在哪里哪里拍摄,我记不清楚了。后在时光团长和几个摄友的帮助下,我在逐步理顺了行程,完成了美篇。遗漏在所难免,好在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得过且过吧。</h1> <h1> 文字 刘汉增</h1><h1> 摄影 刘汉增</h1><h1> 后期 刘汉增</h1> <h1> <b></b><b></b></h1><div><br></div><h3> 2019.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