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记忆(二)

霍军

<h3>   <b>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b></h3><h3> 从711年起莫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统治了700年。这段时间里,善于造城堡建宫殿的穆斯林们在西班牙留下了许多伊斯兰风的建筑。</h3> <h3>  虽然穆斯林离开后许多清真寺被基督徒改造成了教堂,还有许多精美的建筑被保留下来,格拉纳达的阿尔汗布拉宫就是其中的一座。</h3> <h3>  阿尔罕布拉宫由一组建筑组成,坐落在格拉纳达城外内华达山上威严的阿尔卡萨瓦城堡内。</h3> <h3>  穿过一道道厚重的雕花门廊,穆斯林的皇家奢华次第呈现。</h3> <h3>  每间屋子里,每面墙上,每扇门窗都饱含着建设者煞费的苦心。</h3> <h3>  屋顶也是穆斯林工匠们卖弄鬼才的地方。</h3> <h3>  有些天花板上镶嵌有数千块木雕,还镶有象牙及珍珠,使宫殿满壁生辉。其实五六米高屋顶上的雕凿和珠宝人们肉眼很难仔细欣赏,工匠们还要昂头吃力地雕琢,设计师如此讲究的追求我觉得太浪费心血。当然,我知道王室的词汇里是没有‘节俭’二字的。</h3> <h3>  穆斯林工匠的精细雕刻,在我看来都是天才之作。有些不可思议的是,精美的伊斯兰建筑艺术竟然会在欧洲欣赏到。可见伊斯兰的势力自古就随战争而扩散,伊斯兰艺术之花也早就随马蹄所至绽放到各地。</h3> <h3>  阿尔罕布拉宫里的纳斯瑞德庭院据说建筑结构和每根线条都经过精密的数学运算,装饰繁复,却不凌乱。</h3> <h3>  狮子庭园是阿尔罕布拉宫的外交和政治活动中心。</h3> <h3>  124根大理石柱撑起瑰丽的回廊。</h3> <h3>  从设计到雕琢都让人领教着伊斯兰工匠的鬼斧神工。</h3> <h3>  庭院中央12头背起盘形喷泉水池的白色大理石狮子,是皇权象征。就像中国的龙,富裕人家也不敢拥有。</h3> <h3>  雕花墙壁,嵌雕木门,穆斯林们对艺术细节的追求真有点丧心病狂。</h3> <h3>  呈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精髓的阿尔罕布拉宫1984年就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h3> <h3>  宫殿外漂亮花园营造的是摩尔人对天堂的想象。</h3> <h3>  阿尔罕布拉宫里的另一座建筑查尔斯五世皇宫,是座石垒的两层宫殿。</h3> <h3>  皇宫建筑外墙巨石厚重。</h3> <h3>  皇宫大门上下的装饰。</h3> <h3>  这座两层宫殿外方内圆,内部犹如罗马宫殿,在伊斯兰皇宫中显得别出心裁。</h3> <h3>  敦厚的石壁让人以为皇位能牢如磐石。不过后代看到的终究只是一个可让人追溯历史的景点。</h3> <h3>  屹立在格拉纳达城外内华达山上的阿尔卡萨瓦城堡,即使坚如磐石,穆斯林军队也没能护卫住阿尔罕布拉宫里的王族。</h3> <h3>  摩尔人在被基督徒围城两年后,不得不放弃苦心经营的瑰丽的花园宫殿,带着不舍和郁闷返回祖宗所在地北非。</h3> <h3>  只留下这精心打造的阿尔罕布拉宫,向后人诉说穆斯林在这里建立过的辉煌。</h3> <h3>  城堡下面的格拉纳达城中,还保留着当年建设的古老规整的伊斯兰街道——阿尔拜辛区。现在仍然有许多穆斯林居民生活在这些阿拉伯风格的白色房子里,是西班牙的一个小阿拉伯世界。</h3> <h3>  雨果曾这样评说格拉纳达:“没有一个城市,像格拉纳达那样,带着优雅和微笑,带着闪烁的东方魅力,在明净的苍穹下铺展。‘’</h3> <h3>  应该说每个宗教都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来美化自己信仰的世界。充满艺术想象的创作寄托着信徒对天堂的向往,和对神明的热爱。所以各宗教都为我们这个世界创造了丰富而精彩的艺术作品(建筑、绘画和雕塑),这是用信仰催开的多彩艺术之花。</h3> <h3>  游客有亚洲欧洲非洲的,有年轻年老残疾的,有基督佛教伊斯兰的。远近的人们来打开这份文化遗产,阅历史,赏文物,品艺术。</h3> <h3>   <b>科尔多瓦</b></h3><h3> 在西班牙的科尔多瓦这个中等城市,同样经历了罗马人建城,西哥特人、摩尔人轮流坐庄过程,最后留下了夺目的伊斯兰建筑。</h3> <h3>  摩尔人一占领科尔多瓦,新国王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就看中科尔多瓦这个历史厚重的城市,把它定为都城,并要把科尔多瓦建为伊斯兰的一个宗教中心。</h3> <h3>  于是在原先教堂基础上兴建了宏大的科尔多瓦大清真寺。清真寺始建于公元785年,后来又几经扩建、改建,工程持续了几百年。扩建后的科尔多瓦清真寺一次能容纳2万多信徒祷告。</h3> <h3>  高达93米的宣礼楼,在摩尔人离开后像塞维利亚教堂一样被基督教改造成巴洛克式钟楼。</h3> <h3>  经历了教堂改清真寺,清真寺改教堂几个回合变动,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到处是伊斯兰建筑和西班牙基督教建筑混搭风,但主基调还是伊斯兰风格。</h3> <h3>  伊斯兰人喜好的高墙。不为防盗,只图威严。</h3> <h3>  做礼拜的正殿里,各种颜色的大理石石柱有的就取自古罗马废墟。</h3> <h3>  成为伊斯兰宗教中心后,科尔多瓦繁荣起来,人口达50多万,清真寺有三百多座,成为当时伊比利亚半岛上一个大型城市。</h3> <h3>  </h3> <h3>  1236年,基督徒收复了科尔多瓦,又忙着将清真寺改造为教堂。</h3> <h3>  改建过程中清真寺正殿中的石柱和拱门近三分之一被毁。看到清真寺精美建筑被大量破坏,卡洛斯五世国王惊呼:“你们为建起一些在我国到处都能见到的东西而破坏了再也无法找回的东西”。幸亏这国王及时制止,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主体部分才得以基本原貌保存至今。想想七百多年前这位国王就知道珍爱保护文物,现在我们一些有‘文化’的干部为了政绩推倒大量老建筑建新楼,境界还不如700年前那国王。<br></h3> <h3>  也因为卡洛斯五世国王这样人物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里才得有科尔多瓦和大清真寺列入。</h3> <h3>  清真寺前,一座古老的16孔罗马石桥连接了瓜达尔基维尔河两岸。</h3> <h3>  桥的一端一座高大的桥头堡护卫着城市。而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的这位圣母就慈祥地护佑这着桥上过往的百姓。</h3> <h3>  亿年的瓜达尔基维尔河,滋养了河畔科尔多瓦三千年的文明。</h3> <h3> 两千年的罗马城门下,悦动着活力可爱的新生代。</h3> <h3>  西班牙城乡人家都喜欢用鲜花装扮自己的家园街巷,科尔多瓦人还创办了个庭院节。</h3> <h3>  每年5月的庭院节期间,科尔多瓦家家户户都会打开大门让游人观赏品评自家门庭的美化效果。</h3> <h3>  所以科尔多瓦的小街窄巷庭院里花团锦簇,很多人家以在庭院节中获奖而自豪。</h3> <h3>  透过一条条花枝招展小巷的一线天,能眺望到天国般的景象。百花巷是这些小巷的代表。</h3> <h3>  不以香车豪宅比拼,而是竞相炫耀审美。小城人沿着先民精心造物的足迹,依然看重精神层面的追求。</h3> <h3>  为自己营造一个美丽家园,成为今天科尔多瓦人新的时尚。</h3> <h3>  科尔多瓦庭院节这个新生事物也于2012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h3> <h3>  除了历史遗存,科尔多瓦蛛网般的老街巷也是别有味道,值得一逛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