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夏天,阳光灿烂的7月14日,我和老陈(我家先生),还有永新的二位骑友,踏上了神圣而又艰难的318之旅!前年,(甚至前几年)老陈就念叨着要去骑行318!那时我不知道什么是318,只感觉那里是蛮荒之地,野狼出没,恶人横行,荒凉至极!理所当然,我断然反对老陈的决定,各种争吵,甚至以绝情的话相逼,好不容易让老陈暂时打消了念头!说暂时,是因为他毅然决然在网上买好了驮包,帐篷等长途骑行的装备!老陈是个倔强的人,话不多,行动上却明摆着他在抗争!一年转瞬即逝,两个月的暑假又如期而至,翻滚在他心中的念想又一次流露!我心中很忐忑,因为我知道,他既已认定,我恐怕无力再挽回。去吧,我已无可奈何,哪怕心有千万个理由想表达,可话到嘴边又化作两个无奈的字:随你!在平常的骑行中,他还时刻不忘怂恿我,去骑318,去骑318!他说如果我也去,就从成都出发,我不去,他就从家里出发。我家到成都一千多公里,到拉萨三千多公里。那将要在路上流浪多久?一个念头在脑瓜里闪过,我陪他去,让他少受十多天的苦!(虽然说去骑行就是去找虐的)自从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我们有意无意就在骑友间散布这个消息。有人支持并鼓励我!有人替我捏一把汗!有人说回来就是非洲人!有人说高反厉害,身体吃不消!每次朋友问我真去吗?我其实压根没决定会不会去,但不想说太多,索性就说去。就这样在骑行界传开了我们都去318的传说。</h3><h3> 当一个人内心渴望远方的时候,往往就会无视身体上的不足!这就好比一只爱上旅行的蜗牛!充满矛盾,痛苦与快乐交织着。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梦想吧!从6月下旬到7月初,我们话题就是聊怎么骑318,在网上看别人晒的图片和分享的观点。如何防晒,怎么不变成非洲人是我最最关心的事情。可了解的越多,内心的主意就越像狂风中的墙头草,没有方向。去?不去?我不知道反复问了自己多少次!奇怪的是,无论我说去和不去,老陈都说,可以呀。我就在纠结中想像着旅途的狼狈与惬意,继续摇摆不定着……直到要订票了,在我的想像中觉得在路上惬意会多点,狼狈少一点,就作出了疯狂而大胆的决定,去!老陈利索地把票订好了,自行车等待打包随行,可是,我内心的矛盾还在斗争着!不管了,先订票,天府之国——成都总是要去的。骑不骑再定吧。因为骑友刘驱波一家和我们同一列车去成都旅游,我幻想着成都旅游后同他们回来。直到把自行车扛上火车,我才猛然醒悟,我真的已踏上318骑行之路!所以,我的318之旅,本不是什么梦想,做梦都没曾想会去西藏,还是骑车进藏!瞬间,我觉得自己很猛,很作,也很狂!</h3><h3> </h3><h3> </h3> <h3> 新余两个女骑友在我们之前几天出发了。当老陈看人家朋友圈发感慨时,我只关心唯一一件事:看看晒成什么样了?都说西藏的太阳紫外线特别大,加上网上的各种传言和图片,我内心是很不安的。这种不安其实伴随了我的整个骑行之旅!</h3> <h3> 任凭我思绪纷乱,火车已到站,它把我和我的自行车撂在了成都东站,奔赴它的下一个旅程!我在那一刻毅然决定也踏上了我的身体在地狱,灵魂在天堂的旅程!</h3> <h3> 成都呆了两天,打卡式地逛了逛主要景点。老陈的心已迫不及待地在318上了,尽管我还想在成都继续缓冲着内心的忐忑。挑了个黄道吉日(7月17日),组了个十个人的队伍,在7.17(骑,要骑)的早上,我悲壮地出发了!</h3><h3> </h3> <h3> 在成都皇家花园别墅里,来自不同地方的骑友,我们互不相识,但相见恨晚,我们将用同一种疯狂自虐的旅行方式,用自行车车轮,丈量西行的旅程,直抵布宫,那神奇的殿堂。十个人的队伍中,九位勇士,一位猛女,多情的大雨也赶来送行,我们只好密封自己,却依然露出一张张无以言表的激动而喜悦的脸孔。此情此景,在我的字典里,非“悲壮”二字无以表达我内心的慷慨激昂。雨衣,长筒鞋套,胶皮手套,我就是伟大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在后面的骑行中,这些套子都是我谈之色变的枷锁,把我憋闷到怀疑人生。可它们却陪伴了我整个西行历程,也不知穿、脱了多少次!幸福的是,出了成都,雨就停了,我破茧而出,轻松得象一只脱笼的兔子,撒丫子狂奔了一百多公里,九勇士只剩“哼哈”二将在我左右了。(只剩老陈和来自安徽的曹老师)自信就这样在我内心膨胀,感觉自己像神一样的存在。到雅安县城,雨又不期而遇,而且是倾盆瓢泼,第二次把自己装进套子里,在雨水的冲刷下,内外皆湿,脚变得沉重了。寻找终极目标——东升客栈。目眺向小山顶蜿蜒的窄窄的水泥路,我似乎感觉到这是川藏联盟鬼哥的恶作剧,把客栈选在半山腰!脚已像灌了铅,我绝望地蹬着,东升竹庄终于到了!条件之简陋,饭菜之难以下咽,让我又后悔又迷惘!可看着在我之后陆续赶到的队友和天黑才赶来的许多不相识的骑友,几百辆自行车把一个大厅挤得严严实实,我心中又升腾起丝丝自豪感!其实在后来经历了翻越十四座四五千米海拨的高山后,我才知道,第一天,是我矫情了。<br></h3> <h3> 庆幸自己有随遇而安的睡眠习惯,一夜呼呼大睡,到自然醒。早间又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好天气,昨夜的雨带来了清新的凉意,大家陆续整装出发了。浩浩荡荡的几百人的队伍,一上路就化整为零了,我的队友们也时不时地聚、散着。长途骑行,都跟随自己的节奏,很少组队破风,谁也不敢把自己拉爆。</h3><h3> </h3> <h3> 我,一开始只做忠实的小跟班,最多问问老陈当日的目的地,至于攻略,里程,导航我觉得都是很烦人的事,不想管。何况攻略上那心电图一样标着地名和海拨高度的分析图我有点看不懂。我只想欣赏沿途的风土人情,用我的全智能带柔光双摄的电脑(其实就是我的脑袋和眼睛)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可是后来,读攻略却成了我每晚的必修课。每个人都驮着自己的行李,骑行服,便服,睡衣,冲锋衣……女人还有面膜,防晒霜,护肤品……川藏联盟服务车四川境内免费接送驮包,我们在天全县城遇上了新沟客栈的冯姐(是一漂亮妞)的接送车,我的小包往车上一扔,空车爽多了。大家都毫无疑问地甩包袱,老陈却选择自己驮着!大神的世界我无法懂,就连素不相识的冯姐都觉得他固执。</h3> <h3>同行的安徽籍曹老师。</h3> <h3> 一路上阳光逐渐火辣起来,我自始至终都是蒙面女侠。还记得当天的午餐过了点,我饿得双腿发抖,两公里外永新骑友周天安和盛春平点好菜在等我们,可我觉得我到达不了了。我第一次抱怨老陈为什么非要让我饿到这样才吃饭?!茶马古道和紫石关带来的兴奋不抵饥饿带来的疲惫,我像霜打的茄子,疲软地瘫在饭桌旁。可充电之后,猛女又回归了,第一个早早到达新沟客栈,至今还记得那盆鲜香的清炖老母鸡汤。十个队友齐了,这也是第一次共进晚餐。也算完美收官吧,我的川藏骑行第二天。</h3> <h3> 昨夜的鸡汤,着实大补,早上起来,似乎精神抖擞。只是天又下雨,雨大,又要穿雨衣,鞋套!无奈,第三次装进套子里。骑友有的还在睡,老陈说要早点出发,多赶点路,我默默地服从。攻略安排当日翻越二郎山,到达历史名城泸定县。我脑瓜里闪现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炮火纷飞的战乱场面。二郎山半山腰已通隧道,雨稍有停歇,我三下五除二就脱去闷人的雨衣鞋套,身上瞬间升腾起浓浓的白雾,其实穿与不穿雨衣,都是湿透,汗湿得衣角渗水!脱了后,汗水蒸发带来的凉意,感觉就像从汗蒸房里到冰窖里,顷刻间身体打着激灵。赶紧骑行,生出暖意。传来消息,前方靠近隧道口处塌方了,禁止通行!只有等着清理疏通再启程。后续赶来的队友说我们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一个小时不到,就聚集了上百号骑友,徒步客,摩托骑友,其中一支大学生队伍在后来的征途上偶遇了几次。二郎山,茂密的树林,云蒸霞蔚,高山峡谷,流水潺潺,风光秀美。爽爽地下坡冲到泸定,寻着泸定桥一睹为快!我们不约而同地背起同一首诗来:<h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h3><h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h3><h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h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h3><h3> 我眼前又幻化出了硝烟战火呐喊牺牲的壮烈场景。大渡河浑浊的河水,波涛汹涌,依然叫嚣着它的凶悍。还清楚地记得桥头一个大妈卖的樱桃个大黑红,酸甜爽口还不贵。午餐后,队友们驻扎了,老陈选择继续前行至瓦斯沟,从此,我与大部队就分开了。</h3><h3> </h3> <h3>二郎山风光。</h3> <h3>塌方路段。</h3> <h3>泸定桥!</h3> <h3>历史名城——泸定县</h3> <h3> 出泸定,钻洞子(过隧道,四川人都叫钻洞子)到瓦斯沟,起伏路面,开始还轻松,到瓦斯沟4:00pm,老陈选择继续前进至康定。康定,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一个诗一样的名字,我以为它一定是个诗一样的小镇,就算辛苦,也值了。哼哧哼哧上山坡,路越来越陡,大卡车喘着粗气从身旁碾过,我也喘着粗气走走停停,直到实在无力踏动那车轮了。第二次,我抱怨老陈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只好打电话给客栈,求助。我独自坐车带着驮包大概20公里来到柳大妈客栈,老陈固执地坚持骑行,8点多总算疲倦地到达客栈。</h3> <h3> 到了康定,才知道康定没有情歌,天色已晚,康巴高速穿境而过,正在施工,暮色下觉得它并不如诗如画,甚至有些乱糟糟。但康定有情歌广场,跑马山也不知所踪,只知折多山就在前方,那是川藏骑行的真正的第一道坎!第三天,我初步体会到了:问坡何时止,坡说骑到死的悲惨!</h3> <h3> 睡到自然醒,是我跟老陈提的唯一要求。康定,在第二天出发时才一睹芳容,匆匆拍了几张照片留念,寻找吃早餐的地方去了。整条川藏线,是四川麻辣的天堂,直至西藏的松多,墨竹,拉萨,藏餐很少,也没人吃得习惯。早餐就是面,前一天在新沟想买馒头,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卖那种大馍的,买了2个, 剩了一个还在背包里。这里的面,老贵了,20元起,30元你也别惊讶。我后来都不问价了,多少钱不也得吃吗?昨夜读攻略,得知要翻折多山,4300米的高山,许多骑友悻悻而返,终点就是折多山。我江南水乡长大的人,高反是最大的敌人,而且我连红景天(高反药)都没备一点,只是带了两盒西洋参片(后来事实证明,西洋参片是我的温馨伴侣),也不清楚高反具体有多可怕。一出康定,坡就陡峭,远眺一条玉带舞向云端,我却要循着玉带,去遥远的西藏!天越来越蓝,白云似乎伸手可探。每天上午的骑行,我还算轻松,心情大好,处处拍照。我实在佩服老陈,驮着两大包东西,在陡峭的坡上还能走在我前面,看着他的背影,我内心生起愧疚感,人家骑车驮一个人的行李,他却要驮两个人的,连小包都搭在大驮包上面。从早上到中午近4个时,一直以蜗牛速度弓背骑行在陡坡的路上,我脖子痛,屁股痛,到处痛,难受,想起了在家空调西瓜的日子!来到折多塘,烈日炎炎,水已喝光,也找不到攻略上的藏漂客栈,补给势在必行。找了个小摊准备吃粮。高海拨,做饭很费时,等的过程很痛苦。咽了几口难吃死了的饭菜,老板告诉我,还20公里到山顶。我抬头望去,一阵眩晕!冒着烈日,我不敢耽搁太多时间,向山顶进军!</h3><h3> </h3> <h3> 远处的贡嘎雪山,我也只是朝那个方向望了望,雾漫漫,不曾见到神山的圣容!一个个发卡弯迂回曲折,竭尽全力似乎依然徘徊在起点,我的屁股已不能挨坐垫了,脖子也好像脱臼一样痛。记得我当时是靠数数来激励自己,500为一组,踏一下记一个数,500次下车行走一段作为休息。就这样交替重复着,我把自己的身体掏空了,瘫坐在地上,又爬起来!老陈一直在前面,驮着重重的包。折多山荒凉干燥,山顶石头裸露,寸草不生,站在那里,只有背上的凉意,才让你感觉到风的脚步。隧道正在施工,空旷的高山上远处的汽车好像消声了,只看到它们缓缓地移动着。我在山巅高声呼喊,没有回声。实在太累了,我们打开背包找吃的,找到前一天买的大馍馍,干巴巴,就着凉水啃着。含着西洋参片,作最奋力的一搏了。忽然间耳边传来猎猎的响声,我不敢去想是不到了山顶,因为之前的弯骗了我多少次了,总以为转过弯就到了,可又回到起点继续折!这就是折——多——山!折磨多,曲折多!老陈走在前面,转过最后一个弯,见到了挂满经幡的白塔,兴奋地向我大呼,老婆,到山顶了!瞬间,我眼泪模糊了双眼!那不是哭,那是幸福和解放来得太突然了,我没崩住!</h3> <h3> 垭口海拨4298米!风吹动经幡,猎猎作响。我从未到过藏区,眼前的场景,我感觉如梦如幻。耸立的白塔,五彩的经幡,穿着藏服的摆摊人,很新奇!还有教科书上得知的酥油茶。最开心的是我没有高反!老陈还高举着自行车在山顶拍了一张照,后来除了布宫前兴奋地高举自行车留念外,他没有在别处举车留念。也是骑行中第一次感受到一天有四季的神奇天气变化。山顶上的人都穿羽绒服,我穿着单衣。折多山往西,山上绿油油,没有树,长满小草和野花,分外养眼。</h3> <h3> 穿好厚厚的冲锋衣,又是爽爽的下坡路喽!上坡如存钱,下坡如花钱。山顶下来,新都桥格外清秀亮丽!被誉为摄影师天堂的新都桥,日照光线一束一束,小溪弯弯,牛羊悠闲,藏民的房子红白端庄,两边的山势不陡,山不高,满眼的绿,清澈的水,好一派藏区风光再一次让我如痴如醉,如梦如幻!这完全到了藏区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夜宿登巴客栈,一栋好美的藏式二层小楼房,据说那里有川藏线上最牛的修车机师。</h3> <h3>亮丽清爽的新都桥风光。</h3> <h3> 记得在登巴客栈是西行历程中起得最晚的一天,十点左右才起床。前一天的劳累灰飞烟灭,只是好不容易求得人家帮我们煮了两碗面,又是痛苦地等待,高压锅煮面。在那晃荡了半天,本打算休整一天再走,也等等我们的队友,可停电,厨师也不见了,老陈决定前往雅江。60公里,翻越高尔寺山,第五天只有半天的骑行。出发不久,我头晕恶心,犯困,又是西洋参片拯救了我。在一家饭馆吃了午餐,休息片刻我就缓过来了,踏上了自行车,离西藏又要近一步了。</h3><h3> </h3> <h3> 经历了,才成长了,才成熟了。高尔寺山,已被我小觑了,车轮滚滚,就到了山顶,穿过隧道,天下暴雨。下山途中视线极差,坡陡弯急,刹车刹到手抽筋。全身湿透,了无趣味,只是急急赶路。下到底就来到两江会合的河口——雅江。雅江是个小小的县城,拉揽生意的小哥热情地帮我推车住店。老陈试探地问我能不能再走一段到相格宗?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第二天证明,我的决策是英明的,那种坡上到让我又一次怀疑人生。逛了逛雅江县城,看到街上很多卖松茸的,刚采摘的带泥土芬芳的松茸,那是人间美味呀!雅砻江里的雅鱼又是一鲜,传说雅鱼身佩宝剑,也就是它的头骨里有一块骨头形状神似宝剑。可因藏族的水葬传统,我到藏区就不想吃鱼,所以也没品尝雅鱼,当然也有点小贵哦。傍晚的雅江,静谧神秘,耸立的高山上,除了松茸虫草,那里还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啊?!</h3> <h3>雅江县城</h3> <h3> 雅江出发,早餐还是面,重庆燃面配素汤。这是我在川藏线上吃到的最好吃的一种面了。印象深刻的是,有位越野e族的兄弟说为我的勇气点赞,为我们买了单!我暗自想我也成了别人的偶像,偷偷自恋一把!我的下一个补给点定在相格宗,第一次听到这奇怪的有点像外语的名字,勾起了我浓浓的猎奇心理(其实后面好多地名奇奇怪怪的,只是见怪不怪了)。网传布珠客栈有三个天仙般的美女,厨艺了不得,打卡布珠三姐妹客栈是必须滴!</h3> <h3></h3><h3> 科普一下, 相格宗,藏语相格,意为狼,宗,意为村寨;麻格,意为老妈妈。相传古时麻格宗有位善良慈爱的老妈妈,每当看见茶马古道上行人商贾,她便提醒前面有狼经常出没,当道伤人,并叫行人到她家去休息,等人结伴而行。老妈妈总是热情地提供茶水食宿。这样,不知使多少人免于狼害,于是人们便亲切把这个寨子叫作“老妈妈村”,麻格宗因此而得名,沿用至今。而相格宗,那是昔日豺狼当道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欣欣向荣的新村寨。</h3><h3> </h3> <h3> 当我们来到三姐妹客栈,布珠大妈一个人在家,两美女买菜去了。并且告诉我们没有饭菜了,因为前一天吃饭的骑友太多,把食材都吃光了。听了后略带点遗憾,我想,能够靠脸吃饭,就不要去拼了啦!驴友们应该都是慕这个传说有三大美女的网红店而来的!布珠大妈人挺好的,拿了卡给我们(集齐20张卡可免费领奖牌和证书的,奖牌是24K纯金的哦!不要想多了哈,后面好多打卡点不消费就不给我卡!),我在客栈的旗帜上签上了我们的名字!唯一的一次留下痕迹!如果你恰巧去到那里,请用手指出来,拍照给我,我也发纯金奖牌给你。老陈既没看到美女,又没吃到美食,不知内心是不是特别失望?咱也不敢问!悻悻地推车出来,找地吃饭去了,因为下一个目标实在有点高远,剪子弯山——天路十八弯!</h3> <h3> 再科普一下,剪子弯山,藏语名字叫“惹玛那扎”,意为羊子山口。山口海拔4659米,是318国道经康巴地区的最高山口之一。</h3><h3> 这个山口当地藏民把它叫作羊子山口,源于一个历史传说:相传三世达赖历经艰难险阻进京去朝见皇帝归来时,在渡雅砻江时险些掉进江里,在护法神阿苦当吉的全力护卫下,才得脱险,当走到山口时,他的坐骑神羊累了,需要休息,于是达赖一行就在这里休息。很多的传说让这片圣土更加神秘神奇。可骑上这十八弯,过没有灯的隧道,我真是心惊胆颤,汽车好比坦克,轰鸣声震耳欲聋。钻过几千米长的淌着能没过脚背的水的隧道,呈现在眼前景象,让我大呼,值啦!高山草原。延绵起伏,视野开阔,鲜花盛开,牦牛成群,骑行在高山之巅,心旷神怡。远处山腰上细线一样的路,那就是我来时的轨迹,我突然觉得我很伟大,几千米的高山,我再度踩在脚下。</h3><h3>立于高原上,</h3><h3>手可摘星辰;</h3><h3>不敢高声语,</h3><h3>恐惊天上人。</h3><h3> 几十公里的高山草原夕照,黄昏美景,让我感觉我不是在骑行,是在飞行,我像一颗尘埃漂浮在空气里。一块路牌上标着,康巴汉子村。路边一群藏民,大概就是康巴汉子吧,在卖着山货。我不敢靠近,康巴汉子听说像牦牛一样犟,还极不讲理,他们的样子也凶凶的,有点吓人,虽然他们远远就大声朝我“扎西德勒”地问候着,我却小心地回应着“扎西德勒”,这是我第一次和藏民打招呼,感觉怕怕的。<br></h3> <h3> 太爱这美不胜收的大草原了,我在它宽广的怀抱里百般撒野,却不经意很晚了。在离红龙乡还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已六点多了,虽然那里的太阳下山更晚,可我精疲力竭了,还要翻越一座高山——卡子拉山。就在那前不着乡,后不着店的村落里,没电,没信号,语言不通,一个藏族大妈指着一簇房子告诉我,可以去道班借宿。通往道班的路好烂,水很深,着点翻车在水里。一群道班工人正好在吃晚饭,他们热情邀我们一起吃饭。看到汉族人,感觉亲切了许多。我们攀谈起来,我不想住道班,没被子,没电,没信号。而红龙乡还要翻越高山!骑车肯定是去不了的,恰巧那天道班领导在,他决定派车送我们去红龙乡住宿。我欢呼雀跃,大声说,太好了,太感谢了!一同前去的一个道班工人,搭顺风车去红龙乡打电话回家。在车上,他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啊,骑车来?还有徒步拖斗车的他表示更不能理解。我也不理解,脑瓜子有时会进水吧!他同时又翻出手机里拍的大片给我欣赏。每天在这么美的大草原工作,我觉得幸福,他觉得痛苦!</h3> <h3> 旅行,就是离开自己呆烦了的地方,去别人呆烦的地方呆一呆,感叹一番!红龙乡客栈桑白客栈,条件艰苦,无热水,冷水都少。让我又郁闷起来,担心未来的路越来越荒凉,狼是不是要出没了?!</h3> <h3> 桑白大娘大声招呼吃早餐了。吸取了在新都桥的教训,我们赶紧起来跑到厨房,天气冷,下雨。我们坐在炉火旁喝着稀饭,啃着硬硬的馒头,很纳闷怎么有馒头?能蒸熟吗?骑友们陆续出发,我又一次装进套子里也要出发了。昨夜一直在想西行路上的荒凉,心里莫名地悲凉起来,加之天下雨,心情郁闷不欢。这已是启程后的第七天了。慢慢地走着,不到一小时天就放晴了。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很多很大的白字标语:感恩共产党之类的标语。镶嵌在碧绿的草原上,倒也显得壮观!前方到站,理塘。我从未听说过的地方,但仓央嘉措的故事就发生在理塘。一直是平缓的路段,人渐渐轻松快乐起来,老陈少有的兴致,在马路中间摆拍了几张。不知不觉就来到理塘,城门上的金光大字:世界高城理塘,让我顿觉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是一个高原小城,海拔四千多米,这座“选在高空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茶马互市上的重镇,而理塘在藏语是“平坦如铜镜的草坝”的意思,境内还有广袤无垠的毛垭大草原。因此理塘也有“世界高城”的称号。天空之城,白云晶莹剔透,蓝天清澈高远。如果不右转直走400多公里,就是稻城亚丁,又一个诗一样的名字更是诗一样的地方,人间最后一片净土!我的灵魂升华了,就在这样一个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美丽日子里,我的灵魂降临到理塘这个圣洁之地。<br></h3> <h3> 洁白的仙鹤呀 </h3><h3> 请借我一双翅膀 </h3><h3> 不需要飞太远 </h3><h3> 飞到理塘就回 </h3><h3> ——仓央嘉措 </h3><h3> 提起理塘,第一个想到就是仓央嘉措的这首诗。 这首诗很多人可能都曾听过,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背后的故事。<br></h3><h3> 在仓央嘉措入座布达拉宫前,他已经有一位心爱的姑娘,叫卓玛,来自美丽的理塘的一位姑娘。 卓玛善良质朴,聪明美丽。她和仓央嘉措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心中的情愫早已悄悄的种下。</h3><h3></h3><h3> 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爱情就是赤裸着双脚在荆棘上跳舞。 放牧之余,仓央嘉措为卓玛写诗吟诵。卓玛为仓央嘉措唱起歌谣,穿越时间的风,来自理塘。 这一切的美好随着仓央嘉措15岁被押进布达拉宫,戛然而止。</h3><h3></h3><h3> 在布达拉宫,他是雪域最高的王,格鲁派黄教至高无上的领导人。但是他是压抑的,面对幽幽酥油灯,深深禁宫,身旁年老的高僧的严加管教,他只能把对卓玛的思念深深埋藏在心里。 如果故事的结局是这样,或许也挺好。</h3> <h3> 从理塘县城穿城而过,看到僧人的帽子很搞笑,像我们用的灰斗。僧服的那种深紫红,还有僧人身边散发出的檀香味道,典型的藏传佛教格调的房子,深紫红的颜色,在蓝天白云下一切都显得如此的安静美好!</h3><h3> 太早,不想停留,我们午餐后奔赴禾尼乡。 攻略上提醒,下午全程逆风,最好安排上午骑行。可老陈说坡都不曾怕过,怕风?跨上自行车骑行在无垠的毛垭大草原上。毛垭大草原在群山的环抱之中,如海的草原,夏日,湛蓝的晴空下,牛羊成群,绿草连天,盛开的野花姹紫嫣红,打一个滚就是一身花香;秋天晴空高远,云朵洁白,草木金黄;冬日则是白雪皑皑,原驰蜡像。我又一次流连地在它怀里撒欢。<br></h3> <h3> 顺利地到达了入住的酒店,温泉酒店。泡温泉,那里的温泉水不热,很多人不敢泡,怕高反。我泡得很欢。老陈说估计是西行路上最后一次洗澡了!(其实不是,我们总是悲观地预测未知的事态发展)天气很冷,风很大,衣服晾外面会被吹上天,要死死打结在绳上,有一个骑友的裤子吹到高高的电杆上,他只有无奈地观望。风太大,衣服不到一个小时就干了。</h3> <h3> 早晨从厚厚的毛毯加被子的暖窝里探出头来,透过模糊的窗玻璃看了看外面,风停了,阳光柔柔地照在窗棂上,心情大好。看着骑友们一拨拨的去餐厅,我们加快了洗漱的速度,赶紧去吃早餐,因为真怕没了,会饿死!吃一堑长一智的人是明智的。哇,话说蛋炒饭,其实就是剩饭加了点烧糊的锅巴,好冲的焦味,加一桶像泔水一样的白菜汤放旁边,管够!都没油没盐!我的心很饱,我的胃很空,我的嘴很挑,我的味蕾在睡觉……闭上眼,塞了几口拼命喝水灌下去,如此吃法,我谓之灌肠。管他满没满,一碗足矣,后悔当初没带一瓶老干妈!出发吧,依然是水草丰茂的大草原,一望无际,可我只顾前行,今天翻越海子山,50多公里的下坡路到巴塘海拨1000多的地方。弦子的故乡——巴塘,四川最后一站,之后就要出川啦!西藏就在不远方!</h3> <h3> 远处的雪山,影影绰绰,藏佛的世界里,雪山,大湖,都是圣湖神山,路侧四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转经筒,尼马堆,五色经幡,他们转山转水转佛堂,传递福音转走苦难。信徒们手持佛珠,念念有词,一叩一拜五体投地。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大小昭寺信徒云集,场面壮观。每户藏民房子旁都有佛塔,总能看见藏族大妈们在那转。心中有佛,处变不惊。</h3><h3> 路渐渐又陡峭了,爬海子山,一条直直的路消失在通往山顶的视野中……折多山的弯坡,海子山的直坡都让我绝望。一骑友从山上冲下来,居然是去找丢掉的手套。没手套不行,爬坡更要命。我大声朝他喊,不要了啊,待会怎么上去啊?他还是下去了,后来追过我了,真是神一般的存在。</h3> <h3> 终于来到了山顶,冷,把能穿的都套上,雨衣也套上保暖,鞋套,胶皮手套全套上了,我感觉像只笨熊。一对父子,孩子十几岁的样子,和一群大学生在山顶休整一下,呼啦啦,我们全部下山了!</h3> <h3> 下山不到五分钟,著名的姊妹湖,像两颗绿宝石镶嵌在雪山脚下。又是人头攒动的拍照录像场面,我像笨熊般的把自己捆得死死的,帮老陈拍了两张就继续向下放行。公路就在湖边绕过,我们也不停留了,开始了长距离的高落差的速降了。下降1000米左右,脱一层,直到脱到最后想脱皮,又是一天经历四季的变化。海拨很低的巴塘跟家里一样热,太阳暴晒,一路上停下来擦了几次50+的防晒霜。其实并不像攻略上说的下坡到底就到了客栈,平缓路十来公里,我沐浴着汗水来到巴塘,找客栈还不顺利,很偏的角落里。回到客房第一件事,干什么?照镜子,感觉黑了很多,虽然本就没白过。我躺床上,闷闷不语,内心计划着我要回家。老陈知道后说,拉萨和成都都是1000公里左右,回家不如去拉萨!我不骑车,我坐车去拉萨。可哪有车直达拉萨?没有!反正我动了心思,毅力就瞬间降为零了,至少也要坐一程车到下一站。可下一站就要过金沙江进藏了,网红的入藏打卡,西藏界牌我不想错过,所以又犹豫了。晚上吃了四川火锅,准备告别四川,跨入西藏。</h3> <h3> 巴塘的自来水很黄,但红色的漂亮的街景我倒是很喜欢。早上起床后,昨天的想法还在心里打转,到芒康的路很烂,翻越宗拉山,又是太阳暴晒的天气,我决定坐车到芒康!人生总要留点遗憾,小小的缺憾才能有大大的完美!我联系面包车,负责带驮包,老陈则趁早出发了,他轻装上阵,应该轻松许多。县城条件好多了,各种早餐店,我吃了稀饭和包子,因为坐车,我不担心饿死了。一个长相凶巴巴的藏族汉子开辆破面包车过来了,他们也够厉害了,车顶上绑6辆自行车,还几十个驮包,海子山上偶遇的小男孩也坐车了,他话痨,叽呱没停。师傅还带了三个亲戚,其中一个年老的藏族阿婆坐我旁边,说什么一句也不懂,我好尴尬啊!佩服的是她拿了一袋很硬的,样子像薯片的白色小吃,车上每人发一块,她吃得嘣嘣响。我以为脆,扔嘴里一咬,差点没把牙蹦了。而且腥得我翻江倒海,差点吐了。司机汉子说这东东能防晕车,说着也嘣嘣脆地嚼了一块,但我始终没听懂那东东叫啥来着。这次经历让我在拉萨根本不敢去尝试藏餐。</h3> <h3> 老陈发来图片说他已过金沙江了,西藏的界牌已让驴友们涂得不识庐山真面目了。2019年的一场大洪水,金沙江大桥不在了,界牌也随之而去,不觅踪影了,我庆幸自己赶上了!本来界牌就立在桥中央,一面写西藏,一面写四川。司机汉子看起来凶巴巴,但很贴心,把车停在桥那头等我们拍照留念,所以这张照片我没戴骑行头盔和手套,细心的朋友早看出来了。然后就是摇篮车摇到宗拉山顶,师傅又停车了,我以为师傅真好,懂我的心思,不呢,只见他蹭蹭蹭爬上车顶,松开绳子,把我们的车哗啦放下来,说送到山顶为止,自己骑下去</h3><h3>,下芒康交警会执法拦截。但驮包会送下去,他在芒康客栈等我们。骑吧,宗拉山山顶往下放,爽到爆的那种,小男孩好猛,一下就不见踪影。大概6公里的样子,到了芒康,香芭拉客栈就在路边。一路上,我都仔细地寻找着老陈的背影,找穿红黄国旗色鲜艳骑行服的那个人,在海通兵站附近看见了,我大声朝他加油,并得意地朝他挥手。一个人的午餐就买了包泡面解决了,然后就睡觉等老陈的到来。</h3><h3><br></h3><h3><br></h3> <h3> 芒康夜景,温暖安静,入藏第一站。九天行程,全程已过半了。</h3> <h3> 芒康的早晨,阳光柔和,广场前面三匹仰天嘶叫的骏马,壮硕高大威猛。牧民的生活离不开马儿,我们也祝愿自己马到成功,跟马来了张合影,我笑得很灿烂,像春天的花一样。那是因为休整了一天,我又鸡血充顶,跃跃欲试了。早餐时遇到60岁的骑行大爷,他出来骑行一个多月了,大赞!他问我们到哪一站,老陈说到觉巴山吧,看情况。不要骑太累,你要考虑她的感受,他指了一下我,对老陈说。然后就是那种欢快的踏频,上午凉快,精力旺盛,骑行总是轻松的。翻越了拉乌山,又是轻松的下坡路,可每次下坡越久我心越慌,因为下多少又要上回多少!太阳又火辣起来了,拉乌山往西,山又陡峭了,山石裸露,一片荒凉的景象。黄土高坡,贫瘠的土地,人烟稀少,路边的藏民,皮肤墨黑,房子破败不堪。下到谷底,只听见江水拍岸的轰响,低头看见雄浑的澜沧江,翻涛骇浪!红色的河水,是黄土的渲染,没有植被,水冲土流,生态环境堪忧。来到如美镇,名不符实的一个小镇,气温很高,吃饭的小店大都是骑友,女老板和服务员汗流浃背地干活,开水瓶都是空的,也没人管我们,没人问我们吃什么,我们也只有傻傻地等,逮住一个女孩叫她点菜,一下就不见了。两个工地用的大功率电风扇呼啦啦吹得头晕,热风阵阵扑面而来。后面屋檐下半脚盆黄泥巴水,碗筷菜就都到里面涮涮而已。好在是吃完后找厕所才看见的,不然打死我也不在那吃饭,那就得饿死上觉巴山了。马路上的水泥减速带,差点把我掀翻在路上,很高很方的一大块水泥板。</h3> <h3> 烈日下爬觉巴山了,客栈就在半山腰。我状态特别好,几下就骑到老陈前面去了,好陡的坡,时不时往回俯看下方,崇山峻岭,可惜是一派荒凉的黄土高原气象。老陈就是大神,他又到我前面去了,匀速前进着,驮着所有的行李,我又心痛起来,想分担一个小包,他说你能骑空车就不错了。像折多山一样的发卡弯,折来折去,我的力量就消耗得差不多了,脚又抖了,但坚持没有推车。芒康买了两个苹果,躺在树荫下吞了。同行骑友中有位美女好厉害,驮着包唱着歌,挥手鼓动着她的队友。觉巴山客栈,就一简陋破屋,我不想住下,4点钟,老陈说要不去邓巴客栈?刚好那美女也吆喝着从身旁过,我们就愉快地决定了。</h3> <h3>隧道施工处。</h3> <h3> 就这么个决定,让我在登顶的那段路上惨不忍睹,脚疼,推车都不行,躺路边喘气,又爬起来继续往死里整。再一次,我抱怨老陈,太激进,那八个队友都还不知在多远的后方。死缠烂打到山顶,我默默地远眺来时的坎坷路,真是翻山越岭,不容易啊!很感动!</h3><h3> 每个垭口都有卖各种牦牛肉干的,也不辨真假,不敢买,后来听说都是假的,都是汉族人从四川运冰冻猪肉过去假造出来的。差价带来丰厚的利润,可恶的奸商。听到这样的消息,我总是很气愤!</h3><h3> 老陈说邓巴客栈下坡就到,我就奇怪,明明是很陡的坡,车就是不走,下坡还得蹬,晕死!最后30米拐弯上一个小坡才到客栈,我绝望地问老陈,还上坡啊?我想摔车不走了,老陈在前面叫,到了到了。</h3><h3> 住下了,两个人四张床,还有藏民跳锅庄。十天的骑行,半程圆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