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来一场色彩的寻梦之旅——青甘小环线旅行日记

清江水

<h3>  大西北,因为它的遥远,或者会令人生畏。但是因为它的神秘与神奇,一直令我向往!去年夏天的北疆之旅,至今记忆犹新。这次的青甘小环线,将再续我的大西北圆梦之旅……</h3><h3> 我们的行程安排:7月11日,湛江——西宁;7月12日,西宁——张掖七彩丹霞——敦煌市(宿);7月13日,嘉峪关——莫高窟——敦煌(宿);7月14日,鸣沙山月牙泉——西宁(宿);7月15日,西宁——茶卡盐湖——青海湖——西宁(宿);7月16日,西宁(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湛江。实际上,因为时间和莫高窟的订票问题,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的行程作了调换。</h3><h3> 我们这团队由五个家庭组成共15人,巧的是,每个家庭都有我们的同行。我们姐妹四个组成五号家庭,热爱旅行的我就跟着见多识广的虹姐、幽默风趣的咏姐和善良率直的珍姐开始出发啦!</h3> <h3>拍摄背景:青海甘肃著名景点</h3><h3>出镜:虹、咏、珍、玲</h3><h3>摄影:玲、咏、团友、路人</h3><h3>拍摄主器材:OPPO RENO </h3><h3>美篇出品:玲(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h3><h3>【哈,貌似好严肃,其实我们并非摄影家,也非写手,就随便拍拍,随便写写而已,你喜欢就随便看看好了😄】</h3> <h3>Day 1:湛江——西宁</h3> <h3>  飞机傍晚六点五十起飞,晚上九点经停泸州,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我们在这广告牌前面自娱自乐玩拍侧影。😄😄</h3> <h3>  夜里约十一点半到达西宁曹家堡机场,一出到机场停车场处,大家感觉凉嗖嗖的,气温12度,直接由夏季进入了冬季的感觉。</h3> <h3>Day2:西宁——张掖</h3> <h3> 西宁站,等候乘动车前往甘肃张掖。</h3><h3> (早上六点几起床,当下气温9度,大家都穿上了冬衣,但体感上并没有我们南方冬天的9度那么冷。)</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西宁往张掖方向大片大片的金黄色油菜花,让人惊艳!</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掖国家地质公园</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层理交错、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心飞扬</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高望远,七彩丹霞尽收眼底</h3></font></h3> <h3>Day 3:嘉峪关——鸣沙山月牙泉</h3> <h3>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嘉峪关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网摘)</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入关前的冯胜将军塑像</h3></font></h3> <h3>  入关前的林荫道,杨柳依依,柳枝轻抚着我们的脸庞,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周围这些是否左宗棠将军和士兵们种的柳树?)</h3> <h3>  嘉峪关关城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网摘)</h3> <h3>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网摘)</h3> <h3>  嘉峪关内的演武场,现场看小伙子们演武,真的好震撼!你不由得想起古代将士在此练兵的威风凛凛场景。</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毛泽东手书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天下雄关东闸门,景区入口。</font>这里曾是守城者检验入关人员证件的地方。</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历经600多年风霜洗礼依然挺拔的古城墙</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现在,走马道,马到功成!走楼梯,步步高升!哈,你想怎么走就怎么走!</h3></font></h3> <h3>  西面的城墙垛墙下部有灯槽,供夜间值勤士卒放置灯火用,两侧刮来的风不会把灯吹灭。灯槽下有一斜坡式炮位和箭孔,以便向攻城的敌人射击。</h3> <h3>  古时,人们在此盖过通关文牒,拿到关照,才可以出关的!看,我们都顺利拿到了关照。</h3><h3> (那时的 “关照 ”,即为出入关塞的通行证,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签证、护照”。由于嘉峪关地处咽喉要塞,史称边陲锁钥也曾是丝绸之路的海关,中西往来的国门,因此出入嘉峪关的手续极为严格,必须持有“关照”方可通行。)</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关啦!</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城墙外,这里水草丰美,绿油油的一大片,让人不禁驻足留影!</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个林荫道也很秀美!</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  甘肃鸣沙山,当地哈萨克人称其为“阿依艾库木”,意为“有声音的沙漠”。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曰“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h3></font></h3> <h3>  我们大都是这样封得严严实实的,因为太阳实在很热情,光线实在太刺眼。</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戴完毕,准备去骑骆驼咯!</h3></font></h3> <h3>  刚上骆驼,因为害怕会摔跤,便使劲地踩住脚蹬,紧紧地握住前面的鞍架。慢慢才发现这些骆驼挺温顺的,它们整齐有序地、有节奏地、慢悠悠地走着,稳稳地坐在两座驼峰之间,松开手拍拍照也是可以的,不必担心会掉下去。那一串串清脆响亮的驼铃声,让我有种穿越古代丝绸之路的感觉。</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看我们骑的骆驼是不是憨憨的,很可爱!(珍姐也骑了骆驼,可是没有拍到个人照。)</h3></font></h3> <h3>  下了骆驼,我们开始爬鸣沙山。 远看,上面的人群就像一队队移动的小蚂蚁。</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前面的姐们看过来!(如果脚下不是有那种人工铺设的木梯,在这样火辣辣的天气,要登顶是很费力的一件事。)</h3></font></h3> <h3>  近在咫尺的沙丘此起彼伏,在阳光的照射下,如一幅巨大细滑的锦缎铺展开来。</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净的月亮早已高挂</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阳还在留恋这热情的沙漠</h3></font></h3> <h3>  月牙泉是大漠中的一泓清泉。站在鸣沙山高处,你才可以欣赏到她宛如一弯新月静静地躺卧在沙漠的怀抱之中,静谧而安详的样子。“她是天空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br></h3> <h3>  下山时不走木梯,一脚踩下去就可以滑下好远,爽!</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牙泉边,咏姐请付费摄影者拍的个人特辑</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夕阳西下,月牙泉更显宁静。一队骆驼从夕阳下走过,铃声悠远,我们还舍不得离开……</h3></font></h3> <h3>Day 4:敦煌莫高窟——西宁</h3> <h3>​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h3><h3>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的人络绎不绝</h3></font></h3> <h3> 九层楼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高35.6米)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莫高窟大多数佛像是木骨泥塑),因为是在武则天时期塑造的,所以是个有抹胸的女佛像。(菩萨图为网图)<br></h3> <h3>  莫高窟的睡佛是在第158窟,又叫涅槃窟,有16米长,高度有两至三米。卧佛表现的是佛祖释迦摩尼涅槃(即为解脱轮回、跳出生死的一种境界,多数人将其理解为圆寂)时候的样子。(网图)</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窟内的佛像(网图)</h3></font></h3> <h3>  敦煌莫高窟最吸引人注目的在于它的壁画,它是石窟的主要组成部分。莫高窟现在多达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几千年了,许多壁画(长年避光的部分)颜色还鲜艳如初。壁画栩栩如生,内容包容万象,生动的表现了当年佛教、艺术、军事、建筑等等状况,以及发展的历史,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民族壁画艺术宫殿。(网摘)</h3><h3> 【因为洞窟内禁止拍照,为脑补当时所见,而下载了以上几张图片。又因莫高窟实行网上实名购票,每天A B 票限购,我们只买到B票,看了四个洞窟。】<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窟内的彩塑(网图)</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身后的洞窟藏着世界宝藏呢!</h3></font></h3> <h3>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莫高窟出来,我们又将乘动车前往西宁</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敦煌车站</h3></font></h3> <h3>  在敦煌车站要候车三个小时,实在无聊。我和咏姐在里面闲逛,忽发现了几幅大型莫高窟壁画,遂来了兴致,与咏姐互拍一番,以弥补洞窟内不能拍照留念的遗憾。</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哈,咏姐示范引领,我依样画葫芦,似乎还欠点啥?</h3></font></h3> <h3>  列车穿越在茫茫的戈壁上,路边有很多的风力发电场。</h3> <h3>  列车上看日落,还有夜幕降临之际远处清晰可见的皑皑雪山。(敦煌到西宁940多公里,下午三点几上车,晚上九点几到达西宁。)</h3> <h3>Day5:西宁——茶卡盐湖——青海湖</h3> <h3>  晨光初现,汽车行驶在西宁往茶卡盐湖的天路上,远山群雾缭绕,沿途风光美如画。(西宁到茶卡盐湖车程约五小时)</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藏公路旁的文成公主塑像</h3><h3>(附近的日月山和倒淌河流传着关于文成公主的动人故事)</h3> <h3> 一路欢笑,汽车翻越了海拨3817米的橡皮山(我的人生第一高度),大家都没有高原反应,感觉良好。</h3> <h3>  茶卡盐湖位于茶卡盆地的西部,长15.8km,宽9.2km,面积154k㎡,湖面海拔3059m。 与其它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中午十一点多到达茶卡盐湖广场,天有点阴沉,气温17度。)</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节约时间,可以坐小火车直达湖中心景区</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脚底下是厚厚的湖盐铺就的道路</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湖左边,灰色的云彩倒映在湖面,水天一色。</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湖盐结晶比较厚的地方,湖水比较浅,远远看去,只是白茫茫的一片)</font></h3> <h3>  天色渐朗,阳光之下,盐湖如镜,与天空浑然一体,多么纯净的世界!唯美的画面如同在梦镜,时光仿佛就此停止……</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入到湖水里面去,就在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拍一拍。</h3></font></h3> <h3>  回到车上才发觉,虽然个人照没有拍到“天空之镜”的效果,但许多张盐地上的照片却拍出了雪地里的感觉,别有一番风情,也算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吧!</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离进出口不远的几座大型盐雕</h3></font></h3> <h3> 往茶卡盐湖的路上,有一小段塞车,刚好旁边是高山大草原,绿茵茵的草地上盛开着很多不知名的漂亮小花。大家下车休息之际,我们赶紧拍照留存。</h3> <h3>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图为景区入口处的骏马雕像和经幡)</h3> <h3>  青海湖二郎剑景区里面人很多,好不容易才在碑石前找到个位置打卡照相。</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高原蓝宝石——青海湖,浩翰如海,水碧如天,天空海阔,空气洁净,在阳光的照射下,青、蓝、绿,显得格外幽静迷人!</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鱼雷发射基地</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惜没有时间沿着青海湖慢慢走,细细欣赏</h3></font></h3> <h3>  景区出口处的转经筒,一拨动,它们就悠悠地转着,转着愿望,转着虔诚,转着飞跃千山万水的祝福……</h3> <h3>  蓝蓝的天空下,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青绿色的青稞和迷人的薰衣草,犹如最美的丝带,将湛蓝的湖水围绕,绵延数十公里,让整个青海湖如宝石般镶嵌其中!七月的青海湖,穿上了最艳丽的盛装,湛蓝的湖,金黄的花,五彩经幡和蒙古包作色彩点缀,头顶纯净的蓝天白云,美得叫人心醉!</h3><h3> (都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句话对于我们的旅程来说,一点都不错。以上第一张为本人所拍,其余为本人在车上目睹的美景,因为拍不出理想效果而找网图替补)</h3> <h3>  【补记:经幡,也叫 风马旗,玛尼旗,祈愿幡等等。之所以被称作经幡,是因为这些幡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就是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就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经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代表了藏人对天平地安、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向往期盼和祝愿。五色风马旗,是由蓝、白、红、绿、黄五色组成。在西藏文化中,五色分别代表了五种自然现象——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和黄土,五种颜色的排列顺序,正是大自然客观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五种颜色同时象征自然界的五种现象,这种现象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此,经幡的各种颜色不能随便创新,每块颜色的排列顺序也是严格规定的,就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不能有任何差错。】</h3> <h3>  青海湖边和青海湖沿路的高山草原上,常常可以见到这样成群结队的牦牛和马羊,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团友拍摄的大美青海湖(请点击右下角箭头全屏欣赏)</h3></font></h3> <h3>  又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进入油菜地里与一直魂牵梦绕的油菜花进行亲密接触,只在边上流连了一会,但也觉心旷神怡,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这明艳的黄色,无边无际。</h3> <h3>Day 6:西宁——湛江</h3> <h3> 早上参观完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我们开始返程。傍晚六点飞机平安降落湛江机场,大家各自返回温暖的家。</h3> <h3>  这次旅程时间虽然短,但因为有好旅伴,有好风景,漫长的旅途也并不觉累,不觉无聊与寂寞,大家一路欢笑相伴,甚是开心。</h3><h3> 短短几天的青甘小环线之旅,可以说是一次色彩之旅、一场视觉的盛宴,养眼,悦心,怡情……教人回味无穷!</h3> <h3>  后记:</h3><h3>★旅途上的美味</h3><h3> 要说旅途中的美味,大家念念不忘的唯有鲜美的羊肉串、羊骨汤,食之不厌、不厌、不厌……<br></h3><h3>  在西宁的最后一顿晚餐——烤全羊,味道怎么样?问咏姐吧😄😄</h3> <h3>★夏季青甘之旅必备品:</h3><h3>御寒衣服(青海昼夜温差大,早晚温度低)</h3><h3>墨镜、太阳帽、防晒衣(高原地区紫外线高)</h3><h3>围巾(既可作防晒也可保暖)</h3><h3>水杯(高原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要多补充水分)</h3><h3>补水、防晒类护肤品 </h3><h3>清热祛暑、肠胃、感冒药(以防不时之需)</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您的欣赏🌹】</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