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接力棒。“家风”就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气质情操与理想志向,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仁人贤士的立家之本。为了更好的弘扬家风文化,7月17日大里街道军鑫里社区党总支组织党员居民们开展了以“传家风·清正气”为主题的家风故事会。</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会上,社区党总支书记首先为大家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001年10月15日写给父亲的一封家书。信中习主席表示未能为父亲祝寿而深感遗憾和自责,并娓娓道来父母优秀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在做人方面,学习父亲坦诚忠厚、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宽宏大度;在做事上,勤勤恳恳、艰苦奋斗,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在信仰上,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仍坚定不移,相信我们的党是伟大的、正确的、光荣的;在赤子情怀上,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在生活上,崇尚节俭,勤俭持家。习主席信中感叹这样的好家风我辈将世代相传,并激励着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而习主席正是这样做的。</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习主席的家书,一提一顿之间既拥有最柔软的心,又饱含最真挚的情,这封家书激励着我们在奋斗中要实现自身价值,正如习主席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说的那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总书记的传情尺素,如绵绵涓流,不断滋养着人的心灵,读完这饱含满满情怀的家书,在场的党员无不动容,对家风文化的传承均有感而发,来自新华书店的在职党员乔颖抒发了自己对家风的情怀:“家风正”,则“人格正”,能安居乐业,“家风正”,则“社风正”,能政清人和,“家风正”则“国风正”,能兴国安邦。接下来还有来自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职党员周翠芹、唐山邮政局的在职党员刘迪、唐山四中的在职党员王永辉、唐山促贸会的在职党员张志鹏等人也纷纷表达了长辈和亲人们曾在德行、信仰等方面对自己人生的重大影响,如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与人为善,干一行爱一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浓烈的分享氛围中,几位老党员谈起父辈不禁哽咽落泪。</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通过这次的“家风故事会”,有效的提高了大家对家风文化建设的关注,并对社会发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希望好的家风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积极发挥正能量,汇聚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能量,为国家、社会铺就万千多彩祥云、留下满地温馨花香,泽被世世代代,造福神州大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