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川湾里,我朝思暮想的家乡

知足常乐

<p>  从原平市区往东,沿s310线过了滹沱河大桥,绕过石鼓寺,踏进曲折的盘山公路,翻上奎光岭,眼前刹那间豁然开朗:三山环绕的便是盛美的同川地区,其间梨果树填满沟沟岔岔,占据峁峁墚墚,同河蜿蜒着贯穿全境。湾里,就座落于同河的一个大河湾处,像乖巧的孩子一样,安静地躺在母亲怀里。</p><p> 湾里,地理坐标北纬28º42’,东经112º55’,西距原平市区22公里,东距东社镇8公里,村址为同河的冲积平地。 南偏西与沟里村隔同河相望,西邻上庄西会、南沟,西北与北头村接壤,东北是西头村,东面是中耀、下会(现与湾里同属中三村)相衍至都庄,村北有著名的“大围坟”,再向北与老师村毗邻,南面一直延伸到尖山山脚。村里地势平坦,紧邻村子有水浇地,村人种植芹菜、白菜、土豆、山药、金针等时令蔬菜,余者南北两面皆为坡地。梨树、果树漫山遍坡,枣树虽不及梨果树多,在田间地头也占有一席之地。酥梨是村民的支柱产业,以其皮薄、肉厚、汁多、味甜而远近闻名。坡地种植以玉米、高粱、谷子为主,糜子、豆类、葵花、麻等为辅,近几年又引进了核桃等经济林木,成为村人致富的又一门路。</p><p> 湾里的耕地大多为沟壑地,一般因地形地貌而起名,却也一如其名伴随着旖旎风光般的美丽:四十亩地、高崖上、北沟里、长围里、南市头、长沟里、涧东、马嘴里、南山里、南庄、南沟等等,无论地块大小,在勤劳的湾里人作务下,栽树种苗,尽其所能。</p><p><br></p><p><br></p><p><br></p> <h3> 湾里,旧时隶属崞县(州),光绪八年全县划为37个都22个屯共440个自然村,湾里属同乐都(古时有同乐堡、同乐寨),所以又名同乐寨湾或同乐湾;民国时属于 崞县第二区; 1920年,山西省主席阎锡山提倡办新式学校,湾里与东面相邻的中耀、下会三个自然村联合办学,名“三合学校”,遂而三村合并为一村,名“中三村” ;抗战初期崞县以太同公路为界划为东西崞县,中三村湾里属东崞县;1946年7月崞县全境解放后,东、西崞县合并后属崞县第八区;1954年撤区改乡,中三村湾里属上庄乡;1958年12月7日,撤销崞县,在原平镇设置原平县,中三村湾里属同川金瓜公社;1961年始,属于上庄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属上庄乡;1993年6月,原平撤县设市,属原平市上庄乡;1998年全县撤乡并镇,上庄乡18村并入东面的东社镇,一直至今。</h3><h3> 同川由现在的原平上庄18村、东社28村、南白25村和定襄宏道镇13个村(也说是12个半,因辛安南半村属定襄,北半村属崞县)组成,按地理位置分为北、南、西三部分,中三村湾里属北同川。</h3> <h3> 湾里,背靠高崖,面迎同河,沿公路东西绵延1000多米,分为上湾和下湾两片,上湾有大巷廊、东边、河车等居民片,大巷廊为主街道,南北向,巷口原来有一座门楼,巷内有多条东西向的分巷,如十门墩、长巷廊等等,河车在大巷廊西面,东边在大巷廊以东。下湾有西巷廊、正巷廊、东巷廊等几处居民片,村中央现有关帝老爷庙保存下来,老爷庙座北向南,对面有相向的古老戏台,院内有百年老檀树,树冠茂盛达三十余米。每年的五月十三村里人集资请来鼓上家吹鼓祈雨,往往都是关老爷即刻显灵,雨水在鼓乐声中落下来……</h3> <h3>  湾里历史久远,附近有新石器文化遗址,村址背崖向阳,地下水丰富,是温暖的宜居之所。村民以张姓居多【上湾仅有李姓一家族,下湾有柴姓一家族,皆为后来迁入】宋高宗绍兴末年(1163年),张姓始祖舜公率室由临洮奔来于崞(崞县,原平旧称,治所在今崞阳),卜居同乐寨湾里,务本力农,繁衍生息,至四世显公时,拓垦枣西沟(今沟里村),遍置庄田于迴(奎)光岭东西,南贾及张家上、下庄皆为其地庄和商贾之所。六世仲琮公兄弟于宋宁宗开禧六年(公元1210年)随蒙古主赴行伍,屡立战功,赐官有差,公授提领,后军都督府军事,仲琼公授崞州仓使,仲宽公充都统事。既而有事哈番,仲琮公因原都督历元帅进为统军招讨,功捷后年老告休,卒葬大挠山之麓、玉枕山之阳,号“招讨先茔”(后随葬者众,又名“大围”,约一顷二十亩)。七世居忠公(仲琮公长子),至元初以将家子应爵为商州守镇千户,公娴行阵之律、修守战之备,朝廷甚喜,及奄逝归里谕祭营葬,勅奖甚厚,因随祖震公葬南贾,始名其茔为“千户地”,旁立翁仲石兽等。居敬公(仲琮公次子),至元初(公元1264年),朝廷錄功臣后,以公随父戎行,料敌屡尽奇策,由千户进为都元帅,七年(公元1270年),城万山,军鹿门,復升军马总管,十七年(公元1280年),卒于官,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扶柩归籍,随父仲琮公葬大围。朝廷念两世开国勋颁恩德厚列翁仲石兽与千户地同,而更谕重祭焉。居明公(仲琮公三子)为副都统。居庆公(仲琼公长子)为崞州仓使。居简公(仲琼公次子)为行门接本官。居爱公(仲宽公之子)为管军总管。八世有抽分本路军马提领天吉公(居忠公长子)、行军提控天福公(居忠公次子)、宣授悬带金牌武德将军管军总管天胜公(居敬公长子)、提领千户天祥公(居敬公次子)、南阳府仓使天泰公(居明公次子)、征行百伍天丰公(居简公长子)、抽分本路军马提领天辅公(居爱公长子)等,九世至十世时,簪缨鼎盛,若平守、若廉访、若参知、若御史、若邑尹、若文学,继继不绝。湾里张氏成为当时崞州的名门望族。</h3><h3> 明清时期,赖先祖之德,不乏文臣武举,更有节妇烈女、乡宾耆老。</h3><h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更看今朝:如今的湾里人,将帅之范不改,儒雅之风犹存。政界精英比比皆是,商海娇子难计其数,正所谓:先祖福佑千秋万代,子孙蒙恩源远流长。</h3> <h3>  湾里,人杰地灵,先祖选择斯地,斯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湾里人,在这方沃土,上演了无数精彩绝伦的戏码:蒙元一代,加官进爵;朱明之时,蓄势待发;满清以来,文武并举;抗战时期,拥军爱党;及至现代,人才济济,从政经商,报效国家。雄哉,湾里!千年风流传美名。壮哉,湾里!荣耀乡里留嘉话。</h3><h3> 湾里,物阜民丰,放眼四望:梨果飘香,玉米饱满,高粱弯腰,谷穗及地,菜畦绿油油,桃杏满枝头。村口街头,翁媪相谈,四合院里,五世同堂;勤劳淳朴、耿直爽快的村民在绘制美好的生活蓝图。</h3><h3> 湾里,先祖的光辉必将激励她的儿女们大步流星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h3> <h3>  </h3><h3> (文中图片采自网络)</h3> <p class="ql-block">  (后记):2021年3月,南白乡并入东社镇,至此,同川原属三乡镇——上庄、南白、东社终于成了一个整体,遂谓同川镇。</p> <p>特别说明:</p><p> 作者:张艳锋,为湾里张氏33世裔孙,虽离故土,但乡情未泯,每每思及家乡,感慨万千,遂作此文。本文完成于2012年,慢慢修改完善至今。愧自己才疏学浅,惟愿此文能够在大家帮助下更趋完美,望看到此文的朋友不吝赐教,留言交流,在此预呈深深谢意。</p><p>本文参考文献及资料</p><p>1.《原平县志》,杨满仓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p><p>2.《原平文史》第16辑《原平乡镇区划史料(1949——2009)》,阎彦主编,2009年9月º</p><p>3.《湾里张氏宗谱》全12册,张希仲主编,民国三年手书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