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访何应钦故居

三月雨中竹

<h1>  游黔地,作为江西人不能不去兴义市泥凼(音荡)镇何应钦故居看看,有人会问为什么?没什么特别含义,只不过是去拜访江西故人而以。据说曾经有些省份与何应钦攀乡亲,何应钦淡然一笑“我是江西临川人”。想想看爱家乡的人不应该被尊重吗!</h1><h1> 说起来何前辈的家世并不是很富贵显赫,他的父亲用中国政府阶级划分来说,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工商业者兼地主,开了一家染房和拥有几十亩土地。何应钦的出人头地没有过份的特异,只不过是性格坚毅、身体強壮,勤学苦读,有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闯劲。留学日本,与蒋介石等为同学,交往甚深,后回国在黔军中任职,就这样风风雨雨的,直到受邀进入黄埔军校任总教官,追随蒋介石先生才成为一代枭雄,号称“黄埔第二”。特别是在西安事变中,他采用強硬立场,立主讨伐,为西安事变能和平解决立下了各方都认可的基调。</h1><h1>何前辈一生领兵打了很多仗,特别是抗战时期对日作战中胜利居多。一部步兵法典,他熟悉得如同自己的五个手指。他口令喊得响,战术动作丝丝人扣,枪法准得令人叫绝。尤为可贵的是,他曾在贵阳与当年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在一起相聚,无一丝骄横抜扈之气。与在校的学生座谈以中国传统中的“勤”、“俭”、“诚”为题,现身说法,勉励在场青年和学生。谈到“勤”时说,当年在这里读书时,起早睡晚,全神贯注地读书做作业,同学之间互相竞争,唯恐后人。“我的资质平常,但我能勤奋学习,可说是手不释卷”。“人们叫我‘乡巴佬’,可我的成绩也还能赶上别人”。谈到“俭”字时,他说:“当学生时,穿的是粗蓝土布,或是学校发的公服,吃的是学生大伙食。现在也一样节约,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他还说他30年来没买过一亩地,在贵阳、重庆、兴义没有自盖一间房子。谈到“诚”字时他说他一生对人对事都以诚相待,不玩弄权术,故能得到各级的信任,泰然处理一切军政事务,履险如夷,没有出过大的乱子。他从不恃才傲物,谨慎勤勉,很有大将风度,堪为国之重器。</h1><h1>何先生在全国各个政党中均被誉为"君子”。究其原因:其妻无生育能力,旧时代人们的封建思想、传统观念令其痛苦不堪,再加上何氏家族长辈封建意识严重,均同意何先生纳妾生子延续香火,何夫人也劝其循规依俗,可何先生就是不离不弃不娶,白头到老。故被世人尊称为“君子"。其实搁在今天的政府与社会依然是德高望重!</h1><h1>江西是块宝地,人杰地灵,中国近代史上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均为江西人的后裔,现代史上的毛泽东、邓小平、国共两党诸多陈姓要员高官,胡耀邦、习仲勋等,也均为江西人后代。</h1><h1>何先生祖上应为明朝朱元璋平滇大军人士,解甲后留黔开宗立业,说心里话,何的祖上混得并不怎样,要知道现在居住的泥凼镇的凼字从字义就应该知道:这样的地理形状凵加上一点水,该是何等贫瘠。俗话说得好:浅沼难养龙!但凭着江西人特有的落地即能生根开花结果的特性,何家历经数代艰苦创业才逐渐的兴盛起来了。</h1><h1>江西人很是注重教育,即便是贫户人家的子弟也要上私塾学点之乎者也供日后用。何先生这条龙就是得应于江西人的这种特性而发展起来的。</h1><h1>历史对何先生贬褒不一,这并不奇怪。历史本来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国家动态、政治风云的变幻不定,给任何一个有志于改变命运、报效国家、强大民族的人来说都会带来困惑。共产党对他在处理西安事变中的立场,主张武力进攻西安解救蒋介石很不高兴,因为中央军一旦进攻西安延安必定遭殃,共产党好不容易利用抗日这块招牌获得的喘息机会,倾刻间将毁于何手!说到底西安事变能在和谈中得到解决,何先生的捍卫领袖、执行高压強横态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尽管当今的人士对何先生持反感,说何先生是亲日派,但据史实何先生任职华北期间,日本人多次对其行使暗杀,这当何说!知道吗:维护国家、维护政府任何时候都是最正确的。</h1><h1>何先生最辉煌的时刻是代表中国政府出席日本投降仪式,这一出席毫无疑虑地肯定了何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成就,奠定了他在国民政府与军队中的地位。</h1><h1> 至于何与蒋的关系更不必说,尽管大陆方面以意识形态的方式作了不少惴测,但敬之先生能在台湾享年九十多而瘁,如果相互间不和睦可能吗?况且蒋先生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彼此几十年的交往岂能无情……</h1> <h1>  何府门第前的牌坊这应该视为当地民众对家乡杰出人物的崇敬</h1> <h1>抗日战争,日本投降书(石刻)</h1> <h1>  蒋先生于何先生七十寿辰之题词</h1> <h1> 泥 凼 石 林</h1><h1>泥凼石林古来有之,名声不及云南石林那样震撼,但作为地方一景倒也相得益彰。</h1><h1>石林景区离镇上有六公里,尚无游览公交直达,想要去打个车一口价:100元。结果还是昨日雄风再现,走去!好的是异域它乡,风景趣鲜,再加上道路开阔,有路人还可以聊聊,一路上不觉孤独,但有一点是我始科未及的,一路上我问路讨水喝的人家,竟十有八九是江西人后裔。江西人的蒲公英精神古今无双。难怪当年何先生声名显赫时,有些省份欲攀关糸,何先生淡然一笑:我是江西临川人……</h1><h1> 石林景区面积不大,僻邻万峰林景区,听路人介绍,有过浙江、广东老板前来投资,修了景区道路,后看到经济效益迟缓,再投入量要更大,于是也就搁置了。诚然,兴义泥凼如不是出了个何应钦,怕是与其它乡镇一样默默无闻。</h1><h1>也就是这短短的十二公里让我想了一些事:一些平原省、市、县拿土地不当一回事,将肥沃的田地拿来搞工业园、搞房地产开发,直接绑架国家财政,必须坚决制止。</h1><h1>国家城镇化是否应该考虑老少边穷该怎么处理?必须加大力度让这一块先切割出来,加以大力度促富。不能让有些机构部门借城镇化之名削减对四类地区有力支持。</h1> <h1> 海 瑞 骂 君</h1> <h1> 从容不迫</h1><h3></h3> <h1>  图中背包的老妪,包里採摘的是金银花,泥凼最缺的是耕地,但自然界馈赠颇多,后来我自带水饮毕讨水喝就是在她家,她夫家姓梁,江西人,自己不知道哪个县府。我与其交谈后告诉他,你的老家很可能是吉安青原山,那里人口多为梁姓人。我的依据是当年朱元璋平滇大军,江西大军多为吉泰人士。<br></h1> <h3>  </h3> <h1>  倚天戟</h1><h3></h3> <h1>  泥凼一枝春</h1> <h1>  工作前的碰头会</h1><h3></h3> <h1>  悟空训徒</h1> <h1>  麋鹿献礼</h1> <h1>  听僧教化</h1> <h1>  四方会谈</h1> <h1>  令行禁止</h1> <h1>  流凼镇街景</h1> <h1>  卧在蓝天下的美女</h1><h3></h3> <h1>  奶奶:你的后代没土地</h1> <h1>  泥凼为喀斯特地貌,民众用靠天贮水,人食则用桶装水,作物为玉米、红薯等耐旱作物</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