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两年在朋友圈经常看到身边的影友发的一处风光片儿,那就是长治湿地(漳泽水库湖东岸边)有一排柳树的湖边景象,有拍夕阳,有拍冰雪,我也几次想去这个地方拍一拍,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所以这个地方在水库的什么位置我也不知道,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位影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片子,就是这个地方,但是柳树旁边的湖面上多了一大片荷花,这一景象吸引了我,因为荷花是我最喜欢的花卉,也是我摄影最喜欢的花卉题材,于是7月6日下午我一个人驱车找到了这个地方。这片荷田大概有五亩地左右,听当地百姓说,是一位私人老板种下的,前两年只有一小片,没有想到繁衍的这么快。</h3><h3> </h3><h3> 第一次拍摄是下午四点到的,尽管天气通透,阳光灿烂,但是好多花已经闭合了,荷花上午开花,下午闭合,这个道理我是知道的,主要是想找到这个地点,踩踩点,现场感受一下环境氛围。于是我拍了一个小时就跑到湖岸边拍人文了,夏天双休日是人们到水库边休闲娱乐最多的时候,我一直抓拍到太阳落山。</h3><h3> 7月13日上午九点,我再一次驱车赶到这片荷田,进行第二次拍摄,这天天气也不错,荷花开的很好,我把格式调成RAW 格式,为后期影像合成(多重曝光)打基础。一开始我用70–200头,大光圈拍虚化效果,后来又用17–55头(小广角)拍仰视的效果,这个仰视效果另类新颖,有冲击力,也是我喜欢的效果。这片荷花因为长期不下雨,所以水位退去好多,荷池边四、五米已经没有水了,所以能够穿梭在荷花中间拍摄,当你近距离接触它时,你会发现荷花比人高,只能是仰拍了,平时我们拍荷花大部分都是站在岸边俯拍,所以看到仰视的角度很是另类,这个地方很容易就做到了,这也是这片荷花环境最优越的特色。我一口气拍到12点,过足了拍荷瘾。下午这里下了一场冰雹,荷叶全变成龟背竹了,再拍完美的荷叶估计要再等一年了,所以说摄影有时候也是一种机遇,有时候就差半天时间。</h3><h3> 本来我是不准备做美篇的,因为我现在的摄影精力在人文上,花卉捎带拍拍而已,做片的时候就已经断断续续的发朋友圈了,大家陆续都看到了吧?这种方式总觉得不称职似的,想想做美篇有好多优点:第一,美篇就像影集一样,可以把每一次的拍摄精选汇聚一册,让观者看的更丰富,看的更过瘾;第二,美篇就是一本交流册,把我的拍摄思路与创意图文并茂的呈现出来,影友们可以通过手机阅读而交流,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第三,美篇就像一本资料册,可以分类归档,当你想翻阅查找你的拍摄记录时,可以按标题打开,便于管理;第四,美篇又似一篇摄影日记,除了图片,还有文字,一篇一个故事,可以清晰的将你的拍摄经历与心里感受记录下来,多少年以后,你将会感受到美好的回忆;第五,美篇方便快捷,宣传面广,为家乡湿地的景观间接做一个广告也是一件欣慰的事。</h3><h3> 仔细梳理,原来美篇有这么多优点,所以我就用心的做了这篇《湿地荷花》,请您欣赏!</h3> <h3><i><b><br></b></i></h3><h3><i><b> </b></i></h3><h3><i><u><b>那一池的荷花</b></u></i></h3><h3>文/姚瑶</h3><h3>那一池的荷花</h3><h3>君从遥远的家</h3><h3>靠近你</h3><h3>只缘出淤泥而不染的无暇</h3><h3><br></h3><h3>那一池的荷花</h3><h3>绽放饱满的如同披着纱</h3><h3>雍容富贵</h3><h3>典雅地伫立在枝丫</h3><h3><br></h3><h3>那一池的荷花</h3><h3>陨落了花瓣的芽</h3><h3>高傲地回望</h3><h3>过去艳丽年华</h3><h3><br></h3><h3>那一池的荷花</h3><h3>一瓣瓣带着云霞</h3><h3>落下</h3><h3>旋出的舞姿优美有佳</h3><h3><br></h3><h3>那一池的荷花</h3><h3>从不会骄奢</h3><h3>雅致的气质</h3><h3>带给她纯真无邪</h3><h3><br></h3><h3>那一池的荷花</h3><h3>人间有多少情怀呀</h3><h3>你的色彩</h3><h3>就有多少被人夸</h3><h3><br></h3><h3>那一池的荷花</h3><h3>即使偶尔雾雨把你遮</h3><h3>你的高尚,你的缱绻</h3><h3>纵横你的生涯</h3><h3><br></h3><h3>那一池的荷花</h3><h3>摇曳在风中的奇葩</h3><h3>独特的美,醉了</h3><h3>拍摄的生涯</h3><h3><br></h3><h3><u><i><b>感谢姚老师为美篇配诗!</b></i></u></h3> <h3><i><u><b>环境人文篇(荷田周边环境)</b></u></i></h3> <h3><b><i><u>长焦虚化篇(70–200镜头)</u></i></b></h3> <h3><b><i><u>广角仰拍篇(17–55镜头,手机)</u></i></b></h3> <h3><b><i><u>多重曝光篇(影像合成)</u></i></b></h3> <h3><b><i><u>后期创意篇(画意)</u></i></b></h3> <h3>程林超</h3><h3>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h3><h3>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会员</h3><h3>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h3><h3>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h3><h3>长治市摄影家协会理事</h3><h3>长治市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