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跋涉,最后的天路

乐山

<h3>经过一个多月的骑行,翻秦岭,走絲绸之路於5月27日到达南疆重镇喀什,这里也是古絲绸之路的要冲之地。</h3><h3> 有人说没有到过喀什就不算真正到过新疆,喀什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译为可失合儿国,古时也称疏勒。喀什是维语喀什噶尔的简称,含意有玉石集中之地,其语源有突厥语,古伊斯兰语,波斯语等演变而成,主要信奉回教,</h3><h3> 老城附近有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600年前的高台民居,夜市等景点。这是老城区着名的休闲茶馆,真正的维吾尔族风情。</h3> <h3>这就是座落在老城区广场一角的艾提尕尔清真寺。</h3> <p>喀什街景。來到喀什好像是踏上了另一个国度,处处充满的是有别于内地的异域风情。真有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喀什了,不到喀什真不能算到过新疆。</p> <h3>干净的街道。</h3> <h3>漂亮的建筑。</h3> <h3>喀什的夜市,各种小吃。</h3> <h3>和善的维吾尔族居民。</h3> <h3>这是我在喀什住宿的青年旅馆。它正座落在老城区中心,在喀什老城区闲逛非常方便,也更贴近当地人的生活。</h3> <h3>这是一帮爱徒步的老外,也住进了老城这个青年旅馆,和国内的徒步爱好者一起沟通,交流,其乐融融。</h3> <h3>喀什老街的茶馆,建筑风格十分漂亮。</h3> <h3>每天茶馆里聚集了不少的维吾尔族居民在此吹拉弹唱,喝茶,消磨着时光,也有不少游人慕名前来体验风情。</h3> <h3>自娱自乐小巧的剧院,上演着当地人喜爱的各种小节目,相当於我们内地的折子戏之类吧,但内部装修也是别具风格。</h3> <h3>小剧场的内部。</h3> <h3>喀什的景点真正的老城,高台民居。</h3> <h3>据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我参观时已是残垣断壁,墙体也已斑驳不堪,正在维修,整旧如旧,在过两年可能会恢复老民居的模样吧。</h3> <h3>喀什的另一去处香妃墓,这是当地一家很有名旺的家族墓,一共是五代72人葬与此。香妃是其中一员名叫伊帕尔汗是乾隆帝的爱妃。死后据民间传说历时三年运回老家喀什安葬,因从小身上就散发一种香味,故人称其为香妃。 但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回老家,而是葬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内。</h3> <p>告别了喀什,两天的骑行來到G219,新藏线的起点叶城。叶尔羌的简称,因叶尔羌河而得名。硕大的门楼横跨公路,门楼中间O字代表着新藏公路的起点从这里开始。</p><p> 所以骑行爱好者都会在这标志性的门楼下拍照留影,他们将从这里踏上世界屋脊漫漫天路的旅途,经受着各种不可预见的艰难。</p><p> 但凡到这里者除了特殊的情况,一般都会一往直前的。但据说真正成功者不到百分之五十,由此可见新藏线的艰难,我个人理解主要还是高原反应太甚。\</p> <p>门楼正中显示的0,告诉我这就是G219,新疆到西藏的起点处。我们从这里将骑向世界屋脊。</p><p> 新藏线即新疆叶城开始到西藏拉孜县城2138公里止,完成G219线。在拉孜县城接上G318直到拉萨。</p><p> 据说新的G219线新疆段将延伸到新疆的喀纳斯,南段将延伸到广西东兴,全长竞有一万多公里,介时将会成为自驾者的挑战路残,或许也会有骑行勇敢者去追逐。</p><p> </p> <p>不管前路有多难,谱是要摆一下的,人也还是要有一点精神才行,敢於把困难踩在脚下才能算真正的勇者。</p><p> 实际上人生也会有很多的艰辛和磨难,命中注定了的亊,只有靠坦然去面对,或许成功,或许失败,自己都走过,经历过,这才是生命的意义。</p> <h3>白天鹅宾馆是网上骑友们推荐的聚集地,独行到此者都可在这找到全国各地來此聚集的骑友,根据各人情况相邀成行。</h3><h3> 此宾馆离门楼处3公里,我也找了半天才找到,主要是我记错了宾馆名称。</h3><h3> 这是我们开始的五人,由于各种原因,中途聚聚散散,最终在拉萨相聚也只有华安。</h3><h3> 我们在拉萨街头平静地闲逛着,然后黙黙地分手道别,我们的下一次骑行是哪里,不知道,或许我们会再相见。</h3><h3> 愿华安兄弟一切安好。我还期待着与艺隆兄弟相见,只可惜我们擦肩而过了,后会有期吧。</h3> <p>岀发,向我们心目中的天路前进,向世界屋脊出发,未知的艰难在前方迎接着我们。</p> <p>当看到阿里的指示牌,骑行者都知道这决不是一条轻松的天路。我们将从这里骑向世界屋脊之巅,被誉为死亡之路的天上阿里狮泉河。</p> <h3>这是我住宿的第一个村,阿克美其特村。今天骑行106公里从叶城出发,其实都是缓上坡,到达村里我们找到村支书请他帮忙解决住宿问题,以前骑友到这里基本上都是在公路边村里的一个舞台上搭帐露营的,</h3><h3> 现在据说维稳不允许在舞台上搭帐了,村支书把我们安排到一户塔吉克族村民家中住宿,由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但这户人家人很好,家里也很整洁安排我们吃住仅每人收了60元。</h3> <h3>村民家的客厅。</h3> <h3>这是这户人家的小孩,恰逢六一儿童节村里大概组织孩子们表演节目,看见这个塔吉克的小孩真可爱。随手拍了这张照片。</h3> <h3>第二天早早起床翻越新藏线的笫一个大坂,我们叫山顶,西藏叫垭口,总之是翻过第一座大山吧。藏语称为猴子也翻不过的山。</h3> <h3>第三晚我们就开始露宿在这个废弃的道班房子里,第一次露宿感觉十分恐怖,因为新藏线上传说有狼,甚至还咬死过两个骑行者。</h3><h3> 我们找了间还算干净一奌的房间搭好帐篷,睡之前找了一段铁絲网把门封好又将自行车堵在门口,就这样忐忑不安地度过了一个夜晚,这就是有名的204道班实际它在206公里处,也不知网上为什么称204道班。</h3><h3> 这是大多数骑友都会住的一个地方,实际上我们下午3点多就到了此地,按理说是可以往前到麻扎兵站的,由于已经定好计划,也不知翻越麻扎大坂有多大难度,所以也就在此住下了。</h3><h3> 结果第二天早上起來还是有了故亊。</h3> <h3>废弃的204道班。后面山上有黄羊岀没。</h3> <h3><br></h3><h3><br></h3><h3> 挑一间稍干净窗户完好的搭设帐篷。</h3><h3> 早上起来睡在另一个房间的骑友不见了,在他睡的房间,帐篷和驼包也不见了,然而地垫却仍在地上,岀门一看院子里他的自行车孤零零地摆在那儿,人却不知了去向。</h3><h3> 向他的同伴打听据说是晚上看见狼他跑了,感觉奇怪,人跑了还带走了驼包,却又扔下了车子,他的同伴也不能自圆其说,我们也不想细问,据我分析可能是他本人晚上感到心虚,或是看到了黄羊或野狗之类误认为是狼,心里再也不踏实了,怱忙收拾了行李拦车去了前面的麻扎兵站找有住宿的地方去了,而司机可能又不能带他的自行车,所以只好将车扔在了院子里。</h3><h3><br></h3><h3> 这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清楚,最终他第三晚和我们分手,据说是打道回府,回到了叶城零公里,最终也没有完成他的新藏之旅。</h3><h3> 许多人由於各种原因,滿怀豪情而来却刹羽而归最终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看来新藏线确实是十分艰辛的,此言不虚。</h3> <h3>讲完了故事,继续岀发去翻越本该昨天就可翻越的大坂。</h3> <h3>麻扎大坂上一遍荒凉。麻扎藏语是坟墓的意思。</h3><h3> 翻过达坂下山就是麻扎兵站很遗憾攻略上记住了在这里可以看到k2,即著名的乔戈里峰,到这里时也不知什么原因竞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待记起时却早以离开此观察点数十公里了。</h3><h3> 这是在新藏线上留下的第一个遗憾。</h3> <h3>黑卡大坂在303公里处开始6公里烂路坑坑洼洼,汽车碾压成的尘土竞有三,四十公分厚简直没法走,如果碰上雨雪天那就真是无法走完这艰苦的6公里了。每当汽车驶过卷起的尘埃铺天盖地,叫人无法忍受,但你还是得忍受啊,不然又有什么办法呢。顾及不了了,只求赶快到达山顶,哎,这坑人的6公里据网上说已经存在多少年了,真不知各种天气情况下骑友们是如何艰难地熬过这一段的。</h3> <h3>看,汽车走过卷起的尘埃,我也无法顾及了,只希望能尽快走完这段,到达山顶。</h3> <h3>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在此相拥,形成新藏线上著名的康西瓦大坂。</h3><h3> 翻过康西瓦大坂连续8公里上好的笔直油路下坡直达康西瓦烈士陵园和当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指挥所。有人说不到康西瓦,就不算是真正上过高原。</h3> <h3>座落在康西瓦的康西瓦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76位当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牺牲的英烈和后来为修筑新藏线付出生命的27位战士,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今天走到这里需要的可能不是边境证而是护照了。</h3><h3> 说來也巧当我走向陵园时高原风还呼呼地刮着,甚至行走还十分困难,当我祭拜完毕,跨上宝马拼命赶路时风却逐渐地减小下來,因为网上说从康西瓦到红柳滩这55公里路上几乎每天下午准时的逆风,想骑行到红柳滩是十分困难的,却不知今日我竞有这等福利,是英烈们的关照?</h3><h3> 约17点顺利到达红柳滩,两个多小时后华安也安全到达,不过看他状态很差提岀要在红柳滩休整一天,只好我又和他分手。</h3><h3> 印度军曾占领过阿克赛钦,在这里设有46个哨所。62年的那场战斗,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国土的尊严,至今中国军人仍驻守在这高原缺氧地段,著名的三十里营和康西瓦两个哨所,表现着中国军人的忠诚。向他们致敬。</h3> <h3>从红柳滩到这个大坂40多公里上坡,下午2点多钟到达山顶,下面就是著名的阿克赛钦盆地,一个有争议的地方,但现在实际由中方控制,这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虽是一个盆地海拔高,但很平坦,机械化重装部队可以从这里直捣印度新德里,当年中国军人在此筑路,印方就曾提岀抗议。在我们的国土上修路想抗你就抗吧,只是这里的战略地位中国軍人是不会放弃的,所以我们也乐得在此逍遥。一睹阿克赛钦那里荒凉的美。</h3><h3> 62年的中印之战使我们今天能到达这里,这要感谢中国军人夺回和守住这3万多平方公里的阿克赛钦,向中国军人致敬,向长眠在康西瓦的中国军人致敬。</h3> <h3>驻守在高原上军人的豪情,令人热血贲张。</h3> <h3>翻越黑卡达坂的山路,一路上坑坑洼洼布满灰尘。骑行十分艰难。</h3> <h3>旧时的赛图拉哨所,这里离印度不到100公里,62年这里曾是中,印军队争夺和厮杀的战场,如今这里硝烟散尽,但中国军人仍在这高寒之地尽忠报国,生活在和平环境的我们理应感谢这些无私奉献的军人,请记住三十里营,康西瓦这些著名的前沿哨所和许多不知名的哨所,是他们默默的在保卫着我们的安宁。</h3> <h3>下奇台达坂就是美丽的阿克赛钦盆地,</h3> <h3>这原始,这蒼凉用笔墨真唯以描述,沿途走过阿克赛钦,一路同行的骑友只有赞叹,一路虽艰辛却真是不虚此行。</h3> <h3>尤如行走在月球上般,我喜爱这种原始而又蒼凉的美。</h3> <h3>这幢白色的房子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一个孤零地呆在阿克赛钦的一个厕所。为什么要拍它,这里就是网上传说的狼曾在此咬死一男一女两个在此搭帐的骑车人,路过此地我曾进去查看地上或墙面是否还有遗留的血迹,没有找到。但沿路都有人讲述这个恐怖的故事,也增加了我们的畏惧心理,一路上小心翼翼。</h3> <h3>见到这个门楼知道终于要走岀新疆段进入西藏了,以后的情况会慢慢地好起来,至少可以不用搭帐露营了,虽然条件还是很差,在这里拍照耽误了一些时间风也渐渐地越來越大,继续走吧,前面的住宿点就是新藏线上闻名遐迩的死人沟,现在改名叫泉水湖了。</h3> <h3>从见到阿里的门楼,又经过几个小时的逆风,飘雪,冰雹的洗礼艰难地熬到了泉水湖检查站,这里除了公安检查站,旁边就仅有一间藏人搭的板房了,外间可以睡6人,里间是藏人开的小卖部也仅有泡面和矿泉水之类,接待能力也就6,7人,人一多还不知到哪里住宿呢。</h3> <h3>清晨的泉水湖。从前就叫死人沟。</h3> <h3>死人沟的名字虽然很恐怖,但风景还是不错的。</h3> <h3>为什么这里又叫死人沟呢?这也是新藏线上最危难的一段,这里的含氧量只有百分之四十五。</h3><h3> 据传当年一支三十多人的解放军先遣队从这里寻找进藏的道路,晚上在此露宿时第二天全部遇难,分析其主要原困就是高寒,极度缺氧造成的。我的厄运也从这里开始。晚上睡觉时窗户打开,我正对着窗口结果一夜大雪早起就开始头疼,咳嗽,感冒降临到我了,要知高原上感冒可是要命的事啊。仔细观察其实我的脸是肿的,其后每天的骑行手,脚,脸都呈现着肿的状态。</h3> <h3>早起踏着雪痕骑车岀发,这里不是久留之地。症状开始岀现嗜睡,全身无力,蹬车腿发软,我知道由于感冒的原因高原反应开始在我身上岀现,自已也不免担心起来。`</h3> <h3>不久开始翻越著名的界山达坂,也就是新疆和西藏的分界处,所以称界山大坂。</h3> <h3>翻过这个大坂就将进入西藏的第一个村松西村。</h3> <h3>进入松西村之前的十几公里记得也是逆风吹得人前行异常困难。</h3><h3> 松西村是进藏的第一个小村庄在新疆与西藏交界处。可以说远离新疆,也远离西藏,条件就可想而知了。</h3><h3> 住在藏民开的小店子里,反正我们基本上也适应了没水,没电,没信号的艰苦环境,到达目的地随便弄点吃的就合衣而睡,稍好点的就用水瓶里热水烫烫脚,但我观察藏人老板也和我们一样甚至就在地上铺一个垫子就行。</h3><h3> 条件就是这么艰苦,藏民生活也是这样,我们也无法去计较了,看各位的心里承受能力吧。</h3> <h3>闲逛在天边的藏羚羊。</h3> <h3>天路美景。</h3> <h3>这应该是海抜最高的一处达坂,它比界山还要高,只不过没有界山达坂那么有名气。</h3> <h3>还记得17年网上疯传的那张我们边防军人脚踹印度兵的那张照片吗。那就是在班公湖。</h3><h3> 今天终于來到这里。班公湖长150公里,面积604平方公里,它三分之二由我国控制,三分之一属印度控制,奇怪的是我方控制的这边水质清彻,甘甜,鱼,鸟共生。而印度控制的那边湖水涩口属咸水湖,没有鱼类及鸟。如一潭臭水般,世上的事也就这么奇怪,同一个湖竞有两种境况,其实这种情况的湖泊西藏还有几个。</h3><h3> 班公湖印语的意思就是一小块草地。而西藏语是称为措木昂拉仁波湖,意为长的仙鶴湖。</h3> <h3>这里就是我方控制的美丽的班公湖新藏公里沿湖边修建二十多公里让我们饱览了班公湖的美景,且景点又不收费,人员也稀少。</h3> <h3>在班公湖观景台游人与班头雁和谐相处,游人将食物捻碎拋向空中,班头雁们扑向天空精准地吞食着拋向空中的食物,游人们不停地抛食,乌儿们不断地起飞降落不停地呑食着,在这里充份体现了人鸟合一的快乐。</h3> <h3>班头雁飞舞的英姿。后面的蓝天白云,班公湖抅成了一副天然和谐的美景。</h3> <h3>下面三张照片罗列在一起,正应了骨灰级的骑友们的顺口溜来表达新藏线的艰难,死人沟里睡过觉。</h3><h3> 这是死人沟唯一一间能提供给骑友们的板房,人一多还真没法接待,不过死人沟是以前的叫法,现在改名叫泉水湖了。这是门前的湖水,清晨的湖水很美。</h3><h3> 这地方是一条长的峡谷地形,两边都是高山极度缺氧,据说不及平原的百分之五十。</h3> <h3>界山达坂撒过尿。</h3><h3> 图片是模拟的请勿误解。主要意思还是表达骑行者到过铺设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天路。</h3><h3> 这也是骑行爱好者的终极目标。</h3> <h3>最后就是班公湖里洗过澡。</h3><h3> 由于感冒我没在湖里洗澡,但也象征性地洗了手,洗了脚,也算实现了骑行者们“死人沟里睡过觉。界山达坂撒过尿。班公湖里洗过澡。”的骑行终极目标吧。</h3><h3> 当然其实在西藏还有很多不为人之的地方,我们是无法去探索的,只好让它存在于我们的追梦之中,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这些梦想,但或许也只能在梦中了,有些是需要付出生命代价的。</h3> <h3>天上阿里,藏西秘境。阿里地区重镇,美丽的狮泉河。</h3> <h3>狮泉河的街景。住宿在这里上楼几乎都是二步一停,三步一喘,稍一用力就会有一口气接不上來昏昏欲死的感觉,赶忙停下大口连续吸气调整呼吸,由于本身就感冒,仿佛感觉生命几乎就要终结在这天上阿里,藏西秘境之地。感谢生命的坚强。</h3> <h3>可惜我只是路过,没有在此扎营,一览美丽的夜空。但给我的感觉是沧凉的地方都是美丽的,一种原始的,原生态的美。包括夜的星空。在内地现在晚上几乎就见不到星星了。</h3><h3> 我曾见过西藏,新疆的星空,感觉那里的星星都是硕大无比的,尤其是在晴朗的夜晚。</h3> <h3>终于见到了它的尊容,神山冈仁波齐。</h3><h3> 它被誉为世界的中心据传这里是印度教湿神婆的住所。西藏苯教的发源地。藏传佛教也是在这里兴起。旁边的玛旁雍措,据说就是藏传佛教那时给起的名,意即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泊。</h3><h3> 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都能和睦相处,向神灵致敬。</h3><h3> 所以冈仁波齐也成了一处世界上罕见的跨宗教,跨文化,跨种族的神山。每天转山的人流不断。他们坚定着自已的信仰一圈一圈地朝拜着,一圈一圈地祈祷着,我们只是跟随者。用我坚强的毅力一天徒步完成了53公里的转山,耗时14小时。</h3><h3> 藏民说转山一圈,在佛的世界里即可洗净一身的罪孽,重生了干净的自己,果真是这样吗?我不知道。</h3><h3> 山我是艰难地转过,是随着人流不停的走着。</h3><h3> 转山的途中我体会着朝拜者的艰辛,在海拔5600多米的卓玛拉山口感受着他们的那种兴奋,目睹了那滿山摇曳着的经幡,它承载了朝拜者们多少地期盼与祈祷,愿神山能护佑它的每一个子民。丶</h3> <h3><br></h3><h3> 清晨4点开始随着转山的人群深一脚浅一脚,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对我们來说无关信仰,不可与藏民的转山同语。</h3><h3> 慢慢地天色开始放亮,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到冈仁波齐了,看清晨的阳光洒满山峰,观看只有在高原上才能见到的日照金山景像。金光撒满了冈仁波齐山峰,据说这也是很难见到的。</h3> <h3>藏民们,哦,不仅仅是藏民,带着他们的信仰和虔诚,一路转山,一路匍匐。</h3> <h3>跨过溪流,越过冰川,抱着一颗虔诚的心祈祷神灵的护佑。</h3> <h3>向海拔5648米的卓玛拉山口行进,我是靠着几版巧克力和葡萄糖液维持着我的体力坚持着。竞然没有挂在海拔5648米的高处。</h3><h3> 又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强。或许是神山的护佑。</h3> <h3>快到山口了,山口那摇曳的经幡已历历在目。</h3> <h3>接近山峰处挂满了经幡,藏民们解释,当转山者离开时经嶓就是向神山致敬的象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的摇动,替代他们朝拜神山。</h3><h3> 那场景,那气氛,不身临其境难以感受藏民的虔诚和信仰,当然也不仅是藏民,它是一座跨种族,跨国籍,跨文化的世界神山,朝拜着众多。</h3><h3> 在卓玛拉山口藏民们不停的嗬嗬声不断地传來,全然不懂。只是在心底祝福他们扎西德勒。</h3> <h3>三大圣湖之玛旁雍措。这里就是玄装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之为西天瑶池的地方。</h3><h3> 至此西藏三大圣湖我均涉足。高原上的湖泊个个美丽,都会让人留连。</h3> <h3>离冈仁波齐不远的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玛旁雍措。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泊。这是藏传佛教给她的命名。</h3><h3> 这其中也有一段西藏苯教和藏传佛教之间的凄美故事。</h3><h3> </h3><h3> </h3> <h3>是这位云南车友帮助我完成了欣赏玛旁雍措,向您表示感谢,减少了我的辛劳。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再相见,正如我们拜见神山一样,好人必将有好报,愿您一切顺利。</h3> <h3>新藏线即将结束。通往拉孜县城的公路,天空湛蓝美丽,路边己布满了绿色。</h3> <h3>这是网上说的G219终点。</h3> <h3>不过我还是发现了已涂鸦得不见面目的它,应该它才是终点,这里离县城还有7,8公里路吧。进拉孜县城就是G318线了。</h3> <h3>岀拉孜县城几公里又遇见了这块里程碑,不过它立在这里却费了我不少时间,因为以前来过我就在附近寻找,打听那个500O公里的标志墙,竞然没有人知道,真是奇怪,由于这里人少且语言又不通,折腾了很久才问到一个养路工,他告诉我这是重新勘定的5000公里里程碑,至于那堵墙他也说不清楚,怎么办只好放弃,却又不甘。</h3> <h3>却不知竞在近50公里外的地方又遇到了。</h3><h3> 这里就是我两年前來过的地方,从上海人民广场到这里G318整整5000公里。</h3><h3> 一群热心的上海人在此树墙立碑,多少年倒也成了一道景观。</h3><h3> 这次为了找它终于搞清楚了目前这里是4952公里,距重新勘定的5000公里里程碑整整相差了48公里,在此也向骑行者予以纠正。 不知以后这个景观是否要迁移,还是作为过去让它存在,我不知道。</h3> <h3>沿着G318直接到了拉萨,放弃了原计划的走浪卡子线的安排,因为40冰川我以无力前往,羊湖之前我以去过,再去羊湖也就没必要了。</h3><h3> 走西藏会留下很多的遗憾,我理解西藏太美,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完全遂人心愿。</h3><h3> 对于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仅仅只是来过,看过。但却无法去理解,去了解它。</h3><h3> 西藏对我来说是个谜,但我深深地爱上这神密的土地,甚至在梦中。</h3> <h3>又见拉萨。又见布达拉。天空还是那么美丽。</h3> <h3>拉萨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h3> <h3>玛吉阿米的故事仍在流传。</h3> <h3>大昭寺前磕拜的人群也依然不断。</h3> <h3>藏民们依然过着悠闲的日子。</h3> <h3>我也完成了我这次的骑行回到了我的城市,但骑行却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记忆首先在那世界之颠高海拔,高缺氧的苍凉之地修建的天路,我们骑行都是相当的艰难,但这天路的建成又该怎么去评价呢,是我们的国力?是筑路者的无畏?是军人的忠诚?</h3><h3> 总之在我骑行的路上我总在思考这个问题,何许都有。所以当我与行驶的军车相遇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举手向他们致以我真诚的敬礼,心底默默的感谢和祝福他们,愿他们在这高寒缺氧的戊边之地保重身体。</h3><h3> 国家不应忘记他们,人民应该记住他们。所以当我们路过康西瓦烈士陵园时都会去祭拜烈士的英灵,在这里我同样洒下了代表我心愿的烈酒,愿英烈们安息在这高寒缺氧的康西瓦甚至他们的家人都无法來此看望他们。</h3><h3> 但军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但凡军车路过都会鸣笛致敬或祭扫,骑行者也是如此。人民没有忘记他们,长眠在康西瓦的英烈们。</h3><h3> 新藏线是如此的艰难,荒凉,美丽。可以说共同走过新藏线的骑友都应该成为生死之交的朋友兄弟。</h3><h3> 一路上互相照顾,吃的,喝的都是共同享用,在那几百公里的无人区传言说常有野兽和狼的岀没,大家在一起互相照应走过雪山,走过草地,走过荒凉,走过恐惧。我们应该记住生死路上的互相照应,检讨自己的是与不是,难道这不就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吗。</h3><h3> 我感谢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行者和路人,是他们的帮助让我完成新藏之旅,我永远记住军人们给我们水和食物,好心的歺馆老板给我份量充足的食物,松西村大车司机给我药品,同行者在无人区互相分配水和食物,在最困难的时候,藏民们的无私帮助,人性在这荒凉之地却得到了升华,这是我永远要铭记的。</h3><h3> 感谢所有能看到这篇文章的骑友,祝你们在骑行路上或将要踏上新藏线时平平安安,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扎西德勒。</h3><h3> </h3>